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8592U - 一种新型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8592U
CN210248592U CN201921293335.1U CN201921293335U CN210248592U CN 210248592 U CN210248592 U CN 210248592U CN 201921293335 U CN201921293335 U CN 201921293335U CN 210248592 U CN210248592 U CN 210248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hose
air
flat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33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勤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lu Sho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lu Sho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lu Sho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lu Sho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33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8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8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8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鞋子,涉及鞋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该新型鞋子包括鞋底、鞋帮和鞋垫,鞋垫内设有气垫和导流管,导流管端部连通有末端组件,气垫设置于鞋垫后部与人体后脚跟底部接触位置,末端组件与鞋帮上可活动部位连接,气垫上部设有通气孔,当后脚跟下压气垫时,后脚跟盖住通气孔,气垫形变,末端组件充气伸展开,带动可活动部位实现竖立、摆动、挥动、鼓起、弹出、张开、转动、伸缩、卷曲等展开造型;当后脚跟抬起时,通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气垫恢复形变使末端组件内气体回流后恢复原始状态,本实用新型用于使鞋子造型更加多样且更加生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鞋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鞋子的作用已经不单单仅限于满足走路需要,特别是儿童的鞋子,常设计成多种卡通的形状,带有耳朵、嘴巴和舌头状的可活动部位,这样的设计大大吸引了人们的购买,但是,现有的鞋子耳朵或舌头等部位大多都耷拉着,难以竖立活动起来,不但不美观,而且比较普通,难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虽然现在有的鞋子内部通过设置弹跳气囊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弹跳气囊需要设置有专门的回气阀,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用途单一。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鞋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鞋子,包括鞋底、与所述鞋底连接的鞋帮和设置于所述鞋帮内的鞋垫,所述鞋垫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垫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端部连通有末端组件,所述气垫设置于所述鞋垫后部与人体后脚跟底部接触的位置处,所述气垫上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末端组件与设置于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连接;当人体后脚跟下压所述气垫时,所述通气孔关闭,所述气垫发生形变,以使末端组件充气伸展带动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当人体后脚跟抬起时,所述通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气垫恢复形变吸气,以使所述末端组件内气体回流恢复原始状态,所述气垫内重新充满气体。
优选地,所述鞋垫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气垫和所述导流管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用于容纳所述导流管的第一槽和用于容纳所述气垫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槽底设置有供所述气垫上部伸出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包括与所述气垫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末端组件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末端组件均可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处设置有接头。
优选地,所述末端组件为圆柱状软管,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为环形结构,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鞋帮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在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的环形结构内侧呈螺旋线型延伸,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气垫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圆柱状软管充气鼓起,以使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向外弹出;所述气垫恢复形变时,所述圆柱状软管内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内,以使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回缩至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的环形结构内。
优选地,所述末端组件为扁平状软管,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鞋帮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折痕,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卷起,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气垫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扁平状软管充气鼓起,以带动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气垫恢复形变时,所述扁平状软管内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内,以使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卷起。
优选地,所述末端组件为扁平状气囊,所述扁平状气囊一侧面设置有一折痕,另一侧面的第一端与所述鞋帮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扁平状气囊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与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气垫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扁平状气囊的第二端充气平展开,两端分离,以带动所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伸展;当所述气垫恢复形变时,所述扁平状气囊内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内,以使所述扁平状气囊的第二端沿折痕处折起。
优选地,所述末端组件为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长条形气囊,所述长条形气囊的同一端均与所述导流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鞋帮的外形为卡通造型。
