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7043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7043U
CN210247043U CN201921773253.7U CN201921773253U CN210247043U CN 210247043 U CN210247043 U CN 210247043U CN 201921773253 U CN201921773253 U CN 201921773253U CN 210247043 U CN210247043 U CN 210247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esonance
electronic device
vibration mo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3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eng Wang
王蒙
Zhiwei Tang
唐志伟
Lina Deng
邓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3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7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7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7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发声部、振动马达以及共鸣部;其中,所述发声部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所述共鸣部与所述发声腔连通,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产生预设频率的杂音时,由于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所述共鸣部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减小了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产生的杂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使用体验的极致追求,用户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为了使用户获得接近实体按键的触感,或者,在电子游戏等特殊场景中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电子设备的发声装置越来越追求较强的震感。
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采用高压驱动芯片+特定振动波形的方案来驱动马达振动,以获得较强的震感。然而,马达在大幅度振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振动幅度超过限定值的现象,此时,马达的质量块很容易与电子设备的壳体碰撞产生较大的杂音,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在获得较强的震感的同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杂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发声部、振动马达以及共鸣部;其中,
所述发声部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
所述共鸣部与所述发声腔连通,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部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所述共鸣部与所述发声腔连通,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碰撞产生预设频率的杂音时,由于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所述共鸣部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减小了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产生的杂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发声部10、振动马达11以及共鸣部12;其中,发声部10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101,振动马达11固定于发声腔101内,振动马达11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共鸣部12与发声腔101连通,共鸣部12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发声部10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101,振动马达11固定于发声腔101内,这样,在振动马达11振动产生声音时,声音将从发声腔101内传出。具体地,振动马达11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等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的驱动下,振动马达11可以通不同的振动模式,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振动马达11可以通过较大振动幅度的振动形成较强的震感,以使用户获得接近实体按键的触感,或者,在电子游戏等特殊场景中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
具体地,为了提高振动马达11在发声腔101内的固定可靠性,振动马达11可以通过紧固件111固定于发声腔101内。在实际应用中,紧固件111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螺钉、螺栓或者螺柱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紧固件111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振动马达11可以为直线马达,由于线性马达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振速高、易于调节和控制、加速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振动马达11为线性马达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小振动马达11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占的空间,还可以使得振动马达11的控制和调节较为简单。
具体地,所述线性马达可以为圆柱形线性马达、U型槽式线性马达或者平板式线性马达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线性马达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振动马达11上具有质量块,通过所述质量块的振动,可以使得振动马达11产生振动。振动马达11可以通过较大振动幅度的振动形成较强的震感,以使用户获得接近实体按键的触感,或者,在电子游戏等特殊场景中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然而,在振动马达11大幅度振动的过程中,振动马达11的质量块很容易电子设备的壳体碰撞产生杂音,在具体地应用中,可以通过声音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杂音的频率,将所述杂音的频率确定为预设频率,所述预设频率即可以为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振动马达11的型号、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材质以及振动马达11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预设频率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共鸣部12与发声腔101连通,共鸣部12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在实际应用中,在振动马达11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碰撞产生预设频率的杂音时,由于共鸣部12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共鸣部12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减小了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产生的杂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所述预设值可以为接近0的值,在所述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所述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接近或者相等,这样,在振动马达11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碰撞产生预设频率的杂音的情况下,共鸣部12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
