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7999U - 砭石束带 - Google Patents

砭石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7999U
CN210277999U CN201920861289.4U CN201920861289U CN210277999U CN 210277999 U CN210277999 U CN 210277999U CN 201920861289 U CN201920861289 U CN 201920861289U CN 210277999 U CN210277999 U CN 210277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ne needle
layer
belt
stone
bri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12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秋红
黄亚芬
蒙晓慧
温美灵
刘云娟
覃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612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7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7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7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砭石束带,该砭石束带包括,束带,束带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治疗组件,治疗组件包括相连接第一砭石层和介质层,第一砭石层设于束带的中部,并转动连接于束带,以使第一砭石层或介质层正对人体的腰腹部;两第二砭石层,两第二砭石层可拆卸连接于束带,并设于第一砭石层的两侧。本申请利用第一砭石层和第二砭石层上的砭石作用于人体,可使人体产生红外热象,著加快人体微循环血流速度,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砭石层使得介质层或是第一砭石层背离介质层一侧的表面贴合于人体皮肤,由此实现本申请多种理疗方式的效果,实际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砭石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砭石束带。
背景技术
砭石,即能治病的石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学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特点: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
在古砭石疗法和民间石疗法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人的特点推出砭术的基本方法,包括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扭、旋、振、弹拔、温、凉、闻、挝十六法。我们的砭石包充分应用了其中最主要的7大方法:1、感法即感应法,是指接近和接触砭石,达到保健和调治的方法。又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直接接触指用砭石直接触及人体。间接接触指砭石与人体之间有一定距离或专门敷设的棉布类织物。因为砭石有一奇异的能量场,接触人体可使人体产生红外热象,可显著加快人体微循环血流速度,所以砭石无论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均可以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砭术感法广泛应用于砭术各种调治方法之中,是砭术十六法之母;2、压法的施行是将砭具与人体接触后,再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砭具压迫人体,以达到更强的效果。实施压法,可以使砭石的场能的作用力更好的作用于经络,在砭术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用压法;3、滚法是用砭具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沿着经络方向进行滚动的一种方法。滚法作用强度比较缓和,面积比较大,有利于调和经络之气;4、擦法是指用砭石在体表上进行摩擦的一种方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的擦法,一般作用强度较轻,有利于调和经络气血,用于砭术调治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隔一层棉织物作用于机体上,这样更有利于放松机体,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活血化瘀,达到更好的调治目的;5、刺法是指用砭具点穴的方法,由于腹带的砭石袋正好对着腹部的中脘、天枢、气海和子宫穴,其方法是利用砭具的尖部刺激人体的相关穴位以达到调治疾病的目的。砭术中的刺法不是机械刺激,而是利用砭石本身所固有的场能,达到调治目的,故不可盲目追求刺激强度;6、温法在治疗中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这是由砭石的特性所决定的。将砭石接近人体以后,人体微循环会明显改善,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气血的作用,而将泗滨砭石加热以后,这种补气活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温阳祛寒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将加热的砭具置于人体身上,患者可以明显感觉热气在往身上走,并渗透到脏腑深处,有非常舒服的感觉。
目前市面上将砭石应用于人体治疗和理疗的产品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砭石束带,旨在利用砭石对人体进行治疗和理疗,并实现多种治疗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砭石束带,套设于人体的腰腹部,包括:
束带,所述束带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治疗组件,所述治疗组件包括相连接第一砭石层和介质层,所述第一砭石层设于所述束带的中部,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束带,以使所述第一砭石层或所述介质层正对人体的腰腹部;
两第二砭石层,两所述第二砭石层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束带,并设于所述第一砭石层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砭石层的相对两侧凸设形成转轴,所述束带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座,两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砭石层还具有两定位凸起,两所述定位凸起设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介质层为冷敷包或热敷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砭石层包括连接带和连接于所述连接带的多个砭石凸起,多个所述砭石凸起于所述连接带的表面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砭石凸起呈半球状。
