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0693U -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0693U
CN210260693U CN201920348671.5U CN201920348671U CN210260693U CN 210260693 U CN210260693 U CN 210260693U CN 201920348671 U CN201920348671 U CN 201920348671U CN 210260693 U CN210260693 U CN 21026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nail
along
guide pipe
slid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86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先均
赵德连
伍永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86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0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杆,两根支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横杆,横杆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支杆上以能够进行滑动固定,上个侧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两根上拉杆和下拉杆,上拉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侧支架上位于上方的横杆上以能够进行滑动固定,下拉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侧支架上位于下方的横杆上以能够进行滑动固定,上拉杆和下拉杆能够通过拉紧螺母以使两个侧支架沿相对方向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盘状钢绞线进行固定,在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过程中有效的对钢绞线进行约束,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在厂家生产盘圆打包后,由于在盘圆过程中钢绞线韧性方面促使在自身产生了较多的应力,到达施工现场后,要进行拆包使用。由于钢绞线应力较大,多是采用钢带进行捆绑,但是在拆包以及放张过程中,钢带一断,钢绞线应力瞬间释放出来,不仅钢绞线会散开,另外还容易出现钢绞线崩弹伤人的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盘状钢绞线进行固定,提高安全性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且竖向设置的支杆,每根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竖向滑座且竖向滑座滑动连接在支杆上以能够沿支杆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竖向滑座上穿设有一根竖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支杆上对竖向滑座进行锁紧,位于同一侧支架中两根支杆之间分别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两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其所在一侧相对应的竖向滑座固定连接,横杆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沿横杆长度方向由横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滑槽,每根横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横向滑座,横向滑座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座体和下座体均位于其所在横杆的外侧面上且能够沿横杆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上座体和下座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分别朝向其对应横杆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上滑体和下滑体,上滑体和下滑体分别与横杆上下两侧侧面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以能够沿滑槽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下滑体上穿设有一根横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横杆上对下滑体进行锁紧,上滑体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中心线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拉杆,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拉杆,两根上拉杆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滑动配合,两根下拉杆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滑动配合,上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上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上以对上拉杆进行限位,上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上拉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Ⅰ且通过外螺纹Ⅰ螺纹配合有上拉紧螺母,当上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上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上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朝向相对方向移动,下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下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上以对下拉杆进行限位,下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下拉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Ⅱ且通过外螺纹Ⅱ螺纹配合有下拉紧螺母,当下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下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下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朝向相对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盘状钢绞线绑扎的钢带剪断前,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先向外旋移上拉紧螺母和下拉紧螺母,调节两个侧支架之间的距离,使其大于盘状钢绞线沿其中心线方向的长度;然后将两个侧支架分别置于盘状钢绞线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侧;接着调节两侧的横杆,使位于同一侧的两根横杆分别位于盘状钢绞线上半部和下半部的位置,然后通过竖向锁紧螺钉使竖向滑座固定在支杆上;之后又旋移上拉紧螺母和下拉紧螺母,使两个侧支架相对移动,并且使两个侧支架上的两根横杆分别抵紧在盘状钢绞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面上;再调节两根上拉杆和两根下拉杆,使两根上拉杆分别抵接在盘状钢绞线上半部的两侧,两根下拉杆分别抵接在盘状钢绞线下半部的两侧,利用横向锁紧螺钉进行固定。