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0496U - 一种新型便携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0496U
CN210300496U CN201920525582.3U CN201920525582U CN210300496U CN 210300496 U CN210300496 U CN 210300496U CN 201920525582 U CN201920525582 U CN 201920525582U CN 210300496 U CN210300496 U CN 210300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etal
cover
cup
bin
tea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5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p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p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pi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5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0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0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0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杯,包括盖体、杯身和茶叶仓,盖体与杯身的杯口可分离连接;茶叶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盖体上设有磁性金属,茶叶仓设置在杯身的内部并与磁性金属可分离连接。茶叶仓储放茶叶,加入热水后将本实用新型倒置,茶叶仓位置从杯身底部移动至杯口处,通过磁性金属将茶叶仓与盖体的底部吸合,茶叶与水的接触表面积大大增大,茶叶的浸出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携杯。
背景技术
喝茶是中国人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习俗,因此茶杯也成为爱茶人士的必备品。为了将茶叶与水分离,通常会在茶杯内部设置有茶叶储存仓,但是传统的储存仓只是靠一层带通孔隔板将茶叶和水隔离,而且隔板位置固定,在浸泡时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较少,冲泡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改变茶叶仓的位置以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的新型便携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便携杯,包括盖体、杯身和茶叶仓,盖体与杯身的杯口可分离连接;茶叶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盖体上设有磁性金属,茶叶仓设置在杯身的内部并与磁性金属可分离连接。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先将茶叶放置在茶叶仓的内部,然后将茶叶仓放入杯身的内部,在杯身内部注入热水,然后盖紧盖体。将本实用新型倒置,此时茶叶仓的从杯身的底部移动至杯口上的盖体处,在这个茶叶仓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茶叶和水接触的表面积增大,提高茶叶的浸出效果。待茶叶仓触碰到盖体时,茶叶仓被盖体上的磁性金属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茶叶仓吸合在盖体的底部。将本实用新型重新正置后,茶叶仓的位置固定在盖体的底部,即杯身的杯口处。此时,用户可以打开盖体品尝茶水。
进一步,还包括掀盖,掀盖设置在盖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开口;掀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凹槽铰接,掀盖与开口可翻转连接;所述磁性金属设置在靠近转轴处的凹槽上。无需拧开盖体,只需打开掀盖即可饮用。在凹槽处设有开口,是当用户饮用时,多余的液体能滞留到凹槽内,不会从盖体表面滑出。
再进一步,还包括卡扣,卡扣设置在所述掀盖的另一端上,卡扣与盖体的边沿可分离连接。卡扣的形状与盖体的边沿的形状匹配,卡扣的高度与凹槽的深度一致,卡扣能卡住盖体的边沿,增强了盖体的密封性,当需要掀起掀盖时,只需要提起卡扣即可,方便打开掀盖。
进一步,还包括磁性金属盖和磁性金属槽,磁性金属通过磁性金属槽设置在盖体上,磁性金属设置在磁性金属槽和磁性金属盖之间。磁性金属槽和磁性金属盖对磁性金属起到承载和保护的作用,避免磁性金属直接裸露在外。
再进一步,所述盖体的形状为上下放置的两个同心圆环,下圆环的面积大于上圆环的面积。由于用户喝水时,液体容易从盖体的边沿流出,当液体从设置在上面的圆环流落时,因为下面的圆环的面积比上面的圆环面积大,所以液体直接流落下圆环与上圆环交界的区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液体直接流至杯身,造成液体弄湿用户的手。
进一步,茶叶仓包括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可分离连接;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的表面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连接的内部形成腔体;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均与磁性金属可分离连接。
当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连接时候,茶叶放置在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内部的腔体,将茶叶仓放置在杯身的内部后,倒入热水,水从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的表面的通孔进入到内部的腔体,浸泡茶叶,茶叶始终滞留在腔体内,起到了茶叶与水分离的作用。当需要更换茶叶时,只需要将茶叶仓从杯身中捞起,将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分离放入茶叶即可。通过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配合连接可以使茶叶浸泡在水中而且还达到茶叶与水的分离的效果。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上均设有螺纹,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通过螺纹连接,能增加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连接时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茶叶仓的形状为球形。在具体实施中,茶叶仓的形状为球形,可将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设置为尺寸一致的半球形。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通过隔板隔离茶叶与水的位置,隔板的形状一般为圆柱体,但是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不够,需要浸泡的时间较长。而在相同表面积下,球形结构比圆柱体的体积更大,更容纳更多茶叶,也给了茶叶与水更多的接触空间,从而减少浸泡时间。
