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4167U - 可折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4167U
CN210274167U CN201921813848.0U CN201921813848U CN210274167U CN 210274167 U CN210274167 U CN 210274167U CN 201921813848 U CN201921813848 U CN 201921813848U CN 210274167 U CN210274167 U CN 210274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able
shell
housing
card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38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常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38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4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4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4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可折叠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壳体、显示屏幕模组、卡槽和天线模组;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天线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边框内;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卡槽未与可折叠壳体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可折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对大屏幕的需求,可折叠设备应运而生。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大显示屏幕;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节省占用空间。并且,可折叠设备中可以插入SIM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通过该SIM卡进行通讯。
相关技术中,可折叠设备的右侧边框或者下侧边框上设置SIM卡槽,SIM卡托设置在SIM卡槽内,并且,SIM卡托用于放置该SIM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解决了可折叠设备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受卡托影响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壳体、显示屏幕模组、卡槽和天线模组;
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天线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边框内;
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卡槽未与可折叠壳体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设备还包括卡托;
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凸起内,所述卡托设置在所述卡槽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而且卡槽设置在凸起内,卡托设置在卡槽上,卡托和卡槽都未与可折叠壳体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口;
所述卡槽通过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内;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凸起用于用户手持所述可折叠壳体;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侧面与所述凸起的内壁相互切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凸起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口,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安装和取下卡托;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可折叠壳体的侧面与凸起的内壁相互切合,卡槽位置被可折叠壳体的侧面遮挡住,进一步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可折叠壳体的衔接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口设置在凸起的内壁上,且与可折叠壳体的衔接位置,从而可以使卡槽的位置更加靠近可折叠设备的主板的位置,方便卡槽与可折叠设备的主板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转轴的同一侧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凸起;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侧面相互切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连接;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四壳体、所述第五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第一侧面相互切合,所述第五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第二侧面相互切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槽与所述天线模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与天线模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可以是可折叠设备的卡槽和卡托避开天线模组的天线净空区域,避免了卡槽和卡托对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的影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托包括托框和至少一个卡框,所述至少一个卡框用于盛放至少一个卡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托身上设置多个卡框时,所述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平行;或者,
所述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垂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上设置凹槽盖,所述凹槽盖将所述卡槽封堵在所述可折叠壳体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设置在下表面的凹槽内,卡槽未与可折叠壳体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主天线模块、无线网络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近场通信NFC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 可折叠壳体
11 第一壳体
12 第二壳体
13 凸起
2 显示屏幕模组
3 卡托
4 卡槽
5 天线模组
6 卡槽口
7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壳体1、显示屏幕模组2、卡槽4和天线模组5;
显示屏幕模组2设置在可折叠壳体1的上表面;天线模组5设置在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内;
卡槽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4设置在可折叠壳体1的下表面,卡槽4未与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5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5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5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可折叠壳体1的介绍:可折叠壳体1可以包括两个壳体,也可以包括三个壳体,壳体与壳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通过转轴可折叠设备可以展开或者折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设备还包括卡托3;
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13,卡槽4设置在凸起13内,卡托3设置在卡槽4上。其中,凸起13可以设置在下表面的左侧,也可以设置在下表面的右侧,还可以设置在下表面的中间;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凸起13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
其中,凸起13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比如设置凸起13的形状为长方形,此时凸起13可以从可折叠壳体1的下表面的顶端延续到底端;也可以从可折叠壳体1的下表面的顶端延续中间,此时,凸起13的长度小于可折叠壳体1的宽度,比如可折叠壳体1的宽度是13cm,则凸起13的长度可以是5cm、也可以是10cm,还可以是13cm;凸起13的宽度应大于卡托3和卡槽4的长度,可以是2cm、也可是2.5cm,还可以是3cm。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凸起13从可折叠壳体1的下表面的顶端延续到底端为例进行说明。比如可以设置凸起13是长度为13cm,宽度为3c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起1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口6;卡槽4通过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内;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凸起13用于用户手持可折叠壳体1;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可折叠壳体1的侧面与凸起13的内壁相互切合。
其中,卡槽口6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和圆弧相结合;比如,卡槽口6的形状是长方形。卡槽口6大小和卡托3的大小相匹配,卡槽口6的长度应大于卡托3的宽度,卡槽口6的宽度应大于卡托3的厚度,比如当卡托3是宽度为1cm,厚度为0.1cm时,卡槽口6可以是长为1cm,宽为0.15cm的长方形,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卡槽口6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