优选地,所述鞋底为防滑耐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鞋子,包括鞋底、鞋帮和鞋垫,鞋垫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垫和导流管,导流管的端部连通有末端组件,以使气垫内的气体可通过导流管流入末端组件。气垫设置于鞋垫后部的与人体后脚跟底部接触的位置处,末端组件与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连接,以使人体走路时,人体后脚跟按压气垫,末端组件充气展开带动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气垫上部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如此设置,当人体后脚跟下压气垫时,人体后脚跟底部盖住通气孔,此时气垫发生形变,内部气体经导流管进入末端组件,以使末端组件充气伸展开,带动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实现竖立或等展开造型;当人体后脚跟抬起时,通气孔打开与外界大气连通,气垫恢复形变吸气,以使末端组件内气体回流恢复原始状态,气垫内重新充满气体,即通过人体行走过程中后脚跟按压气垫即可实现鞋帮上的可活动部位伸展或收回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垫、导流管和末端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状软管模拟弹射状态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状软管模拟弹射状态时的弹出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状软管模拟伸缩状态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状软管模拟伸缩状态时的伸长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软管模拟卷曲状态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软管模拟卷曲状态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气囊模拟两端张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气囊模拟摆动状态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气囊模拟摆动状态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气囊模拟竖立状态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状气囊模拟竖立状态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帮;3-鞋垫;4-气垫;5-导流管;6-末端组件;7-通气孔;8-凹槽;801-第一槽;802-第二槽;9-接头;10-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1-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2-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13-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4-扁平状气囊;15-长条形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鞋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鞋子,包括鞋底1、鞋帮2和鞋垫3,鞋帮2与鞋底1连接,鞋垫3设置于鞋帮2与鞋底1组成的空腔内,鞋垫3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垫4和导流管5,导流管5的端部连通有末端组件6,以使气垫4内的气体可通过导流管5流入末端组件6。气垫4设置于鞋垫3后部的与人体后脚跟底部接触的位置处,末端组件6与设置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连接,以使人体走路时,人体后脚跟按压气垫4,末端组件6充气展开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气垫4上部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7,如此设置,当人体后脚跟下压气垫4时,人体后脚跟底部盖住通气孔7,此时气垫4发生形变,内部气体经导流管5进入末端组件6,以使末端组件6充气伸展开,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实现竖立或摆动、挥动、鼓起、弹出、张开、转动、伸缩、卷曲等展开造型;当人体后脚跟抬起时,通气孔7打开与外界大气连通,气垫4恢复形变吸气,以使末端组件6内气体回流后恢复原始状态,气垫4内通过通气孔7与外界大气连通后重新充满气体,如此重复动作,通过使用者走路便可带动鞋帮2上可活动部位规律性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子造型上的可活动部位难以进行规律性活动的技术问题。
其中,气垫4为内部中空的壳状结构,气垫4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以使气垫4受力后发生形变,不受力后能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和尺寸,可选地,气垫4的材料可为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鞋垫3下部设置有凹槽8,用于容纳气垫4和导流管5,以对气垫4和导流管5进行限位。
凹槽8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槽801和第二槽802,第一槽801用于容纳导流管5,第一槽801的开口形状与导流管5的分布形状相同,即可根据导流管5的分布情况进行数量和形状的改变,能够对导流管5进行限位,同时,导流管5可完全位于第一槽801内部,以避免人体脚部下压引起导流管5变形。第二槽802用于容纳气垫4,第二槽802的上部槽底设置有供气垫4上部伸出的开口,气垫4下部位于第二槽802内,以避免自身移动,气垫4上部伸出第一槽801,以便于与人体后脚跟接触,更加有利于人体后脚跟下压气垫4时,人体后脚跟更加充分的堵住通气孔7。
导流管5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气垫4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管路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的出气口和末端组件6的进气口连通,第二管路和末端组件6均设置有多个,即气垫4内的气体经第一管路流出后可通过多个第二管路分别进入多个末端组件6内,多个末端组件6可分别与鞋帮2上的不同位置的可活动部位连接,从而实现鞋帮2上多个可活动部位的同时运动。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处设置有接头9,相比于回气阀,接头9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其中,第二管路设置有两个时,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处的接头9可为三通接头9。鞋帮2上设置有开口供第二管路伸出。
参照图5-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末端组件6为圆柱状软管,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为环形结构,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与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导流管5连通,即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相对于鞋帮2固定不动,能够为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的运动提供支撑。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为自由端,可相对于鞋帮2运动。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在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的环形结构内侧呈螺旋线型延伸,即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至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的延伸过程中,围成的环形线的直径逐渐缩小。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当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圆柱状软管充气鼓起,以使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向远离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所在的平面外部空间方向弹出;当气垫4恢复形变时,圆柱状软管泄气,以使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回缩至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的环形结构内,如此设置,便可通过对气垫4的按压作用,使圆柱状软管充气和泄气,从而实现鞋帮2上可活动部位的弹起和落下。此种结构的末端组件6,可适用于模拟眼睛等部位的弹射。