这样就能够对盘状钢绞线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端以及两侧进行固定,待钢带剪断后,两侧的横杆以及上拉杆和下拉杆就会对盘状钢绞线进行限制,就不会使钢绞线散开,方便操作者顺利的进行张放操作,避免了钢绞线崩弹伤人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优化,所述支杆的底部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插套,所述支杆底部插入于插套内,插套的底部水平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板,插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板的中心点位于插套的中心线上,插套的内壁凸起形成有一条由插套的一端沿插套中心线方向延伸至另一端的条形凸棱,所述支杆底部的周面上沿所述支杆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条形插槽,条形凸棱能够插入于条形插槽内以能够沿条形插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安装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万向轮。插套结构方便万向轮的安装,而万向轮又方便侧支架进行移动,将盘状钢绞线置于两个侧支架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根导向管,导向管内竖直向下插入有一根地钉且地钉能够沿导向管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且对应导向管内孔的位置开设有能够使地钉穿过的开孔,地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锤击头且锤击头以能够抵接在导向管上端对地钉进行限位,地钉下端至锤击头之间的距离大于导向管上端至万向轮下端之间的距离,导向管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Ⅰ与导向管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扣,限位卡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臂,两个卡臂中且位于同一侧的端部通过沿支撑杆轴线方向设置的铰轴Ⅱ与支撑杆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两个卡臂所在平面,两个卡臂中且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以能够使其相互吸引,当两个卡臂中的磁铁块相互吸引在一起时,两个卡臂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地钉穿过的支撑空间,当支撑杆转动呈竖直向上状态时,地钉能够穿过于支撑空间,地钉穿过于支撑空间且两个卡臂分别抵接在锤击头的下表面上以对地钉进行支撑,当两个卡臂抵接在锤击头上以对地钉进行支撑时,地钉的下端位于所述万向轮下端所在平面的上方。在未使用地钉对侧支架进行固定的时候,转动支撑杆使其成竖直状态,然后打开两个卡臂,并上抬地钉,使地钉的杆部进入到两个卡臂之间,接着关闭两个卡臂,两个卡臂的远端通过其上的磁铁块相互吸附住,使地钉穿过于支撑空间,松开地钉后,地钉下落,地钉上端的锤击头就会抵接在两个卡臂上且通过两个卡臂对其进行支撑,此时地钉的下端与万向轮下端所在平面相隔,这样就方便侧支架通过万向轮在地面上滑动。当需要用地钉进行固定时,打开两个支臂,转动支撑杆,这样地钉没支撑后就会落下,方便操作者进行锤击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短于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所述导向管的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向管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铰座上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槽口,所述铰轴Ⅰ位于槽口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槽口两槽壁上,所述导向管的周面上且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座,卡座上且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箍,弹性卡箍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杆能够通过弹性卡箍的弹性变形以通过开口进入到弹性卡箍内进行限位。在未对地钉进行限位固定时,支撑杆下垂后,操作者可以将支撑杆推入进弹性卡箍内,利用弹性卡箍进行限位,避免过长或者晃动的支撑杆对周围造成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地钉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所述锤击头的上表面为水平设置的锤击面,所述锤击头朝向所述地钉的一侧设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锤击头的中心点位于安装螺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地钉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Ⅲ且与安装螺孔螺纹连接在一起。锤击头在多次使用后,其锤击面的外侧就会向下弯曲变形,在锤击的过程中可能就会使榔头等工具从锤击头上滑脱,砸到其他地方造成损坏。因此,当锤击头损坏后,方便拆卸更换新的。
作为优化,所述锤击头的下表面为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所述地钉上端的周面上沿所述地钉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直角三角支撑片,直角三角支撑片为竖向设置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地钉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直角三角支撑片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地钉的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抵触在所述锤击头的下表面,直角三角支撑片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锤击头的边缘通过多个直角三角支撑片进行支撑,能够提高锤击头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盘状钢绞线进行固定,在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过程中有效的对钢绞线进行约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且竖向设置的支杆1,每根支杆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竖向滑座2且竖向滑座2滑动连接在支杆1上以能够沿支杆1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竖向滑座2上穿设有一根竖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支杆1上对竖向滑座2进行锁紧,位于同一侧支架中两根支杆1之间分别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3,两根横杆3的两端分别其所在一侧相对应的竖向滑座2固定连接,横杆3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沿横杆3长度方向由横杆3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滑槽,每根横杆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横向滑座,横向滑座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座体4和下座体5,上座体4和下座体5均位于其所在横杆3的外侧面上且能够沿横杆3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上座体4和下座体5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座体4和下座体5上分别朝向其对应横杆3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上滑体和下滑体,上滑体和下滑体分别与横杆3上下两侧侧面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以能够沿滑槽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下滑体上穿设有一根横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横杆3上对下滑体进行锁紧,上滑体上固定连接有套管6,套管6的中心线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3