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4347U - 电子负载箱 - Google Patents

电子负载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4347U
CN210294347U CN201921220578.2U CN201921220578U CN210294347U CN 210294347 U CN210294347 U CN 210294347U CN 201921220578 U CN201921220578 U CN 201921220578U CN 210294347 U CN210294347 U CN 210294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ox
fixed connection
rectangle frame
dust scree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0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id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0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4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4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4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负载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负载箱,包括负载箱体、矩形框、固定耳、防尘网、连接杆、散热风机、滑杆、滑套、复位弹簧、安装杆、毛刷板、拉绳、万向脚轮、把手、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负载箱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矩形框位于负载箱体的内部,所述矩形框右侧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固定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耳通过螺栓与负载箱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网的四周分别与矩形框内壁四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对负载箱散热过程中进行防尘的目的,同时防止灰尘由散热过程进入箱体内部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对于负载箱体内部元器件的侵蚀,进而延长了整个负载箱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负载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负载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负载箱。
背景技术
电子负载是通过控制内部功率(MOSFET)或晶体管的导通量(量占空比大小),依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同时可以实现模拟负载短路,模拟负载是感性阻性和容性,容性负载电流上升时间。一般工作模式有:恒流(CC)、恒压(CV)和恒阻(CR)。
在电子负载箱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负载箱运行需要通过散热风扇将其内部的热量进行排出,从而保证内部各个元器件的正常运行,避免高温状态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对电子负载箱进行散热的同时,外界的灰尘同样比较容易进入内部,因此灰尘的进入对于电子负载箱而言造成极大物理侵蚀,灰尘的覆盖容易导致负载箱内部的元器件形成短路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个部件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负载箱,达到了对负载箱散热过程中进行防尘的目的,同时防止灰尘由散热过程进入箱体内部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对于负载箱体内部元器件的侵蚀,进而延长了整个负载箱的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负载箱,包括负载箱体、矩形框、固定耳、防尘网、连接杆、散热风机、滑杆、滑套、复位弹簧、安装杆、毛刷板、拉绳、拉环、漏斗、万向脚轮、把手、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负载箱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矩形框位于负载箱体的内部,所述矩形框右侧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固定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耳通过螺栓与负载箱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网的四周分别与矩形框内壁四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散热风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位于防尘网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耳的右侧与负载箱体内壁的右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矩形框与散热孔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内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位于防尘网的左侧,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与滑套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套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底部和矩形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相对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的右侧与毛刷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毛刷板右侧的刷毛与防尘网的左侧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左侧的中间位置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底部的左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槽,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负载箱体底部的下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拉环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箱体底部的右侧与漏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漏斗的顶部与负载箱体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箱体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万向脚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载箱体正面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位于负载箱体正面的顶部,所述控制按钮位于负载箱体的正面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负载