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8356U -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78356U CN210278356U CN201920717451.5U CN201920717451U CN210278356U CN 210278356 U CN210278356 U CN 210278356U CN 201920717451 U CN201920717451 U CN 201920717451U CN 210278356 U CN210278356 U CN 210278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chamber
- clarification tank
- pipe
- communicated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驱动装置、提升叶轮、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澄清池内部包括柱形上部和倒锥形下部两部分,澄清池外侧设置支撑柱,各支撑柱顶部架设支撑梁;澄清池内上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内中心设置第一反应室,第一反应室顶部敞口且底板中心开孔,第二反应室顶部延伸至澄清池顶壁、底部敞口;支撑梁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底部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第一反应室内底部设置的提升叶轮,提升叶轮底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及搅拌轴上的叶片穿出第一反应室底板中心开孔置于澄清池的倒锥形下部内。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目前的水力澄清池存在出水水质不高和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背景技术
水力循环澄清池在80、90年代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澄清技术,多数用在中小型水厂。当时编制的国家标准图,规模系列为40、60、80、120、160、200、 240、320m/h共8个系列。其标准图设计参数是经澄清池净化后出水悬浮物含量在10mg/L左右。其结构参见图1、2。目前水厂使用的水力澄清池与后续的滤池配套,出水水质很难满足现行的饮用水标准。水力澄清池的更新改造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技术更新改造,解决目前的水力澄清池存在出水水质不高和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驱动装置、提升叶轮、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所述澄清池内部包括柱形上部和倒锥形下部两部分,
所述澄清池外侧设置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顶部架设支撑梁;所述澄清池内上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二反应室内中心设置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为筒形,其顶部敞口且底板中心开孔,所述第二反应室为筒形或上小下大的喇叭形、其顶部延伸至澄清池顶壁、底部敞口;
所述支撑梁上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底部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底部设置的提升叶轮,所述提升叶轮底部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及搅拌轴上的叶片穿出所述第一反应室底板中心开孔置于所述澄清池的倒锥形下部内;
所述第二反应室外侧壁与澄清池侧壁之间围成分离区,所述分离区上部设置集水槽;所述澄清池下部位于第二反应室的下方为污泥接触区;
所述第一反应室底部连通进水管,所述集水槽连通出水管,所述污泥接触区底部连通排泥管;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集水槽吊装在支撑梁下。
所述支撑柱通过地下基础固定。
所述进水管的池外进水端连通加药管一,所述进水管出水端端部连通加药管二,所述第一反应室上部连通加药管三;所述加药管一、加药管二、加药管三内所加药物分别为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聚丙烯酰胺。
在所述分离区内中部均匀布设斜管,所述斜管吊装在支撑梁上。
所述排泥管的池外排出段连通放空管。
所述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二反应室为钢制圆筒;所述第一反应室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
所述第二反应室底部位于所述澄清池内部倒锥形下部里,所述第二反应室底边与所述澄清池倾斜侧壁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反应室顶部与所述第二反应室顶部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与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互扣式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及搅拌提升叶轮,使得被处理的水提升到第一反应室加药处理后从上方流入第二反应室,该过程中机械搅拌澄清池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在管理水平和占地面积上与原有水平相当的基础上;处理效果好、土建施工简单,能有效保证提标改造水质达标,提高水厂整体运行稳定,提高供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水力循环澄清池平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水力循环澄清池A-A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机械搅拌澄清池的B-B位置剖面示意图。
附图编号:1-进水管,2-第一反应室,3-提升叶轮,4-第二反应室,5-污泥接触区,6-驱动装置,7-排泥管,8-放空管,9-分离区,11-集水槽,12-出水管, 13-支撑梁,14-支撑柱,15-基础,161-加药管一,162-加药管二,163-加药管三; A-第一加药点,B-第二加药点,C-第三加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参见图3、4,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驱动装置6、提升叶轮3、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4、进水管1、出水管12、排泥管7,所述澄清池内部包括柱形上部和倒锥形下部两部分,
所述澄清池外侧设置支撑柱14,各所述支撑柱14顶部架设支撑梁13;所述澄清池内上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反应室4,所述第二反应室4内中心设置第一反应室2,所述第一反应室2为筒形,其顶部敞口且底板中心开孔,所述第二反应室4为筒形或上小下大的喇叭形、其顶部延伸至澄清池顶壁、底部敞口;
所述支撑梁13上设置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底部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反应室2内底部设置的提升叶轮3,所述提升叶轮3底部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及搅拌轴上的叶片穿出所述第一反应室2底板中心开孔置于所述澄清池的倒锥形下部内;
所述第二反应室4外侧壁与澄清池侧壁之间围成分离区9,所述分离区9上部设置集水槽11;所述澄清池下部位于第二反应室4的下方为污泥接触区5;
所述第一反应室2底部连通进水管1,所述集水槽11连通出水管12,所述污泥接触区5底部连通排泥管7;所述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4、集水槽11 吊装在支撑梁13下。
所述支撑柱14通过地下基础15固定。
所述进水管1的池外进水端连通加药管一161,所述进水管1出水端端部连通加药管二162,所述第一反应室2上部连通加药管三163;所述加药管一161、加药管二162、加药管三163内所加药物分别为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聚丙烯酰胺。
在所述分离区9内中部均匀布设斜管10,所述斜管10吊装在支撑梁13上。
所述排泥管7的池外排出段连通放空管8。
所述第一反应室2、所述第二反应室4为钢制圆筒;所述第一反应室2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4。