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拉杆7,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3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拉杆8,两根上拉杆7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6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6滑动配合,两根下拉杆8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6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6滑动配合,上拉杆7的一端设置有上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6上以对上拉杆7进行限位,上拉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上拉杆7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Ⅰ且通过外螺纹Ⅰ螺纹配合有上拉紧螺母,当上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上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上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6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3朝向相对方向移动,下拉杆8的一端设置有下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6上以对下拉杆8进行限位,下拉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下拉杆8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Ⅱ且通过外螺纹Ⅱ螺纹配合有下拉紧螺母,当下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下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下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6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3朝向相对方向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杆1的底部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插套9,所述支杆1底部插入于插套9内,插套9的底部水平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板10,插套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0的上表面,安装板10的中心点位于插套9的中心线上,插套9的内壁凸起形成有一条由插套9的一端沿插套9中心线方向延伸至另一端的条形凸棱,所述支杆1底部的周面上沿所述支杆1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条形插槽,条形凸棱能够插入于条形插槽内以能够沿条形插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安装板10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万向轮11。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10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根导向管12,导向管12内竖直向下插入有一根地钉13且地钉13能够沿导向管12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10且对应导向管12内孔的位置开设有能够使地钉13穿过的开孔,地钉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锤击头14且锤击头14以能够抵接在导向管12上端对地钉13进行限位,地钉13下端至锤击头14之间的距离大于导向管12上端至万向轮11下端之间的距离,导向管12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Ⅰ与导向管12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扣16,限位卡扣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臂,两个卡臂中且位于同一侧的端部通过沿支撑杆15轴线方向设置的铰轴Ⅱ与支撑杆15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15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两个卡臂所在平面,两个卡臂中且远离支撑杆1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以能够使其相互吸引,当两个卡臂中的磁铁块相互吸引在一起时,两个卡臂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地钉13穿过的支撑空间,当支撑杆15转动呈竖直向上状态时,地钉13能够穿过于支撑空间,地钉13穿过于支撑空间且两个卡臂分别抵接在锤击头14的下表面上以对地钉13进行支撑,当两个卡臂抵接在锤击头上以对地钉13进行支撑时,地钉13的下端位于所述万向轮11下端所在平面的上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15的长度短于所述导向管12的长度,所述导向管12的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向管12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22,铰座22上远离所述导向管1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槽口,所述铰轴Ⅰ位于槽口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槽口两侧槽壁上,所述导向管12的周面上且对应所述支撑杆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座17,卡座17上且远离所述导向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箍,弹性卡箍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杆15能够通过弹性卡箍的弹性变形以通过开口进入到弹性卡箍内进行限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钉13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14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所述锤击头14的上表面为水平设置的锤击面,所述锤击头14朝向所述地钉13的一侧设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锤击头14的中心点位于安装螺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地钉13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Ⅲ且与安装螺孔螺纹连接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锤击头14的下表面为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所述地钉13上端的周面上沿所述地钉13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直角三角支撑片,直角三角支撑片为竖向设置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地钉13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直角三角支撑片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地钉13的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抵触在所述锤击头14的下表面,直角三角支撑片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14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安装板10的下方且对应开孔的位置水平设置有一个与开孔同中心线的圆环18,所述