其中,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为眼睛部,眼睛部可为单独的球状体,眼睛部的后部与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固定连接,即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为类似于眼睛部这种需要直接弹跳的部位,可与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固定连接,通过圆柱状软管的充气和放气以实现眼睛部的向外弹出和向内收回,更加形象。
参照图7-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还可以沿与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垂直的中轴线向远离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的外部呈螺旋线型延伸,呈弹簧状结构,圆柱状软管内充气时沿中轴线向外伸展,即此种结构的末端组件6可模拟伸缩运动。
参照图9-1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末端组件6为扁平状软管,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12与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导流管5连通,即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12相对于鞋帮2固定不动,能够为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的运动提供支撑。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为自由端,即能够相对于鞋帮2运动。扁平状软管的第一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折痕,单个折痕沿扁平状软管的宽度方向设置,以使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扁平状软管的第一侧面卷起,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扁平状软管充气鼓起来,带动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扁平状软管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伸展开;当气垫4恢复形变时,扁平状软管泄气,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扁平状软管的第一侧面卷起,从而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重新回复至卷起状态。此种结构的末端组件6,可以适用于模拟舌头等部位的卷起和伸展。
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可为舌头部,舌头部的尖端与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固定连接,即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为类似于舌头这种需要进行简单收卷活动的部位,可与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固定连接,以使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扁平状软管的第一侧面展开或卷起,从而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更加形象。
舌头部为柔性材料,如布料或硅胶,可选的,舌头部均可设置有容纳空腔,扁平状软管可直接套设于舌头部的容纳空腔内并且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伸长连接至舌尖的容纳空腔处,带动舌头部运动;可选地,扁平状软管可直接与舌头部的外部侧面固定连接,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伸长连接至舌尖处,从而带动舌头部运动。其他的末端组件6与鞋帮2的可活动部位的连接可参照此处。
其中,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与鞋帮2之间、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之间、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12与鞋帮2之间和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之间的连接可以但不限于为粘接。
参照图11-1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末端组件为扁平状气囊14,扁平状气囊14一侧面设置有一折痕,以使扁平状气囊14向此侧面弯折;扁平状气囊14另一侧面的第一端与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导流管5连通,以对扁平状气囊14进行定位固定。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与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以带动其运动;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充气平展开,两端分离,以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伸展打开;当气垫4恢复形变时,扁平状气囊14内气体回流至气垫4内,以使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沿折痕处折起,即扁平状气囊14的两端相互靠近,以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相互靠近。此种结构的末端组件6,可以适用于模拟口部张开和闭合,如图11所示,翅膀或鱼鳍类部位的摆动,如图12-13所示,以及耳朵类部位的竖立活动,如图14-15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末端组件6为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长条形气囊15,长条形气囊15的同一端均与导流管5连通,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长条形气囊15充气鼓起,充气过程中可进行略微摆动;气垫4恢复形变时,长条形气囊15恢复扁平状态。长条形气囊15设置有至少两个,优选地,长条形气囊15可设置有三个。此种结构的末端组件6可适用于模拟尾巴类部位的摆动。
鞋帮2的外形为卡通造型,以与末端组件6的运动相配合,使末端组件6带动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更加生动形象。
鞋底1为防滑耐磨材料,以避免鞋底1打滑,增加鞋子的使用寿命。其中,防滑耐磨材料可以但不限于为耐磨橡胶、加碳橡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鞋子,包括鞋底(1)、与所述鞋底(1)连接的鞋帮(2)和设置于所述鞋帮(2)内的鞋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3)内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垫(4)和导流管(5),所述导流管(5)端部连通有末端组件(6),所述气垫(4)设置于所述鞋垫(3)后部与人体后脚跟底部接触的位置处,所述气垫(4)上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7),所述末端组件(6)与设置于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连接;