再进一步,还包括硅胶套,硅胶套设置在杯身的外部。硅胶套能避免热水使杯身温度升高使得杯身烫手,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设置硅胶套更易于握持。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杯身的杯口与盖体之间。密封圈可以增强盖体与杯口的密封性,避免液体从杯口渗出。
特别地,杯身的材质可以为高硼硅玻璃。高硼硅玻璃具有耐高温的物理物质,而且高硼硅玻璃制成的杯身是透明,能够看到杯身内部茶叶的浸泡情况和茶水的色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茶叶仓储放茶叶,加入热水后将本实用新型倒置,茶叶仓位置从杯身底部移动至杯口处,通过磁性金属将茶叶仓与盖体的底部吸合,茶叶与水的接触表面积大大增大,茶叶的浸出效果更好;
2、茶叶仓分为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连接后内部形成腔体,茶叶放置在腔体中,将茶叶仓一分为二的设计有利于茶叶的取放;
3、盖体的形状设置为上下放置的两个同心圆环,下圆环的面积大于上圆环的面积,液体流落上圆环后在下圆环和上圆环相交处滞留,避免液体直接滑落盖体流至杯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
盖体1;茶叶仓2;杯身3;磁性金属4;硅胶套5;密封圈6;掀盖11;凹槽12;转轴13;卡扣14;磁性金属盖15;磁性金属槽 16;第一储存仓21;第二储存仓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一种新型便携杯,如图1-2所示,包括盖体1、杯身3和茶叶仓 2,盖体1与杯身3的杯口可分离连接;茶叶仓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盖体1上设有磁性金属4,茶叶仓2设置在杯身3的内部并与磁性金属4可分离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金属4为磁铁,茶叶仓2 的材质为能被磁铁吸附的不锈钢材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先将茶叶放置在茶叶仓2的内部,然后将茶叶仓2放入杯身3的内部,在杯身3内部注入热水,然后盖紧盖体1。将本实用新型倒置,此时茶叶仓2的从杯身3的底部移动至杯口上的盖体1处,在这个茶叶仓2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茶叶和水接触的表面积增大,提高茶叶的浸出效果。待茶叶仓2触碰到盖体1时,茶叶仓 2被盖体1上的磁性金属4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茶叶仓2吸合在盖体 1的底部。将本实用新型重新正置后,茶叶仓2的位置固定在盖体1 的底部,即杯身3的杯口处。此时,用户可以打开盖体1品尝茶水。
进一步,还包括掀盖11,掀盖11设置在盖体1上,所述盖体1 上设有凹槽12,凹槽12上设有开口;掀盖11的一端通过转轴13与凹槽12铰接,掀盖11与开口可翻转连接;所述磁性金属4设置在靠近转轴13处的凹槽12上。无需拧开盖体1,只需打开掀盖11即可饮用。在凹槽12处设有开口,是当用户饮用时,多余的液体能滞留到凹槽12内,不会从盖体1表面滑出。
再进一步,还包括卡扣14,卡扣14设置在所述掀盖11的另一端上,卡扣14与盖体1的边沿可分离连接。卡扣14的形状与盖体1 的边沿的形状匹配,卡扣14的高度与凹槽12的深度一致,卡扣14 能卡住盖体1的边沿,增强了盖体1的密封性,当需要掀起掀盖11 时,只需要提起卡扣14即可,方便打开掀盖11。
进一步,还包括磁性金属盖15和磁性金属槽16,磁性金属4通过磁性金属槽16设置在盖体1上,磁性金属4设置在磁性金属槽16 和磁性金属盖15之间。磁性金属槽16和磁性金属盖15对磁性金属 4起到承载和保护的作用,避免磁性金属4直接裸露在外。
再进一步,所述盖体1的形状为上下放置的两个同心圆环,下圆环的面积大于上圆环的面积。由于用户喝水时,液体容易从盖体1的边沿流出,当液体从设置在上面的圆环流落时,因为下面的圆环的面积比上面的圆环面积大,所以液体直接流落下圆环与上圆环交界的区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液体直接流至杯身3,造成液体弄湿用户的手。
进一步,茶叶仓2包括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第一储存仓21与第二储存仓22可分离连接;第一储存仓21与第二储存仓 22的表面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储存仓21与第二储存仓22连接的内部形成腔体;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均与磁性金属4可分离连接。
当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连接时候,茶叶放置在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内部的腔体,将茶叶仓2放置在杯身3的内部后,倒入热水,水从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的表面的通孔进入到内部的腔体,浸泡茶叶,茶叶始终滞留在腔体内,起到了茶叶与水分离的作用。当需要更换茶叶时,只需要将茶叶仓2从杯身3中捞起,将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分离放入茶叶即可。通过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配合连接可以使茶叶浸泡在水中而且还达到茶叶与水的分离的效果。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上均设有螺纹,第一储存仓21与第二储存仓22通过螺纹连接,能增加第一储存仓 21和第二储存仓22连接时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茶叶仓2的形状为球形。在具体实施中,茶叶仓2 的形状为球形,可将第一储存仓21和第二储存仓22设置为尺寸一致的半球形。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通过隔板隔离茶叶与水的位置,隔板的形状一般为圆柱体,但是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不够,需要浸泡的时间较长。而在相同表面积下,球形结构比圆柱体的体积更大,更容纳更多茶叶,也给了茶叶与水更多的接触空间,从而减少浸泡时间。
