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1716U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Google Patents
智控地暖分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41716U CN210241716U CN201920598740.8U CN201920598740U CN210241716U CN 210241716 U CN210241716 U CN 210241716U CN 201920598740 U CN201920598740 U CN 201920598740U CN 210241716 U CN210241716 U CN 2102417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main control
- control chip
- floor heating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控地暖分水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时,向主控芯片发送有水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发送关断信号,GPRS模块向户主或者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当浊度颗粒浓度过高时,向主控芯片发送颗粒浓度过高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GPRS模块发送信号,使GPRS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信号,管道液面过低时,液面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液面过低信号,当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发送打开信号,以此排出多余气体,保障地暖水循环,同时对地暖系统管道中循环水的浑浊浓度进行监测,提示户主对地暖埋藏管道系统进行清理,监测地暖系统管道连接处漏水的事故,在发生漏水事故时自动切断地暖系统管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智控地暖分水器。
背景技术
寒冷的冬天,在我国的北方城市,地暖(地板辐射供暖)是一种城市楼房中常见的供暖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在地板或地砖下铺设取暖管环路,并通入循环热水,从而通过热水散发热量已达到加热地板或地砖的效果,热量再通过大面积的地面,主要以辐射的方式向地板以上的空间温和而均匀散发,使空间内人体可以感受到热照和空气温度的双重热作用,这样在制暖方式很节省能源。而传统的地暖系统总体分为三部分:一、供热系统(集中采暖用大型锅炉自供暖,壁挂炉,燃气炉等)二、控制系统(分集水器,多功能过滤器,回水止阀门,混水泵,循环泵等)三、换热系统(含保温板,辐射纸及固定钢网等)。其中地暖分水器是整个室内地热采暖的控制中枢,分为分水器和集水器两部分。分水器是在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和供水管的配水装置。集水器是在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回水管的汇水装置。
在地暖系统中有以下三种常见问题可以导致热源利用不充分或是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1、管道集气会导致地暖水循环不畅,从而导致了取暖效果变差。
2、经常年使用,地暖因为本身和外在因素导致系统内会有铁锈、尘沙的淤积,这样的情况也会造成水循环不畅,从而导致了取暖效果变差。
3、随着使用的时间增长,地暖系统管道连接处漏水事故的发生的几率会随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控地暖分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控地暖分水器,包括第一管道、过滤器、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矩形槽、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阀、控制箱和地暖埋藏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浊度颗粒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过滤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进水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气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第四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三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回水口,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二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气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分进水口与地暖埋藏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地暖埋藏管道的另一端与分回水口相连接,所述矩形槽套设固定安装在地暖埋藏管道的外部且位于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下方,所述矩形槽的内侧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阀、浊度颗粒传感器、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时钟电路、主控芯片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浊度颗粒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信号输入端口,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时钟电路的输出端口、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口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外接电源。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GPRS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GPR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与地暖埋藏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为防水型控制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管道处安装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管道液面过低时,液面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液面过低信号,当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发送打开信号,以此排出多余气体,当液面恢复正常后,液面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液面正常信号,当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发送关断信号,同上在第四管道也放置了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对回水管路中有无气体进行监测,第一管道处安装浊度颗粒传感器,当第一管道处浊度颗粒浓度过高时,向主控芯片发送颗粒浓度过高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GPRS模块发送信号,使GPRS 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信号,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时,向主控芯片发送有水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发送关断信号,向GGPRS模块发送信号,使得GPRS模块向户主或者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释放管道集气,保障地暖水循环,从而提高取暖效果,同时对地暖系统管道中循环水的浑浊浓度进行监测,提示户主对地暖埋藏管道系统进行清理,并且可监测地暖系统管道连接处漏水的事故,可在发生漏水事故时自动切断地暖系统管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芯片的引脚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时钟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四路继电器引脚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常开型电磁阀引脚图;
图10为实用新型中常闭电磁阀引脚图;
图11为实用新型中GPRS的引脚图;
图12为实用新型中浊度颗粒浓度传感器的引脚图;
图13为实用新型中温湿度传感器的引脚图;
图14为实用新型中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的引脚图。
