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102U -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102U
CN210220102U CN201920850313.4U CN201920850313U CN210220102U CN 210220102 U CN210220102 U CN 210220102U CN 201920850313 U CN201920850313 U CN 201920850313U CN 210220102 U CN210220102 U CN 210220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lectric valve
cold
low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03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kui Wu
吴延奎
Shuyuan Zhu
朱树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ke Design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ke Design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ke Design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ke Design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03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高温冷源(1)和低温冷源(2),末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高温冷水泵(3)、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低温冷水泵(4)、双冷源新风机组(6),电动阀门(A)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B)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C)位于低温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该空调系统利用高低温冷水串联,既发挥了温湿分控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调节,室内空气品质高的优点,又减少了部分负荷时段高温水泵和高温冷源的使用时间,节约了空调水系统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央空调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节费温湿分控空调水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采用温湿分控系统,可以对温湿度进行独立调节,既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又节省了空调再热能耗,节约了运行费用。
但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水系统,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即使负荷不大,也需要两套水系统同时运行,即使采用了变频水泵和变频冷水机组,由于最低频率的限制,水系统能耗依然较高,目前还没有特别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空调系统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使其能够在发挥温湿分控空调优势的前提下,又能大幅节约空调系统能耗。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源系统和末端系统,冷源系统包括高温冷源和低温冷源。末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高温冷水泵、干式空调末端空调设备,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低温冷水泵、双冷源新风机组。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其干式空调末端空调设备包括:高温风机盘管、高温空气处理机组、冷辐射吊顶、地板辐射盘管等。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水环路和低温水环路串联运行,通过各电动阀门来实现各工况之间的转换。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根据项目需要,多用户共用一套冷源系统。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根据项目需要,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可以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运行,通过各电动阀门来实现各工况之间的转换。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大温差温湿分控空调系统,电动阀门A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B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C位于低温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D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E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当多用户共用一套冷源系统时,电动阀门F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G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H位于第二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I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J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当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运行时,电动阀门K位于高温冷源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L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低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M位于低温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N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末端空调设备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O位于高温冷水泵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
根据上文所述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当湿度控制系统的和温度控制系统串联运行,且多用户共用一套冷源系统时,电动阀门P位于高温表冷器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Q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高温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R位于第二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S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T位于第一冷水泵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可以既能实现温湿分控看系统的优势用,又能节约空调系统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用于多用户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用于多用户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包括冷源系统和末端系统,冷源系统包括高温冷源(1)和低温冷源(2),末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高温冷水泵(3)、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低温冷水泵(4)、双冷源新风机组(6)。
电动阀门(A)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B)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C)位于低温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D)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E)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
平时,电动阀门(B、D)关闭,电动阀门(A、C、E)打开,高温冷水依次经过高温冷源(1)、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电动阀门(A)、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E)、高温冷水泵(3)完成一个内循环。低温冷水依次经过低温冷源(2)、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C)、低温冷水泵(4)完成一个内循环。
部分负荷时,电动阀门(B、D)打开,电动阀门(A、C、E)关闭,高温冷水依次经过高温冷源(1)、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高温冷水泵(3)完成一个内循环。低温冷水依次经过低温冷源(2)、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D)、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B)、低温冷水泵(4)完成一个内循环。
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用于多用户的原理图,温度控制系统增设高温板式换热器(7)和第一冷水泵(9),湿度控制系统增设低温板式换热器(8)和第二冷水泵(10)。电动阀门(F)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G)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H)位于第二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I)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J)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平时,电动阀门(G、I)关闭,电动阀门(F、H、J)打开。在部分负荷时,电动阀门(G、I)打开,电动阀门(F、H、J)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二冷水泵(10)、高温板式换热器(8)、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I)、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G)形成一个内循环;高温冷水依次经过高温板式换热器(7)、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第一冷水泵(9)完成一个内循环。
根据图3所示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的原理图。电动阀门(K)位于高温冷源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L)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低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M)位于低温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N)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末端空调设备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O)位于高温冷水泵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平时,电动阀门(L、N)关闭,电动阀门(K、M、O)打开。在部分负荷时,电动阀门(L、N)打开,电动阀门(K、M、O)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低温冷水泵(4)、低温冷源(2)、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N)、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L)形成一个内循环。
