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2231U -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2231U
CN210292231U CN201921219472.0U CN201921219472U CN210292231U CN 210292231 U CN210292231 U CN 210292231U CN 201921219472 U CN201921219472 U CN 201921219472U CN 210292231 U CN210292231 U CN 210292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low guiding
flow
water
fan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94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庆壮
黄涛
罗会斌
邹波
青秀林
赵春达
焦裕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94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2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排水风叶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沿,横梁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的集水槽,且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的位置向下倾斜。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横梁本体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集水槽,避免了冷凝水直接从横梁本体上滴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能够有效地收集横梁本体上附着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从横梁本体乱流并进入空调内部,保证了空调器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的出风口,通常需要设置导风叶片来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而导风叶片通常是设置在风叶横梁上,而由于出风口长时间有热风/冷风经过,容易形成冷凝水,特别是在风叶横梁上容易附着形成冷凝水。在现有技术中,冷凝水会由风叶横梁自由滴落,部分冷凝水会滴落到空调器内部,影响空调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排出横梁上附着的冷凝水,防止其进入到空调器内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风叶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沿,横梁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的集水槽,且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的位置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横梁本体通过连接沿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在横梁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的集水槽,且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的位置向下倾斜。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由于横梁本体表面倾斜,使得横梁本体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集水槽,避免了冷凝水直接从横梁本体上滴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能够有效地收集附着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从横梁本体上滴落并进入空调内部,保证了空调器的安全。
进一步地,集水槽靠近连接沿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用于将集水槽收集的冷凝水引导至壳体内壁排出。
进一步地,集水槽包括引流段和导流段,导流孔开设在引流段和导流段之间,且导流段延伸至连接沿,用于将横梁本体上的冷凝水导流至导流孔,引流段延伸至连接沿,用于将流经连接沿的冷凝水引流至导流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通过在导流孔的两侧设置导流段与引流段,使得横梁本体上的冷凝水能够从两侧流入到导流孔,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
进一步地,导流孔紧靠连接沿设置,以便将集水槽收集的冷凝水沿壳体内壁排出。
进一步地,导流段从横梁本体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孔,且导流段的底壁由横梁本体的上侧表面向着导流孔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冷凝水从横梁本体的上侧表面沿导流段的底壁逐渐流入导流孔,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段的底壁,使得冷凝水能够快速地流入导流孔,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地,导流段的侧壁呈弧形并具有第一引流弧面,第一引流弧面由横梁本体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段的底壁。
进一步地,引流段呈弧形并具有第二引流弧面,第二引流弧面由横梁本体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孔。
进一步地,导流孔的入口侧设置有第一导流弧面和第二导流弧面,第一导流弧面从引流段延伸至导流孔的内部,第二导流弧面从导流段延伸至导流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弧面和第二导流弧面,使得导流孔的入口侧平滑过渡,避免因为棱角过大而造成冷凝水在边缘堆积,使得冷凝水更加顺畅地排入导流孔。
进一步地,连接沿具有与引流段相连的第一连接段以及与导流段相连的第二连接段,且导流孔靠近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相连处设置;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具有高度差,并形成阻挡沿第二连接段流动的冷凝水流至第一连接段的止水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通过设置止水面,能够将边缘的冷凝水引入导流孔,避免冷凝水在导流孔的边缘沉积。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沿,横梁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的集水槽,且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的位置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将横梁本体通过连接沿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在横梁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的集水槽,且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的位置向下倾斜。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由于横梁本体表面倾斜,使得横梁本体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集水槽,避免了冷凝水直接从横梁本体上滴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能够有效地排出横梁本体上附着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从横梁本体乱流并进入空调内部,保证了空调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Ⅵ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排水风叶横梁;110-横梁本体;130-集水槽;131-引流段;133-导流段;150-导流孔;151-第一导流弧面;153-第二导流弧面;170-连接沿;171-第一连接段;173-第二连接段;175-止水面;2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包括排水风叶横梁100和壳体200,排水风叶横梁100设置在壳体200内并与壳体200内壁固定连接,具体地,排水风叶横梁100设置在壳体200的出风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风叶横梁100为多个,多个排水风叶横梁100即那个且平行设置在壳体200的出风口处,每个排水风叶横梁10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导风叶片连杆的安装套环,多个安装套环间隔设置,每个安装套环上均设置有开口,多个安装套环的开口朝向一致,在安装时将连杆通过开口卡入到安装套环内,实现导风叶片的安装。