可选地,所述束带的内侧具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连接带背离所述砭石凸起的一侧具有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勾面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面,以将所述第二砭石层连接于所述束带。
可选地,所述束带至少部分由弹力网布制成。
本申请的砭石束带包括束带、治疗组件和两第二砭石层,在实际的应用中,用户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将砭石束带套于自身的腰腹部,此时治疗组件正对于用户的腹部,两第二砭石层正对于用户的腰部;本申请的砭石束带具有第一砭石层和第二砭石层,当砭石束带套设于人体时,第一砭石层和第二砭石层正对于人体的腰腹部,而当第一砭石层和第二砭石层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第一砭石层和第二砭石层上的砭石作用于人体,可使人体产生红外热象,著加快人体微循环血流速度,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此外,第一砭石层与束带为转动连接,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砭石层使得介质层或是第一砭石层背离介质层一侧的表面贴合于人体皮肤,由此实现本申请多种理疗方式的效果,实际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砭石束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砭石束带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088804770000031
Figure BDA00020888047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砭石束带10,套设于人体的腰腹部,包括:
束带100,所述束带100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治疗组件110,所述治疗组件110包括相连接第一砭石层111和介质层112,所述第一砭石层111设于所述束带100的中部,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束带100,以使所述第一砭石层111或所述介质层112正对人体的腰腹部;
两第二砭石层120,两所述第二砭石层1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束带100,并设于所述第一砭石层111的两侧。
砭石,即能治病的石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学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特点: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本申请的砭石束带10包括束带100、治疗组件110和两第二砭石层120,在实际的应用中,用户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将砭石束带10套于自身的腰腹部,此时治疗组件110正对于用户的腹部,两第二砭石层120正对于用户的腰部;本申请的砭石束带10具有第一砭石层111和第二砭石层120,当砭石束带10套设于人体时,第一砭石层111和第二砭石层120正对于人体的腰腹部,而当第一砭石层111和第二砭石层120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第一砭石层111和第二砭石层120上的砭石作用于人体,可使人体产生红外热象,著加快人体微循环血流速度,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此外,第一砭石层111与束带100为转动连接,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砭石层111使得介质层112或是第一砭石层111背离介质层112一侧的表面贴合于人体皮肤,由此实现本申请多种理疗方式的效果,实际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束带100由透气的医用棉脱脂棉制成,脱脂棉内部用全棉填充,柔软舒适且具有透气性好,可有效吸收用户分泌的汗液,避免在腰腹部形成适合细菌生长的潮湿环境,束带100的一部分由弹力网布制成,使得束带1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人体的腰腹部,束带100的两端,即束带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用户在套设于腰部或是从腰部拆下。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使得用户使用较为方便;当然第一端和第二端也可以采用卡扣或是拉链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介质层112为冷敷包或热敷包。
为了实现多种理疗方式的效果,本申请中介质层112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为冷敷包或热敷包,具体地,介质层112还包括棉布口袋,该棉布口袋通过魔术贴贴合于第一砭石层111的一侧,棉布口袋的开口设置有拉链,通过该拉链可以打开或是关闭棉布口袋,冷敷包和热敷包为市面通用的医用化学冷敷包和热敷包,通过冷敷、热敷以及砭石理疗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砭石束带10的理疗效果更好,并且冷敷包或热敷包的更换较为简单。
可选地,所述第一砭石层111的相对两侧凸设形成转轴1111,所述束带100的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座130,所述安装座130开设有与转轴1111相适配的轴孔130a。
本申请中,第一砭石层111包括主体和形成于主体两侧的转轴1111,该主体和转轴1111均由砭石材料制成,主体整体呈矩形设置,当然也可以是圆形或是其它异形,束带100的安装座130由塑胶或是金属材料制成,夹持于束带100,安装座130开设有轴孔130a,该轴孔130a内固定有轴承,两转轴1111卡持于轴承孔内,即转轴1111与轴承孔为紧配合,如此通过第一砭石层111将两安装座130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轴承实现第一砭石层111可相对于安装座130转动,整体安装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第一砭石层111还具有两定位凸起1112,两所述定位凸起1112设于所述转轴1111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130开设有所述定位凸起1112相适配的定位凹槽130b。
