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1544U -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1544U
CN210271544U CN201921286407.XU CN201921286407U CN210271544U CN 210271544 U CN210271544 U CN 210271544U CN 201921286407 U CN201921286407 U CN 201921286407U CN 210271544 U CN210271544 U CN 210271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display screen
box body
diode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64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卫东
汤剑平
唐惠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olo Vision Shenzhen Displa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olo Vision Shenzhen Displa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olo Vision Shenzhen Displa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olo Vision Shenzhen Displa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64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1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1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15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支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灵活性及散热效果较好的显示屏支撑架,具备:箱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箱体内设有可拼装的定位架,定位架用于承载显示屏;前盖,其设于箱体前方的开口侧,前盖用于固定显示屏;折叠部,其设于箱体的后侧,折叠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箱体后侧的底部,在折叠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连续对称的半圆槽;支撑部,其设于箱体的后侧,支撑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箱体后侧的顶部,在支撑部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将横杆放置于半圆槽内,折叠部与支撑部形成箱体的固定支点,支撑箱体。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背景技术
显示屏支撑架在户外或室内用于固定显示屏是较为常见的设备,以往,支撑架的结构复杂,在使用时,支撑架在拆卸或周转时,易损坏,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显示屏支撑架,有效地解决支撑架在拆卸或周转时所产生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显示屏支撑架在固定时,需要搭设支撑座对显示屏进行固定,若是临时使用,支撑架的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性及散热效果较好的显示屏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显示屏支撑架,具备:
箱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箱体内设有可拼装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用于承载显示屏;
前盖,其设于所述箱体前方的开口侧,所述前盖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屏;
折叠部,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后侧,所述折叠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后侧的底部,在所述折叠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连续对称的半圆槽;
支撑部,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后侧,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后侧的顶部,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
将所述横杆放置于所述半圆槽内,所述折叠部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所述箱体的固定支点,支撑所述箱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后侧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垂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折叠部及所述支撑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显示屏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还设有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控制器、电流检测电路及短路保护电路;
所述控制器的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
所述控制器的过流检测端耦接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若控制器的过流检测端的电压达到预设数值,则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显示屏的工作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共同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公共端共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显示屏的负极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中,包括箱体及前盖,箱体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箱体内设有可拼装的定位架,其用于固定显示屏,在箱体前方的开口侧设有前盖,前盖用于固定显示屏,在箱体的后侧的的底部设有折叠部,在折叠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连续对称的半圆槽,在箱体的后侧的顶部设有支撑部,在支撑部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将横杆放置于半圆槽内,折叠部与支撑部形成箱体的固定支点,支撑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时,无需额外增加设备,通过箱体、折叠部及支撑部,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以对箱体进行有效的固定,其灵活性更高,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支撑架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支撑架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屏支撑架主要包括箱体10及前盖30。具体地,箱体10的内部形成为中空结构,其形状为长方体,其中,箱体10的前方为开口结构。在箱体10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架101,其为正方形结构,定位架101可拼装地安装于箱体10内,其中,定位架101横向及纵向设置在箱体10内,定位架101用于承载显示屏20。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架101可根据显示屏20的尺寸进行拆卸安装,根据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整个定位架101的大小,进一步提高显示屏20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在箱体10前侧上边缘及左右两侧都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02,通过定位孔102固定前盖30。
具体地,前盖30为方形且为中空结构,其固定于箱体10前方的开口侧,在前盖30的后侧上边缘及左右两侧都向外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部301,凸起部301设置的位置与定位孔102设置的位置相对应,安装时,将前盖30盖合在箱体10的前侧,通过凸起部301与定位孔102相配合,使得前盖30固定在箱体10上,进而固定箱体10内的显示屏20,以免显示屏20在使用的过程中往箱体10的开口侧掉落。
进一步的,在箱体10的后侧设有折叠部104,其外形为长方体结构,其中,折叠部104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箱体10后侧的底部,具体为,折叠部104与箱体10通过合页或铰接的安装方式固定。在折叠部104的上表面形成有连续对称的半圆槽104a,通过折叠部104的半圆槽104a可对显示屏20的视角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在箱体10的后侧设有支撑部105,其外形为长方体结构,其中,支撑部105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箱体10后侧的顶部,具体为,支撑部105与箱体10通过合页或铰接的安装方式固定。其中,在支撑部105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105a。使用时,将横杆105a放置于半圆槽104a内,使得折叠部104与支撑部105形成箱体10的固定支点,依靠箱体10的自重及折叠部104与支撑部105形成固定支点,进而支撑及固定箱体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完善箱体10的性能,可在箱体10后侧面的中间部位设置凹槽103。具体地,凹槽103垂直设置,其设为长方形,凹槽103的宽度及深度大于或等于折叠部104及支撑部105的宽度,凹槽103用于放置折叠部104及支撑部105。
