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9760U -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9760U
CN210219760U CN201921113594.1U CN201921113594U CN210219760U CN 210219760 U CN210219760 U CN 210219760U CN 201921113594 U CN201921113594 U CN 201921113594U CN 210219760 U CN210219760 U CN 21021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bottom cup
air inlet
fi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35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ibin Ji
纪会宾
Youjing You
游友静
Leilei Meng
孟磊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YA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Yade Mai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Yade Mai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Yade Mai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35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聚能盘、小火盖和底杯,所述底杯内安置有喷嘴,且喷嘴上安装有风门调节套,所述底杯上方通过支脚放置有分气座,所述分气座底部与喷嘴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引射管,所述分气座上套有水盘,所述分气座与水盘的装配面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聚能盘两次拉伸形成台阶式截面,依靠自身的支脚放在水盘上,所述小火盖外沿设置有凸台,且凸台正下方为点火针。该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通过底杯、分气座、大小火盖连接形成燃烧器的原理,形成内外双环燃烧器,利用喷嘴内置于底杯结构,使得内外环实现上进风,避免了开关橱柜门影响火焰状态,同时也避免了底部封死不易调节风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器主流技术还是在下进风燃烧器,这样燃烧器引射空气能力强,燃烧性能好;但对于嵌入式灶具而言,打开或关闭橱柜门时对燃烧器燃烧状态影响较大,严重时会导致燃烧器熄灭;对于集成灶而言,在烟机正常工作时对下进风燃烧器燃烧状态影响较大,导致出现红火、甚至燃烧器熄灭。
燃烧器风门结构是燃烧器的一个重要结构,对燃烧器燃烧工况存在很大影响,现有燃烧器风门技术还处于之前的拨片式风门结构,该结构占用灶具内部空间大,且需要在灶具底部进行调节,对于集成灶或者橱柜封闭时,调节风门很不方便。
目前燃烧器内环火盖外形都以规则圆柱为主,点火针暴露在锅底之下,当有水滴在烧热的点火针上时,有可能会导致点火针爆裂,菜叶掉落在点火针上时,导致点火不良。
燃烧器的聚能盘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废气排出。现有聚能盘的截面结构大都为圆弧状,汤汁溢出时,会沿着盘流在燃烧器上,给清洁带来困难。定位多采用与锅架配套,将聚能盘放在锅架上或锅架里面,这样的靠锅架定位的方式误差较大,使得聚能盘不能完全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因此需要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来规避以上问题,改变进风方向、方便调节风门、对点火针进行保护设计,同时设计一种新型聚能盘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聚能盘、小火盖和底杯,所述底杯内安置有喷嘴,且喷嘴上安装有风门调节套,所述风门调节套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文丘里管道的直径,所述底杯上方通过支脚放置有分气座,所述底杯内分别在内环与外环处安装喷嘴,喷嘴与底杯上预留位置锁合,所述喷嘴安装的仰角范围为5-10°,所述分气座底部与喷嘴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引射管,所述引射管上方设置有文丘里管道,所述分气座上套有水盘,所述分气座与水盘的装配面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聚能盘两次拉伸形成台阶式截面,依靠自身的支脚放在水盘上,且聚能盘的第一台阶高度范围为3-10cm,所述聚能盘距离坐锅平面的距离范围为8-15cm,所述小火盖外沿设置有凸台,且凸台正下方为点火针,所述点火针外侧套有点火针保护套,且点火针上方设置有点火伞。
优选的,所述分气座顶部安置有大火盖,且大火盖外侧边缘设置有稳火槽,所述稳火槽设置为向内侧倾斜结构,所述分气座上方及外侧被聚能盘包围,所述聚能盘的外圈直径是大火盖直径的2-3倍,且聚能盘的内圈直径与大火盖直径相差5-20mm,所述聚能盘与水盘之间间隙为二次空气进风口,且聚能盘底边高于分火器进风口,高度范围为0-3mm;所述聚能盘1与坐锅平面之间为高温烟气流出口,间距范围为8-12mm。
