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7362U - 微生物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7362U
CN210287362U CN201921025551.8U CN201921025551U CN210287362U CN 210287362 U CN210287362 U CN 210287362U CN 201921025551 U CN201921025551 U CN 201921025551U CN 210287362 U CN210287362 U CN 210287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electric heating
box
heating tub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5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丽娜
蔡世忠
朱琼芳
刘俊
季忆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25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7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7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73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人工的方法控制微生物、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的培养设备,尤其是微生物培养箱,包括一箱体,在箱体的前侧安装有一单扇门,在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腿,在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器,在箱体的内部空间内设有一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在电热管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存放装置,在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安装有排气阀门的压力平衡口。本产品采用独特的矩形弹簧状的排布结构,将电热管安装在箱体内可以更好地围绕绕设在存放装置的外围,且不直接接触使得留有空隙供气流通过,在后期加热时加热位置更加全面。

Description

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人工的方法控制微生物、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的培养设备,尤其是微生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原核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
微生物种类繁多,用途也多种多样,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例如:通过微生物培养检测把样本接种到一个或多个培养瓶或培养管中,用来发现、识别细菌或其它可培养的微生物,其在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出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再如:微生物的培养、研究在科研、环保和污水处理等部门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微生物培养箱,其主要是通过对箱内环境(包括温度、气流循环等)进行调控来达到其内部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需求,调控效果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是检验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参数指标;即使同一种群的微生物对上述各项参数也有着极为敏感的感知,外部环境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微生物对生长环境的温度、以及气流通风性等因素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别,而上述这些环境因素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培养箱对箱内环境进行调控来实现。
现有微生物培养箱在市面上存在的种类较为繁多,在产品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单位和个人也对其进行培养箱的产品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诸多改进和研究。
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3429168U的专利公开文献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它包括箱体及箱门,箱体内设三个抽屉式培养箱,培养箱外壳设有保温层,三个抽屉式培养箱分别为恒温培养箱、低温培养箱及负压培养箱,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内置加热装置及紫外线灭菌灯,低温培养箱内置冷气出口及紫外线灭菌灯,负压培养箱内置负压吸气孔及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的箱体设三个控制面板,分别对应控制上述三个培养箱;所述的箱门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的箱体内设臭氧发生器。其主要实现是设置三个培养箱,并分开进行温度操控,但是由于其各个培养箱与整个壳体结构连接设计上的不足使得温度控制操作相对繁琐且这种结构虽然可从一定程度上分开控制温度,但是,该文献中的这种结构设计造成了对整个培养箱内气体流通流畅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地实现箱内环境的调控。
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3866304U的专利公开文献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滚筒状的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密封结构,箱体内分设有一个以上的培养腔,每个培养腔的底部设有一培养槽,所述箱体的中间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箱体等结构,所述盖板的上端设有一电力控制器,每个扇形加热板内设有不同功率的加热丝;其也是在一个箱体内设置多个培养腔,来调节每个培养腔内的温度。由于其扇形加热板安装位置的不合理以及扇形加热板加热结构的设计缺陷,使得容易出现内部的加热不均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生物培养箱,包括一箱体,在箱体的前侧安装有一单扇门,在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腿,在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器,在箱体的内部空间内设有一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外圈均抵接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箱体内部空间的各内侧壁上,在电热管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在围成矩形空间的电热管的内侧各段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口用于向箱体的内部空间内吹入热风,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呈水平状且密封穿出箱体左右两侧,所述电热管的左端进口连接一热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热风机上设置风量调节开关,所述电热管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电源线与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开关相连,在箱体内的电热管的内外侧壁上均涂设有绝缘漆,在箱体的内空间内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子相连,在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安装有排气阀门的压力平衡口。
