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8448U - 一种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8448U
CN210278448U CN201920936516.5U CN201920936516U CN210278448U CN 210278448 U CN210278448 U CN 210278448U CN 201920936516 U CN201920936516 U CN 201920936516U CN 210278448 U CN210278448 U CN 210278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element
port
sewage discharge
circu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65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京河
周婧
郭峰
王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u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u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u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u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65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8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8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8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塔、主机、过滤装置、止回装置、水泵及导管。过滤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设第一进水口和多个第一出水口,罐体内设滤芯和排污单元;滤芯包括与第一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滤芯外侧壁上设多个排液孔;第一端口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进水口的截面积;排污单元包括与第二端口连通的排污管道、设于排污管道上的开闭装置及压力计,压力计检测排污管道的压力值,以控制开闭装置开闭;止回装置包括多个第二进水口、多个流道和第二出水口,每一第二进水口与一流道连通,各流道内对应设一阀芯;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及水泵数量相同,水泵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通。本方案有降低水泵功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暖通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因敞露于大气环境中运行,水塔中极易形成铁锈、堆积沙粒或少量固体颗粒。水循环系统中通常采用过滤器对水源中的铁锈、沙粒、液体中少量固体颗粒等进行过滤以确保水质合格,同时也保护设备管道上的配件免受磨损和堵塞,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过滤器多为Y型过滤器、篮式过滤器、T型过滤器,一般来说,为了保证传统过滤器的滤网的顶端与过滤器内壁的贴合,通常会在过滤器内壁上设置有桥墙,而桥墙的设置会导致流体的通过截面积变小,使得流体阻力增大,使流过过滤器后的压降增大,增大了水泵的功率,浪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系统,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塔、主机、过滤装置、止回装置、多个水泵以及导管,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水塔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主机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水塔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水塔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水泵和所述主机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止回装置;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多个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滤芯以及排污单元;所述滤芯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滤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排液孔;所述第一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污单元包括与所述滤芯的第二端口连通的排污管道、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上的开闭装置以及压力计,所述压力计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的压力值,以用于控制所述开闭装置开启和关闭;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多个第二进水口、多个流道和第二出水口,每一所述第二进水口与一所述流道连通,且每一所述流道内对应设有一阀芯,多个所述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水泵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具体的,所述开闭装置为手动机械式或电动控制装置。
具体的,所述罐体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中间部的轴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两端。
具体的,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且所述滤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连接。
具体的,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连接的法兰。
具体的,所述滤芯的轴线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垂直。
具体的,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
具体的,所述止回装置内还设有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道连通的多个滑道,所述滑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球型阀芯的容置部,从而使得所述流道处于完全地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滤芯的第一端口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第一进水口的横截面积的设置方式,提高了滤芯对自第一进水口流入的水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水流入后的压差,降低了水泵的功率;另外,滤芯的整个侧表面均用于水的流通,大大提高了水的通过面积,降低水的流动阻力,进一步降低了水泵的功率。
2.排污管道上的开闭装置根据压力计检测到的压力值或压差值进行开启和关闭,有效确保排污管道排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杂质对排污管道造成堵塞,提高了过滤装置的效率;另外,电动控制装置式的开闭装置还可以实现过滤装置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止回装置内设有完全容纳阀芯的容置部,当水流通入时,阀芯能沿着滑道完全滑动至容置部中,使得球型阀芯能完全离开流道,不会对流道内的水流面积产生影响,能进一步提高水的通过面积,降低水泵的能耗。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过滤装置,11-罐体,111-中间部,112-第一端部,113-第二端部,12-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滤芯,141-第一端口,142-第二端口,151-排污管道,152-开闭装置,2-止回装置,21-第二进水口,22-流道,23-第二出水口,24-阀芯,25-流道,251-容置部,3-水泵,4-水塔,5-主机,6-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装置1、止回装置2、多个水泵3、水塔4、主机5以及导管6。其中,所述水泵3通过所述导管6与所述水塔4连接,所述水泵3通过所述导管6与所述主机5连接,所述主机5通过所述导管6与所述水塔4连接,所述水泵3和所述水塔4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过滤装置1,所述水泵3和所述主机5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止回装置2。其中,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罐体11、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的第一进水口12、设置于所述罐体11上的多个第一出水口13、设置于所述罐体11内部的滤芯14以及排污单元。其中,所述滤芯1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2连通的第一端口41和第二端口42,所述滤芯14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3连通的排液孔,所述第一端口4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2的横截面积,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端口41的横截面积可大于所述第一进水12的横截面积的数倍。所述排污单元包括与所述滤芯14的第二端口42连通的排污管道151、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151上的开闭装置152以及压力计(图中未示),所述压力计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151的压力值,以用于控制所述开闭装置152开启和关闭。所述止回装置2包括多个第二进水口21、多个流道22和第二出水口23,每一所述第二进水口21与一所述流道22连通,且每一所述流道22内对应设有一阀芯24,多个所述流道22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3、所述第二进水口21以及所述水泵3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水泵3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出水口13和所述第二进水口21连通。