优选的,所述底杯上方依次放置有分气座、大火盖、水盘和聚能盘,且大火盖设置在小火盖的外侧,所述底杯采用下沉式结构,所述底杯上安装感温探头组件,且感温探头组件上方侧面安置有热电偶,所述底杯上方表面设置有分火器垂直定位,所述底杯在燃气进风通道处设置有底杯铝管锁合孔,所述底杯在燃气进风通道和喷嘴之间设置有喷嘴底杯锁合孔。
优选的,所述支脚设置有两种,分别为分气座的支脚和聚能盘的支脚。
优选的,所述台阶式截面由聚能盘内圈外围斜向上构成。
优选的,所述凸台下方内侧设置有火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通过底杯、分气座、大小火盖连接形成燃烧器的原理,形成内外双环燃烧器,利用喷嘴内置于底杯结构,使得内外环实现上进风,避免了开关橱柜门影响火焰状态,同时也避免了底部封死不易调节风门的情况;使用风门调节套通过调节引射面积来调节火焰状态;火盖加点火针防汤结构,既可以保证点火针使用寿命长一些,又可提高点火成功率,增加点火针保护结构,减小点火针断裂率,点火针安装结构,便于后期更换,增加了点火伞结构,减小点火针失效率;利用台阶式聚能盘,既可以承接汤汁、菜叶,又可以节省能源、易清洁,装配简单不受锅架影响,还可以为燃烧器提供更多的二次空气补充空间,提升燃烧器性能;增加了电子元件感温探头,接触式测试烹饪器具的温度;喷嘴上安装有风门调节套,控制文丘里管道一次进风量,调节一次空气进风量,适用于不同气源;分火器垂直定位结构,同时完成分火器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定位;火盖与分火器定位结构,完成锅架脚片处让位;大火盖外侧边缘设置有稳火槽,稳火槽设置为向内侧倾斜结构,斜向割槽可保证火孔离焰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能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点火针防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门调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环上进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环上进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进风文丘里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点火针安装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喷嘴安装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感温探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能盘,2、水盘,3、小火盖,31、点火伞,4、大火盖,41、稳火槽,5、分气座,6、喷嘴,7、风门调节套,8、底杯,81、分火器垂直定位,82、底杯铝管锁合孔,83、喷嘴底杯锁合孔,9、支脚,10、台阶式截面,11、点火针,12、凸台,13、火孔,14、引射管,15、坐锅平面,16、点火针保护套,17、感温探头组件,18、分火器,181、文丘里管道,19、热电偶,20、燃气进风通道,21、空气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聚能盘1、水盘2、小火盖3、点火伞31、大火盖4、稳火槽41、分气座5、喷嘴6、风门调节套7、底杯8、分火器垂直定位81、底杯铝管锁合孔82、喷嘴底杯锁合孔83、支脚9、台阶式截面10、点火针11、凸台12、火孔13、引射管14、坐锅平面15、点火针保护套16、感温探头组件17、分火器18、文丘里管道181、热电偶19、燃气进风通道20和空气进风通道21,底杯8内安置有喷嘴6,且喷嘴6上安装有风门调节套7,控制文丘里管道181一次进风量,风门调节套7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文丘里管道181的直径,底杯8上方通过支脚9放置有分气座5,底杯8内分别在内环与外环处安装喷嘴6,喷嘴6与底杯8上预留位置锁合,喷嘴6安装的仰角范围为5-10°,避免因水平引射导致文丘里管道杂物堆积,同时避免因角度过大空气中杂物堵塞喷嘴,喷嘴6上安装风门调节机构,调节一次空气进风量,适用于不同气源,分气座5底部与喷嘴6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引射管14,通过将14左右移动,调节14与7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引射能力,完成一次空气的引射,引射管14上方设置有文丘里管道181,分气座5上套有水盘2,分气座5与底杯8顶部的水盘2的装配面有一定的间隙,通过间隙向外环、内环补充一次空气,如附图5和6所示,黑色箭头为空气进风通道21,白色为燃气进风通道20,如附图8所示,黑色箭头为文丘里进风示意方向,分气座5顶部安置有大火盖4,且分气座5上方及外侧被聚能盘1包围,聚能盘1两次拉伸形成台阶式截面10,形成两个高温交换区,从而提升热效率,依靠自身的支脚9放在水盘2上,不需要锅架辅助支撑,台阶式结构的聚能盘1与普通盘相比,可以为燃烧器提供更多的二次空气补充空间,提升燃烧器性能,且聚能盘1的第一台阶高度范围为3-10cm,聚能盘1距离坐锅平面15的距离范围为8-15cm,小火盖3外沿设置有凸台12,且凸台12正下方为点火针11,凸台12下方内侧设置有火孔13,点火针11每次放电都会打在凸台12上,既可以防汤,也可以保证点火迅速,点火针11外侧套有点火针保护套16,减小点火针11裸露长度,减小点火针11断裂率,应保证火针保护套16上端距离点火针11电极位置大于电极到设计点火位置5mm,且点火针11上方设置有点火伞31,减小点火针11失效率;