请再次参阅图2,第一砭石层111的两定位凸起1112形成于主体的相对两侧,且位于转轴1111的相对两侧,安装座130开设有定位凸起1112相适配的定位凹槽130b,两定位凸起1112之间最大距离略大于两安装座130相对表面间的距离,如此定位凸起1112可弹性卡入定位凹槽130b内,将第一砭石层111进行限位。使得治疗组件110中的第一砭石层111或是介质层112的表面保持正对于人体腰腹部的状态,避免用户在使用的过程发生偏位,影响使用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砭石层120包括连接带121和连接于所述连接带121的多个砭石凸起122,多个所述砭石凸起122于所述连接带121的表面间隔设置。所述砭石凸起122呈半球状。所述束带100的内侧具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连接带121背离所述砭石凸起122的一侧具有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勾面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面,以将所述第二砭石层120连接于所述束带100。
具体地,连接带121由医用脱脂棉材料制成,砭石凸起122通过胶水黏贴于连接带121的表面,连接带121背离砭石凸起122的一侧表面具有魔术贴勾面,束带100的内侧,即贴合于人体皮肤的一侧具有魔术贴毛面,连接带121通过魔术贴贴合于束带100上,如此第二砭石层120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用户可以随意变换第二砭石层120的安装位置。
本申请中第二砭石层120中设有三个砭石凸起122,砭石凸起122同样由砭石材料制成,砭石凸起122呈半球状设置,大小为直径10mm-30mm之间,通过砭石凸起122可以直接刺激人体腰部的穴位,进一步提高砭石束带10理疗和治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砭石束带,套设于人体的腰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束带,所述束带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治疗组件,所述治疗组件包括相连接第一砭石层和介质层,所述第一砭石层设于所述束带的中部,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束带,以使所述第一砭石层或所述介质层正对人体的腰腹部;
两第二砭石层,两所述第二砭石层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束带,并设于所述第一砭石层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砭石层的相对两侧凸设形成转轴,所述束带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座,两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砭石层还具有两定位凸起,两所述定位凸起设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为冷敷包或热敷包。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砭石层包括连接带和连接于所述连接带的多个砭石凸起,多个所述砭石凸起于所述连接带的表面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砭石凸起呈半球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的内侧具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连接带背离所述砭石凸起的一侧具有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勾面贴合于所述魔术贴毛面,以将所述第二砭石层连接于所述束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砭石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至少部分由弹力网布制成。
CN201920861289.4U 2019-06-10 2019-06-10 砭石束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7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1289.4U CN210277999U (zh) 2019-06-10 2019-06-10 砭石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1289.4U CN210277999U (zh) 2019-06-10 2019-06-10 砭石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7999U true CN210277999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12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7999U (zh) 2019-06-10 2019-06-10 砭石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7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8761A (zh) * 2021-06-02 2021-08-24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一种风湿免疫疼痛物理缓解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8761A (zh) * 2021-06-02 2021-08-24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一种风湿免疫疼痛物理缓解装置
CN113288761B (zh) * 2021-06-02 2022-08-19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一种风湿免疫疼痛物理缓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52085U (zh) 一种纳米石墨烯热疗远红外保健护膝
CN202942282U (zh) 自发热中药护腰护腹套
CN210277999U (zh) 砭石束带
CN107115440A (zh) 玲珑美肩调理配方、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207755534U (zh) 一种新式捶打按摩披肩
CN203354884U (zh) 一种充气式腰椎间盘护垫
CN211356189U (zh) 一种辅助治疗膝关节炎的装置
CN200998519Y (zh) 一种保健靠垫
CN109893761A (zh) 保健腰带
CN112569042A (zh) 一种中药热磁腰封
WO2017206518A1 (zh) 用于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病人的帽子
CN209033150U (zh) 带有中药热灸的磁性穴位按摩指套
CN203226936U (zh) 弹力式远红外磁疗护腰
CN206062176U (zh) 保健内衣用布层及保健内衣
CN207477687U (zh) 一种膝痛贴
CN215022207U (zh) 一种艾灸贴
CN213961980U (zh) 一种腰带
CN209270044U (zh) 一种可以粘贴拼接的发热保健盐包
CN219166854U (zh) 一种腰腹部可发热按摩的腰带
CN219000839U (zh) 一种磁热疗颈肩护理带
CN217489043U (zh) 新型五输中药热敷手套
CN107549927A (zh) 一种具有保健理疗功能的鞋垫
CN213047609U (zh) 一种中医湿热敷毛巾
CN211048405U (zh) 一种肩背部按摩背心
CN206866651U (zh) 健身运动型塑身减肥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