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5820U -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5820U
CN210225820U CN201921145972.4U CN201921145972U CN210225820U CN 210225820 U CN210225820 U CN 210225820U CN 201921145972 U CN201921145972 U CN 201921145972U CN 210225820 U CN210225820 U CN 210225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signal
r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59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 Wu
吴波
Zhou Zhang
张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CHIP TE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eed De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ed De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ed De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59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5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5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5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涉及照明灯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座、设置于灯座上的LED灯珠以及盖设于灯座上的灯罩,还包括:人体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小夜灯附近是否有人员走动,当有人员走动时输出signal信号;控制组件,与人体感应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signal信号,当接收到signal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以提高灯的亮度;供电组件,与人体感应组件、控制组件以及LED灯珠的供电回路电连接以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在用户走动时提高自身亮度以方便用户躲避障碍物以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安全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背景技术
目前,小夜灯造型千变万化,材质包括陶瓷,木艺,铁艺,亚克力,金属等材质。小夜灯灯光柔和,在茫茫黑暗中,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同时小夜灯品种丰富,可选性强,具有装修,点缀的家居功效。日常使用的电灯在夜间开灯瞬间光线太刺眼,容易引起使用者的不适,而小夜灯光线柔和,能产生类似月光的照明效果,有助于使人平心静气,安然入睡。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小夜灯的亮度较低,当晚间用户起夜走动时难以通过小夜灯的光看清地板上的障碍物等,容易造成用户绊倒磕伤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能在用户走动时提高自身亮度以方便用户躲避障碍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包括灯座、设置于灯座上的LED灯珠以及盖设于灯座上的灯罩,还包括:
人体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小夜灯附近是否有人员走动,当有人员走动时输出signal信号;
控制组件,与人体感应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signal信号,当接收到signal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以提高灯的亮度;
供电组件,与人体感应组件、控制组件以及LED灯珠的供电回路电连接以进行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移动时,人体感应组件触发并输出signal信号,控制组件接收到signal信号并响应该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提高LED灯珠的亮度,从而方便用户在走动时借助小夜灯的亮度躲避障碍物,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安全性,供电组件供给人体感应组件、控制组件以及LED灯珠电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体感应组件包括:
NPN型三极管,其集电极电连接于VCC端;
其基极电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于VCC端;
天线,其一端电连接于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输出signal信号;
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分别电连接于第二电阻的两端,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二电容另一端均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线与三极管用于收发微波信号,当用户移动时,接触到人体的微波的频率、波长等改变,当天线接收到微波信号后将之转化为电压信号,以此获得signal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控制组件包括:
RDW037芯片,其VDD端接VCC端,其VSS端接地,其PIR端接收signal信号,其OUT端响应其PIR端的signal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RDW037芯片的PIR端接收到signal信号,即人体扰动回馈的微波信号时,RDW037芯片的OUT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供电组件调节LED灯珠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CC端与地之间电连接有电容组,所述电容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电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具有补偿电压的作用,以此稳定RDW037的供电电压,同时避免电压波动对人体感应组件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避免误触发,提高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座与灯罩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灯座上开设有供灯罩开口边沿插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灯罩内壁上的朝向灯座的卡条、转动设置于所述灯座上的齿圈、转动设置于灯座上的齿轮以及设置于齿圈上的锁定环,所述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所述齿圈位于灯罩与灯座相合时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灯罩开口边沿上开设有供齿轮一部分露出灯罩外的缺口,所述齿圈转动时锁定环与卡条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罩与安装槽插接后,齿轮位于缺口内,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齿圈转动,齿圈带动其上的锁定环转动,卡条插入锁定环内并与之卡接固定,以此锁定灯罩,避免灯罩掉落而损坏,同时方便灯罩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上远离灯座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当所述卡条插入锁定环内时其斜面与锁定环内圈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与锁定环接