分气座5顶部安置有大火盖4,且大火盖4外侧边缘设置有稳火槽41,稳火槽41设置为向内侧倾斜结构,斜向割槽可保证火孔离焰率,分气座5上方及外侧被聚能盘1包围,聚能盘1与大火盖4的装配面之间相差,聚能盘1的外圈直径是大火盖4直径的2-3倍,且聚能盘1的内圈直径与大火盖4直径相差5-20mm,增加聚能盘1结构,防止热能量损失,提高能效利用率,聚能盘1与水盘2之间间隙为二次空气进风口,且聚能盘1底边高于分火器18进风口,高度范围为0-3mm;聚能盘1与坐锅平面15之间为高温烟气流出口,间距范围为8-12mm;
底杯8上方依次放置有分气座5、大火盖4、水盘2和聚能盘1,且大火盖4设置在小火盖3的外侧,底杯8采用下沉式结构,底杯8与面板上方大气连通,下方与底壳完全隔绝,形成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底杯8上安装感温探头组件17,防止锅内温度过高,造成烹饪器具损坏,发生火灾伤害,还可控制油温,防止油温过高燃烧,油温过高产生致癌物质,且感温探头组件17上方侧面安置有热电偶19,接触式检测烹饪器具的温度,输送信号至控制电脑,根据信号判断切断起源或是减小火力,底杯8上方表面设置有分火器垂直定位81,完成分火器18的垂直方向和圆周方向定位,底杯8在燃气进风通道20处设置有底杯铝管锁合孔82,底杯8在燃气进风通道20和喷嘴6之间设置有喷嘴底杯锁合孔83;
支脚9设置有两种,分别为分气座5的支脚9和聚能盘1的支脚9;台阶式截面10由聚能盘1内圈外围斜向上构成,可以实现承接汤汁的功能,定位采用自立支脚的方式,不依靠锅架支撑;台阶式截面10由聚能盘1内圈外围斜向上构成;凸台12下方内侧设置有火孔13。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燃烧器之前,需要对整个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进行简单的结构了解,本实用新型利用独特的底杯8设计,使得外环、内环一次空气均来自于面板上方,完成内外环上进风结构,在喷嘴6上安装风门调节套7,通过调节风门调节套7与分气座5的引射管14的距离,完成调风门结构,在小火盖3的外环设计的凸台12,即可保护点火针11,又可以使得点火针11均匀放电在火盖的同一位置,聚能盘1采用台阶式外观,内圈外围斜向上,可以实现承接汤汁的功能,定位采用自立支脚的方式,不依靠锅架支撑;综上,本设计通过底杯8、分气座5、大小火盖连接形成燃烧器的原理,底杯8采用内外环上进风结构,利用风门调节套7调节风门结构,点火针11保护结构,火盖采用打孔方式,通过特定的聚能盘1提升燃烧器性能;其中,燃烧所需空气经分火器(18)与底杯(8)间隙,进入底杯(8)内腔体,喷嘴(6)处以一定速度流出可燃气体,在喷嘴(6)周围形成负压区,把可燃气体混合进入文丘里管道(181),混合后燃烧,隔绝橱柜内空气,形成完全上进风燃烧器,为保证充足的燃烧器所需空气量,此处间隙需满足5-10mm。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聚能盘(1)、小火盖(3)和底杯(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杯(8)内安置有喷嘴(6),且喷嘴(6)上安装有风门调节套(7),所述风门调节套(7)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文丘里管道(181)的直径,所述底杯(8)上方通过支脚(9)放置有分气座(5),所述底杯(8)内分别在内环与外环处安装喷嘴(6),喷嘴(6)与底杯(8)上预留位置锁合,所述喷嘴(6)安装的仰角范围为5-10°,所述分气座(5)底部与喷嘴(6)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引射管(14),所述引射管(14)上方设置有文丘里管道(181),所述分气座(5)上套有水盘(2),所述分气座(5)与水盘(2)的装配面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聚能盘(1)两次拉伸形成台阶式截面(10),依靠自身的支脚(9)放在水盘(2)上,且聚能盘(1)的第一台阶高度范围为3-10cm,所述聚能盘(1)距离坐锅平面(15)的距离范围为8-15cm,所述小火盖(3)外沿设置有凸台(12),且凸台(12)正下方为点火针(11),所述点火针(11)外侧套有点火针保护套(16),且点火针(11)上方设置有点火伞(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座(5)顶部安置有大火盖(4),且大火盖(4)外侧边缘设置有稳火槽(41),所述稳火槽(41)设置为向内侧倾斜结构,所述分气座(5)上方及外侧被聚能盘(1)包围,所述聚能盘(1)的外圈直径是大火盖(4)直径的2-3倍,且聚能盘(1)的内圈直径与大火盖(4)直径相差5-20mm,所述聚能盘(1)与水盘(2)之间间隙为二次空气进风口,且聚能盘(1)底边高于分火器(18)进风口,高度范围为0-3mm;所述聚能盘(1)与坐锅平面(15)之间为高温烟气流出口,间距范围为8-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杯(8)上方依次放置有分气座(5)、大火盖(4)、水盘(2)和聚能盘(1),且大火盖(4)设置在小火盖(3)的外侧,所述底杯(8)采用下沉式结构,所述底杯(8)上安装感温探头组件(17),且感温探头组件(17)上方侧面安置有热电偶(19),所述底杯(8)上方表面设置有分火器垂直定位(81),所述底杯(8)在燃气进风通道(20)处设置有底杯铝管锁合孔(82),所述底杯(8)在燃气进风通道(20)和喷嘴(6)之间设置有喷嘴底杯锁合孔(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9)设置有两种,分别为分气座(5)的支脚(9)和聚能盘(1)的支脚(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式截面(10)由聚能盘(1)内圈外围斜向上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2)下方内侧设置有火孔(13)。
