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6675U -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6675U
CN210226675U CN201921042977.4U CN201921042977U CN210226675U CN 210226675 U CN210226675 U CN 210226675U CN 201921042977 U CN201921042977 U CN 201921042977U CN 210226675 U CN210226675 U CN 210226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ving
spray
termite
fixed
back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29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ji Guo
郭华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cheng Termite Contro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ncheng Termite Contro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ncheng Termite Contro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ncheng Termite Contro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29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6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6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6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属于一种白蚁防治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桶体,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背带,桶体的底部连接有电动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连接有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包括喷杆和喷头,喷杆的一端与电动驱动装置连接,喷杆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并固定连通,桶体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喷杆连接,驱动喷洒装置上下移动,达到提高白蚁防治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蚁防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个体虽小,其危害却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用无不遭受其害,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通讯设备等的危害尤为严重。白蚁危害物体都是隐蔽进行的,不易被人发现,被危害物体的表面形似完好,里面却是千疮百孔,发现时已造成重大损失。白蚁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也有一定负面影响。目前,人们一般采用药水喷雾装置通过喷洒药水来防治白蚁。
现有的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5104344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包括桶体和桶盖,桶盖上设有加液口,桶体底部设有中空的底座,底座中安装有电动泵和蓄电池,电动泵与蓄电池连接,电动泵的进水管连接桶体,电动泵的出水端由出水管连接喷杆手柄,喷杆手柄上连接有调速开关和喷杆。使用时,将药物和水通过加液口加入到桶体,手持喷杆手柄,然后打开调速开关,通过电动泵将桶体内的药水输送到喷杆,之后将药水喷洒到需要喷洒药水的位置。
但是,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杆喷洒距离较近,无法向高处位置喷洒药水,降低药水喷洒的面积,从而降低了白蚁防治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达到提高白蚁防治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包括桶体,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背带,桶体的底部设置有电动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连接有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包括喷杆和喷头,喷杆的一端与电动驱动装置连接,喷杆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并固定,桶体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喷杆连接,驱动喷杆和喷头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内装入防治白蚁的药水,启动电动驱动装置,将桶体内的药水经过喷杆和喷头喷向需要喷洒药水的地方,进行白蚁防治。喷杆连接有升降组件,则在喷头喷洒药水时,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喷杆上下移动,喷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喷头上下移动,以便于喷头能够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增加药水喷洒的面积,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治白蚁的作用,提高白蚁防治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升降组件包括丝杠、丝母和导向槽,导向槽竖直开设在桶体的外壁上,丝母位于导向槽内,丝杠竖直穿过丝母后与丝母螺纹连接,丝杠的顶端与桶体转动连接,底端穿过桶体后与桶体转动连接,丝母与喷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喷杆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以驱动丝母沿导向槽上下移动,而丝母与喷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则丝母上下移动时带动喷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喷头实现上下移动,以便于喷头对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增加药水喷洒的面积,提高白蚁防治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半环、固定片和固定螺栓,固定半环的一端与丝母铰接,固定半环的另一端与固定片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穿过固定片后与丝母螺纹连接,喷杆位于固定半环内,喷杆的外表面与丝母和固定半环紧密抵接,固定半环压紧喷杆将喷杆与丝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杆的外周面与丝母的侧壁紧密抵接,转动固定半环使喷杆位于固定半环内,并使固定片与丝母抵接,固定螺栓穿过固定片后与丝母螺纹连接,将喷杆与丝母固定连接,以便于丝母带动喷杆上下移动,当需要向地面喷洒药水时,解除固定螺栓的固定,将喷杆从丝母上取下,手持喷杆向地面喷洒药水,进一步增加喷洒面积,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治白蚁的作用。