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1190U - 插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1190U
CN210301190U CN201920319381.8U CN201920319381U CN210301190U CN 210301190 U CN210301190 U CN 210301190U CN 201920319381 U CN201920319381 U CN 201920319381U CN 210301190 U CN210301190 U CN 210301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er
sleeve
connecting rod
handle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93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兴
赵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93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1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1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1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器,涉及医学器具领域。该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把、连接杆和插入器驱动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入器驱动部退出界面螺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插入器拧入界面螺钉过紧无法拔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插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入器。
背景技术
插入器的作用是将界面螺钉旋入骨隧道中,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预钻孔的大小以及骨隧道韧带移植物直径和韧带固定鞘直径大小的影响,界面螺钉旋入过程中往往出现插入器拧入过紧无法拔出的现象。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器,以解决插入器拧入界面螺钉过紧无法拔出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把、连接杆和插入器驱动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入器驱动部退出界面螺钉。
可选的,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连接杆螺接;
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插入器驱动部一端与卡位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卡位结构用于保持所述连接管稳定。
通过转动套管,带动所述连接杆。由于二者是螺接,在套管通过卡位结构卡在界面螺钉或者患者骨骼上后,可以使套管保持不能上下移动。旋拧套管,套管不能上下移动,因此就会驱使连接杆向外运动,从而拔出。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的周侧设置有挡块。
挡块的形式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可以有效的抵接在骨面上。转动套管,挡块卡在骨面上,连接管不转,仅套管转,因而使连接杆向外拔出。
可选的,所述挡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块围绕所述连接管均匀设置。
设置多个挡块,可以更有效的抵接在骨面上,连接管更不易转动,在挡块的阻挡和医生施加的下压力的作用下,只有套管本身转动,而不上下移动,更容易驱动插入器退出。
可选的,所述挡块为弧形挡块。
弧形挡块更容易与骨面贴合,从而获得更大的阻力,更不易转动,从而更加有效的起到卡位的作用,方便插入器拔出。
可选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连接管的一圈挡环。
设置一圈挡环的卡位结构,也可以有效的抵接在界面螺钉上,连接管更不易转动,更容易驱动插入器退出。
可选的,所述套管周侧设置有握持结构。
设置握持结构,是为了方便拧动所述套管,可以更容易施加旋转力,从而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
可选的,所述握持结构采用围绕所述套管的把手。
把手的形式更容易施加力,从而更容易转动,以使连接杆更容易被带出。
可选的,所述把手中段设置有凹槽。
设置凹槽,是为了更方便的握住把手,从而转动套管,使连接杆更容易拔出。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从而可以更有效的转动套管,可以有效的带动连接杆上移,从而拔出插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插入器,通过在原来的插入器上加装退出机构,通过退出机构带动插入器驱动部退出界面螺钉,解决了插入器拧入界面螺钉过紧无法拔出的技术问题,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手术,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提供的插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提供的插入器的退出机构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插入器的示意图。
图标:1-握把;2-连接杆;3-插入器驱动部;4-套管;5-连接管;6-挡块;7-握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插入器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入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入器,所述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把1、连接杆2和插入器驱动部3,所述连接杆2上设置有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入器驱动部3退出界面螺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插入器,通过在原来的插入器上加装退出机构,通过退出机构带动插入器驱动部3退出界面螺钉,解决了插入器拧入界面螺钉过紧无法拔出的技术问题,从而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手术,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插入器,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插入器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入器,所述插入器的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外的套管4,所述套管4与所述连接杆2螺接;
所述套管4靠近所述插入器驱动部3一端与卡位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卡位结构用于保持所述连接管稳定。
通过转动套管4,带动所述连接杆2。由于二者是螺接,在套管4通过卡位结构卡在界面螺钉或者患者骨骼上后,可以使套管4保持不能上下移动。旋拧套管4,套管4不能上下移动,因此就会驱使连接杆2向外运动,从而拔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端与所述套管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的周侧设置有挡块6。
挡块6的形式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可以有效的抵接在骨面上。转动套管4,挡块6卡在骨面上,连接管5不转,仅套管4转,因而使连接杆2向外拔出。