触时,其斜面与锁定环内壁抵接,以此使卡条在其斜面的引导下沿靠近灯座一侧移动,从而提高灯罩与灯座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减少粉尘等杂质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座上设置有使卡条趋向于与锁定环卡接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灯座连接且连接处位于齿圈转动轴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与齿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一端与灯座固定,另一端与齿圈固定,通过扭簧使卡条趋向于插入锁定环内,以此避免齿轮误触而使灯罩掉落,从而提高灯罩与灯座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罩的开口边沿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灯罩与安装槽插接时弹性圈与安装槽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灯罩的开口边沿插入安装槽内后,弹性圈与安装槽内壁抵接,通过弹力抵紧安装槽内壁,以此增大两者的摩擦力,同时提高灯罩与灯座的密封性,减少水汽的进入对灯座上的电子元件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用户移动时,人体感应组件触发并输出signal信号,控制组件接收到signal信号并响应该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提高LED灯珠的亮度,从而方便用户在走动时借助小夜灯的亮度躲避障碍物,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安全性;
2.天线与三极管用于收发微波信号,当用户移动时,接触到人体的微波的频率、波长等改变,当天线接收到微波信号后将之转化为电压信号,以此获得signal信号;
3.灯罩与安装槽插接后,齿轮带动齿圈以使锁定环转动,卡条插入锁定环内并与之卡接固定,以此锁定灯罩,避免灯罩掉落而损坏,同时方便灯罩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灯珠;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卡条;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1、灯座;11、安装槽;12、LED灯珠;13、灯罩;131、缺口;132、弹性圈;2、安装组件;21、卡条;22、齿圈;221、锁定环;23、齿轮;24、扭簧;3、人体感应组件;4、控制组件;5、供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包括灯座1、设置于灯座1上的LED灯珠12以及盖设于灯座1上的灯罩13,灯座1呈圆盘状,LED灯珠12位于灯座1的中心,LED灯珠12两端电连接有供电回路,用于对LED灯珠12进行供电。灯座1上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呈圆环状,且其中心轴线与灯座1的中心轴线重合,灯罩13呈半球状,内部中空,采用亚克力材质,其开口一侧朝向灯座1,其开口边沿与安装槽11插接配合,以此与灯座1连接。
灯罩13的开口边沿上设置有弹性圈132,灯罩13与安装槽11插接时弹性圈132与安装槽11内壁抵接,弹性圈132采用橡胶材质,呈圆环状且通过强力胶与灯罩13开口边沿粘接固定。弹性圈132通过弹力抵紧安装槽11内壁,以此增大两者的摩擦力,同时提高灯罩13与灯座1的密封性,减少水汽的进入对灯座1上的电子元件的损坏,从而延长小夜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图3,灯座1与灯罩13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2,安装组件2包括设置于灯罩13内壁上的朝向灯座1的卡条21、转动设置于灯座1上的齿圈22、转动设置于灯座1上的齿轮23以及设置于齿圈22上的锁定环221。卡条21呈L形,其一端与灯罩13内壁粘接固定,另一端呈弧形且朝向灯座1一侧,以此方便卡条21插入锁定环221内,锁定环221呈方形环状且一侧与齿圈22侧壁粘接固定。
灯座1上开设有供齿圈22放置的环形槽,环形槽与齿圈22均呈圆环状,两者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均与灯座1的中心轴线重合。齿圈22位于灯罩13与灯座1相合时形成的空间内,以此提高灯座1外部的美观度,齿轮23与齿圈22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啮合。灯罩13开口边沿上开设有缺口131,当灯罩13插入安装槽11内时,齿轮23位于缺口131内且其一部分露出灯罩13外。灯座1上设置有扭簧24,扭簧24的一端与灯座1靠其中心侧焊接固定,扭簧24的另一端与齿圈22内圈壁焊接固定。扭簧24用于使卡条21趋向于插入锁定环221内,以此避免齿轮23误触而使灯罩13掉落,从而提高灯罩13与灯座1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
卡条21上远离灯座1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当卡条21插入锁定环221内时其斜面与锁定环221内圈壁抵接,以此使卡条21在其斜面的引导下沿靠近灯座1一侧移动,从而提高灯罩13与灯座1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减少粉尘等杂质的进入,延长小夜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图5,灯座1上设置有控制LED灯珠亮度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人体感应组件3、控制组件4以及供电组件5。人体感应组件3用于检测小夜灯附近是否有人员走动,当有人员走动时输出signal信号。控制组件4与人体感应组件3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signal信号,当接收到signal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以提高灯的亮度。供电组件5与人体感应组件3、控制组件4以及LED灯珠12的供电回路电连接以进行供电。
人体感应组件3包括NPN型三极管Q1、天线、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7。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于VCC端,其基极电连接有第一电阻R3,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于VCC端。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于天线的一端,天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阻R4,第二电阻R4的另一端输出signal信号。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7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二电阻R4的两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7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6,第二电容C7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5。第二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7、电阻R6与电阻R5构成RC电路。RC电路用于产生谐振,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路上的电流最大,以此使天线处于谐振状态,提高其辐射信号强度。且NPN型三极管Q1与天线配合向附近环境发出与接收微波信号,当有人体移动时,接收的微波信号发生改变,即产生signal信号。
控制组件4包括:RDW037芯片,其VDD端接VCC端,其VSS端接地,其PIR端接收signal信号,其OUT端响应其PIR端的signal信号输出控制信号。RDW037是一款微波模块芯片,当其PIR端接收到振荡信号时其OUT端输出的PWM信号占空比为1,即输出高电平。正常状态时其OUT端输出的PWM脉冲信号为占空比低于1的设定值。当RDW037芯片的PIR端接收到signal信号,即人体扰动回馈的微波信号时,RDW037芯片的OUT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且LED灯珠12的一端电连接于RDW037芯片的OUT端,其另一端接地,以此使LED灯珠12工作在亮度最大的状态。当未检测到人体移动时,RDW037芯片的OUT端输出的PWM脉冲信号的占空比降低,使LED灯珠12的亮度降低至微亮状态。