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矩形框和防尘网的设置,通过将防尘网安装于矩形框内部的中间位置,同时防尘网与散热孔之间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散热风机位于散热孔与防尘网之间,因此在散热风机运行换热的过程中,散热风机将负载箱体内部热量进行抽取排至其外部,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防尘网位于散热风机的左侧,因此对于外界的灰尘起到阻隔过滤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对于负载箱体内部元器件的侵蚀,进而延长了整个负载箱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部拉动拉环,此时拉绳由于受力带动安装杆向下运动,同时配合滑套在滑杆上的滑动,因此保证了安装杆向下运动的直线轨迹,此时由于毛刷板的刷毛部分与防尘网的左侧相接触,毛刷板在向下移动位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刷毛对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扫除,然后由矩形框底部的透槽以及漏斗滑落至负载箱体的外部,同时配合复位弹簧的复位能力,使整个毛刷板重新位于防尘网左侧的顶部,以此便于重复操作,因此通过毛刷的清扫能力,从而使防尘网的表面保持洁净状态,避免了灰尘堵塞防尘网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了散热风机对于热量的抽取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矩形框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矩形框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子负载箱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载箱体;2、散热孔;3、矩形框;4、固定耳;5、防尘网;6、连接杆;7、散热风机;8、滑杆;9、滑套;10、复位弹簧;11、安装杆;12、毛刷板;13、拉绳;14、拉环;15、漏斗;16、万向脚轮;17、把手;18、显示屏;19、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负载箱,包括负载箱体1、矩形框3、固定耳4、防尘网5、连接杆6、散热风机7、滑杆8、滑套9、复位弹簧10、安装杆11、毛刷板12、拉绳13、拉环14、漏斗15、万向脚轮16、把手17、显示屏18和控制按钮19,负载箱体1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2,矩形框3位于负载箱体1的内部,矩形框3右侧的四周分别与四个固定耳4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耳4通过螺栓与负载箱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耳4的右侧与负载箱体1内壁的右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矩形框3与散热孔2位于同一平面上,防尘网5的四周分别与矩形框3内壁四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矩形框3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6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散热风机7的两侧固定连接,散热风机7位于防尘网5的右侧,由于矩形框3和防尘网5的设置,通过将防尘网5安装于矩形框3内部的中间位置,同时防尘网5与散热孔2之间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散热风机7位于散热孔2与防尘网5之间,因此在散热风机7运行换热的过程中,散热风机7将负载箱体1内部热量进行抽取排至其外部,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防尘网5位于散热风机7的左侧,因此对于外界的灰尘起到阻隔过滤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对于负载箱体1内部元器件的侵蚀,进而延长了整个负载箱的使用寿命。
矩形框3内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滑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滑杆8位于防尘网5的左侧,滑杆8的外表面与滑套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杆8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复位弹簧10套接,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的底部和矩形框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套9相对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安装杆10的右侧与毛刷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毛刷板12右侧的刷毛与防尘网5的左侧相接触,毛刷板12的初始位置位于防尘网5左侧的顶部,在整个毛刷板12下降的过程中,毛刷板12的移动位置位于防尘网5左侧的底部,安装杆11左侧的中间位置与拉绳13的一端固定连接,矩形框3底部的左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槽,拉绳13的另一端延伸至负载箱体1底部的下方,拉绳13的另一端与拉环14的一侧固定连接,负载箱体1底部的右侧与漏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漏斗15的顶部与负载箱体1的底部连通,通过手部拉动拉环14,此时拉绳13由于受力带动安装杆11向下运动,同时配合滑套9在滑杆8上的滑动,因此保证了安装杆11向下运动的直线轨迹,此时由于毛刷板12的刷毛部分与防尘网5的左侧相接触,毛刷板12在向下移动位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刷毛对防尘网5上的灰尘进行扫除,然后由矩形框3底部的透槽以及漏斗15滑落至负载箱体1的外部,同时配合复位弹簧10的复位能力,使整个毛刷板12重新位于防尘网5左侧的顶部,以此便于重复操作,因此通过毛刷的清扫能力,从而使防尘网5的表面保持洁净状态,避免了灰尘堵塞防尘网5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了散热风机7对于热量的抽取排放,负载箱体1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万向脚轮16的顶部固定连接,万向脚轮16能够便于对负载箱体1进行移动位置,同时配合两个把手17,从而便于手扶推动,负载箱体1正面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把手17的一侧固定连接,显示屏18位于负载箱体1正面的顶部,控制按钮19位于负载箱体1的正面位置。
