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2621U - 便携式电脑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2621U
CN210222621U CN201921646890.8U CN201921646890U CN210222621U CN 210222621 U CN210222621 U CN 210222621U CN 201921646890 U CN201921646890 U CN 201921646890U CN 210222621 U CN210222621 U CN 210222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portable computer
module
piezoelectric transduction
mai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68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oshi Leng
冷耀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2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2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脑,包含一主机座体、一显示机体以及一主电池。主机座体包含一座体及设置于座体中的一键盘。显示机体枢接于主机座体。主电池电性连接于键盘中。键盘包含一基座、多个键帽及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键帽设置于基座上。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设置于基座及键帽之间。基座设置于座体中,且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电性连接于主电池。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脑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脑,特别是包含压电换能模块的便携式电脑。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便携式电脑中会设有电池,借此提供便携式电脑中的各个电子元件运行所需的电力。
然而,便携式电脑中的电池通常仅能通过外部电源来充电。如此一来,当便携式电脑中的电池自外部电源断开时,该便携式电脑将仅能依主电池供电,该主电池的电量便会因使用状态而逐步地消耗,进而造成便携式电脑的续航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脑,借此提供额外的电力来源用以连接外部电源的主电池。
本新型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便携式电脑包含一主机座体、一显示机体以及一主电池。主机座体包含一座体及设置于座体中的一键盘。显示机体枢接于主机座体。主电池电性连接于键盘中。键盘包含一基座、多个键帽及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键帽设置于基座上。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设置于基座及键帽之间。基座设置于座体中,且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电性连接于主电池。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还包含一备用电池及一控制电路,备用电池通过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压电换能模块,且主电池通过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控制电路用以根据主电池是否处于一充电状态,来决定传送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备用电池或主电池。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主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电路传送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备用电池;当主电池处于一放电状态时,控制电路传送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主电池。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包含依序堆叠的一挠性基板、一第一导电层、一压电材料层及一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压电材料层及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于主电池。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固定于基座。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固定于多个键帽。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多个键帽。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多个。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单一个;或者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其中一个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单一个,且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另一个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多个。
于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的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多个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同一个;或者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多个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同一个,且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另一个重叠于多个键帽的多个。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便携式电脑,由于压电换能模块设置于基座及键帽之间,且压电换能模块电性连接于主电池,因此压电换能模块会收集按压键帽所产生的力学能,并将所收集的力学能转换成电力信号来提供给主电池。如此一来,主电池便能从外部电源以外的来源取得电力,进而增加便携式电脑的续航力。
以上关于本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键盘的侧剖示意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压电换能模块的侧剖示意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功能方框图。
图6为根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便携式电脑
100 主机座体
101 座体
102 键盘
1020 基座
1021、1021a、1021b、1021c、1021d 键帽
1022、1022a、1022b、1022c、1022d 压电换能模块
1023 挠性基板
1024 第一导电层
1025 压电材料层
1026 第二导电层
103 触控面板
200 显示机体
300 主电池
400 备用电池
500 控制电路
20 外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中技术人员了解本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键盘的侧剖示意图的简单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压电换能模块的侧剖示意图的简单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功能方框图。
便携式电脑10例如包含一主机座体100、一显示机体200、一主电池300、一备用电池400及一控制电路500。
主机座体100例如包含一座体101、键盘102及一触控面板103。键盘102及触控面板103并排地设置于座体101中。键盘102包含一基座1020、多个键帽1021及一压电换能模块1022。键帽1021设置于基座1020上。压电换能模块1022设置于基座1020及键帽1021之间。基座1020设置于座体101中。
举例来说,压电换能模块1022固定于基座1020,且包含依序堆叠的一挠性基板1023、一第一导电层1024、一压电材料层1025及一第二导电层1026,并重叠于所有的键帽1021。然,本新型并不以压电换能模块1022固定在基座1020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压电换能模块亦可固定于键盘的这些键帽。
显示机体200枢接于主机座体100。
主电池300电性连接于键盘102的压电换能模块1022的第一导电层1024、压电材料层1025及第二导电层1026。此外,主电池300用以连接一外部电源20。
备用电池400通过控制电路500电性连接于压电换能模块1022,且主电池300通过控制电路500电性连接于压电换能模块1022。控制电路500用以根据主电池300是否处于一充电状态,来决定传送压电换能模块1022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备用电池400或主电池300。
当按压键帽1021所产生的力学能传递至压电换能模块1022时,压电换能模块1022会将所接收到的力学能转换成电力信号;压电换能模块1022所产生的电力信号接着会传送至控制电路500;举例来说,当主电池300连接外部电源20而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电路500会传送压电换能模块1022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备用电池400;当主电池300无连接外部电源20而处于一放电状态时,控制电路500会传送压电换能模块1022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主电池300,但本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然,本新型并不以备用电池400及控制电路500的设置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脑亦可不具有备用电池及控制电路,而无论主电池是否连接外部电源,皆将压电换能模块所输出的电力信号传送至主电池。