连接管5与套管4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轴承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余的方式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块6围绕所述连接管5均匀设置。
设置多个挡块6,可以更有效的抵接在骨面上,在挡块的阻挡和医生施加的下压力的作用下,只有套管4本身转动,而不会上下移动,连接管5更不易转动,更容易驱动插入器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6为弧形挡块6。
弧形挡块6更容易与骨面贴合,从而获得更大的阻力,更不易转动,从而更加有效的起到卡位的作用,方便插入器拔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连接管5的一圈挡环。
设置一圈挡环的卡位结构,也可以有效的抵接在界面螺钉上,连接管5更不易转动,更容易驱动插入器退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连接管5设置的握持部。
通过握持部,医生可以稳住所述连接管5使其不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套管4不能上下移动。
所述握持部设置为围绕所述连接管5一周设置的挡环。
医生通过抵握住挡环,给与连接管5向下的压力,从而使连接管不能移动,从而使套管移动。
除了挡环的形式外,还可以设计为其余的形式,方便使用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插入器,是对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插入器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二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入器,所述套管4周侧设置有握持结构7。
设置握持结构7,是为了方便拧动所述套管4,可以更容易施加旋转力,从而带动连接杆2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结构7采用围绕所述套管4的把手。
把手的形式更容易施加力,从而更容易转动,以使连接杆2更容易被带出。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中段设置有凹槽。
设置凹槽,是为了更方便的握住把手,从而转动套管4,使连接杆2更容易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从而可以更有效的转动套管4,可以有效的带动连接杆2上移,从而拔出插入器。
除了筒形把手外,还可以设置其余形状的把手,例如,两个互相对称的片状把手,更容易时间扭力,从而带动连接杆2旋转。
最后应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插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把、连接杆和插入器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退出机构,所述退出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入器驱动部退出界面螺钉;
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连接杆螺接;
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插入器驱动部一端与卡位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卡位结构用于保持所述套管稳定;
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的周侧设置有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块围绕所述连接管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为弧形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围绕所述连接管的一圈挡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周侧设置有握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采用围绕所述套管的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中段设置有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CN201920319381.8U 2019-03-13 2019-03-13 插入器 Active CN210301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9381.8U CN210301190U (zh) 2019-03-13 2019-03-13 插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9381.8U CN210301190U (zh) 2019-03-13 2019-03-13 插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1190U true CN21030119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9381.8U Active CN210301190U (zh) 2019-03-13 2019-03-13 插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11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116A (zh) * 2019-03-13 2019-05-14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插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116A (zh) * 2019-03-13 2019-05-14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插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893B2 (en) Syringe with rotatable element, aspir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syring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A2930182C (fr) Trocart a biopsie
CN210301190U (zh) 插入器
CN206603927U (zh) 一种新型麻醉药物配比装置
CN103260697A (zh) 螺旋形插入器
WO2022057505A1 (zh) 一种椎体撑开填充装置及推进器
CN107166130B (zh) 新型水利工程球墨铸管用堵头组件
US10039886B2 (en) Sealing assembly for a syringe barrel
CN209123162U (zh) 针头与蠕动软管的连接装置
CN209032454U (zh) 一种抽吸活检针
CN206658597U (zh) 一种树木专用输液装置
CN108608493B (zh) 一种化学实验室用橡胶塞打孔器
CN106890023A (zh) 一种适于小切口的脊柱螺钉连接棒取出器
US11439432B2 (en) Handle attachment for fluid delivery needl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10019443U (zh) 骨组织活检针
CN211301676U (zh) 一种新型心血管插管夹持器
CN206518573U (zh) 一种新型手术针
CN207785595U (zh) 可调节式输液器穿刺针
CN209951345U (zh) 一种可旋转的软组织夹
CN220989364U (zh) 一种适用于多型号的可调节式气管套管堵管器
CN205569025U (zh) 一种反向髓核钳
CN211066813U (zh) 一种手术持针器
CN21132508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采血针
CN211634390U (zh) 一种消化科用液体食物给予装置
CN219681368U (zh) 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预灌封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