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喷杆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卡片,卡片的底面与固定半环的底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杆与丝母固定时,卡片与固定半环的顶面抵接,固定半环对卡片进行遮挡,有效防止喷杆向下滑动,增加喷杆的稳定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丝杠的底端连接有便于驱动丝杠转动的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转换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丝杠的底端固定连接,转换杆水平设置,转换杆与桶体转动连接,转换杆靠近丝杠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转换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穿过桶体并靠近背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杆的一端位于背带所在表面的一侧,则工人背上桶体后,手持转换杆以转动转换杆,转换杆转动,能够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以驱使丝杠转动,便于工人驱使丝杠转动,提高实际操作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转换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换杆上设置转动把手,则工人手持转动把手便于驱使转换杆转动,操作方便,提高实际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喷头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接液盒,接液盒的侧壁与喷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液盒位于喷头的下方,则喷头喷出的部分药水会向下沉积,则接液盒对向下沉积的药水进行收集,避免药水沉积到底面上,减小药水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接液盒的顶部卡接有与之配合使用的盒盖,盒盖的顶面呈中间凹陷状,盒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漏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积下来的药水滴落到接液盒的盒盖上,盒盖呈中间凹陷状,使药水向中间汇聚,然后通过漏液孔流入接液盒内。在接液盒顶部卡接盒盖,能够在桶体晃动时,防止接液盒内的药水从接液盒的顶部洒出,进一步减小药水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喷杆连接升降组件,则在喷洒药水时,升降组件带动喷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喷头上下移动,能够对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增加药水喷洒的面积,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治白蚁的作用,提高白蚁防治工作的效率;
2、设置固定组件,使喷杆与丝母可拆卸连接,则需要向地面喷洒药水时,便于将喷杆从丝母上取下,手持喷杆向地面喷洒药水,进一步增加药水喷洒的面积,更好的起到防治白蚁的作用,从而提高白蚁防治工作;
3、设置转换装置,工人背上桶体后,手持转动把手以转动转换杆,转换杆转动,能够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以驱使丝杠转动,便于工人驱使丝杠转动,提高实际操作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桶体和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接液盒的盒盖顶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旨在显示升降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旨在清楚显示固定组件;
图6是旨在显示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桶体;11、背带;12、桶盖;121、加液口;122、防溅塞;13、底座;2、电动驱动装置;21、电动泵;211、出水管;22、蓄电池;3、喷洒装置;31、喷杆;311、卡片;312、接液盒;313、盒盖;314、漏液孔;32、喷头;4、升降组件;41、丝杠;42、丝母;43、导向槽;5、固定组件;51、固定半环;52、固定片;53、固定螺栓;6、转换装置;61、转换杆;611、转动把手;62、第一锥齿轮;63、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结合图1和图2,包括桶体1,桶体1的底部设有中空的底座13,底座13内安装有电动驱动装置2,电动驱动装置2包括电动泵21和蓄电池22,电动泵21与蓄电池22连接,电动泵21的进水端与桶体1连通,电动泵21的出水端连通有软性材质的出水管211,出水管211远离电动泵21的一端连接有喷洒装置3,喷洒装置3与桶体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启动电动泵21将桶体1内的药水通过喷洒装置3喷洒到需要喷洒的位置,升降组件4带动喷水装置上下移动,以便于喷水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
如图2所示,桶体1呈顶部开口的立方体状结构,桶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与之配合使用的桶盖12,桶盖12上开设有加液口121,加液口121处螺纹连接有防溅塞122。桶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背带11。
如图2所示,喷洒装置3包括喷杆31和喷头32,喷杆31竖直设置,喷杆31的底端与出水管211远离电动泵21的一端连通并固定连接,喷头32位于喷杆31的顶端,与喷杆31连通并固定连接,喷头32向远离桶体1的一侧喷洒药水。喷头32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接液盒312,接液盒312位于喷头32的正下方,接液盒312的侧壁与喷杆31的外壁固定连接。结合图3,接液盒312的顶部卡接有与之配合使用的盒盖313,盒盖313的顶面呈中间凹陷状,盒盖3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漏液孔314。
如图4所示,升降组件4包括丝杠41、丝母42和导向槽43,导向槽43竖直位于桶体1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上,导向槽43的顶端与桶体1的顶端留有距离,导向槽43的底端与桶体1的底端留有距离;丝母42位于导向槽43内与导向槽43配合使用,丝母42与喷杆31的圆周面可拆卸连接;丝杠41位于导向槽43内,竖直穿过丝母42后与丝母42螺纹连接,丝杠41的顶端与桶体1转动连接,丝杠41的底端穿过桶体1的底面位于底座13内,丝杠41的底端连接有便于转动丝杠41的转换装置6(参考图6)。
通过加液口121向桶体1内加入药物和水制成药水,启动电动泵21使桶体1内的药水经过出水管211进入到喷杆31而后从喷头32处喷出,同时,通过转换装置6转动丝杠41,以驱动丝母42带动喷杆31上下移动,使喷头32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喷头32喷出的部分药水向下沉积时,会滴落到接液盒312的盒盖313上,并向盒盖313的中心位置汇聚,然后通过漏液孔314流入接液盒312内。
如图5所示,喷杆31与丝母42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半环51、固定片52和固定螺栓53,固定半环51的一端与丝母42铰接,固定半环5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半环51的轴线处于竖直位置;固定片52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固定半环51远离铰接处一端的圆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52与丝母42抵接,固定螺栓53水平穿过固定片52后与丝母42螺纹连接。喷杆31的外周面上连接有卡片311,卡片311位于喷杆31靠近底端的位置,卡片311呈半圆环状结构,卡片311的内壁与喷杆31的圆周面抵接并固定连接,卡片311的底面与固定半环51的顶面抵接。
首先,将喷杆31的圆周面与丝母42抵接,然后,转动固定半环51,使喷杆31位于固定半环51内,并使卡片311的底面与固定半环51的顶面抵接,之后使固定螺栓53穿过固定片52后与丝母42螺纹连接,将喷杆31与丝母42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转换装置6包括转换杆61、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第一锥齿轮62与丝杠41的底端固定连接,转换杆61水平设置,转换杆61靠近丝杠41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63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63与第一锥齿轮62啮合,转换杆61远离第二锥齿轮63的一端向背带11所在的表面延伸(参考图4),并穿过底座13与底座13转动连接。转换杆61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611。