本新型并不以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限,且压电换能模块并不限于与所有的键帽重叠,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压电换能模块1022a的数量为多个。这些压电换能模块1022a各重叠于多个键帽1021a,且部分的键帽1021a没有与任何压电换能模块1022a重叠。也就是说,亦可仅令键帽1021a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部分与压电换能模块1022a重叠,并令键帽1021a中使用频率较低的部分没有与任何压电换能模块1022a重叠。举例来说,对于电竞型便携式电脑而言,键帽1021a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部分可能为对应到英文字母W、A、S或D的键帽;对于文书型便携式电脑而言,键帽1021a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部分可能为对应到母音字母A、E、I、O或U的键帽。
此外,本新型并不以单一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多个键帽为限,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压电换能模块1022b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单一个压电换能模块1022b重叠于单一个键帽1021b。
又或者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压电换能模块1022c的数量为多个,且部分的压电换能模块1022c各重叠于单一个键帽1021c,且另一个压电换能模块1022c重叠于多个键帽1021c。
再者,本新型并不限于以单一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一或多个键帽,请参阅图9,图9为根据本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多个键帽与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上视图的简单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压电换能模块1022d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压电换能模块1022d重叠于同一个键帽1021d。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便携式电脑,由于压电换能模块设置于基座及键帽之间,且压电换能模块电性连接于主电池,因此压电换能模块会收集按压键帽所产生的力学能,并将所收集的力学能转换成电力信号来提供给主电池。如此一来,主电池便能从外部电源以外的来源取得电力,进而增加便携式电脑的续航力。
虽然本新型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机座体,包含一座体及设置于该座体中的一键盘;
一显示机体,枢接于该主机座体;以及
一主电池,电性连接于该键盘;
其中,该键盘包含一基座、多个键帽及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述多个键帽设置于该基座上,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设置于该基座及所述多个键帽之间,该基座设置于该座体中,且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电性连接于该主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备用电池及一控制电路,该备用电池通过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该压电换能模块,且该主电池通过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该控制电路用以根据该主电池是否处于一充电状态,来决定传送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该备用电池或该主电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当该主电池处于该充电状态时,该控制电路传送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该备用电池;当该主电池处于一放电状态时,该控制电路传送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所产生的电力信号给该主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包含依序堆叠的一挠性基板、一第一导电层、一压电材料层及一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该压电材料层及该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于该主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固定于该基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固定于所述多个键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多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
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单一个;或者
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其中一个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单一个,且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另一个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压电换能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
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多个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同一个;或者
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多个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同一个,且所述多个压电换能模块的另一个重叠于所述多个键帽的多个。
CN201921646890.8U 2019-03-27 2019-09-29 便携式电脑 Active CN2102226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3749U TWM580709U (zh) 2019-03-27 2019-03-27 Portable computer
TW108203749 2019-03-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2621U true CN21022262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805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6890.8U Active CN210222621U (zh) 2019-03-27 2019-09-29 便携式电脑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2621U (zh)
TW (1) TWM58070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509B (zh) * 2019-03-27 2023-01-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0709U (zh)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3182B2 (en) Plug-and-expand battery module
CN100370393C (zh) 具有可分离式系统模块和扩充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WO2000014849A1 (fr) Bloc d'alimentation portatif a tensions multiples equipe de cellules solaires
EP1566724A2 (en) Kinetic energy utilizing input device
US8633633B2 (en) Piezoelectric based energy supply using independent piezoelectric components
US20060244418A1 (en) Battery module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0222621U (zh) 便携式电脑
CN102339117A (zh) 触控式便携电子装置
US82533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ower management assembly
US20100253632A1 (en) Input module having piezoelectric pad
US20120103384A1 (en) Information inpu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088074B2 (en) System level device for battery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ntegration
CN201413498Y (zh) 具有压电组件的输入模块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789509B (zh) 可攜式電腦
US20120146915A1 (en) Notebook computer
CN103424703A (zh) 一种识别不同厚度电池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197866A (zh) 手机
US6380714B1 (en) Charger for wireless product
US20060007173A1 (en) Combined digitizer tablet and external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38356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40019778A1 (en) Hub device
CN210864472U (zh) 便携式电脑
CN105892579A (zh)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US20150001992A1 (en) Removable Piezoelectric Keyboard Cover with Outlet and Lighting System
CN220855566U (zh) 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