安装板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圆环18固定的固定支架19,圆环18的内径大于所述地钉13的直径,圆环18的内圈圈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毛刷,毛刷包括安装块20,安装块20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且朝向圆环18中心点方向延伸的刷毛体21,所有的刷毛体21合围在一起以使其中心形成有能够使所述地钉13穿过的刷孔,当所述地钉13穿过于刷孔时,所有的刷毛体21上且各自远离安装块20的一端均能够作用在所述地钉13上,安装块20朝向其所在一侧圆环18内圈圈壁的一侧为与圆环18内圈圈壁相贴合的贴合面,安装块20且位于贴合面的位置凸起形成有插接凸块,圆环18的内圈圈壁上且对应插接凸块的位置凹设有与插接凸块相配合的插接凹孔,插接凸块的周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延伸形成有凹槽,凹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由凹槽的一端延伸另一端的弹性橡胶条,弹性橡胶条与凹槽的槽底和槽壁粘接连接在一起,弹性橡胶条远离凹槽槽底的一侧伸出于凹槽外,插接凸块插入于插接凹孔内以通过弹性橡胶条的压缩变形使插接凸块紧固在插接凹孔内。
在地钉从地下拔出的时候,泥土容易附着在地钉上被带出,由于地钉与导向管滑动配合,因此地钉与导向管内孔之间间隙较小,泥土被地钉带入导向管内后,会填充到地钉与导向管之间,增加地钉滑动阻力,甚至造成地钉在导向管内卡死。在本实施例中,刷毛体接触在地钉上,地钉从地下拔出后,随着地钉的拔出,地钉上的泥土首先会被刷毛体所刷除掉,这样表面干净的地钉再进入到导向管内,就不会被阻塞,地钉在导向管内移动顺畅,使用方便。
所述插接凹孔的孔壁上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橡胶条伸出于所述凹槽的部分相配合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两侧槽壁与所述插接凹孔孔壁之间的交角为弧形交角,当所述插接凸块安装于所述插接凹孔内时,所述弹性橡胶条伸出于所述凹槽的部分置于卡槽内。弹性橡胶条在插接凸块进入到插接凹孔内后,处于一个压缩状态,长期使用后,受外界影响和自身材料老化,其变形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插接凸块紧固不牢靠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弹性橡胶条在进入插接凹孔内后压缩变形,随着插接凸块的安装到位后,弹性橡胶条伸出于凹槽的部分就会进入到卡槽内不再受到约束,同时卡槽又能够对弹性橡胶条伸出于凹槽的部分进行限位,进而对插接凸块进行限位固定,这样弹性橡胶条就不会长期受到压缩,处于自然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弧形交角能够减少弹性橡胶条在进出卡槽时受到的伤害。
所述刷毛体21远离所述安装块20的一端呈水平设置的凹圆弧形,所有的所述刷毛体21分别远离所述安装块20的一端合围在一起以使所述刷孔呈与所述圆环同中心线设置的圆孔,所述刷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地钉13的直径。刷毛体对地钉表面的贴合度更好,对附着的泥土清理的更加干净。
所述圆环18的外圈圈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凸起形成有多个安装支块23,所述固定支架19上且对应每个安装支块23的位置均凸起形成有与其对应安装支块23抵接在一起的固定支块,安装支块23与固定支块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牢固,拆卸维护也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且竖向设置的支杆,每根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竖向滑座且竖向滑座滑动连接在支杆上以能够沿支杆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竖向滑座上穿设有一根竖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支杆上对竖向滑座进行锁紧,位于同一侧支架中两根支杆之间分别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两根横杆的两端分别其所在一侧相对应的竖向滑座固定连接,横杆的上下两侧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沿横杆长度方向由横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滑槽,每根横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横向滑座,横向滑座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座体和下座体均位于其所在横杆的外侧面上且能够沿横杆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上座体和下座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分别朝向其对应横杆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上滑体和下滑体,上滑体和下滑体分别与横杆上下两侧侧面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以能够沿滑槽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下滑体上穿设有一根横向锁紧螺钉以能够作用在横杆上对下滑体进行锁紧,上滑体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中心线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拉杆,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拉杆,两根上拉杆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滑动配合,两根下拉杆的两端各自穿过于其两端对应的套管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与套管滑动配合,上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上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上以对上拉杆进行限位,上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上拉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Ⅰ且通过外螺纹Ⅰ螺纹配合有上拉紧螺母,当上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上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上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上方的两根横杆朝向相对方向移动,下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下限位部以能够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套管上以对下拉杆进行限位,下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沿下拉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外螺纹Ⅱ且通过外螺纹Ⅱ螺纹配合有下拉紧螺母,当下拉紧螺母朝向其对应的下限位部一侧方向旋移时,下拉紧螺母能够作用在其对应的套管上以使两个侧支架中位于下方的两根横杆朝向相对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底部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插套,所述支杆底部插入于插套内,插套的底部水平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板,插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板的中心点位于插套的中心线上,插套的内壁凸起形成有一条由插套的一端沿插套中心线方向延伸至另一端的条形凸棱,所述支杆底部的周面上沿所述支杆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条形插槽,条形凸棱能够插入于条形插槽内以能够沿条形插槽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安装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