结合参见图4至图6,排水风叶横梁100包括横梁本体110,横梁本体110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200内壁上的连接沿170,横梁本体110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170的集水槽130,集水槽130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50,集水槽130用于将横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导流至导流孔150。横梁本体110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130的位置向下倾斜,方便冷凝水流入集水槽130。具体地,集水槽130开设在横梁本体110的内侧,导流孔150紧靠连接沿170设置,以便将集水槽130收集的冷凝水沿壳体200内壁排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的内侧指的是安装完成后靠近空调器10内部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的外侧指的是安装完成后靠近空调器10的出风口的一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的上表面向着导流孔150的位置向下倾斜。具体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向着导流孔150的方向表面高度递减,使得横梁本体110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迅速地向着导流孔150的方向流动,并快速地流入集水槽130,提高了排水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冷凝水能够全部流入导流孔150而不会向外滴落。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00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在空调器10运行过程中,横梁本体110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集水槽130沿着集水槽130流入导流孔150,由于导流孔150靠近壳体200内壁,冷凝水能够由导流孔150沿着壳体200内壁流下,并最终流入设置在壳体200下方的接水盘中。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50与壳体200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方便导流孔150的成型和横梁本体110与壳体200内壁之间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导流孔150延伸至壳体200的内壁,即在横梁本体110的连接沿170处形成豁口,使得冷凝水能够直接流到壳体200的内壁表面上,同样能够防止冷凝水流入空调器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50呈圆形。能够使得冷凝水沿各个方向流入导流孔150。当然,此处导流孔150也可以是矩形或者椭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的边缘还设置有挡水筋条,通过设置挡水筋条,能够将冷凝水挡在横梁本体110内,避免冷凝水从横梁本体110的边缘向外滴落,结合横梁本体110表面倾斜设置,使得冷凝水只能流向导流孔150,进一步保证了对冷凝水的去向进行控制,避免了冷凝水乱流并流入到空调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集水槽130的底部并未设置有导流孔150,集水槽130用于收集横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在集满后,冷凝水可以通过连接沿170的两侧流向壳体(200)的侧壁,同样能够避免冷凝水直接从横梁本体110上滴落。
集水槽130包括引流段131和导流段133,导流孔150开设在引流段131和导流段133之间,且导流段133延伸至连接沿170,用于将横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导流至导流孔150,引流段131延伸至连接沿170,用于将流经连接沿170的冷凝水引流至导流孔150。通过在导流孔150的两侧设置导流段133与引流段131,使得横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能够从两侧流入到导流孔150,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段133从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孔150,且导流段133的底壁由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向着导流孔150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具体地,导流段133的底壁呈斜坡状并向着导流孔150延伸,冷凝水从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沿导流段133的底壁逐渐流入导流孔150,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段133的底壁,使得冷凝水能够快速地流入导流孔150,提高排水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段133的侧壁呈弧形并具有第一引流弧面,第一引流弧面由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段133的底壁。引流段131呈弧形并具有第二引流弧面,第二引流弧面由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导流孔150。冷凝水通过第二引流弧面同样能够流入到导流孔150中,实现冷凝水的快速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50的入口侧设置有第一导流弧面151和第二导流弧面153,第一导流弧面151从导流孔150的内部延伸至引流段131,第二导流弧面153从导流孔150的内部延伸至导流段133。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弧面151和第二导流弧面153,使得导流孔150的入口侧平滑过渡,避免因为棱角过大而造成冷凝水在边缘堆积,使得冷凝水更加顺畅地排入导流孔15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当流动至棱角较大的边缘时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会在边缘处堆积,影响后续冷凝水的流动,而通过第一导流弧面151和第二导流弧面153,使得导流孔150与引流弧面之间、导流孔150与导流段133的底壁之间平滑过渡,避免冷凝水在导流孔150的入口处堆积。
连接沿17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位于导流孔150的两侧,且均延伸至导流孔150。具体地,第一连接段171呈弧形,第二连接段173呈直线,导流孔150靠近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之间的相连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的形状与壳体200内壁的表面结构相匹配,当壳体200内壁的表面结构为其他形状时,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的形状随之发生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与壳体200注塑成型,在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与壳体200内壁经圆弧过渡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应力集中现象,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71与第二连接段173之间具有高度差,并形成阻挡沿第二连接段173流动的冷凝水流至第一连接段171的止水面175。具体地,止水面175延伸至导流孔150,通过形成止水面175,能够将边缘的冷凝水引入导流孔150,避免冷凝水在导流孔150的边缘沉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10,将横梁本体110通过连接沿170连接在壳体200的内壁上,同时在集水槽130靠近连接沿170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50。在空调器10运行过程中,横梁本体110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集水槽130沿着集水槽130流入导流孔150,由于导流孔150靠近壳体200内壁,冷凝水能够由导流孔150沿着壳体200内壁流下,并最终流入设置在壳体200下方的接水盘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100,能够有效地排出横梁本体110上附着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从横梁本体110乱流并进入空调内部,保证了空调器10的安全。
