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9944U -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9944U
CN210249944U CN201822090544.8U CN201822090544U CN210249944U CN 210249944 U CN210249944 U CN 210249944U CN 201822090544 U CN201822090544 U CN 201822090544U CN 210249944 U CN210249944 U CN 210249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forming
groove
staple former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05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宝峰
周小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05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9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9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9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本体,本体具有成型表面,多个成型部分别自成型表面向下凹陷而形成,每一成型部均包括成型凹槽;成型凹槽包括第一成型槽,第一成型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缝合钉的钉腿行进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成型槽实现对缝合钉弯曲成型过程的控制,以提高成型效果,克服缝合钉晃动造成的成型不良。

Description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外科吻合器和腔镜外科吻合器用于代替外科手术中采用针线徒手缝合操作,正在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地用于缝合人体消化道器官、呼吸道器官和泌尿生殖器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外科吻合器的缝合机构的组成部分包括:钉仓组件和钉砧组件。钉仓组件包括钉仓、容置钉仓的钉仓架、安装在钉仓内的推钉块、缝合钉和切割刀,其中切割刀可根据使用需要安装。钉砧组件包括钉砧、容置钉砧的钉砧架,缝合钉成型槽排列在钉砧的端面上并与钉仓内的缝合钉位置对应。在使用外科吻合器时,操作闭合机构,使钉砧与钉仓之间达到所需的夹紧厚度,以便将待缝合组织夹紧在钉砧和钉仓之间。待缝合组织被夹紧后,即可操作击发机构推出钉仓内的缝合钉,达到将组织缝合的手术目的。对还需要切割被缝合组织的手术,既可以在操作击发机构推出钉仓内的缝合钉的同时推出切割刀切割被夹紧的待缝合组织,也可以用手术刀切割被缝合组织。完成缝合操作后,操作闭合机构,松开已缝合组织,以便退出外科吻合器。外科吻合器的缝合机构在外科吻合器的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是:将待缝合组织夹紧在钉砧与钉仓之间,再将缝合钉从钉仓内推出穿透被夹紧的待缝合组织直抵钉砧上的缝合钉成型槽,使U形缝合钉弯曲成B形,达到将组织缝合的手术目的。
图1是现有的钉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钉砧10具有本体11,本体11具有成型表面12,多个成型部13设置于成型表面12上,每一成型部13包括两个成型凹部14,两个成型凹部14之间设有间隔部15,间隔部15使得两个成型凹部14彼此独立。成型凹部14具有开口部141,开口部141具有均匀的宽度W1,W1约为0.9毫米;其中,缝合钉(未图示)自开口部141中进入成型凹部14中,弯曲成型。然而,现有的缝合钉的钉腿直径为0.2毫米,由于两者的尺寸差异明显,缝合钉在成型凹部14中弯曲成型时,容易晃动而成型不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缝合钉成型件(或谓钉砧)以改善缝合钉在成型凹部中成型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缝合钉成型件及其外科吻合器,藉由将缝合钉成型件的成型部设置为两头大中间小,以解决缝合钉在成型凹槽中弯曲成型时因晃动而造成的成型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缝合钉成型件,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成型表面,多个成型部分别自所述成型表面向下凹陷而形成,每一成型部均包括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包括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缝合钉的钉腿行进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向下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成型部包括间隔部和两个所述成型凹槽,所述间隔部位于两个所述成型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成型凹槽还包括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成型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间隔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槽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的最小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大于或等于0.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或等于0.2毫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所述第一成型槽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成型槽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成型凹槽以所述间隔部为中心呈镜像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成型槽均具有底壁,所述第一成型槽的底壁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成型槽的底壁沿朝向远离所述间隔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成型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成型槽的底壁在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成型槽相互连通处平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两个侧部及位于所述两个侧部之间的凹槽,所述侧部的所述成型表面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凹槽,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缝合钉成型件和钉仓,所述钉仓容置缝合钉,所述缝合钉成型件使得自所述钉仓推出的所述缝合钉弯曲成型,所述缝合钉成型件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钉成型件的成型部的两端设置较宽的第一成型槽,而于成型部的中间设置较窄的第二成型槽,较宽的第一成型槽便于缝合钉进入成型部,以及,较窄的第二成型槽限制缝合钉弯曲成型时的晃动,以克服现有的成型部的开口过大造成的缝合钉在成型部中晃动而造成成型不良的问题,进而实现对缝合钉弯曲过程的控制,以提高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钉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钉成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缝合钉成型件于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缝合钉成型件于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钉成型件20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本体21,本体21具有成型表面22,多个成型部23分别自成型表面22向下凹陷而形成。