当人体后脚跟下压所述气垫(4)时,所述通气孔(7)关闭,所述气垫(4)发生形变,以使末端组件(6)充气伸展带动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运动;当人体后脚跟抬起时,所述通气孔(7)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气垫(4)恢复形变吸气,以使所述末端组件(6)内气体回流恢复原始状态,所述气垫(4)内重新充满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3)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气垫(4)和所述导流管(5)的凹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包括相连通的用于容纳所述导流管(5)的第一槽(801)和用于容纳所述气垫(4)的第二槽(802),所述第二槽(802)的槽底设置有供所述气垫(4)上部伸出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5)包括与所述气垫(4)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末端组件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末端组件均可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处设置有接头(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组件(6)为圆柱状软管,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为环形结构,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与所述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5)连通,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为自由端,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在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的环形结构内侧呈螺旋线型延伸,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与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
所述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圆柱状软管充气鼓起,以使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向外弹出;所述气垫(4)恢复形变时,所述圆柱状软管内的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4)内,以使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二端(11)回缩至所述圆柱状软管的第一端(10)的环形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组件(6)为扁平状软管,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一端(12)与所述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5)连通,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为自由端,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折痕,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卷起,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与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
所述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扁平状软管充气鼓起,以带动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气垫(4)恢复形变时,所述扁平状软管内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4)内,以使所述扁平状软管的第二端(13)沿所述扁平状软管第一侧面卷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组件(6)为扁平状气囊(14),所述扁平状气囊(14)一侧面设置有一折痕,另一侧面的第一端与所述鞋帮(2)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导流管(5)连通;所述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与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固定连接;
所述气垫(4)受压发生形变时,所述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充气平展开,两端分离,以带动所述鞋帮(2)上的可活动部位伸展;当所述气垫(4)恢复形变时,所述扁平状气囊(14)内气体回流至所述气垫(4)内,以使所述扁平状气囊(14)的第二端沿折痕处折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组件(6)为若干个并列设置的长条形气囊(15),所述长条形气囊(15)的同一端均与所述导流管(5)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2)的外形为卡通造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为防滑耐磨材料。
CN201921293335.1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新型鞋子 Active CN210248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3335.1U CN21024859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新型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3335.1U CN21024859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新型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8592U true CN21024859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3335.1U Active CN210248592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新型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8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347A (zh) * 2019-08-09 2019-10-22 宁波中履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鞋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347A (zh) * 2019-08-09 2019-10-22 宁波中履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鞋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1747B2 (ja) 空気作動式能動要素を有するフットウェア
US5697974A (en) Inflatable prosthesis insertable in adjustable brassiere
CN204812461U (zh) 骨架充气支撑伞
CN210248592U (zh) 一种新型鞋子
WO2019100649A1 (zh) 一种充气制品
US20150181991A1 (en) Portable folding canopy with moveable element
CN206443508U (zh) 服装陈列气囊支架
CN205832591U (zh) 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
CN100522114C (zh) 一种气压矫肢板
CN201948465U (zh) 一种强化结构充气制品
CN211069027U (zh) 一种气动翅膀玩具
CN210186009U (zh) 一种体外反搏气囊
US8926394B1 (en) Article of manufacture with moveable element
CN110353347A (zh) 一种新型鞋子
CN210017717U (zh) 一种吹糖辅助工具
CN206769533U (zh) 一种充气支架设备用的固定装置
CN216947496U (zh) 一种衬衫生产用定型装置
CN108477740B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调节舒适鞋
CN207023617U (zh) 运动式充气装饰的包
CN205947518U (zh) 便携充气躺床
CN207721522U (zh) 一种折叠式充气沙发
CN218791408U (zh) 一种舒适沙发
CN210612872U (zh) 一种毛绒玩具
CN2507526Y (zh) 充气毛绒玩具
CN109498392A (zh) 一种体外反搏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