具体而言,先将支撑部105放入凹槽103,然后再将折叠部104贴合在支撑部105的表面,且折叠部104的外表面与箱体10的外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箱体10的散热效果,可在箱体10的后侧设置通风孔106及至少一个风机108。具体地,通风孔106设在箱体10的后侧及底侧,与形成箱体10内空气对流。
进一步地,风机108安装于箱体10的内部,转动时,风机108与通风孔106相配合,向外部散热,以提高箱体10内空气流动的速度,进而降低显示屏20的温度,可有效地降低箱体10内的整体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显示屏20的稳定性,可在箱体10内设置电源适配器107。具体地,电源适配器107安装在箱体10的内部,其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显示屏20。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如图4a、图4b所示,电源适配器的主要包括控制器U1、电流检测电路及短路保护电路。其中,控制器U1为电路的核心,其具有运算、电压及电流检测、驱动及保护的作用。其中,控制器U1设有八个管脚,分别是:电源输入端(VIN)引脚;驱动输出端(GAIT)引脚;公共端(GND)引脚;输出电流检测端(CS)引脚,若此脚电压达到0.33V,控制器U1进入过流保护状态;过流检测端(FB)引脚;环路补偿端(COMP)引脚;过压保护端(OVP)引脚,此脚电压不得高于2.0V,否则控制器U1停止工作;PWM信号输出端(PWM)引脚,其电压不得低于1.5V,否则显示屏不亮。
具体的,控制器U1的PWM信号输出端(PWM)耦接于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并向电流检测电路输入不低于1.5V的驱动信号,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屏20(对应图4b中LED+及LED-)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显示屏20。
控制器U1的过流检测端(FB)耦接于短路保护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屏20的输入端连接,若控制器U1的过流检测端(FB)的电压达到预设数值,则控制器U1切断显示屏20的工作回路,进而保护显示屏20不受短路电流击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稳定电流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可在电路中设置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及第三二极管D3。具体的,电流检测电路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并联连接的电路,用于检测显示屏20回路的工作电流。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控制器U1的电压反馈端(FB)共同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公共端(GND)共同连接。
进一步地,第五电阻R5与第三二极管D3并联连接,第五电阻R5与第三二极管D3的并联电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的并联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控制器U1的电压反馈端(FB)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耦接于公共端(GND)。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可在电路中设置短路保护电路,其中,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场效应管VT1及第二场效应管VT2。其中,第一二极管D1及第二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具体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及显示屏20(与图4b中LED-对应)的负极共同连接,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栅极连接。
具体而言,当LED(属于显示屏20)灯珠发生短路时,LED-电压升高,此时,第一二极管D1及第二二极管被击穿,使得第一场效应管VT1导通,第二场效应管VT2截止,显示屏20停止发光,进而保护显示屏20不受短路电流烧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输入电源的稳定性,可在电路中设置第三电容C3、第一三极管Q1、第十六电阻R16、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十八电阻R18及第四电容C4。其中,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其具有开关的作用。具体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12V电源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共同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共同连接,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共同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控制器U1的电源输入端(VIN)共同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电路中还设有第二三极管Q2、第十九电阻R19、第六电阻R6、第五电容C5、第十七电阻R17、第六电阻R6、第四场效应管VT4、第六电容C6、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及第五场效应管VT5。具体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及外围电路的触发信号端(BL)共同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共同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及第四场效应管VT4的栅极共同连接,第四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外围电路的另一触发信号端(PS-ON)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五场效应管VT5的栅极及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VT5的源极及公共端共同连接,第五场效应管VT5的漏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PS-ON端触发信号较于BL端触发信号先送入第五场效应管VT5的栅极,随后BL端触发信号接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当第五场效应管VT5导通时,电流信号经第六电阻R6输入第四场效应管VT4的栅极,作为第四场效应管VT4的驱动信号,在第四场效应管VT4导通时,第四场效应管VT4的漏极电流信号作为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信号,当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有信号输入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此时,12V电压经第三电容C3滤波后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使得第一三极管Q1正偏导通,电流通过第一三极管Q1输入由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并联的分压电路,电流经第五二极管D5及第六二极管D6后,输出至第十八电阻R18,再经第十八电阻R18输入控制器U1的电源输入端(VIN),使得控制器U1得电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显示屏20工作的稳定性,可在电路中设置第一电感L1、第二十六电阻R26、第六场效应管VT6、第五二极管D5、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及第十四电容C14。具体地,3.3V电源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六场效应管VT6的漏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十二电容C12及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共同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及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显示屏20(LED+)的正极连接。