根导向管,导向管内竖直向下插入有一根地钉且地钉能够沿导向管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且对应导向管内孔的位置开设有能够使地钉穿过的开孔,地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锤击头且锤击头以能够抵接在导向管上端对地钉进行限位,地钉下端至锤击头之间的距离大于导向管上端至万向轮下端之间的距离,导向管的上端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Ⅰ与导向管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扣,限位卡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臂,两个卡臂中且位于同一侧的端部通过沿支撑杆轴线方向设置的铰轴Ⅱ与支撑杆铰接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两个卡臂所在平面,两个卡臂中且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以能够使其相互吸引,当两个卡臂中的磁铁块相互吸引在一起时,两个卡臂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地钉穿过的支撑空间,当支撑杆转动呈竖直向上状态时,地钉能够穿过于支撑空间,地钉穿过于支撑空间且两个卡臂分别抵接在锤击头的下表面上以对地钉进行支撑,当两个卡臂抵接在锤击头上以对地钉进行支撑时,地钉的下端位于所述万向轮下端所在平面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短于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所述导向管的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向管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铰座,铰座上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槽口,所述铰轴Ⅰ位于槽口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槽口两侧槽壁上,所述导向管的周面上且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座,卡座上且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箍,弹性卡箍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杆能够通过弹性卡箍的弹性变形以通过开口进入到弹性卡箍内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所述锤击头的上表面为水平设置的锤击面,所述锤击头朝向所述地钉的一侧设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锤击头的中心点位于安装螺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地钉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Ⅲ且与安装螺孔螺纹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头的下表面为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所述地钉上端的周面上沿所述地钉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直角三角支撑片,直角三角支撑片为竖向设置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地钉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直角三角支撑片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地钉的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抵触在所述锤击头的下表面,直角三角支撑片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锤击头沿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
CN201920348671.5U 2019-03-19 2019-03-19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26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8671.5U CN21026069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8671.5U CN21026069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0693U true CN210260693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8671.5U Active CN210260693U (zh) 2019-03-19 2019-03-19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0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0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底座行走支撑调节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70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底座行走支撑调节结构
CN111994709B (zh) * 2020-08-31 2022-03-25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底座行走支撑调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8083C2 (ru)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ор
CN210260693U (zh)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固定装置
US7143563B1 (en) Tie and tie method for binding together adjacent support elements
CN109163146B (zh) 管道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0263841U (zh) 地钉限位支撑结构
AU2015370722B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lamping devices
KR102019396B1 (ko) 낙석방지책 구조물
US1625716A (en) Protector fence for highways
CN209817382U (zh) 地钉杆身泥土清扫装置
KR101349220B1 (ko) 충격 흡수가 가능한 낙석방지망용 와이어로프 고정장치
US7207516B2 (en) Fence building tool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090301822A1 (en) Cable hanging system
CN209853489U (zh) 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放张约束装置
US8567016B2 (en) Splice tube with wedge retaining caps
US6520487B2 (en)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for tensioning of electrified tape
US20190226218A1 (en) Form Tie System
KR101692204B1 (ko) 받침 프레임 구조물의 지지장치
US20170044794A1 (en) Fence connector system and method
JPH1181555A (ja) 緊張材の固定側端部の定着金具
CN220319587U (zh) 一种frp岩土锚杆连接装置
CN205187720U (zh) 塑苫牵引绳镇进器
CN216438251U (zh) 一种养殖用布置便捷的钢结构围栏
CN218959633U (zh) 一种果园防护架用钢丝牵拉锁定装置
CN210263170U (zh) 一种设于竖井口防护栏的联系测量用支架
CN211671678U (zh) 一种园林树木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