CN201921113594.1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Active CN21021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3594.1U CN21021976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3594.1U CN21021976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9760U true CN210219760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3594.1U Active CN21021976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9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455A (zh) * 2020-07-01 2020-11-0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密闭厨柜的燃气灶具
WO2021243927A1 (zh) * 2020-06-06 2021-12-09 浙江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太极式旋火稳焰燃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3927A1 (zh) * 2020-06-06 2021-12-09 浙江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太极式旋火稳焰燃烧系统
CN111895455A (zh) * 2020-07-01 2020-11-0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密闭厨柜的燃气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533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006041B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10219760U (zh) 一种新型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
CN110006040B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02371784U (zh) 一种集热燃气灶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108343965B (zh) 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5316323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12204626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10107473U (zh)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烧器
CN210179620U (zh) 一种大功率灶具燃烧器
CN210107395U (zh)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109556144B (zh) 一种方便清洗、易调节且带有聚能环的灶具
CN208871674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6439938B (zh) 一种炉底全封闭式上进风高效燃气灶
CN208186429U (zh) 一种防水上进风燃烧器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12378012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盘的集成灶及燃气灶
CN205678671U (zh) 一种易拆装强制预混的红外线燃烧器
CN218972717U (zh) 一种具有三环火燃烧器的燃气灶
CN212673206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20911505U (zh) 一种防风型灶具支架
CN100545518C (zh) 一种浮附焰燃气灶
CN219995333U (zh) 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1

Address after: 314000 228, West Ring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SOYA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000 No. 886, Gaoxin Avenue, Sanjie Town,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GZHOU YADMAI KITCHEN WAR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