根据图4所示的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的水环路和温度控制系统水环路串联用于多用户的原理图。温度控制系统增设高温板式换热器(7)和第一冷水泵(9),湿度控制系统增设低温板式换热器(8)和第二冷水泵(10)。电动阀门(P)位于高温板式换热器(7)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Q)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高温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R)位于第二冷水泵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S)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低温回水管与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T)位于第一冷水泵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的连通回水管上。平时,电动阀门(Q、S)关闭,电动阀门(P、R、T)打开。在部分负荷时平时电动阀门(Q、S)打开,电动阀门阀(P、R、T)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二冷水泵(10)、低温板式换热器(8)、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S)、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Q)形成一个内循环环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际制作结构不局限与上述的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例如低温冷源形式的调整、高温冷源形式的调整、电动阀门位置的变化、其他阀门的增加、末端用户数量的增加等所作的变化,凡是与前述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冷源(1)和低温冷源(2),末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高温冷水泵(3)、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低温冷水泵(4)、双冷源新风机组(6)。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电动阀门,电动阀门A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B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C位于低温冷水泵(4)与双冷源新风机组(6)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D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E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回水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电动阀门,温度控制系统增设高温板式换热器(7)和第一冷水泵(9),湿度控制系统增设低温板式换热器(8)和第二冷水泵(10);设置多个电动阀门,电动阀门F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G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回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H位于第二冷水泵(10)与双冷源新风机组(6)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I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J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回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平时,电动阀门G、电动阀门I关闭,电动阀门F、电动阀门H、电动阀门J打开;在部分负荷时,电动阀门G、I打开,电动阀门F、H、J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二冷水泵(10)、低温板式换热器(8)、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I、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G形成一个内循环;高温冷水依次经过高温板式换热器(7)、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第一冷水泵(9)完成一个内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电动阀门,湿度控制系统的和温度控制系统串联,电动阀门K位于高温冷源(1)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L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回水管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低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M位于低温冷水泵(4)与双冷源新风机组(6)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N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回水管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O位于高温冷水泵(3)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回水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平时,电动阀门L、电动阀门N关闭,电动阀门K、电动阀门M、电动阀门O打开;在部分负荷时,电动阀门L、电动阀门N打开,电动阀门K、电动阀门M、电动阀门O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低温冷水泵(4)、低温冷源(2)、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N、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L形成一个内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电动阀门,温度控制系统增设高温板式换热器(7)和第一冷水泵(9),湿度控制系统增设低温板式换热器(8)和第二冷水泵(10);电动阀门P位于高温板式换热器(7)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供水管上,电动阀门Q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回水管与高温温回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R位于第二冷水泵(10)与双冷源新风机组(6)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S位于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回水管与高温供水管的连通管上,电动阀门T位于第一冷水泵(9)与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的连通回水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平时,电动阀门Q、电动阀门S关闭,电动阀门P、电动阀门R、电动阀门T打开;在部分负荷时平时电动阀门Q、电动阀门S打开,电动阀门阀P、电动阀门R、电动阀门T关闭,低温冷水依次经过第二冷水泵(10)、低温板式换热器(8)、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低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S、干式末端空调设备(5)、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供水管、双冷源新风机组(6)高温盘管回水管、电动阀门Q形成一个内循环环路。
CN201920850313.4U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220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313.4U CN21022010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313.4U CN21022010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102U true CN210220102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0313.4U Active CN21022010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7674A (zh) * 2021-10-27 2022-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7674A (zh) * 2021-10-27 2022-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CN114087674B (zh) * 2021-10-27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32617U (zh) 双向节能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206563379U (zh) 热泵式热源装置
CN106885320A (zh) 利用地热的除湿再热空调系统
CN106839172A (zh) 一种优化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控制系统
CN104033986B (zh) 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10220102U (zh) 一种温湿分控高低温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CN105890225A (zh) 一种部分热回收型空调冷热水及生活热水联合供应系统
CN103453691A (zh) 三合一冷暖空调与热水供应装置
CN101881495B (zh) 基于蒸发冷却的蓄冷式辐射空调系统
CN108716744A (zh) 一种双冷热源热泵驱动的空调系统
CN204757138U (zh) 一种室内机
CN108966606A (zh) 低噪音机房空气能节能装置
CN111912058B (zh) 一种建筑环境与壁面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8443960A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13310142A (zh) 一种特种舱室环境控制系统
CN103134120A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型双侧单冷源大温差空调
CN108534231B (zh) 空调器的新风调节系统及空调器
CN107763789B (zh) 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CN201740145U (zh) 一种采用蒸发冷却和蓄冷冷源的辐射空调装置
CN211476147U (zh) 一种具有冷凝热回收的泳池除湿机
CN203586604U (zh) 三合一冷暖空调与热水供应装置
CN203147936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型双侧单冷源大温差空调
CN110440355B (zh) 水电站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0220103U (zh) 一种大温差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CN208566952U (zh) 一种新型独立新风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