CN210319864U -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9864U
CN210319864U CN201920536331.5U CN201920536331U CN210319864U CN 210319864 U CN210319864 U CN 210319864U CN 201920536331 U CN201920536331 U CN 201920536331U CN 210319864 U CN210319864 U CN 210319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eat
lens
ring
guid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63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
吴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363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9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9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9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包括下环座、旋转环座、透镜件,下环座下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抵接面,下环座上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卡接面,旋转环座套接在抵接面与卡接面之间;下环座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旋升槽和至少一条滑动旋升槽,所有的导向旋升槽、滑动旋升槽绕下环座的轴线环形分布,导向旋升槽、滑动旋升槽的升角相同;透镜件的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和至少一根滑柱,所有的导向柱、滑柱绕透镜件的轴线环形分布,旋转环座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槽,导向槽整体竖直延伸设置,导向柱穿过导向旋升槽伸入导向槽内,滑柱一一对应地插入滑动旋升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内部结构紧凑,转动调焦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领域中,一般的变焦模组,通常是通过机械方式调节光源组件高度来改变焦距,更具体地,通常通过旋转的方式来进行调节,而变焦模组一般安装在灯具的一端,由于其内部存在旋转活动间隙,在进行旋转调焦时会不平稳,晃动或转动时容易发出异响,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灯具内的变焦模组,其内部结构紧凑,转动调焦平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变焦模组,包括下环座、旋转环座、透镜件,所述下环座下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抵接面,所述下环座上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卡接面,所述旋转环座套接在下环座外,所述旋转环座的下端面与下环座的抵接面相抵接,所述旋转环座的上端面与卡接面卡接;所述下环座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旋升槽和至少一条滑动旋升槽,所有的导向旋升槽、滑动旋升槽绕下环座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导向旋升槽、滑动旋升槽的升角相同;所述透镜件的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和至少一根滑柱,所有的导向柱、滑柱绕透镜件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旋转环座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旋升槽伸入导向槽内,所述滑柱一一对应地插入滑动旋升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变焦灯具内的一种变焦模组,工作时,转动旋转环座,导向柱在导向旋升槽、导向槽内滑动,滑柱在滑动旋升槽内滑动,带动透镜件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变焦,由于导向柱、滑柱绕透镜件的轴线环形分布,滑动旋升槽、导向旋升槽绕下环座的轴线环形分布,滑动旋升槽与导向旋升槽的升角相同,其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旋转环座的转动更加平稳,转动调焦更平稳;此外,由于旋转环座设于抵接面与卡接面之间,减少了各个构件之间的活动间隙,使得旋转环座的转动更加平稳,其内部结构紧凑,转动调焦平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件包括透镜、透镜环,所述透镜套设于透镜环内,所述透镜环套设于下环座内;所述透镜环外周壁的下端固定设有若干块竖板,所有的竖板绕透镜环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导向柱、滑柱一一对应地设于竖板的外周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转动旋转环座,导向柱在导向旋升槽、导向槽内滑动,滑柱在滑动旋升槽内滑动,带动透镜环上下运动,透镜环带动透镜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变焦;导向柱只能在导向槽内上下运动,因此透镜件只会直上或者直下运动,不会随着旋转环座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柱、导向旋升槽、导向槽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滑柱、滑动旋升槽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竖板有三块,所述导向柱、滑柱一一对应地设于竖板的外周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三块竖板等跨度间隔设置,工作时,转动旋转环座,导向柱在导向旋升槽、导向槽内滑动,滑柱在滑动旋升槽内滑动,其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旋转环座的转动更加平稳,转动调焦更平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环外周壁的下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向内伸出的内卡扣,所述内卡扣与竖板间隔设置,所有的内卡扣绕透镜环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透镜通过内卡扣可拆卸地扣接在透镜环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把透镜套接在透镜环内,透镜环外周壁的下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向内伸出的内卡扣,内卡扣与透镜扣接,方便透镜的安装,所有的内卡扣绕透镜环的轴线环形分布,使得透镜受力更加均匀,其扣合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环座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圈外沿,所述抵接面设于外沿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环座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向外伸出的外卡扣,所述卡接面设于外卡扣的扣合面上,所有的外卡扣绕下环座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旋转环座内固定设有内环,所述导向槽设于内环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槽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旋转环