再进一步,还包括硅胶套5,硅胶套5设置在杯身3的外部。硅胶套5能避免热水使杯身3温度升高使得杯身3烫手,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设置硅胶套更易于握持。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圈6,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杯身3的杯口与盖体1之间。密封圈6可以增强盖体1与杯口的密封性,避免液体从杯口渗出。
特别地,杯身3的材质为高硼硅玻璃。高硼硅玻璃具有耐高温的物理物质,而且高硼硅玻璃制成的杯身是透明,能够看到杯身3内部茶叶的浸泡情况和茶水的色泽。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杯身和茶叶仓,盖体与杯身的杯口可分离连接;茶叶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盖体上设有磁性金属,茶叶仓设置在杯身的内部并与磁性金属可分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掀盖,掀盖设置在盖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开口;掀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凹槽铰接,掀盖与开口可翻转连接;所述磁性金属设置在靠近转轴处的凹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卡扣设置在所述掀盖的另一端上,卡扣与盖体的边沿可分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金属盖和磁性金属槽,磁性金属通过磁性金属槽设置在盖体上,磁性金属设置在磁性金属槽和磁性金属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形状为上下放置的两个同心圆环,下圆环的面积大于上圆环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茶叶仓包括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可分离连接;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的表面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连接的内部形成腔体;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均与磁性金属可分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仓和第二储存仓上均设有螺纹,第一储存仓与第二储存仓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仓的形状为球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套,硅胶套设置在杯身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杯身的杯口与盖体之间。
CN201920525582.3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新型便携杯 Active CN210300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5582.3U CN2103004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新型便携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5582.3U CN2103004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新型便携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0496U true CN210300496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5582.3U Active CN2103004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新型便携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0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4237B (zh) Magnetic and buoyancy effect brewing structure
CN210300496U (zh) 一种新型便携杯
CN102973089B (zh) 茶杯
CN204394022U (zh) 可悬挂的泡茶器
CN204617777U (zh) 防溢水水杯
CN210810345U (zh) 多功能水杯结构
CN208769395U (zh) 一种具有防倾倒功能的水杯
CN105054719A (zh) 一种带泡茶器的茶杯
JP2007244541A (ja) 容器
JP3206626U (ja) お茶の浸出具セット
CN209047838U (zh) 一种新型饮料杯
CN209219813U (zh) 一种水壶
CN20817631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水杯
CN207821610U (zh) 一种便于沥水的组合式陶瓷茶具
CN208447148U (zh) 一种便携式防烫茶具
CN214803978U (zh) 一种新型的便携杯
CN208339320U (zh) 一种带储茶盒的水杯
CN208876272U (zh) 圆形出水口内面有v形出水槽的保温瓶
CN205597666U (zh) 新型陶瓷茶杯
CN2179729Y (zh) 具磁吸性壶盖的茶壶
CN214595360U (zh) 一种磁吸式茶水分离杯
CN201870295U (zh) 一种具有暗盒的杯盖
CN204032964U (zh) 一种水果泡杯
CN210276727U (zh) 一种防烫茶具
CN21069701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7

Address after: 210000 288 Qinhuai Road, Yung Yang Street,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Da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320, floor 3, building 26, anningzhu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IPIN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g Hong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