第二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风叶横梁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100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排水风叶横梁100包括横梁本体110,横梁本体110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200内壁上的连接沿170,横梁本体110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连接沿170的集水槽130,集水槽130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50,集水槽130用于将横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导流至导流孔150。横梁本体110的上表面向着集水槽130的位置向下倾斜,方便冷凝水流入集水槽130。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50延伸至壳体200的内壁,具体地,导流孔150设在横梁本体110与壳体200内壁的连接处,使得从导流孔150流出的冷凝水能够直接滴落在壳体200的内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50呈腰圆形,且导流孔150的一侧边由壳体200的内壁构成。当然,此处导流孔150也可以是矩形或者半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包括壳体200和如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排水风叶横梁100,排水风叶横梁100设置在壳体200内并与壳体200内壁固定连接,具体地,排水风叶横梁100设置在壳体200的出风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风叶横梁100为多个,多个排水风叶横梁100即那个且平行设置在壳体200的出风口处,每个排水风叶横梁10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导风叶片连杆的安装套环,多个安装套环间隔设置,每个安装套环上均设置有开口,多个安装套环的开口朝向一致,在安装时将连杆通过开口卡入到安装套环内,实现导风叶片的安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110),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一侧具有用于连接在壳体(200)内壁上的连接沿(170),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开设有延伸至所述连接沿(170)的集水槽(130),且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表面向着所述集水槽(130)的位置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30)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50),所述导流孔(150)用于将所述集水槽(130)收集的冷凝水引导至所述壳体(200)内壁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30)包括引流段(131)和导流段(133),所述导流孔(150)开设在所述引流段(131)和所述导流段(133)之间,且所述导流段(133)延伸至所述连接沿(170),所述引流段(131)延伸至所述连接沿(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150)紧靠所述连接沿(170)设置,以便将所述集水槽(130)收集的冷凝水沿所述壳体(200)内壁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133)从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所述导流孔(150),且所述导流段(133)的底壁由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向着所述导流孔(150)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133)的侧壁呈弧形并具有第一引流弧面,所述第一引流弧面由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所述导流段(133)的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131)呈弧形并具有第二引流弧面,所述第二引流弧面由所述横梁本体(110)的上侧表面延伸至所述导流孔(15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150)的入口侧设置有第一导流弧面(151)和第二导流弧面(153),所述第一导流弧面(151)从所述引流段(131)延伸至所述导流孔(150)的内部,所述第二导流弧面(153)从所述导流段(133)延伸至所述导流孔(15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沿(170)具有与所述引流段(131)相连的第一连接段(171)以及与所述导流段(133)相连的第二连接段(173),且所述导流孔(150)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段(171)和第二连接段(173)之间的相连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17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73)之间具有高度差,并形成阻挡沿所述第二连接段(173)流动的冷凝水流至所述第一连接段(171)的止水面(175)。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风叶横梁,所述横梁本体(110)通过所述连接沿(170)连接在所述壳体(200)的内壁。
CN201921219472.0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292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472.0U CN21029223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472.0U CN21029223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2231U true CN210292231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9472.0U Active CN21029223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22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524A (zh) * 2019-07-30 2019-10-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N110296524B (zh) * 2019-07-30 2024-06-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524A (zh) * 2019-07-30 2019-10-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N110296524B (zh) * 2019-07-30 2024-06-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61425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106958901A (zh) 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CN109442723A (zh) 一种机房空调接水盘结构及机房空调
CN210292231U (zh)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N210035833U (zh) 一种空调器底盘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WO2020216124A1 (zh) 防堵结构、底座及空调器
CN110296524B (zh)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N209010893U (zh) 一种生态园区道路排水结构
CN2082961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974277A (zh) 一种空调器底盘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14699030A (zh) 呼吸器和洗碗机
CN210688682U (zh) 接水盘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65986U (zh) 洗衣机的旋转桶组件以及洗衣机
CN209819841U (zh) 一种空调导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10296524A (zh) 一种排水风叶横梁以及空调器
CN210765987U (zh) 洗衣机的旋转桶组件以及洗衣机
CN216769579U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08620446U (zh) 一种移动空调器
CN213630903U (zh) 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6203961U (zh) 一种厨房空调
CN109780607B (zh) 进风网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16769581U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374001U (zh)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379651U (zh) 具有导流功能的电加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11316361U (zh) 一种带有引流结构的底盘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