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4250U - 人脸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脸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4250U
CN210274250U CN201921690915.4U CN201921690915U CN210274250U CN 210274250 U CN210274250 U CN 210274250U CN 201921690915 U CN201921690915 U CN 201921690915U CN 210274250 U CN210274250 U CN 210274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onvex mirror
light supplement
controller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09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乐
彭召旺
曹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esa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esa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esa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esa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09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4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4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4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拍摄装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设有摄像头以及凸面镜,所述凸面镜的中心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或水平线上;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光灯,所述人脸拍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发送开启指令。本实用新型的人脸拍摄装置不需要专门配备电子显示屏,通过设置凸面镜既能确保被拍摄人实时观看脸部是否在拍摄范围内,又能避免电子显示屏成本高(特别是工业级)、寿命短(特别是户外高温场景下)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能缩小设备体积,可以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实现相应的功能,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人脸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系统的工作前提是采集、录入符合识别要求的人脸照片,以及识别工作时能够拍摄到合格的人脸图像。对于访客机、安防门禁等场景,为确保被拍摄人脸处于镜头拍摄的恰当范围内,通常配备电子显示屏供拍摄人或被拍摄人实时观看脸部的拍摄效果,但电子显示屏成本高,在户外场景下,电子屏故障率高、寿命短。虽然可以选择寿命略长的工业级电子显示屏,但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人脸拍摄装置需要配备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故障率高、寿命短且成本高缺陷,提供一种人脸拍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拍摄装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设有摄像头以及凸面镜,所述凸面镜的中心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或水平线上。
较佳地,所述凸面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即凸面镜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较佳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光灯,所述人脸拍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发送开启指令。
较佳地,所述补光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向所述补光灯发送开启指令。
较佳地,所述凸面镜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较佳地,所述凸面镜位于所述摄像头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人脸拍摄装置不需要专门配备电子显示屏,通过设置凸面镜既能确保被拍摄人实时观看脸部是否在拍摄范围内,又能避免电子显示屏成本高(特别是工业级)、寿命短(特别是户外高温场景下)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能缩小设备体积,可以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实现相应的功能,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人脸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拍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1,在所述外壳11的同一表面上设有摄像头1以及凸面镜3,所述凸面镜3的中心与所述摄像头1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当然,也可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摄像头1通过实时拍摄被拍摄人的画面,以检测并捕捉人脸进行拍摄,而通过凸面镜3可以帮助被拍摄人调整拍摄角度,被拍摄人可以通过凸面镜3的镜面反射的图像看到自己被拍摄到的区域并自行调整所站位置以使得拍摄角度最优;根据凸面镜3的成像原理,当被拍摄人正对凸面镜3的中心时人脸在凸面镜3的镜面上的成像效果最正常,没有拉伸或变形,从而被拍摄人可以基于此原理来判断自己是否正对凸面镜的中心;而又由于所述凸面镜3的中心与所述摄像头1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而就可以确保被拍摄人的人脸正对所述摄像头1的中心。
所述外壳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光灯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补光灯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光灯2分别设置在所述摄像头1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补光灯2与所述摄像头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人脸拍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光灯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补光灯2发送开启指令,从而就能打开所述补光灯2,具体地,可以在周围光线不足时(如夜晚)打开所述补光灯2,具体地,所述外壳11上还设有光传感器4,所述光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4用于检测环境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向所述补光灯2发送开启指令,从而实现在周围环境光的亮度满足一定要求时开启所述补光灯2进行补光。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凸面镜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所述凸面镜3位于所述摄像头1的正下方;所述凹面镜3的数量具体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脸拍摄装置不需要专门配备电子显示屏,通过设置凸面镜既能确保被拍摄人实时观看脸部是否在拍摄范围内,又能避免电子显示屏成本高(特别是工业级)、寿命短(特别是户外高温场景下)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能缩小设备体积,可以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实现相应的功能,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上设有摄像头以及凸面镜,所述凸面镜的中心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或水平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光灯,所述人脸拍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发送开启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向所述补光灯发送开启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镜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镜位于所述摄像头的正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CN201921690915.4U 2019-09-30 2019-09-30 人脸拍摄装置 Active CN210274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0915.4U CN210274250U (zh) 2019-09-30 2019-09-30 人脸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0915.4U CN210274250U (zh) 2019-09-30 2019-09-30 人脸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4250U true CN210274250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0915.4U Active CN210274250U (zh) 2019-09-30 2019-09-30 人脸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4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6391B (zh) 投射器及其檢測方法和裝置、圖像獲取裝置、電子設備、可讀儲存媒介
CN102118554B (zh) 监控系统
KR100869998B1 (ko) 원거리 홍채 영상 획득 시스템
KR20110058773A (ko) 고도의 정확성으로 결함이 있는 눈을 검출하는 카메라에 기반한 방법
CN208021323U (zh) 用于汽车a柱的显示装置、汽车
JP2010107114A (ja) 撮像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9409147A (zh) 一种条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504692B (zh) 摄像投影集成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95903A (zh) 全景侦测传感器
CN210274250U (zh) 人脸拍摄装置
CN205864579U (zh) 一种摄像辅助装置及摄像模组
CN203574758U (zh) 球状侦测传感装置
CN205123928U (zh) 一种目标接力跟踪系统
CN104537677A (zh) 全角度虚拟拍照装置
CN218918222U (zh) 集烟感和摄像一体的多功能烟感球泡
US20090195645A1 (en) System of displaying and capturing images using non-planar mirrors
CN105898156A (zh) 一种基于降低亮度值的拍照方法和系统
LU101114B1 (en) Traffic monitoring device with switchable camera modes
CN115185152A (zh) 一种具有防曝光系统的折反射全景视觉检测设备及防曝光方法
KR101696683B1 (ko) 사진 촬영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7493415B (zh) 防背光摄像系统
KR20120060339A (ko) 협각렌즈와 광각렌즈를 이용한 폐쇄회로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그 구현방법
JP2005257869A (ja) 撮像装置
KR101756923B1 (ko) 방범용 전방위 카메라 시스템
JP2016032193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