本体21包括两个侧部211及位于两个侧部211之间的凹槽212,侧部211的成型表面22包括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第一表面221相对第二表面222更靠近凹槽212,第一表面221凸出于第二表面222。缝合钉成型件20用于与钉仓(未图示)相配合,钉仓设有刀狭槽,刀狭槽供切割刀在内行进,缝合钉成型件20的凹槽212用于收容切割刀的顶部,当切割刀在刀狭槽内行进时,切割刀的顶部在缝合钉成型件20的凹槽212内行进。在缝合和切割之前,需要对组织进行夹持压榨,以排出待缝合组织的组织液;第一表面221凸出于第二表面222,从而第一表面221与钉仓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表面222与钉仓之间的距离,第一表面221处的压榨力大于第二表面222处的压榨力,由此自第一表面221朝向第二表面222形成流体梯度,促使组织液在组织内自第一表面221处排向第二表面222处并且由第二表面222处排向未被压榨的组织。多个成型部23沿纵长方向排成一排。多个成型部23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排列成若干排。缝合钉成型件20与钉仓相配合。缝合钉成型件20的成型部2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钉仓中容置的缝合钉的数量。当缝合钉成型件20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钉仓时,不同规格的钉仓容置的缝合钉的数量不同,缝合钉成型件20的成型部2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任一种规格的钉仓中容置的缝合钉的数量。
每一成型部23具有间隔部28和两个成型凹槽231。间隔部28位于两个成型凹槽231之间,间隔部28使得两个成型凹槽231相互不连通,即两个成型凹槽231相互独立,且两个成型凹槽231以间隔部28为中心呈镜像对称。
成型凹槽231、第一成型槽24及第二成型槽25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定义第一端为远离间隔部28的一端,定义第二端为靠近间隔部28的一端。本体21具有成型表面22及与之相对的底面,定义向下方向为自成型表面22朝向底面的方向。本体21沿纵长方向延伸,定义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方向为横向,定义横向距离为本体21的两部分之间沿横向的距离。
继续参见图3至图7,成型凹槽2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成型槽24与第二成型槽25,第二成型槽25一端连接间隔部28,第二成型槽25的相对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成型槽24,即,第二成型槽25设置于间隔部28与第一成型槽24之间。第一成型槽24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导引缝合钉由成型凹槽231外部先进入第一成型槽24,再由第一成型槽24进入第二成型槽25。第一成型槽24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243和第二侧壁244。第一侧壁24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侧壁24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缝合钉的钉腿行进的方向逐渐减小。缝合钉的钉腿行进的方向为:沿纵长方向的正向或反向,即沿第一成型槽24朝向第二成型槽25的方向。纵长方向的正向是指由本体21的末端指向前端的方向,纵长方向的反向是指由本体21的前端指向末端的方向。如图4所示,本体21的右端即为末端,本体21的左端即为前端。具体的,第一侧壁24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侧壁24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向下方向逐渐减小,即第一侧壁243沿向下方向形成第一导引面,第二侧壁244沿向下方向形成第二导引面,由此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形成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导引缝合钉沿向下方向进入第一成型槽24。第一侧壁24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侧壁24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逐渐减小,即第一侧壁243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形成第三导引面,第二侧壁244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形成第四导引面,由此第三导引面和第四导引面形成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导引缝合钉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进入第一成型槽24,并且继续导引缝合钉进入第二成型槽25。缝合钉经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共同导引先进入第一成型槽24再进入第二成型槽25,从而在成型凹槽231内成型。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面与第三导引面实质为同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与第四导引面实质为同一导引面,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实质为同一导向部。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槽24可以只设置第二导引部(即第一成型槽24只包括第二导向部而不包括第一导向部)。第二成型槽25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壁253和第四侧壁254。在第一成型槽24与第二成型槽25的交界处,第三侧壁253与第四侧壁254之间的横向距离等于第一侧壁243与第二侧壁244之间的横向距离,在此交界处第一侧壁243与第二侧壁244之间的横向距离为最小值。第三侧壁25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四侧壁25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相等,或者逐渐减小。第一成型槽24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241与第二边缘242,其中,第一边缘241为第一侧壁243的上边缘,第二边缘242为第二侧壁244的上边缘。第二成型槽25具有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具有相对的第三边缘251与第四边缘252,其中,第三边缘251为第三侧壁253的上边缘,第四边缘252为第四侧壁254的上边缘。其中,第一边缘241与第二边缘242之间沿横向具有第一间距W2,第三边缘251与第四边缘252之间沿横向具有第二间距W3,较佳地,第二间距W3小于或等于第一间距W2,其中,第一间距W2可视作第一开口部的第一宽度,第二间距W3可视作第二开口部的第二宽度,即,第二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图4示出了第一间距W2的最大值。