示例的,所述预设值可以为0赫兹、0.2赫兹、0.3赫兹或者0.5赫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预设值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共鸣部12可以包括:反谐振体121和导管122;其中,反谐振体121内形成反谐振腔,所述反谐振腔通过导管122与发声腔101连通。在实际应用中,导管122可以连通所述反谐振腔和发声腔101,在发声腔101内的振动马达11产生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时,在导管122的连通作用下,反谐振腔体121可以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避免了所述发声装置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容易产生杂音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导管122为直导管,在实际应用中,在导管122为直导管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导管122的通气性较好,这样,就可以使得反谐振腔体121与发声腔101之间的共振效率较高。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导管122包括多个子导管,多个所述子导管依次连通,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导管连接且呈预设夹角。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发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导管122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导管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以使得导管12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位置进行设置,以增加所述发声装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布局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夹角可以为不等于180度的任意一个值,例如,30度、90度或者120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预设夹角的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预设夹角的值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根据一定体积的腔体加上一定长度和截面积的导管能够组成一个赫姆霍兹共鸣器的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反谐振腔体121和导管122可以组成一个赫姆霍兹共鸣器。根据赫姆霍兹共鸣器的原理,共鸣部12的共振频率f0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241812920000051
其中,c是声速,S是导管122的截面积,d是导管122的截面直径,l是导管122的长度,V是反谐振腔体121的体积。
在实际应用中,反谐振腔体12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反谐振腔体121内的通气性较好,反谐振腔体121的形状可以为球体、或者多面体,其中,所述多面体可以是正方体或者长方体中的任意一种。
参照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d是导管12的截面的直径,L1+L2是导管122的长度,a、b、c分别是反谐振腔体121长、高、宽。因此,导管长度l、导管122的截面积S、反谐振腔体121的体积V分别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I=L1+L2 (2)
Figure BDA0002241812920000052
V=abc (4)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公式(1)、(2)、(3)、(4)算出共鸣部12的的共振频率f0,并使得共鸣部12的的共振频率f0与振动马达11产生的杂音的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即可在发声腔101内的振动马达11产生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时,共鸣部12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避免了所述发声装置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容易产生杂音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5所示,振动马达11与反谐振腔体121之间的导管122为直导管,在导管122为直导管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导管122的通气性较好,这样,就可以使得反谐振腔体121与发声腔101之间的共振效率较高。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6所示,振动马达11与反谐振腔体121之间的导管122可以包括多个子导管,多个所述子导管依次连通,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导管连接且呈预设夹角。在实际应用中,导管12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位置进行设置,以增加所述发声装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布局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图5所示的直导管或者图6所示的包括多个子导管的导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导管12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声装置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部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所述共鸣部与所述发声腔连通,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产生预设频率的杂音时,由于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所述共鸣部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所述预设频率的杂音,避免了所述发声装置在获得较强的震感时容易产生杂音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发声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佩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声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声部、振动马达以及共鸣部;其中,
所述发声部内设有密闭的发声腔,所述振动马达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为预设频率;
所述共鸣部与所述发声腔连通,所述共鸣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部包括:反谐振体和导管;其中,
所述反谐振体内形成反谐振腔,所述反谐振腔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发声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谐振腔与所述导管形成赫姆霍兹共鸣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直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多个子导管,多个所述子导管依次连通,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导管连接且呈预设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谐振腔体的形状为球体或者多面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发声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为线性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具有质量块,所述预设频率为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壳体碰撞时产生的杂音的频率。
CN201921773253.7U 2019-10-21 2019-10-21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247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3253.7U CN210247043U (zh) 2019-10-21 2019-10-2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3253.7U CN210247043U (zh) 2019-10-21 2019-10-2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7043U true CN210247043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6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3253.7U Active CN210247043U (zh) 2019-10-21 2019-10-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7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1022B (zh) 振动发声装置
TWI689209B (zh) 揚聲器、揚聲裝置及行動終端
KR101797628B1 (ko) 진동 출력 장치 및 진동 출력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 기기
US9686614B2 (en) Electro-acoustic device
US9078059B2 (en) Transducer
CN108430009A (zh) 磁碗及发声器件
CN106804020B (zh) 振动发声器件
WO2020020067A1 (zh) 发声结构及终端
US20220417648A1 (en) Speaker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5491101U (zh) 具有振动功能和发声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CN106980373B (zh) 移动终端设备、触觉反馈及音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096226A (zh) 压电扬声器
TWI422239B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CN203027481U (zh) 压电扬声器
CN208285530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247043U (zh) 电子设备
KR20210059725A (ko) 나팔구조 및 그 자기 회로 시스템
CN112188356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与电子设备
CN204929237U (zh) 移动终端
TW201110718A (en) Multi-function micro-speaker
TW201703547A (zh) 電子裝置殼體及揚聲器
CN1135424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510383U (zh) 扬声器
US20210029457A1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5071261U (zh) 耳机及其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