优选地,所述存放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电热管围成的矩形空间内的存储架,所述电热管由前置后围设在所述存储架外围且不直接接触,所述存储架的外侧通过若干个短柱焊接在所述箱体的对应内侧壁上,各短柱均由电热管形成的间隙穿过且不相互接触,所述存储架内自上而下焊接有若干个将其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放置区的托架,所述放置区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所述托架用于承托培养器皿。
所述存储架由若干个横梁与纵梁固连组成,相邻的横梁、纵梁之间形成具有大间隔窗的栅格,所述托架为具有大间隔窗的栅格结构。
所述存储架、所述托架均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绝热性较好,能够有效地较少装置本身对热量的吸收,使得热量能够较大程度的用于对培养器皿及箱内环境进行加热。
优选地,在箱体外侧的电热管的右端出口处连接一平衡阀门。
优选地,所述电热管与箱体接触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隔热橡胶环。
优选地,所述箱体为夹层结构,所述箱体的各侧板均采用304不锈钢板冲裁而成。
优选地,在所述箱体的夹层空间内填充发泡橡塑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单扇门为双层钢化玻璃门,在单扇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边设有一圈橡胶密封条,所述圈橡胶密封条用于与所述箱体的前侧壁相抵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产品采用独特的矩形弹簧状的排布结构,将电热管安装在箱体内可以更好地围绕绕设在存放装置的外围,且不直接接触使得留有空隙供气流通过,在后期加热时加热位置更加全面;另外,存放装置采用的存储架、托架均采用大间隔窗便于气体流通,减少由于传统的板式设计带来的气体流通受阻的情况的发生;通过电热管的空心、带出风孔结构的设计,使得其能够实现通风与加热同时实现,操作方便;一零件多用也能够减少箱内零部件数量,增加有效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1单扇门开启并去掉箱体前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1、2中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1、2中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3单扇门开启并去掉箱体前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存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单扇门;3、支腿;4、控制器;5、电热管;6、存放装置;7、出风孔;8、热风机;9、压力平衡口;10、平衡阀门;11、隔热橡胶环;12、夹层空间;13、发泡橡塑保温材料;14、橡胶密封条;15、培养器皿;51、电源线;61、存储架;62、短柱;63、托架;64、304不锈钢板;611、横梁;612、纵梁;613、大间隔窗;91、排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10中所示:
实施例1:如图1、2、3、4、7、8所示:
微生物培养箱,包括一箱体1,在箱体1的前侧安装有一单扇门2,在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腿3,在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器4,在箱体1的内部空间内设有一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5,所述电热管5的外圈均抵接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箱体1内部空间的各内侧壁上,在电热管5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存放装置6,所述存放装置6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15,在围成矩形空间的电热管5的内侧各段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7,所述出风口用于向箱体1的内部空间内吹入热风,所述电热管5的两端呈水平状且密封穿出箱体1左右两侧,所述电热管5的左端进口连接一热风机8的出风口,所述热风机8上设置风量调节开关,所述电热管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电源线51与控制器4的温度控制开关相连,在箱体1内的电热管5的内外侧壁上均涂设有绝缘漆,在箱体1的内空间内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子相连,在箱体1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安装有排气阀门91的压力平衡口9。
通过设置多个压力平衡口9的目的主要是:在箱内温度以及气流进行调控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启的数量来保证箱内的压力平衡。
所述出风孔7的孔径为1-3mm。
所述控制器4采用上海一恒机型的DHP-9162B系列所用的液晶显示控制器4。
该款控制器4为模糊PID控制器4,控温精确波动小,带定时功能,时间设定值为99小时59分。微风循环和加热自动停止,无温度过冲之弊。
本装置采用电热管5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使箱内均匀加热。可根据需要设置独立限温报警系统,超过限制温度即自动中断,保证实验安全运行不发生意外(该项为选配)。热风机8的速度大小可通过控制器4自动控制,当箱内温度处于恒温状态时,速度会减小,风速会调整到适宜细菌或细胞成长的风速,避免试验过程中由于风量过大造成样品的挥发。DHP-9162B的液晶显示控制器4采用多段液晶可编程控制器4,多种参数一屏显示,菜单式操作界面,可以简化复杂的试验过程,真正实现自动控制与运行。多段温度、循环风速、时间和升温速率等参数能同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即可,可以进行温度上升的梯度控制,从箱内初始温度缓慢升温等功能,也可预设自动开机、待机与关机等功能。可预设7组63步可编程序,每组9步,每组设置时间0~5999分。
该控制器4具有良好的温度控制效果以及精准率,属于市面上常用控制器4中的性价比较好的一款控制器4,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知晓对控制器4以及各元器件进行常用方式的连接,属于公知常识,不再赘述。