座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内环套接在下环座外,所述旋转环座的下端面与外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内环的上端面与外卡扣的扣合面扣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旋转环座设于外沿与外卡扣之间,方便旋转环座的安装,也减少了各个构件之间的活动间隙,使得旋转环座的转动更加平稳,其内部结构紧凑,转动调焦平稳;所有的外卡扣绕下环座的轴线环形分布,使得旋转环座受力更加均匀,其扣合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环座、上连接件,所述上环座通过上连接件与下环座的上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上环座通过上连接件与下环座的上部固定连接,上环座可以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还可以在上环座的外周壁上设置花纹等装饰纹,起到美观装饰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外螺纹、上内螺纹,所述上外螺纹设于下环座上部的外周壁上,所述上环座内设有内圈,所述上内螺纹设于内圈的内壁上,所述上环座罩设于下环座的上部上,所述内圈与下环座的上部通过上外螺纹、上内螺纹旋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上环座罩设于下环座的上部上,内圈与下环座的上部通过上外螺纹、上内螺纹旋合,方便上环座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环座上设有防眩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环座上设有防眩件,能够有效减小灯光对人眼造成的炫目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圈上端面的高度低于上环座上端面的高度,所述内圈的上端面与上环座的上端面通过弧状环圈连接,所述防眩件包括磨砂防眩层,所述磨砂防眩层设于弧状环圈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产生的光线经过磨砂防眩层反射扩散,使得光线均匀分布,使光照变得柔和、舒适,能够有效减小灯光对人眼造成的炫目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套壳体,所述套壳体内设有如上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所述下环座与套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套壳体内还设有光源,所述光源设于下环座的下方,所述光源与透镜件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一种变焦模组的一种灯具的有益效果是:其内部结构紧凑,转动调焦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中变焦模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变焦模组的灯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变焦模组,包括下环座100、旋转环座110、透镜件,下环座100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圈外沿,下环座100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向外伸出的外卡扣103,旋转环座110设于外沿与外卡扣103之间,方便旋转环座110的安装,也减少了各个构件之间的活动间隙。下环座100的侧壁设有一条导向旋升槽101和两条滑动旋升槽102,所有的导向旋升槽101、滑动旋升槽102绕下环座100的轴线环形分布,导向旋升槽101、滑动旋升槽102的升角相同,所有的竖板135绕透镜环134的轴线环形分布,导向柱131、滑柱132一一对应地设于竖板135的外周壁上,导向槽111整体竖直延伸设置,导向柱131的长度比滑柱132的长度要长,导向柱131穿过导向旋升槽101伸入导向槽111内,滑柱132一一对应地插入滑动旋升槽102内,导向旋升槽101、滑动旋升槽102均为旋转上升槽,工作时,转动旋转环座110,导向柱131在导向旋升槽101、导向槽111内滑动,滑柱132在滑动旋升槽102内滑动,带动透镜环134上下运动,透镜环134带动透镜133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变焦。导向槽111设于内环的侧壁上,导向槽11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开口与旋转环座110的下端面持平,方便导向柱131从下到上滑入导向槽111内,方便透镜环134、旋转环座110的安装;导向槽111的上端没有设置开口,因此导向柱131不会从导向槽111的上端脱出。导向柱131只能在导向槽111内上下运动,因此透镜133只会直上或者直下运动,不会随着旋转环座110的转动而转动。内卡扣136与竖板135间隔设置,所有的内卡扣136绕透镜环134的轴线环形分布,透镜133通过内卡扣136可拆卸地扣接在透镜环134内,安装时,把透镜133套接在透镜环134内,内卡扣136与透镜133扣接,方便透镜133的安装,所有的内卡扣136绕透镜环134的轴线环形分布,使得透镜133受力更加均匀,其扣合效果更好。上环座120罩设于下环座100的上部上,内圈与下环座100的上部通过上外螺纹141、上内螺纹142旋合,方便上环座120的安装与拆卸,上环座120可以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还可以在上环座120的外周壁上设置花纹等装饰纹,起到美观装饰的效果。此外,下环座100、旋转环座110、透镜环134等均可以由硬质塑料一体成型制成,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上环座120内设有内圈,内圈上端面的高度低于上环座上端面的高度,内圈的上端面与上环座的上端面通过弧状环圈连接,防眩件包括磨砂防眩层170,磨砂防眩层170设于弧状环圈上,产生的光线经过磨砂防眩层170反射扩散,使得光线均匀分布,使光照变得柔和、舒适,能够有效减小灯光对人眼造成的炫目感,当然了,防眩件除了可以采用磨砂防眩层170外,还可以采用黑哑光层,黑哑光层同样可以环设于弧状环圈上,或者直接采用反眩网,直接把反眩网通过卡扣安装在弧状环圈上,反眩网上可以采用拉丝格栅块区、同心圆格栅块区、方形格栅块区组合的形式,能够使原有光线对人眼的直接照射,改变为散状照射,从而光线较为均匀,降低了光线对人眼的炫目感。透镜133可以采用TIR(TotalInternal Reflection)透镜,TIR透镜指利用内部全反射原理设计的透镜系统,因其高效聚光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套壳体150,套壳体150内设有如上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下环座100与套壳体150可以通过螺纹旋合的方式连接,套壳体150内还设有光源160,光源160设于下环座100的下方,光源160包括散热板、LED灯,LED灯设于散热板的上方,散热板对LED灯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LED灯与透镜133同轴设置,套壳体150内壁的下部设有支撑条,散热板固定在支撑条的上方,套壳体150、支撑条可以采用铝合金制成,散热板通过支撑条、套壳体150进行热传导,从而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旋转环座110的外侧壁设有防滑条纹圈,转动旋转环座110过程中,手指与防滑条纹增加摩擦力,方便旋转环座110的转动。套壳体150、旋转环座110上防滑条纹圈、上环座120的直径一致,使得灯具的外观更加整齐、美观。