第一间距W2自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一端朝向第一成型槽24相对的第二端逐渐减小直至在第二端处与第二间距W3相等,第一成型槽24靠近第二成型槽25的第一边缘241与第二边缘242之间具有较小的第一间距W2,第一成型槽24远离第二成型槽25的第一边缘241与第二边缘242之间具有较大的第一间距W2,其中,第一间距W2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第一间距W2大于或等于0.2毫米。换言之,第一宽度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0.2毫米。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型槽25例如是直线槽,即,第二成型槽25的第三边缘251与第四边缘252之间具有均匀的第二间距W3,第二间距W3大于或等于0.2毫米;换言之,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0.2毫米。0.2毫米为缝合钉的钉腿的直径,即,第二间距W3的最小值为缝合钉的钉腿的直径。由于第二成型槽25是直线槽,进而确保了第二成型槽25具有均匀的成型区域,可更佳地对缝合钉的弯曲时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使得缝合钉在第二成型槽25内弯曲时更稳定,成型效果更佳。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成型槽24具有第一底壁245,第二成型槽25具有第二底壁255,第一底壁245与第二底壁255均为一倾斜向下延伸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为曲面。第一底壁245在其第一端处与成型表面22相邻接,第一底壁245自其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即第一底壁245沿朝向间隔部28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第二底壁255在其第二端处与间隔部28的顶面相邻接,第二底壁255自其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即第二底壁255沿朝向远离间隔部28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第一底壁245与第二底壁255在第一成型槽24与第二成型槽25相互连通处平滑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部分和全部。
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一开口部例如为梯形结构,第二成型槽25的第二开口部例如为矩形结构,其中,梯形结构的顶边与矩形结构的短边相接。第一边缘241、第二边缘242、第三边缘251、第四边缘252例如是采用直线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凹槽231中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一开口部的除第二端以外的第一宽度与第二成型槽25的第二开口部的第二宽度不同,且除第二端以外的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缝合钉(未图示)进入成型凹槽231中时,缝合钉的钉腿端部可自具有较大的第一宽度的第一开口部,进入第一成型槽24中;第一成型槽24为导引槽,其较大宽度的第一开口部有利于缝合钉的钉腿端部进入,并且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一开口部的第一宽度逐渐减小,直至与第二成型槽25的第二开口部的第二宽度相同,如此导引缝合钉的钉腿端部依次由第一成型槽24进入第二成型槽25中;在缝合钉弯曲成型的过程中,藉由具有较小的第二宽度的第二开口部的限位作用,减小了缝合钉钉腿弯曲成型时在第二成型槽25中的活动自由度,进而可有效避免缝合钉因自身的晃动而导致的成型异常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钉成型件20,既可使得缝合钉容易进入成型凹槽231,同时亦可防止缝合钉成型过程中,因缝合钉在较大的成型凹部14(如图1所示)晃动(或者缝合钉位移过大)而造成的成型异常。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成型槽25的第二开口部的第三边缘251到第四边缘252之间的第二间距W3亦可以是与第一间距W2相似的渐变设置。具体来讲,第二成型槽25靠近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三边缘251与第四边缘252之间的第二间距W3大于第二成型槽25远离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三边缘251与第四边缘252之间的第二间距W3,其中,第二间距W3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第二间距W3大于或等于0.2毫米。此时,第一成型槽24与第二成型槽25构成的成型凹槽231的开口部的开口宽度自成型凹槽231的第一端朝向成型凹槽231的第二端逐渐减小,成型凹槽231的第二端连接间隔部28,成型凹槽231的第一端远离间隔部28;即,成型凹槽231具有开口部,开口部的两个侧边之间的间距自上述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二端逐渐减小,开口部的两个侧边之间的间距可视作开口部的开口宽度,开口宽度自上述第一端朝向上述第二端逐渐减小,开口宽度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开口宽度大于或等于0.2毫米。
为了获得更佳的成型效果,在缝合钉成型件20的纵长延伸方向上,第一成型槽24的第一开口部具有第一长度h1,第二成型槽25的第二开口部具有第二长度h2,其中,第二长度h2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h1。第一成型槽24使得缝合钉的钉腿初步弯曲和成型,并导引钉腿进入第二成型槽25,第二成型槽25使得钉腿充分弯曲和成型。因此,较长长度的第二成型槽25具有更充分的成型区域,可以使得钉腿具有更佳的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缝合钉成型件20和钉仓,钉仓用于容置缝合钉,缝合钉成型件20使得自钉仓推出的缝合钉弯曲成型,所述缝合钉成型件20为如上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20。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钉成型件具有成型部23,成型部23包括两个成型凹槽231及位于两个成型凹槽231之间的间隔部28,成型凹槽23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成型槽24与第二成型槽25,第一成型槽24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成型槽25具有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部的宽度,较大的第一开口部利于缝合钉的钉腿由成型凹槽231外部进入第一成型槽24,较小的第二开口部利于缝合钉在第二成型槽25内弯曲成型,以提高成型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上述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后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缝合钉成型件,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成型表面,多个成型部分别自所述成型表面向下凹陷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每一成型部均包括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包括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缝合钉的钉腿行进的方向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向下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成型部包括间隔部和两个所述成型凹槽,所述间隔部位于两个所述成型凹槽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成型凹槽还包括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成型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间隔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槽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的最小值。