图中:1-第一管道、2-过滤器、3-第二管道、31-分进水口、32-第一排气口、4-第三管道、41-分回水口、42-第二排气口、5-第四管道、6-矩形槽、 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三电磁阀、10-第四电磁阀、11-第一排气阀、12-第二排气阀、13-控制箱、14-地暖埋藏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控地暖分水器,包括第一管道1、过滤器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四管道5、矩形槽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一排气阀11、第二排气阀12、控制箱13和地暖埋藏管道14,第一管道1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7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浊度颗粒传感器,第二管道3的一端与过滤器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管道3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第二管道3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进水口31,第二管道3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一排气口32,第二电磁阀8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32相连接,第二电磁阀8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气阀11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管道5的一端与第四电磁阀10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管道5的另一端与第三管道4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管道4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第三管道4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回水口41,第三管道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排气口42,第三电磁阀9的一端与第二排气口42相连接,第三电磁阀9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气阀12的一端相连接,分进水口31与地暖埋藏管道14的一端相连接,地暖埋藏管道14的另一端与分回水口41相连接,矩形槽6套设固定安装在地暖埋藏管道14的外部且位于第二管道3和第三管道4的下方,矩形槽6的内侧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一排气阀11、第二排气阀 12、浊度颗粒传感器、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箱13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7为进水阀,所以在左端接入锅炉房来的热源管道,第四电磁阀10为集水器出水阀应在左端接入循环出水管道,第二管道3的四个分进水口31与用户家地暖埋藏管道14入水口连接,第五管道的四个分回水口41与用户家地暖埋藏管道14出水口相连接,地暖埋藏管道14的进出水管道都将穿过矩形槽6中央凸起圆孔。当地暖系统运行后,主控芯片、各个传感器、 GPRS上电,在主控芯片的调控下,地暖系统工作状态将达到最佳状态和最安全状态,而因有电气结构部分的控制地暖系统的状态将会一直保持到主控芯片掉电。具体实现地暖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方式是: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对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内的液面的检测,浊度颗粒传感器对第一管道1处也是地暖系统如水口的颗粒浓度进行检测,主控芯片接收到浊度颗粒传感器、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的信号后会进行处理,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 来进行排气,通过GPRS模块进短信提醒。具体实现地暖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的具体方式是:矩形槽6结构内设置了温湿度传感器对漏水进行检测,由主控芯片处理并调控常闭电磁阀第一电磁阀7、第四电磁阀10,进行水路关断,由主控芯片调控GPRS模块报警。
具体而言,控制箱13的内部设有PCB电路板,主控芯片使用STC89C52RC 单片机、主控芯片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分别电连接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浊度颗粒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信号输入端口,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时钟电路的输出端口、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口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外接电源。自动排气功能是将电容式液面传感器放置在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前后两侧。这样管道两侧与电容器两极紧贴,极板间的介质由3部分组成气体介质、液体介质、管道介质,由于液体介质的液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器的电容C 也发生变化,由此即可检测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内是否有发生集气现象,通过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对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电容式液面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相互配合控制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进行排气,检测水质功能是浊度颗粒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相互配合完成的,第一管道与过滤器相连,循环水由第一管道流向过滤器,经过滤器过滤的固体颗粒浓度过高时,浊度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固体颗粒浓度过高的激励,主控芯片得到激励后控制GPRS模块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防范漏水功能是温湿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互相配合完成的,当发生漏水事件时会使得矩形槽中温湿度传感器所测参数急剧变化,主控芯片检测温湿度传感器变化后,主控芯片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关断水路,主控芯片控制GPRS模块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
具体而言,主控芯片上设有GPRS模块,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 GPRS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主控芯片在收到浊度颗粒传感器发送固体颗粒浓度过高的激励与收到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湿度过高是的激励后会控制GPRS模块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
具体而言,矩形槽6与地暖埋藏管道1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可增加矩形槽6与地暖埋藏管道14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具体而言,控制箱13为防水型控制箱,可防止水进入控制箱13对其内部元件造成损害。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气阀11处于常开状态,第二排气阀12 处于常开状态。第一电磁阀7是常开型电磁阀,第四电磁阀10是常开型电磁阀,第二电磁阀8为常闭型电磁阀,第三电磁阀9为常闭电型磁阀,矩形槽6 前后两侧放置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时,向主控芯片发送有水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一电磁阀7、第四电磁阀10发送关断信号,向GGPRS模块发送信号,使得GPRS模块向户主或者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在第一管道1处安装浊度颗粒传感器,当第一管道1处浊度颗粒浓度过高时,向主控芯片发送颗粒浓度过高信号,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GPRS模块发送信号,使GPRS向户主或责任人发送报警信号。