灯具包括上述的变焦模组,该变焦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灯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环座(100)、旋转环座(110)、透镜件,所述下环座(100)下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抵接面,所述下环座(100)上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卡接面,所述旋转环座(110)套接在下环座(100)外,所述旋转环座(110)的下端面与下环座(100)的抵接面相抵接,所述旋转环座(110)的上端面与卡接面卡接;所述下环座(100)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旋升槽(101)和至少一条滑动旋升槽(102),所有的导向旋升槽(101)、滑动旋升槽(102)绕下环座(100)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导向旋升槽(101)、滑动旋升槽(102)的升角相同;所述透镜件的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131)和至少一根滑柱(132),所有的导向柱(131)、滑柱(132)绕透镜件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旋转环座(110)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导向槽(111),所述导向槽(111)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导向柱(131)穿过导向旋升槽(101)伸入导向槽(111)内,所述滑柱(132)一一对应地插入滑动旋升槽(1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件包括透镜(133)、透镜环(134),所述透镜(133)套设于透镜环(134)内,所述透镜环(134)套设于下环座(100)内;所述透镜环(134)外周壁的下端固定设有若干块竖板(135),所有的竖板(135)绕透镜环(134)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导向柱(131)、滑柱(132)一一对应地设于竖板(135)的外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31)、导向旋升槽(101)、导向槽(111)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滑柱(132)、滑动旋升槽(102)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竖板(135)有三块,所述导向柱(131)、滑柱(132)一一对应地设于竖板(135)的外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环(134)外周壁的下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向内伸出的内卡扣(136),所述内卡扣(136)与竖板(135)间隔设置,所有的内卡扣(136)绕透镜环(134)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透镜(133)通过内卡扣(136)可拆卸地扣接在透镜环(13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座(100)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圈外沿,所述抵接面设于外沿的上端面上,所述下环座(100)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向外伸出的外卡扣(103),所述卡接面设于外卡扣(103)的扣合面上,所有的外卡扣(103)绕下环座(100)的轴线环形分布,所述旋转环座(110)内固定设有内环,所述导向槽(111)设于内环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槽(11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旋转环座(110)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内环套接在下环座(100)外,所述旋转环座(110)的下端面与外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内环的上端面与外卡扣(103)的扣合面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环座(120)、上连接件,所述上环座(120)通过上连接件与下环座(100)的上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外螺纹(141)、上内螺纹(142),所述上外螺纹(141)设于下环座(100)上部的外周壁上,所述上环座(120)内设有内圈,所述上内螺纹(142)设于内圈的内壁上,所述上环座(120)罩设于下环座(100)的上部上,所述内圈与下环座(100)的上部通过上外螺纹(141)、上内螺纹(142)旋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座(120)上设有防眩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端面的高度低于上环座(120)上端面的高度,所述内圈的上端面与上环座(120)的上端面通过弧状环圈连接,所述防眩件包括磨砂防眩层(170),所述磨砂防眩层(170)设于弧状环圈上。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壳体(150),所述套壳体(150)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变焦模组,所述下环座(100)与套壳体(150)固定连接,所述套壳体(150)内还设有光源(160),所述光源(160)设于下环座(100)的下方,所述光源(160)与透镜件同轴设置。
CN201920536331.5U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Active CN210319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6331.5U CN210319864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6331.5U CN210319864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9864U true CN21031986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6331.5U Active CN210319864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9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4033B (zh) 照明設備、照明裝置及用於其之元件
US20230199925A1 (en) Cosmetic light
US11402082B2 (en) Adjustable recessed light fixture
CN210319864U (zh) 一种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CN210165319U (zh) 一种新型变焦组件及变焦灯具
CN202158518U (zh) 可调整焦距的灯头结构及照明装置
CN108105627A (zh) 可调节光照宽度和/或角度的led灯具
CN210088761U (zh) 一种防眩目变焦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灯具
CN210165320U (zh) 一种变焦组件及变焦灯具
CN209893151U (zh) 一种异形变焦透镜组件、变焦模组和灯具
CN210165318U (zh) 一种新型变焦模组及变焦灯具
CN108954133B (zh) 一种分离合并式吊灯
CN209569626U (zh) 一种新型可双向调焦的灯具组件
CN207298675U (zh) Led吊线隐藏式伸缩天棚盖机构及对应的天棚灯
CN218064546U (zh) 一种球形筒灯
CN209782352U (zh) 一种简便的轨道灯
CN209839742U (zh) 一体式反光杯透镜、变焦模组、灯具
CN206429927U (zh) 一种光纤照明台灯
CN216280964U (zh) 一种可伸缩的射灯
CN210688078U (zh) 可调焦调色温地插灯
CN21336215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和角度调节功能的伸缩筒灯
CN219510663U (zh) 旋转变焦射灯
CN212361819U (zh) 光源调节结构及筒灯
CN217503479U (zh) 一种嵌入式深防眩变焦射灯
CN216480849U (zh) 一种烤漆金属外壳的调焦导轨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