同时在开机设定时,可设置温度偏高或偏低及超温报警。电源电压:AC220V、50HZ;控温范围:RT+5~65℃;温度分辨率/波动度:0.1℃/±0.5℃;工作环境温度:+5~35℃。
压力平衡口9可以在箱内通入高温的空气时,通过开启排气阀门91的流量来保持箱体1内气压的平衡。
在电热管5上涂敷绝缘漆能够有效的保证绝缘,同时能够起到防潮防水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存放装置6包括一设置在电热管5围成的矩形空间内的存储架61,所述电热管5由前置后围设在所述存储架61外围且不直接接触,留有空隙可以保证气流流通的流畅性更好地使得箱内各处环境一致,所述存储架61的外侧通过若干个短柱62焊接在所述箱体1的对应内侧壁上,各短柱62均由电热管5形成的间隙穿过且不相互接触,所述存储架61内自上而下焊接有若干个将其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放置区的托架63,所述放置区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15,所述托架63用于承托培养器皿15。
优选地,所述箱体1为夹层结构,所述箱体1的各侧板均采用304不锈钢板64冲裁而成。设置夹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温效果,降低温度向外扩散的速度。
本产品在设计时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将加热器件的安装位置及自身结构进行了改进,电热管5设计为矩形弹簧状,呈螺旋排布、并以此有内向外螺旋设置;将整个电热管5与箱体1内侧壁实现了固定安装,在产品生产加工时可以采用螺钉配合卡片实现与箱体1的不锈钢板内侧壁固连,当然也可以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具体根据加工情况以及牢固性要求而定;在电热管5的内圈内放置存放装置6相当于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电热管5的热辐射到存放装置6的培养器皿15以及整个箱体1空间,从而提高了热量扩散的效率以及效果。同时整个装置将电热管5这一关键部件设置成了风管、热管一体化部件,在对向内通风时,可以根据需求直接开启热风机8的加热功能通入热风,也可以根据需求只开启鼓风功能进行加热,这样就可以只通正常温度的空气,再根据需要启动控制器4控制电热管5加热来实现气流有电热管5内向外吹拂,带走高温的电热管5上的热量在箱体1内实现热风流动;当需要的温度较高时可以同时启动热风机8的热风以及电热管5加热,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两种方式可以相互配合或单独使用,温度可调控范围大、速度快,能够满足培养所需。
实施例2:如图3、4、7、8、9、10所示:
微生物培养箱,包括一箱体1,在箱体1的前侧安装有一单扇门2,在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腿3,在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器4,在箱体1的内部空间内设有一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5,所述电热管5的外圈均抵接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箱体1内部空间的各内侧壁上,在电热管5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存放装置6,所述存放装置6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15,在围成矩形空间的电热管5的内侧各段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7,所述出风口用于向箱体1的内部空间内吹入热风,所述电热管5的两端呈水平状且密封穿出箱体1左右两侧,所述电热管5的左端进口连接一热风机8的出风口,所述热风机8上设置风量调节开关,所述电热管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电源线51与控制器4的温度控制开关相连,在箱体1内的电热管5的内外侧壁上均涂设有绝缘漆,在箱体1的内空间内安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子相连,在箱体1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安装有排气阀门91的压力平衡口9。
优选地,所述存放装置6包括一设置在电热管5围成的矩形空间内的存储架61,所述电热管5由前置后围设在所述存储架61外围且不直接接触,所述存储架61的外侧通过若干个短柱62焊接在所述箱体1的对应内侧壁上,各短柱62均由电热管5形成的间隙穿过且不相互接触,所述存储架61内自上而下焊接有若干个将其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放置区的托架63,所述放置区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15,所述托架63用于承托培养器皿1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所述存储架61由若干个横梁611与纵梁612固连组成,相邻的横梁611、纵梁612之间形成具有大间隔窗的栅格,所述托架63为具有大间隔窗的栅格结构。
采用栅格结构且横梁611、纵梁612、托架63的梁均采用细长型的梁结构,同时设计了多个大间隔窗有利于空气的流通,相对于传统的板式或者板式带孔的结构来说,该种结构能够更好的减少空气流动时的阻力,提高箱内气流交换的效率和效果。
所述存储架61、所述托架63均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绝热性较好,能够有效地较少装置本身对热量的吸收,使得热量能够较大程度的用于对培养器皿15及箱内环境进行加热。
能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电热管5产生的高温热量以及热风机8传递过来的热风,属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改进。
实施例3:如图3、4、5、6、7、8所示: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在箱体1外侧的电热管5的右端出口处连接一平衡阀门10。
设置了平衡阀门10可以保证在向电热管5内通入热风时,当风量过大时可以通过开启平衡阀门10的不同大小的流量来保证箱内出风的正常。
优选地,所述电热管5与箱体1接触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隔热橡胶环11。
设置隔热橡胶环11主要是防止电热管5直接与不锈钢板的箱体1接触使得热量过多的向箱体1传递,减少热量的无用流失。
优选地,在所述箱体1的夹层空间12内填充发泡橡塑保温材料13。
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整个箱体1的保温效果、较少热量的向外扩散与流失,提高热量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单扇门2为双层钢化玻璃门,在单扇门2的内侧壁上沿其周边设有一圈橡胶密封条14,所述圈橡胶密封条14用于与所述箱体1的前侧壁相抵紧。
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同时在关闭单扇门2时起到防护作用,减少刚性接触对箱体1和单扇门2造成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关门时的噪音音量。
能够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对培养箱的辅助功能的改进,属于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改进。