通过第三管道4处安装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管道液面过低时,液面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液面过低信号,当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发送打开信号,以此排出多余气体,当液面恢复正常后,液面传感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液面正常信号,当主控芯片收到信号后向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发送关断信号,第三管道4也放置了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对第三管道4内有无气体进行监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智控地暖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过滤器(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四管道(5)、矩形槽(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一排气阀(11)、第二排气阀(12)、控制箱(13)和地暖埋藏管道(14),所述第一管道(1)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浊度颗粒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3)的一端与过滤器(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3)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3)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进水口(31),所述第二管道(3)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一排气口(32),所述第二电磁阀(8)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32)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8)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气阀(1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5)的一端与第四电磁阀(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5)的另一端与第三管道(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4)的另一端安装有电容式液面传感器,所述第三管道(4)的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分回水口(41),所述第三管道(4)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排气口(42),所述第三电磁阀(9)的一端与第二排气口(42)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9)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气阀(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分进水口(31)与地暖埋藏管道(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地暖埋藏管道(14)的另一端与分回水口(41)相连接,所述矩形槽(6)套设固定安装在地暖埋藏管道(14)的外部且位于第二管道(3)和第三管道(4)的下方,所述矩形槽(6)的内侧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一排气阀(11)、第二排气阀(12)、浊度颗粒传感器、电容式液面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箱(1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控地暖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3)的内部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时钟电路、主控芯片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容式液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浊度颗粒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信号输入端口,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时钟电路的输出端口、主控芯片复位电路的输出端口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口,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外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控地暖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GPRS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GPR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控地暖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6)与地暖埋藏管道(1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控地暖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3)为防水型控制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98740.8U CN210241716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98740.8U CN210241716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41716U true CN210241716U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6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98740.8U Active CN210241716U (zh) | 2019-04-28 | 2019-04-28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417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3939A (zh) * | 2019-04-28 | 2019-07-23 | 辽东学院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
2019
- 2019-04-28 CN CN201920598740.8U patent/CN2102417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43939A (zh) * | 2019-04-28 | 2019-07-23 | 辽东学院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92524U (zh) | 回收废水余热的热泵式热水器 | |
CN210241716U (zh)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
CN110043939A (zh) | 智控地暖分水器 | |
CN215372664U (zh) | 一种太阳能与电磁加热炉互补的采暖系统 | |
KR101376059B1 (ko) | 국소 난방이 가능한 자연 순환형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 | |
CN208671124U (zh) | 取暖系统 | |
CN212715157U (zh) | 一种太阳能储能抗高寒集成一体式加压泵房 | |
CN104180416A (zh) | 生活区临建房冬季供暖系统 | |
CN201448918U (zh) | 高智能板式换热机组 | |
CN104214823A (zh) | 一种运行平稳的无人值守的集中供热监控站 | |
CN209840245U (zh) | 一种用于农村的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 | |
CN203190642U (zh) | 一种带自动排水防冻装置的热水器 | |
CN208060984U (zh) | 一种智能水质监测控制设备 | |
CN206875631U (zh) | 一种基于建筑一体化与多能源互补农用冷暖辐射空调 | |
CN220366456U (zh) | 一种用过滤效果更好且智能控制的地暖装置 | |
CN109256707A (zh) | 一种新型智能配电室 | |
CN214148134U (zh) | 一种高效节能板换热机组 | |
CN104214822A (zh) | 一种远程控制的无人值守的集中供热监控站 | |
CN212644742U (zh) |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夜间温度补偿装置 | |
CN203940506U (zh) | 热泵碳硅纳米水超导低温地暖系统 | |
CN218672673U (zh) | 一种用于烘干、养殖连续供热的空气能热泵复合系统 | |
CN216361427U (zh) | 一种用于空气加湿器水电系统智能控制的组合装置 | |
CN217715361U (zh) | 一种水系统点位控制装置 | |
CN216281625U (zh)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
CN210717912U (zh) | 一种光伏电池线净化空调与空压机冷热互补节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