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8634U -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8634U
CN210318634U CN201921217080.0U CN201921217080U CN210318634U CN 210318634 U CN210318634 U CN 210318634U CN 201921217080 U CN201921217080 U CN 201921217080U CN 210318634 U CN210318634 U CN 210318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valve body
hot water
cold water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70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显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ina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ina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ina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ina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70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8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8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86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混水阀,包括三通阀体、阀芯和与阀芯连接的开关把手,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三通阀体内,所述三通阀体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所述三通阀体上分别设有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互不相通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三通阀体上,所述出水口垂直于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不锈钢的三通阀体的整体加工,将现有技术中的阀体上的外螺纹替换为内螺纹,攻牙方便,节省材料,而且后期不用抛光或电镀,后期在不破坏螺纹的情况下可全自动化地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开关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龙头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的悬挂式混水阀种类很多,通常采用黄铜或锌合金制造主体,制造主体生产要用压铸或红冲,还要电镀增加保护层,生产工艺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混水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混水阀,包括三通阀体、阀芯和与阀芯连接的开关把手,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三通阀体内,所述三通阀体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所述三通阀体上分别设有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互不相通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三通阀体上,所述出水口垂直于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设置;所述冷水进口活动连接有冷进水接件,所述冷水进口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冷进水接件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冷进水接件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一内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冷进水接件内连接于三通阀体的冷水进口中;所述热水进口活动连接有热进水接件,所述热水进口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热进水接件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热进水接件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二内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热进水接件内连接于三通阀体的热水进口中;所述出水口活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口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出水管的第三内螺纹,所述出水管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三内螺纹连接的第三外螺纹,所述出水管内连接于三通阀体的出水口中。
作为改进,所述三通阀体是一体成型的。
作为改进,所述冷水进口和冷进水接件之间、所述热水进口和热进水接件之间以及所述出水口和出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改进,所述阀芯的顶端设置有阀芯连杆,所述阀芯通过阀芯连杆与开关把手连接;所述阀芯的底端设置有阀芯座,阀芯座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冷进水管道、热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冷进水管道的一端与冷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热进水管道的一端与热水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阀芯为冷热水开关控制阀芯。
作为改进,所述三通阀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三通阀体的侧壁厚度为1~2cm。
作为改进,所述冷水进口的中心轴、热水进口的中心轴和出水口的中心轴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黄铜或锌合金等材料相比,由于不锈钢材料中的含铅量很少,即使长期泡在水中也不会出现铅析出的问题,因此其是一种非常适合生产水阀的健康好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不锈钢的三通阀体的整体加工,将现有技术中的阀体上的外螺纹替换为内螺纹,攻牙方便,节省材料,而且后期不用抛光或电镀或弯管或焊接,减少了后期的加工工序,后期在不破坏螺纹的情况下可全自动化地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冷进水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于热进水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出水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关于阀芯座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三通阀体1、阀芯2、开关把手3、冷水进口4、热水进口5、出水口6、冷进水接件7、热进水接件8、阀芯连杆9、阀芯座10、第一内螺纹40、第二内螺纹50、第三内螺纹60、第一外螺纹70、第二外螺纹80、冷进水管道100、热进水管道101、出水管道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一种不锈钢混水阀,包括三通阀体1、阀芯2和与阀芯2连接的开关把手3,所述阀芯2安装在所述三通阀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2的顶端设置有阀芯连杆9,阀芯2的底端设置有阀芯座10,所述阀芯2通过阀芯连杆9与开关把手3连接,阀芯座10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冷进水管道100、热进水管道101和出水管道102。所述三通阀体1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并且是一体成型的,更加坚固耐用,后期不用抛光或电镀即可达到表面光滑亮丽的效果,一体成型的三通阀体1不会出现沙孔和裂纹等质量缺陷,因此其可以避免三通阀体1出现沙孔和裂纹的缺陷,并避免发生因三通阀体1内部有沙孔和裂纹而出现三通阀体1渗漏漏水、混水阀关闭不严等问题,有利于提升混水阀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成品率和降低成本。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三通阀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三通阀体1的侧壁厚度为1~2cm,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cm,本实用新型三通阀体1侧壁厚度较厚,不仅承受水压能力强,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水中砂粒对三通阀体1冲刷造成的安全隐患。