7.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相等。
8.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0.9毫米,且大于或等于0.2毫米。
10.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或等于0.2毫米。
11.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所述第一成型槽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成型槽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成型凹槽以所述间隔部为中心呈镜像对称。
13.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成型槽均具有底壁,所述第一成型槽的底壁沿朝向所述间隔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成型槽的底壁沿朝向远离所述间隔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成型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成型槽的底壁在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成型槽相互连通处平滑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两个侧部及位于所述两个侧部之间的凹槽,所述侧部的所述成型表面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凹槽,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
15.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缝合钉成型件和钉仓,所述钉仓容置缝合钉,所述缝合钉成型件使得自所述钉仓推出的所述缝合钉弯曲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钉成型件为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缝合钉成型件。
CN201822090544.8U 2018-12-12 2018-12-12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Active CN210249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544.8U CN210249944U (zh) 2018-12-12 2018-12-12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544.8U CN210249944U (zh) 2018-12-12 2018-12-12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9944U true CN21024994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0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0544.8U Active CN210249944U (zh) 2018-12-12 2018-12-12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9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421A (zh) * 2018-12-12 2020-04-17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钉成型件、缝合机构及外科吻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421A (zh) * 2018-12-12 2020-04-17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钉成型件、缝合机构及外科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3628B2 (en) Surgical linear stapler
US5180092A (en) Linear surgical stapling instrument
US4526174A (en) Staple and cartridge for use in a tissue stapling device and a tissue closing method
US20070233126A1 (en) Operating Staple and Intraluminal Stapler for Operation Having the Operating Staple
US20100217314A1 (en) Surgical stap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taple with plate
EP3266386A1 (en) End effector of surgical linear stapler
WO2020244463A1 (zh) 钉仓组件、端部执行器及外科器械
CN210249944U (zh)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WO2024104196A1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和外科器械
WO2024104343A1 (zh) 抵钉座和外科器械
CN112426193A (zh) 具有分开式推钉片的钉仓组件及吻合器
CN209751138U (zh)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CN111466981B (zh) 钉仓组件及外科手术器械
CN209751137U (zh)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CN211213310U (zh) 一种外科缝合器的钉砧组件和装载单元、以及外科缝合器
CN111466976A (zh) 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钉仓及外科手术器械
CN111012421A (zh) 缝合钉成型件、缝合机构及外科吻合器
CN211633432U (zh) 一种适用于吻合器的压块脱合机构
CN111297424A (zh) 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
CN208989005U (zh) 缝钉成型件及使用其的外科吻合器
CN213047097U (zh) 具有水滴形钉槽的抵钉座
CN209899481U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及外科器械
CN219229993U (zh) 一种包皮切割吻合器上使用的止血钉槽装置
CN217310428U (zh) 钉仓结构及使用该钉仓结构的吻合器
CN215018227U (zh) 混合式钉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