另外,为了更好的均衡箱内各个部位在加热时的均匀度,在电加热管上开设出风口时,考虑到在放置培养器皿15时,由于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培养器皿15受到的电加热管的围绕要多于中间段的各培养器皿15的电加热管的围绕,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将中间段的电加热管的出风孔7数量较多、中间段的各出风孔7的间隔较小,使中间段能够有更多的热风流出,从而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整个箱体1内部的加热均匀性与气流流畅性。
使用步骤:
在使用本培养箱时,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菌落放置在培养器皿15中,预先将本培养箱内的温度、气流通过控制器4调控至微生物所需的条件,然后将培养器皿15依次放置在本培养箱的托架63上,然后关闭单扇门2,根据培养条件使微生物培养指定的时间。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微生物培养箱,包括一箱体,在箱体的前侧安装有一单扇门,在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支腿,在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内部空间内设有一矩形弹簧状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外圈均抵接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箱体内部空间的各内侧壁上,在电热管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呈水平状且密封穿出箱体左右两侧,所述电热管的左端进口连接一热风机的出风口,在围成矩形空间的电热管的内侧各段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口用于向箱体的内部空间内吹入热风,所述电热管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电源线与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开关相连,在箱体内的电热管的内外侧壁上均涂设有绝缘漆,在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安装有排气阀门的压力平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电热管围成的矩形空间内的存储架,所述电热管由前置后围设在所述存储架外围且不直接接触,所述存储架的外侧通过若干个短柱焊接在所述箱体的对应内侧壁上,各短柱均由电热管形成的间隙穿过且不相互接触,所述存储架内自上而下焊接有若干个将其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放置区的托架,所述放置区用于存放内部装有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器皿,所述托架用于承托培养器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外侧的电热管的右端出口处连接一平衡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与箱体接触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隔热橡胶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夹层结构,所述箱体的各侧板均采用304不锈钢板冲裁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夹层空间内填充发泡橡塑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扇门为双层钢化玻璃门,在单扇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边设有一圈橡胶密封条,所述圈橡胶密封条用于与所述箱体的前侧壁相抵紧。
CN201921025551.8U 2019-07-03 2019-07-03 微生物培养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7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5551.8U CN210287362U (zh) 2019-07-03 2019-07-03 微生物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5551.8U CN210287362U (zh) 2019-07-03 2019-07-03 微生物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7362U true CN210287362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55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7362U (zh) 2019-07-03 2019-07-03 微生物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7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8941A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2266869A (zh) 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7193288U (zh) 一种电热培养箱
CN203474812U (zh) 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0287362U (zh) 微生物培养箱
CN107118959A (zh) 改进的微生物培养箱
CN205528803U (zh) 一种循环可控温的微生物培养箱
CN110777055A (zh) 一种生物医药高效培养箱
CN105132285A (zh) 矩阵式水套培养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4193279U (zh) 一种高效微生物菌种培育设备
CN207672063U (zh) 一种多用途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7121605U (zh) 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CN209508262U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设备
CN207468647U (zh) 一种对比隔离式二氧化碳培养箱
CN207498390U (zh) 一种中间发酵剂的保温培养器
CN206570337U (zh) 一种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
CN208008814U (zh) 一种智能电热恒温培养箱
CN206043279U (zh) 一种益生菌乳制品发酵用培养箱
CN212474364U (zh) 一种生物技术用试管加热保温装置
CN218842198U (zh) 一种细胞培养箱
CN209508233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0669668A (zh)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
CN211689091U (zh) 一种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CN218174946U (zh) 一种可构建温湿环境的培养皿
CN207596871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