供电组件包括耦接于VCC端与地之间的电容组,电容组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以及电容C6,五个电容相互并联。电容通过自身充放电功能对电压进行补偿,以此稳定RDW037的供电电压,同时避免电压波动对人体感应组件3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避免误触发,提高控制精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灯座1与灯罩13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灯罩13插入安装槽11内,之后转动齿轮23带动齿圈22转动,齿圈22带动其上的锁定环221转动,卡条21插入锁定环221内并与之卡接固定,以此锁定灯罩13,避免灯罩13掉落而损坏,同时方便灯罩13的拆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设置于灯座(1)上的LED灯珠(12)以及盖设于灯座(1)上的灯罩(13),还包括:
人体感应组件(3),用于检测小夜灯附近是否有人员走动,当有人员走动时输出signal信号;
控制组件(4),与人体感应组件(3)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signal信号,当接收到signal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以提高灯的亮度;
供电组件(5),与人体感应组件(3)、控制组件(4)以及LED灯珠(12)的供电回路电连接以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组件(3)包括:
NPN型三极管,其集电极电连接于VCC端;
其基极电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于VCC端;
天线,其一端电连接于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输出signal信号;
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分别电连接于第二电阻的两端,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二电容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4)包括:
RDW037芯片,其VDD端接VCC端,其VSS端接地,其PIR端接收signal信号,其OUT端响应其PIR端的signal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VCC端与地之间电连接有电容组,所述电容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与灯罩(13)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2),所述灯座(1)上开设有供灯罩(13)开口边沿插接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灯罩(13)内壁上的朝向灯座(1)的卡条(21)、转动设置于所述灯座(1)上的齿圈(22)、转动设置于灯座(1)上的齿轮(23)以及设置于齿圈(22)上的锁定环(221),所述齿轮(23)与齿圈(22)相互啮合,所述齿圈(22)位于灯罩(13)与灯座(1)相合时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灯罩(13)开口边沿上开设有供齿轮(23)一部分露出灯罩(13)外的缺口(131),所述齿圈(22)转动时锁定环(221)与卡条(2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1)上远离灯座(1)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当所述卡条(21)插入锁定环(221)内时其斜面与锁定环(221)内圈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上设置有使卡条(21)趋向于与锁定环(221)卡接的扭簧(24),所述扭簧(24)的一端与灯座(1)连接且连接处位于齿圈(22)转动轴线上,所述扭簧(24)另一端与齿圈(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3)的开口边沿上设置有弹性圈(132),所述灯罩(13)与安装槽(11)插接时弹性圈(132)与安装槽(11)内壁抵接。
CN201921145972.4U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Active CN210225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972.4U CN210225820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972.4U CN210225820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5820U true CN210225820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5972.4U Active CN210225820U (zh) 2019-07-20 2019-07-20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5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1570B2 (en) Nightlight, LED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US8629617B2 (en)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
US6168282B1 (en)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ing arrangement for a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a lamp holder
US5570000A (en) Solar powered light fixture
US8672506B2 (en) Solar candle light insert module
GB2330407A (en) Outdoor solar lamp
CN104696849B (zh) 无线充电感应led小夜灯
CA1079244A (en) Automatic night light circuit and structure
US6948831B1 (en) Recessed light assemb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otion detector
CN203162768U (zh) Led人体热释电红外线感应筒灯
US5717203A (en) Infrared motion detector with 180 ° detecting range
CN210225820U (zh) 一种微波感应小夜灯
CN103615694B (zh) 紧急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41577U (zh) 一种智能夜灯便携充电器
CN202472819U (zh) 具有夜灯功能的人体感应防盗警报器
DE59905918D1 (de) Elektrische Lampe und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mit einer derartigen elektrischen Lampe
NL1015089C2 (nl) Oplaadbaar lampsamenstel.
CN213741994U (zh) 感应扶手
CN210930681U (zh) 一种具有侦查针孔摄像头功能的水杯
CN207815128U (zh) 一种带应急功能和中央红外感应装置的吸顶灯
CN208170044U (zh) 一种功能集成型感应灯
CN210379632U (zh) 一种带红外感应及光控夜灯的用电提示墙壁插座
CN112984439A (zh) 可与人互动的草坪灯
CN214790835U (zh) 智能照明小夜灯
CN208804524U (zh) 感应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3

Address after: 518000 Block 301, Tsinghua Ziguang Information Port A, Langsha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SCHIP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Block 315, Tsinghua Ziguang Information Port A, Langsha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UIDE DE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