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3122U -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3122U
CN210293122U CN201921691370.9U CN201921691370U CN210293122U CN 210293122 U CN210293122 U CN 210293122U CN 201921691370 U CN201921691370 U CN 201921691370U CN 210293122 U CN210293122 U CN 210293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aduated flask
measuring cylinder
spring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13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复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913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3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3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3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量筒,所述第一量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量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量筒,所述第二量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量筒靠近第一量筒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二量筒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二量筒靠近第一凸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将第三量筒插入第二量筒,进而将第二量筒和第三量筒插入第一量筒,有效的缩短了该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的长度,进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缝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的地震)、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和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一般地震都会导致地表的开裂,而通过测量这些裂缝的裂口长度,可以初步判断地震的等级,方便工作人员的记录。现有的地质灾害产生的裂缝一般为多个,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多次测量,一般的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长度较长,导致携带不方便,影响工作人员使用,为此,提出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量筒,所述第一量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量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量筒,所述第二量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量筒靠近第一量筒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二量筒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二量筒靠近第一凸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量筒,所述第三量筒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三量筒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凸柱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量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转盘的外侧壁绕设有尼龙带,所述尼龙带远离转盘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量筒和第二量筒固定连接于第三量筒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量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板,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三量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第三量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量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销、壳体、第三弹簧、活塞、第三限位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销贯穿壳体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侧顶部,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底部贯穿固定销延伸至固定销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量筒、第二量筒和第三量筒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一把手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一侧与第一量筒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三量筒插入第二量筒,进而将第二量筒和第三量筒插入第一量筒,有效的缩短了该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的长度,进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把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LC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中:1、PLC控制器;2、第一把手;3、尼龙带;4、第二把手;5、蜂鸣器;6、第一圆形凹槽;7、第一量筒;8、第一滑槽;9、第一凸柱;10、限位机构;11、第二量筒;12、第二圆形凹槽;13、第二滑槽;14、第二凸柱;15、第三量筒;16、第一限位板;17、第一固定板;18、转盘;19、第二固定板;20、激光测距传感器;21、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3、第二限位板;24、转轴;25、刻度线;26、信号收发器;101、固定销;102、壳体;103、第三弹簧;104、活塞;105、第三限位板;10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量筒7,所述第一量筒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6,所述第一圆形凹槽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量筒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量筒11,所述第二量筒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12,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量筒11靠近第一量筒7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二量筒11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一凸柱9,所述第二量筒11靠近第一凸柱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量筒15,所述第三量筒15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三量筒15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二凸柱14,所述第一凸柱9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8的内部,所述第二凸柱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3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量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第一把手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远离第一把手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把手4,所述转盘18的外侧壁绕设有尼龙带3,所述尼龙带3远离转盘18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量筒7和第二量筒11固定连接于第三量筒15的一侧,通过以上设置,转动转盘18缩短尼龙带3的长度,进而使第三量筒15插入第二量筒11,第二量筒11插入第一量筒7中。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量筒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9,所述第二固定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3,所述第二限位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距传感器20,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板23,延伸至第二固定板19的内部,所述第三量筒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6,所述第一限位板16远离第三量筒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第二限位板23和第一限位板16共同作用,确定裂口的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激光输出端输出的激光被第一限位板16所截断,进而可以读取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23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二量筒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固定销101、壳体102、第三弹簧103、活塞104、第三限位板105,所述壳体10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6,所述固定销101贯穿壳体102延伸至空腔106的内部,所述壳体1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4,所述活塞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3,所述第三弹簧103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壳体102的内侧顶部,所述活塞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105,所述第三限位板105的底部贯穿固定销101延伸至固定销101的外部,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三量筒15插入第二量筒11内,第二量筒11插入第一量筒7的内部时,固定销101在第三弹簧103的作用下使第三限位板105挡住第一固定板17,进而使第二量筒11和第三量筒15不会弹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量筒7、第二量筒11和第三量筒15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刻度线25,刻度线25用于人工读取裂口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把手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所述PLC控制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26,所述第一把手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蜂鸣器5,所述蜂鸣器5的一侧与第一量筒7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入端与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蜂鸣器5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26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信号收发器26的信号输出端与手机终端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裂口的距离超出预设范围时,激光测距传感器20将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1,PLC控制器1将信号传输至蜂鸣器5,蜂鸣器5会响动,提醒工作人员,同时PLC控制器1将信号传输至信号收发器26,信号收发器26将信号传输至手机终端,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测量数据。