控制器U1的驱动输出端(GAIT)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六场效应管VT6的栅极,第六场效应管VT6的源极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及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共同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控制器U1的输出电流检测端(CS)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及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及第三十二电阻R32串联连接,并与第十四电容C14并联连接,其中,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及显示屏20(LED+)的正极共同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3.3V的电压经第一电感L1及第五二极管D5后输入显示屏20(LED+)的正极,显示屏20得电工作。此时,控制器U1的驱动输出端(GAIT)输出驱动信号,经第二十六电阻R26输入第六场效应管VT6,驱动第六场效应管VT6导通,使得,显示屏20的工作电流部分经第六场效应管VT6的源极输入第二十七电阻R27,电流经第二十七电阻R27反馈至控制器U1的输出电流检测端(CS),当输出电流检测端(CS)的电压达到0.33V时,控制器U1进入过流保护状态,使得显示屏20可运行在较为安全电流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短路保护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在电路中设置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七电容C7、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场效应管VT3、第七场效应管VT7及第三三极管Q3。其中,第三场效应管VT3及第三三极管Q3具有开关的作用。具体地,控制器U1的PWM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及第七电容C7的一端共同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七场效应管VT7的栅极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同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及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第七场效应管VT7的源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及公共端连接,第七场效应管VT7的的漏极与第八电阻R8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共同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耦接与第三场效应管VT3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VT3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VT7的源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VT3的漏极耦接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VCC端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控制器U1的PWM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脉冲信号经第二十二电阻R22输入DIM端,再由DIM端输入第七场效应管VT7的栅极,作为第七场效应管VT7的驱动信号,当第七场效应管VT7导通时,第七场效应管VT7的漏极信号作为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及第三场效应管VT3的栅极触发信号,使得第三三极管Q3及第三场效应管VT3导通,当电路出现短路时,LED+的电流经第一电容C1,流经第一场效应管VT1,再流至公共端,进而保护LED灯珠(属于显示屏20)不被瞬间波动电流击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其形成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在所述箱体内设有可拼装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用于承载显示屏;
前盖,其设于所述箱体前方的开口侧,所述前盖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屏;
折叠部,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后侧,所述折叠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后侧的底部,在所述折叠部的上表面形成有连续对称的半圆槽;
支撑部,其设于所述箱体的后侧,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后侧的顶部,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
将所述横杆放置于所述半圆槽内,所述折叠部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所述箱体的固定支点,支撑所述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后侧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垂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折叠部及所述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显示屏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还设有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控制器、电流检测电路及短路保护电路;
所述控制器的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
所述控制器的过流检测端耦接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若控制器的过流检测端的电压达到预设数值,则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显示屏的工作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共同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公共端共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显示屏的负极共同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CN201921286407.XU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1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407.XU CN21027154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6407.XU CN21027154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1544U true CN21027154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6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640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154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15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954A (zh) * 2020-06-30 2020-10-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148170A (zh) * 2021-12-20 2022-03-08 重庆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l型中控屏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954A (zh) * 2020-06-30 2020-10-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148170A (zh) * 2021-12-20 2022-03-08 重庆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l型中控屏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1544U (zh) 一种显示屏支撑架
CN102647879A (zh) 易安装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装置
CN203595981U (zh) 一种工业用多功能机箱
CN112821219A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电气环网柜
CN218119696U (zh) 一种组装式智能led照明电源
CN214790604U (zh) 一种防眩目高亮度led节能灯
CN215643481U (zh) 一种拼接式led显示屏
CN202074257U (zh) 带散热装置的外置电源式led灯具
CN211526192U (zh) 一种可护眼的教室照明灯
CN107509377A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散热装置
CN212805559U (zh) 一种高速高精度pwmled调光装置
CN214899691U (zh) 一种组合式配电柜体
CN217543781U (zh) 一种模组化散热器
CN21648713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led显示屏
CN210577137U (zh) 一种通风散热型配电柜
CN211063525U (zh) 一种新型通信开关电源
CN213577147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led路灯
CN220733268U (zh) 一种稳压器运行用散热装置
CN213118972U (zh) 光源安装结构
CN214790784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灯具
CN21309474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户外通信箱
CN211526195U (zh) 一种教室用led照明装置
CN21628976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配电柜
CN213600876U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散热机构
CN220754151U (zh) 一种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