工人背上桶体1后,手持转动把手611转动转换杆61,然后通过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的相互啮合驱动丝杠41发生转动,从而使丝母42带动喷杆31和喷头32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通过加液口121将药物和水加入到桶体1内制成药水后,用防溅塞122盖住加液口121;然后,通过背带11背起桶体1,使喷头32朝向需要喷药的位置,启动电动泵21使桶体1内的药水经喷头32喷洒出去;最后,手持转动把手611转动转换杆61,以驱动丝杠41转动,从而使丝母42带动喷杆31和喷头32上下移动,使喷头32能够向不同高度的位置喷洒药水,增加药水喷洒的面积,从而更好的起到防治白蚁的作用,提高白蚁防治工作的效率。
需要向地面喷洒药水时,解除固定螺栓53对固定片52的固定,转动固定半环51使喷杆31与丝母42脱离,手持喷杆31使喷头32朝向地面,从而能够向地面喷洒药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包括桶体(1),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背带(11),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驱动装置(2),电动驱动装置(2)连接有喷洒装置(3),其特征在于:喷洒装置(3)包括喷杆(31)和喷头(32),喷杆(31)的一端与电动驱动装置(2)连接,喷杆(31)的另一端与喷头(32)连通并固定,桶体(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与喷杆(31)连接,驱动喷杆(31)和喷头(32)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4)包括丝杠(41)、丝母(42)和导向槽(43),导向槽(43)竖直开设于桶体(1)的外壁上,丝母(42)位于导向槽(43)内,丝杠(41)竖直穿过丝母(42)后与丝母(42)螺纹连接,丝杠(41)的顶端与桶体(1)转动连接,底端穿过桶体(1)后与桶体(1)转动连接,丝母(42)与喷杆(3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喷杆(31)的固定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半环(51)、固定片(52)和固定螺栓(53),固定半环(51)的一端与丝母(42)铰接,固定半环(51)的另一端与固定片(52)固定连接,固定螺栓(53)穿过固定片(52)后与丝母(42)螺纹连接,喷杆(31)位于固定半环(51)内,喷杆(31)的外表面与丝母(42)和固定半环(51)紧密抵接,固定半环(51)压紧喷杆将喷杆(31)与丝母(4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杆(31)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卡片(311),卡片(311)的底面与固定半环(51)的底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41)的底端连接有便于驱动丝杠(41)转动的转换装置(6),转换装置(6)包括转换杆(61)、第一锥齿轮(62)和第二锥齿轮(63),第一锥齿轮(62)与丝杠(41)的底端固定连接,转换杆(61)水平设置,转换杆(61)与桶体(1)转动连接,转换杆(61)靠近丝杠(41)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63)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63)与第一锥齿轮(62)啮合,转换杆(61)远离第二锥齿轮(63)的一端穿过桶体(1)并靠近背带(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杆(61)远离第二锥齿轮(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6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32)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接液盒(312),接液盒(312)的侧壁与喷杆(31)的外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液盒(312)的顶部卡接有与之配合使用的盒盖(313),盒盖(313)的顶面呈中间凹陷状,盒盖(3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漏液孔(314)。
CN201921042977.4U 2019-07-04 2019-07-04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Active CN210226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2977.4U CN210226675U (zh) 2019-07-04 2019-07-04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2977.4U CN210226675U (zh) 2019-07-04 2019-07-04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6675U true CN210226675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2977.4U Active CN210226675U (zh) 2019-07-04 2019-07-04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66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8857A (zh) * 2020-09-08 2020-12-18 方志林 一种便于背携的农药喷洒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8857A (zh) * 2020-09-08 2020-12-18 方志林 一种便于背携的农药喷洒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3336B (zh) 一种自动控制旋转式树木石灰水喷雾器
CN209866401U (zh) 一种园林树木用涂白装置
CN210252779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树木枝干石灰涂抹装置
CN108967403B (zh) 农业用可摇摆喷洒的农药喷洒装置
CN210226675U (zh) 背负式白蚁喷雾装置
CN211721369U (zh) 一种水利用的灌溉装置
CN213727377U (zh) 一种风景园林用树木喷涂装置
CN217160885U (zh) 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喷药装置
CN213762515U (zh) 一种园林树木涂白装置
CN214288967U (zh) 一种树木刷白装置
CN207854888U (zh) 一种农田病虫害防治农药喷洒装置
CN215836712U (zh) 一种瓜果种植用洒药装置
CN213377414U (zh) 一种用于园林树木的涂白装置
CN213590890U (zh) 一种园林养护用树木自动喷漆装置
CN214390671U (zh) 一种树木涂白机
CN21413228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果树树干涂刷机
CN210753403U (zh) 一种风景园林用树木喷涂装置
CN210695642U (zh) 一种园林用喷雾机
CN212728334U (zh) 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
CN108124847A (zh) 园林喷雾器
CN211793416U (zh) 一种大田栽培用灌溉装置
CN213369550U (zh) 一种生态园林用药物喷洒装置
CN219205406U (zh)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装置
CN214902236U (zh) 一种林果套种用除草剂喷洒装置
CN213549266U (zh) 一种园林绿化喷药清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