所述三通阀体1上分别设有冷水进口4、热水进口5和出水口6,所述冷水进口4和热水进口5互不相通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三通阀体1上,所述出水口6垂直于冷水进口4和热水进口5设置,所述冷进水管道100的一端与冷水进口4相连通,所述热进水管道100的一端与热水进口5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102的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通。阀芯2在阀芯连杆9和开关把手3的共同作用下被打开后,冷水经冷水进口4、冷进水管道100进入到三通阀体1中,与此同时,热水经过热水进口5、热进水管道101进入到三通阀体1中,冷水和热水在三通阀体1混合后经出水管道102最终从出水口6排出,使得用户可从出水口6中获取温水。所述阀芯2为冷热水开关控制阀芯,经阀芯2的开关可单独控制冷水和热水的切换,也可以同时进行冷热水的混合出水,以实现阀芯2冷热进水控制的功能。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冷水进口4活动连接有冷进水接件7,在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具体地,所述冷水进口4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冷进水接件7的第一内螺纹40,所述冷进水接件7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一内螺纹40连接的第一外螺纹70,也就是说,所述冷进水接件7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冷水进口4中。相同地,所述热水进口5活动连接有热进水接件8,所述热水进口5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热进水接件8的第二内螺纹50,所述热进水接件8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二内螺纹50连接的第二外螺纹80,也就是说,所述热进水接件8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热水进口5中。同样地,所述出水口6活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口6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出水管的第三内螺纹60,所述出水管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三内螺纹60连接的第三外螺纹,也就是说,所述出水管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出水口6中。所述冷水进口4的中心轴、热水进口5的中心轴和出水口6的中心轴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加工开孔。由于现时的不锈钢阀体后续的加工主要有精铸的和实心棒料切削加工,三通阀体1的原本的外螺纹现在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内螺纹去取代,对于后期的加工可在不破坏螺纹的情况下进行全自动化的生产,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提高加工的效率,而且不需要额外地进行抛光或电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均采用螺钉攻牙的加工方式去加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
作为改进,所述冷水进口4和冷进水接件7之间、所述热水进口5和热进水接件8之间以及所述出水口6和出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防止漏水,提高该不锈钢混水阀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不锈钢的三通阀体的整体加工,将现有技术中的阀体上的外螺纹替换为内螺纹,攻牙方便,节省材料,而且后期加工不用抛光或电镀或弯管或焊接,减少了后期的加工工序,后期在不破坏螺纹的情况下可全自动化地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阀体(1)、阀芯(2)和与阀芯(2)连接的开关把手(3),所述阀芯(2)安装在所述三通阀体(1)内,所述三通阀体(1)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所述三通阀体(1)上分别设有冷水进口(4)、热水进口(5)和出水口(6),所述冷水进口(4)和热水进口(5)互不相通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三通阀体(1)上,所述出水口(6)垂直于冷水进口(4)和热水进口(5)设置;
所述冷水进口(4)活动连接有冷进水接件(7),所述冷水进口(4)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冷进水接件(7)的第一内螺纹(40),所述冷进水接件(7)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一内螺纹(40)连接的第一外螺纹(70),所述冷进水接件(7)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冷水进口(4)中;
所述热水进口(5)活动连接有热进水接件(8),所述热水进口(5)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热进水接件(8)的第二内螺纹(50),所述热进水接件(8)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二内螺纹(50)连接的第二外螺纹(80),所述热进水接件(8)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热水进口(5)中;
所述出水口(6)活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口(6)的内壁圆周上设有用于螺纹连接出水管的第三内螺纹(60),所述出水管的管端设有适配第三内螺纹(60)连接的第三外螺纹,所述出水管内连接于三通阀体(1)的出水口(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体(1)是一体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口(4)和冷进水接件(7)之间、所述热水进口(5)和热进水接件(8)之间以及所述出水口(6)和出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的顶端设置有阀芯连杆(9),所述阀芯(2)通过阀芯连杆(9)与开关把手(3)连接;
所述阀芯(2)的底端设置有阀芯座(10),阀芯座(10)上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冷进水管道(100)、热进水管道(101)和出水管道(102),所述冷进水管道(100)的一端与冷水进口(4)相连通,所述热进水管道(101)的一端与热水进口(5)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102)的一端与出水口(6)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为冷热水开关控制阀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三通阀体(1)的侧壁厚度为1~2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口(4)的中心轴、热水进口(5)的中心轴和出水口(6)的中心轴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1921217080.0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18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080.0U CN21031863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080.0U CN21031863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8634U true CN21031863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70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18634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8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2459U (zh) 厨房混合水、净水二合一龙头
CN210318634U (zh) 一种不锈钢混水阀
CN205578788U (zh) 一种一体式无铅水龙头
CN202182211U (zh) 冷水零排放淋浴节水恒温装置
CN104832670B (zh) 阀门
CN200989475Y (zh) 双把手混合水龙头
CN210770254U (zh) 一种管件制的简易水龙头
CN201318463Y (zh) 一种水龙头
CN201221637Y (zh) 一种不锈钢水龙头本体
CN208619766U (zh) 一种多功能淋浴龙头
CN207935484U (zh) 一种三向止水阀
CN204239853U (zh) 一种直饮龙头及其滤芯
CN208535220U (zh) 一种内外一体成型冷热塑料龙头
CN201469012U (zh) 饮水器用水龙头
CN208568008U (zh) 立式平切水表壳体及其水表
CN203082270U (zh) 非承压出口敞开储水式热水器用水嘴
CN218408642U (zh) 一种水嘴本体内腔使用的多功能过水管芯
CN211738156U (zh) 一种新型淋浴龙头焊接结构
CN215568276U (zh) 一种不锈钢水嘴组件
CN205479505U (zh) 多功能滤水龙头
CN205401829U (zh) 一种直饮水专用双控双用角阀
CN218468351U (zh) 一种包覆结构的水龙头
CN104197040A (zh) 双联水龙头内芯的出水口结构
CN211145444U (zh) 一种防冻型卫浴水龙头
CN211501989U (zh) 一种冷热水龙头混水管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