本实施例中:蜂鸣器5的型号为MLT-9032FST-9032蜂鸣器。
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1的型号为AX2N-16MR-001PLC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型号为SLDS激光测距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器26的型号为dmx512信号收发器。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拔出固定销101,固定销101带动活塞104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三限位板105移入壳体102内,由于第一弹簧21和第二弹簧22的设置,第二量筒11在第一弹簧21的作用下弹出第一量筒7,第三量筒15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弹出第二量筒11,将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23的底端置于地质灾害裂口的两边,进而可以人工通过刻度线25读取裂口的裂缝大小,同时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20测量出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23之间的距离,进而将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1,若距离大小超出预设范围,PLC控制器1将信号发送给蜂鸣器5,蜂鸣器5会响动,提醒工作人员,同时PLC控制器1将信号传输至信号收发器26,信号收发器26将信号传输至手机终端,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测量数据,转动转盘18缩短尼龙带3的长度,进而使第三量筒15插入第二量筒11,第二量筒11插入第一量筒7中,固定销101在第三弹簧103的作用下,使第三限位板105卡住第一固定板17,进而缩短该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的长度,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量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筒(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6),所述第一圆形凹槽(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量筒(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量筒(11),所述第二量筒(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12),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量筒(11)靠近第一量筒(7)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二量筒(11)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一凸柱(9),所述第二量筒(11)靠近第一凸柱(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量筒(15),所述第三量筒(15)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以第三量筒(15)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第二凸柱(14),所述第一凸柱(9)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8)的内部,所述第二凸柱(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第一把手(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远离第一把手(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把手(4),所述转盘(18)的外侧壁绕设有尼龙带(3),所述尼龙带(3)远离转盘(18)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量筒(7)和第二量筒(11)固定连接于第三量筒(1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筒(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9),所述第二固定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3),所述第二限位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测距传感器(20),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板(23),延伸至第二固定板(19)的内部,所述第三量筒(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6),所述第一限位板(16)远离第三量筒(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量筒(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固定销(101)、壳体(102)、第三弹簧(103)、活塞(104)、第三限位板(105),所述壳体(10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6),所述固定销(101)贯穿壳体(102)延伸至空腔(106)的内部,所述壳体(1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4),所述活塞(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3),所述第三弹簧(103)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壳体(102)的内侧顶部,所述活塞(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105),所述第三限位板(105)的底部贯穿固定销(101)延伸至固定销(10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筒(7)、第二量筒(11)和第三量筒(15)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刻度线(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所述PLC控制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26),所述第一把手(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蜂鸣器(5),所述蜂鸣器(5)的一侧与第一量筒(7)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入端与激光测距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蜂鸣器(5)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26)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CN201921691370.9U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Active CN210293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370.9U CN21029312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370.9U CN21029312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3122U true CN210293122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1370.9U Active CN21029312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31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010A (zh) * 2022-02-16 2022-05-17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010A (zh) * 2022-02-16 2022-05-17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CN114509010B (zh) * 2022-02-16 2024-05-10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673B (zh) 隧道围岩变形实时连续监测报警方法
CN210293122U (zh)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CN105347192A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主梁挠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998912A (zh) 一体化全量程窨井水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204457878U (zh) 无线缆、可长期独立工作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US11536861B2 (en) Three-dimensional net-typ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derwater landslide deformation
KR102296802B1 (ko) 스마트 관망 관리를 위한 통신형 자기록 수압계
CN105973496A (zh) 带编码身份识别的温度传感器
CN208684178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通讯井道壁测距装置
CN217358824U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摩阻力测试系统
CN111649658B (zh) 一种水灾害评估测量装置及评估方法
CN210742503U (zh) 一种管材长度测量装置
CN2120073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检测水位的测量装置
CN109853508B (zh) 施工开挖中滑坡或岩体变形的测量方法
CN103278282B (zh) 一种测量道岔转辙机内油位高度的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233160U (zh) 用于台架式变压器的标示牌声光报警装置
CN2108336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装置
CN202559399U (zh) 变电站监测系统
CN103374930B (zh) 变电站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206787728U (zh) 分体式地下水测温仪
CN214538121U (zh) 一种可消除水面窜动的水位监测装置
CN218496147U (zh) 一种地下水位、井台高度一体化测量装置
CN216012405U (zh) 一种带警示功能的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14245869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桩基检测装置
CN217327291U (zh) 一种便携式模块化钢尺电测井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