工作原理:通过将防尘网5安装于矩形框3内部的中间位置,同时防尘网5与散热孔2之间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散热风机7位于散热孔2与防尘网5之间,因此在散热风机7运行换热的过程中,散热风机7将负载箱体1内部热量进行抽取排至其外部,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防尘网5位于散热风机7的左侧,因此对于外界的灰尘起到阻隔过滤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对于负载箱体1内部元器件的侵蚀,并且在每隔一段时间后,通过手部拉动拉环14,此时拉绳13由于受力带动安装杆11向下运动,同时配合滑套9在滑杆8上的滑动,因此保证了安装杆11向下运动的直线轨迹,此时由于毛刷板12的刷毛部分与防尘网5的左侧相接触,毛刷板12在向下移动位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刷毛对防尘网5上的灰尘进行扫除,然后由矩形框3底部的透槽以及漏斗15滑落至负载箱体1的外部,同时配合复位弹簧10的复位能力,使整个毛刷板12重新位于防尘网5左侧的顶部,以此便于重复操作,因此通过毛刷的清扫能力,从而使防尘网5的表面保持洁净状态,避免了灰尘堵塞防尘网5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此过程中,利用散热风机7的抽取吸附力,在对灰尘清扫时,散热风机7的吸附力能够对灰尘进行提供微弱的吸附力,因此灰尘无法进入负载箱体1的内部,而是出于竖直下落或者由散热孔2排出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子负载箱,包括负载箱体(1)、矩形框(3)、固定耳(4)、防尘网(5)、连接杆(6)、散热风机(7)、滑杆(8)、滑套(9)、复位弹簧(10)、安装杆(11)、毛刷板(12)、拉绳(13)、拉环(14)、漏斗(15)、万向脚轮(16)、把手(17)、显示屏(18)和控制按钮(19),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箱体(1)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2),所述矩形框(3)位于负载箱体(1)的内部,所述矩形框(3)右侧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固定耳(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耳(4)通过螺栓与负载箱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网(5)的四周分别与矩形框(3)内壁四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3)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6)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散热风机(7)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机(7)位于防尘网(5)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4)的右侧与负载箱体(1)内壁的右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矩形框(3)与散热孔(2)位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3)内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位于防尘网(5)的左侧,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与滑套(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0)套接,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的底部和矩形框(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9)相对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11)的右侧与毛刷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毛刷板(12)右侧的刷毛与防尘网(5)的左侧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1) 左侧的中间位置与拉绳(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3)底部的左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透槽,所述拉绳(13)的另一端延伸至负载箱体(1)底部的下方,所述拉绳(13)的另一端与拉环(14)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箱体(1)底部的右侧与漏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漏斗(15)的顶部与负载箱体(1)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箱体(1)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万向脚轮(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载箱体(1)正面顶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把手(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8)位于负载箱体(1)正面的顶部,所述控制按钮(19)位于负载箱体(1)的正面位置。
CN201921220578.2U 2019-07-29 2019-07-29 电子负载箱 Active CN210294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0578.2U CN21029434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电子负载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0578.2U CN21029434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电子负载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4347U true CN210294347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5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0578.2U Active CN210294347U (zh) 2019-07-29 2019-07-29 电子负载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4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4795B (zh) 一种防尘配电柜
CN207266456U (zh) 一种移动式散热防尘电气柜
CN210294347U (zh) 电子负载箱
CN205646473U (zh) 电力开关柜除尘除湿一体化装置
CN21106313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09525621U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除尘除静电装置
CN109688777A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plc控制柜
WO2023010869A1 (zh) 一种键盘发电结构及其供电方法
CN108037813B (zh) 一种便于自动拆卸的电脑机箱
CN207897061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监控摄像头
CN213661465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212011853U (zh) 一种智能高压开关设备
CN210964366U (zh) 一种应用在多表集抄的自切换信号除尘装置
CN211207249U (zh) 一种防尘计算机机箱
CN210692364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电容器
CN208921163U (zh) 一种自动化防尘测试治具
CN218384833U (zh) 一种箱式电容器装置散热装置
CN211507312U (zh) 一种可监控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9477956U (zh) 一种巡查信号接收终端
CN217507286U (zh) 一种开发平台式集成电路装置
CN219842503U (zh) 一种开关柜放电检测器
CN214589921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高低压开关柜
CN216623454U (zh) 一种电力设备预警装置
CN215269051U (zh) 一种电阻一体式电器箱柜
CN219611050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交直流电源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