卡槽4通过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内,卡槽4的位置和卡槽口6的位置相一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当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上部时,卡槽4也设置在凸起13的上部;当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中部时,卡槽4也设置在凸起13的中部;当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下部时,卡槽4也设置在凸起13的下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凸起1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口6,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安装和取下卡托3;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可折叠壳体1的侧面与凸起13的内壁相互切合,不会影响可折叠设备的整理外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内壁上,且与可折叠壳体1的衔接位置。此时,卡槽4位置和卡槽口6位置相对应,也设置在凸起13与可折叠壳体1的衔接位置,卡槽4的位置更加靠近可折叠设备的主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内壁上,且与可折叠壳体1的衔接位置,从而可以使卡槽4的位置更加靠近可折叠设备的主板的位置,方便卡槽4与可折叠设备的主板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口6设置在凸起13的外壁上,安装卡托时,可折叠设备既可以处于折叠状态,也可以处于展开状态,不会受可折叠设备折叠或展开状态的影响,从而更加方便、便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一转轴;
第一壳体11的一端和第二壳体12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显示屏幕模组2设置在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第一转轴的同一侧的上表面;
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凸起13;
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侧面相互切合。
第一壳体11的一端和第二壳体12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其中,第一壳体11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可以是长方形,比如设置第一壳体11的形状是长方形,
第一壳体11的长度可以是11cm、也可以是12cm,还可以是13cm,宽度可以是8cm,也可以是9cm,还可以是10cm,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一壳体11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设置第一壳体11为长度13cm、宽度10cm。
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侧面相互切合。第二壳体12的形状可以是是正方形,可以是长方形;比如可以设置第二壳体12的形状是长方形,此时第二壳体12的长度和第一壳体11的长度相同;
第二壳体12的宽度和凸起13的宽度之和与第一壳体11的宽度相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二壳体12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设置第一壳体11为长度13cm、宽度10cm的长方形壳体,凸起13为长度13cm,宽度3cm的长方形凸起13,此时可以设置第二壳体12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7cm。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壳体1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第三壳体的一端和第四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和第五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显示屏幕模组2设置在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上表面;
第三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13;
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四壳体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第一侧面相互切合,第五壳体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第二侧面相互切合。
其中,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三壳体的长度和第四壳体的长度以及第五壳体的长度相同,比如可以设置第三壳体的长度是13cm,此时第四壳体的长度以及第五壳体的长度也是13cm。第三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13;当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四壳体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第一侧面相互切合,第五壳体的另一端与凸起13的第二侧面相互切合;则第三壳体的宽度是第四壳体、第五壳体和凸起13的宽度之和。
凸起13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下表面的中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下表面的左侧,还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下表面的右侧;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凸起13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凸起13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下表面的中间;此时第四壳体的宽度与第五壳体的宽度相同;比如设置第三壳体的宽度为13cm,凸起13的宽度为3cm,则第四壳体的宽度和第五壳体的宽度都是5cm。此时,卡槽口6可以设置在凸起13的第一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凸起13的第二侧面上,卡槽4位置和卡槽口6位置相对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口6可以设置在凸起13的任意侧面上,此时卡槽4位置和卡槽口6位置相对应,都未与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5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5的无线信号强度。
卡托3和卡槽4的介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设备的主板设置在凸起13下方,卡槽4与可折叠设备的主板连接。卡托3设置在卡槽4上,其中,卡托3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4连接。卡托3上可以放置SIM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也可放置SD存储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存储卡),在卡槽4内设置有与SIM卡和SD卡相对应的接线端口,当卡托3穿过卡槽口6与卡槽4连接时,SIM卡和SD卡通过卡槽4与可折叠设备的主板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4与天线模组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其中,天线模组5周围设置有天线净空区域,卡槽4与天线模组5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天线模组5的天线净空区域。其中,第一阈值距离的大小可以是1mm,也可以是1.5mm,还可以是2mm,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一阈值距离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第一阈值距离的大小为1.5mm,此时卡槽4与天线模组5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mm。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4与天线模组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可以是可折叠设备的卡槽4和卡托3避开天线模组5的天线净空区域,避免了卡槽4和卡托3对天线模组5的无线信号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托3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比如铝合金;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比如塑料;还可以是碳纤维材料。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卡托3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卡托3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此时,卡托3的结构强度大,且成本较低。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托3包括托框和至少一个卡框,至少一个卡框用于盛放至少一个卡片。当卡托3包括多个卡框时,卡托3上可以同时放置SIM卡和SD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托身上设置多个卡框时,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平行;或者,
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垂直。
其中,托身上可以设置两个卡框,也可以设置三个卡框,还可以设置四个卡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卡框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托身上设置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的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平行,此时,卡托3上可以同时放置SIM卡和SD卡,也可以同时放置两个SIM卡。当卡托3上同时放置两个SIM卡时,可折叠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张SIM卡,即双卡双待的可折叠设备。当卡托3上同时放置SIM卡和SD卡时,可折叠设备既可以实现正常通讯,又可以提高可折叠设备的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的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平行,此时,只需增加卡槽口的尺寸,而不用增加凸起13的宽度,在增加可折叠设备功能的同时不会影响可折叠设备的整体美观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托身上设置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的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垂直。此时,卡托3上可以同时放置SIM卡和SD卡,也可以同时放置两个SIM卡。当卡托3上同时放置两个SIM卡时,可折叠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张SIM卡,即双卡双待的可折叠设备;当卡托3上同时放置SIM卡和SD卡时,可折叠设备既可以实现正常通讯,又可以提高可折叠设备的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的的排列方向与凸起垂直,此时,卡托3和卡槽4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在凸起13内,便于可折叠设备安装卡托3,增强了可折叠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凹槽7,卡槽4设置在凹槽7内,且凹槽7上设置凹槽盖,凹槽盖将卡槽4封堵在可折叠壳体内。