所述第二反应室4底部位于所述澄清池内部倒锥形下部里,所述第二反应室4底边与所述澄清池倾斜侧壁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反应室2顶部与所述第二反应室4顶部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
保留原有水利循环澄清池池体及底部排空管道,拆除内部的喉嘴、喉管、集水槽等。新增机械搅拌澄清池叶轮、一反应室、二反应室、斜管、出水系统、上部支撑梁等。其上述部件均为工厂加工的一体化产品。
为不影响原有池体结构的荷载体系,在池外设支撑柱,以解决新增一体化设备的荷载承重问题。
为降低澄清池出水浊度,可在清水区加设斜管。
为保证澄清池处理效果,投加药剂可以选用三氯化铁和碱式氯化铝,并留有投加聚丙烯酰胺的条件。
2)相应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选设备均为水处理行业的通用设备。
3)应用对象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原有水力循环澄清池改造成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对于中小型水厂的提标改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的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过程为:
在第一加药点A加药混合后的原水经进水管1进入第一反应室2,在第一反应室的第二加药点B加药,原水与3~8倍的循环污泥在第一反应室2絮凝接触反应;其中循环污泥在提升叶轮3的提升下,由污泥接触区5提升经第一反应室2,然后流至第二反应室4继续反应,以絮凝成较大的絮体,上清液进入分离室9,污泥至池底。在分离区9安装斜管10(也可不安装)再次净化,净化水进入集水槽11,经出水管12排出并接入下一级构筑物;污泥沉积至池底,由排泥管7排出。
Claims (8)
1.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驱动装置(6)、提升叶轮(3)、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4)、进水管(1)、出水管(12)、排泥管(7),所述澄清池内部包括柱形上部和倒锥形下部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澄清池外侧设置支撑柱(14),各所述支撑柱(14)顶部架设支撑梁(13);所述澄清池内上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反应室(4),所述第二反应室(4)内中心设置第一反应室(2),所述第一反应室(2)为筒形,其顶部敞口且底板中心开孔,所述第二反应室(4)为筒形或上小下大的喇叭形、其顶部延伸至澄清池顶壁、底部敞口;
所述支撑梁(13)上设置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底部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反应室(2)内底部设置的提升叶轮(3),所述提升叶轮(3)底部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及搅拌轴上的叶片穿出所述第一反应室(2)底板中心开孔置于所述澄清池的倒锥形下部内;
所述第二反应室(4)外侧壁与澄清池侧壁之间围成分离区(9),所述分离区(9)上部设置集水槽(11);所述澄清池下部位于第二反应室(4)的下方为污泥接触区(5);
所述第一反应室(2)底部连通进水管(1),所述集水槽(11)连通出水管(12),所述污泥接触区(5)底部连通排泥管(7);所述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4)、集水槽(11)吊装在支撑梁(13)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4)通过地下基础(15)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的池外进水端连通加药管一(161),所述进水管(1)出水端端部连通加药管二(162),所述第一反应室(2)上部连通加药管三(163);所述加药管一(161)、加药管二(162)、加药管三(163)内所加药物分别为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聚丙烯酰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区(9)内中部均匀布设斜管(10),所述斜管(10)吊装在支撑梁(1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7)的池外排出段连通放空管(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2)、所述第二反应室(4)为钢制圆筒;所述第一反应室(2)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4)底部位于所述澄清池内部倒锥形下部里,所述第二反应室(4)底边与所述澄清池倾斜侧壁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2)顶部与所述第二反应室(4)顶部不接触并预留间隔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17451.5U CN210278356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17451.5U CN210278356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78356U true CN210278356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6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17451.5U Active CN210278356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78356U (zh)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20717451.5U patent/CN2102783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6399C (zh) |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方法及系统 | |
US20200147621A1 (en) | Composite ozone flotation integrated device | |
CN206486333U (zh) |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 | |
CN208814853U (zh) | 快速生化池与高效沉淀池结合的黑臭水处理系统 | |
CN100475724C (zh) | 经济型一体化水厂 | |
CN101569808B (zh) | 不间断抗扰动絮凝沉淀反向分离系统 | |
CN108658192A (zh) | 一种高效混凝沉淀装置及方法 | |
CN101898847B (zh) | 处理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代谢产物污水的系统 | |
CN201410339Y (zh) | 不间断抗扰动絮凝沉淀反向分离系统 | |
CN105417862A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0278356U (zh) | 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
CN210993125U (zh) |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 |
CN207581443U (zh) | 一体化混凝沉淀器 | |
CN203112564U (zh) | 立式微涡流絮凝澄清器 | |
CN216997800U (zh) | 一种集混凝沉淀于一体的高效机械澄清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6886813U (zh) | 一种集成式废水软化澄清装置 | |
CN206457371U (zh) | 一体式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 |
JP6640837B2 (ja) |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 |
CN210559782U (zh) |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 |
CN106673372A (zh) | 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 | |
CN209081658U (zh) | 渗滤液处理装置 | |
CN206408068U (zh) | 一种中药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8916968U (zh) | 脱硫废水多级处理系统 | |
CN207412830U (zh) | 沉淀池 | |
CN207294326U (zh) | 一种带搅拌器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