具体的,所述开闭装置152为手动机械式或电动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开闭装置152根据所述压力计检测到的压力值和所述滤芯14的压力值之间的差值来开启或关闭,换句话说,所述压力计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151和所述滤芯14的压差值。当排污管道151内的杂质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排污管道151与滤芯14会产生压差,当所述压力计检测到压差值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开闭装置152可以自动开启或由人员开启以使得所述排污管道151进行排污,当排污结束时,压力计检测到排污管道151与滤芯14的压差值变小,所述开闭装置152可以自动关闭或由人员关闭。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压力计检测排污管道151的压力值,或检测排污管道151和滤芯14的压差值,以便判定人员开启和关闭开闭装置152或开闭装置152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时机,确保了滤芯14内的水压,避免杂质对滤芯14造成堵塞,提高了过滤装置的效率。另外,电动控制装置式的开闭装置152还可以实现过滤装置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罐体11包括中间部111、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3,所述中间部111的轴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端部112和所述第二端部113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111的两端。换句话说,所述中间部111大体上呈柱状,所述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3大体呈空心的半球状,半球状的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3可以使得水不会滞留于罐体11的两端,便于水的流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滤芯14设置于所述罐体11的中间部111,且所述滤芯14的第一端口141和第二端口142分别与所述罐体11的中间部113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滤芯14呈柱状,所述滤芯14的第一端口141和第二端口142分别设有与所述罐体1的中间部111连接的法兰,便于所述滤芯14的安装,确保其安装的牢固性。所述滤芯14的轴线与所述罐体11的轴线垂直,换句话说,柱状的滤芯4的长度几乎与罐体1的中间部的截面直径相等。采用上述方案,柱状的所述滤芯14的整个侧表面均可用于供水流到罐体11的内部,进而流到各个第一出水口13中,大大增加了水的通过面积。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止回装置2中的阀芯24为球型阀芯。进一步的,所述止回装置2内还设有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道22连通的多个滑道25。所述滑道25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球型阀芯的容置部251,从而使得所述流道22处于完全地打开状态,也即是说,当水流通入时,球型阀芯能沿着滑道25完全滑动至容置部251中,使得球型阀芯能完全离开流道22,不会对流道22内的水流面积产生影响。采用上述方案,能进一步提高水的通过面积,降低水泵3的能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滤芯14的第一端口141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第一进水口12的横截面积的设置方式,提高了滤芯14对自第一进水口12流入的水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水流入后的压差,降低了水泵的功率;另外,滤芯14的整个侧表面均用于水的流通,大大提高了水的通过面积,降低水的流动阻力,进一步降低了水泵的功率。
2.排污管道151上的开闭装置152根据压力计检测到的压力值或压差值进行开启和关闭,有效确保排污管道151排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杂质对排污管道151造成堵塞,提高了过滤装置的效率;另外,电动控制装置式的开闭装置152还可以实现过滤装置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止回装置2内设有完全容纳阀芯24的容置部251,当水流通入时,阀芯24能沿着滑道25完全滑动至容置部251中,使得球型阀芯能完全离开流道22,不会对流道22内的水流面积产生影响,能进一步提高水的通过面积,降低水泵3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塔、主机、过滤装置、止回装置、多个水泵以及导管,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水塔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主机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水塔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水塔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水泵和所述主机之间的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止回装置;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多个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滤芯以及排污单元;所述滤芯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滤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排液孔;所述第一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污单元包括与所述滤芯的第二端口连通的排污管道、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上的开闭装置以及压力计,所述压力计用于检测所述排污管道的压力值,以用于控制所述开闭装置开启和关闭;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多个第二进水口、多个流道和第二出水口,每一所述第二进水口与一所述流道连通,且每一所述流道内对应设有一阀芯,多个所述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水泵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为手动机械式或电动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中间部的轴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且所述滤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柱状的,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罐体的中间部连接的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轴线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内还设有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道连通的多个滑道,所述滑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球形阀芯的容置部,从而使得所述流道处于完全地打开状态。
CN201920936516.5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水循环系统 Active CN210278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6516.5U CN21027844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6516.5U CN21027844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8448U true CN210278448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9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6516.5U Active CN21027844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8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7890B (zh) 一种流量计量器具的耐久性试验装置
CN106640113A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210278448U (zh) 一种水循环系统
CN102749202B (zh) 发动机磨合台架水循环系统
CN216918813U (zh) 净水机
CN103691321B (zh) 节水型ro机
CN210302656U (zh) 多联过滤装置
CN206843204U (zh) 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212380257U (zh) 一种防堵排沙型油水冷却装置
KR100932469B1 (ko) 상수도 공급시스템용 관말의 정체수 순환장치
CN212896611U (zh) 一种多路稳压供水装置
CN201916595U (zh) 管道自动排气阀
CN113028290A (zh) 一种具备冲洗功能的管道系统及冲洗方法
CN207131921U (zh) 一种用于污水排放的球形止回阀
CN106640849A (zh) 多级逻辑卸载阀及液压系统
CN206995933U (zh) 一种真空油净化装置
CN202612730U (zh) 一种异径过滤止回阀
CN219345593U (zh) 一种浮力驱动的低压燃气防水逆止阀
CN103278038A (zh)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
CN215742128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流道堵塞监测装置
CN204607628U (zh) 一种真空脱气机
CN214951599U (zh) 远程控制的智能前置过滤器水表系统
CN204950588U (zh) 出水排气阀及管线机
CN210583990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1667260U (zh) 一种球体带导流孔的高温圆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