其中,凹槽7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的下部;还可以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的中部;
当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时,凹槽7的位置可以在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也可以在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当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第五壳体时,凹槽7的位置可以在第三壳体的下表面,也可以在第四壳体的下表面,还可以设置在第五壳体的下表面。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凹槽7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盖和凹槽7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当将SIM卡等卡片放置进卡槽4内时,可以通过卡扣固定凹槽盖和凹槽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盖和凹槽7之间设置轨道,凹槽盖通过轨道可以在凹槽7上移动。凹槽盖和凹槽7之间通过轨道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槽4设置在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的凹槽7内,卡槽4未与可折叠壳体的边框接触,有效的避开了天线模组5的天线净空,从而不会影响天线模组5的无线信号强度;而且在可折叠设备使用过程中,卡槽4位置比较隐蔽,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
显示屏幕模组2的介绍:显示屏幕模组2为柔性显示屏,设置在可折叠壳体1的上表面,当可折叠壳体1由展开状态到折叠时,柔性显示屏随着可折叠壳体1一起折叠。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幕模组2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屏,OLED柔性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显示屏,不需背光源,而且OLED柔性显示屏还具有视角范围大,响应速度快,图像稳定,分辨率高等优点。
其中,显示屏幕模组2的形状和可折叠壳体1的形状相匹配。可折叠壳体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相应的,显示屏幕模组2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比如折叠壳体是长方形,此时,显示屏模组也是长方形。其中,显示屏幕模组2的尺寸和可折射壳体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可折叠壳体1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更改。比如,设置显示屏幕模组2的尺寸和可折射壳体的尺寸相同,当可折射壳体是长度为18cm,宽度为13cm的长方形壳体,设置显示屏幕模的长度为18cm,宽度为13cm。
天线模组5的介绍:天线模组5设置在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模组5通过金属卡针与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连接,此时,可折叠壳体1的边框可以增强天线模组5的无线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模组5包括主天线模块、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当天线模组5包括主天线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NFC模块中的一个时,比如只包含主天线模块,此时主天线模块与可折叠设备的电路板连接,可以设置在边框的左侧、右侧、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一侧。
当天线模组5包括两个天线模块时,可以设置在边框的左侧、右侧、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两侧,此时两个天线模块相对分开,可以减少两个天线模块之间的干扰。
当天线模组5包括三个天线模块时,可以设置在边框的左侧、右侧、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三侧,此时三个天线模块相对分开,可以减少天线模块之间的干扰。
当天线模组5包括主天线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NFC模块四个模块时,主天线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NFC模块分别设置在边框的四周,主天线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NFC模块分别与可折叠设备的电路板连接,两个天线模块分别设置在边框的四周,方便各个天线模组5在电路板上设置天线净空区域,减少模块之间的干扰。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壳体、显示屏幕模组、卡槽和天线模组;
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天线模组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边框内;
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还包括卡托;
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凸起内,所述卡托设置在所述卡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口;
所述卡槽通过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内;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凸起用于用户手持所述可折叠壳体;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侧面与所述凸起的内壁相互切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的内壁上,且与所述可折叠壳体的衔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转轴的同一侧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凸起;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侧面相互切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连接;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四壳体、所述第五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凸起;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第一侧面相互切合,所述第五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的第二侧面相互切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口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天线模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包括托身,所述托身上设置至少一个卡框,所述至少一个卡框用于盛放至少一个卡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托身上设置多个卡框时,所述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平行;或者,
所述多个卡框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上设置凹槽盖,所述凹槽盖将所述卡槽封堵在所述可折叠壳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主天线模块、无线网络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近场通信NFC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CN201921813848.0U 2019-10-24 2019-10-24 可折叠设备 Active CN210274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3848.0U CN210274167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折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3848.0U CN210274167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折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4167U true CN210274167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3848.0U Active CN210274167U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折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4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8964B1 (ko) Lcd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ES2815802T3 (es)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con antena de bastidor metálico
US11086408B2 (en) Keypad
CN107948349B (zh) 金属基材、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749450B2 (en) Smartphone
CN109244675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637578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10054481A (ko) 이동 단말기
US10842237B2 (en) Electronics stand
JP2010130199A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20210029276A1 (en) Camera Bracket,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20140320746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94354B (zh)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03644230U (zh) 一种双屏电子书及驱动该电子书的控制系统
CN210274167U (zh) 可折叠设备
CN204013634U (zh) 一种fpc板堆叠结构及其手机
CN104681958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9787210U (zh) 移动终端和手机中框
CN207503096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7135351U (zh) 电子元器件支架、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移动终端
US10523799B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605895B1 (ko) 휴대폰의 잭 타입 렌즈 모듈
US2011027334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94402U (zh) 手机及子机
CN206004857U (zh) 喇叭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