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6320U -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6320U
CN210216320U CN201920987339.3U CN201920987339U CN210216320U CN 210216320 U CN210216320 U CN 210216320U CN 201920987339 U CN201920987339 U CN 201920987339U CN 210216320 U CN210216320 U CN 21021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foundati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slope
bank protection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73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gbo Chen
陈景波
Jian Chen
陈坚
Gang Bao
包钢
Zhibing Zhu
朱智兵
Bing Wu
吴兵
Haitao Jiang
姜海涛
Kai Yan
闫凯
Feng Zhu
朱峰
Hui Zhao
赵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WATER CONSERVANCY SURVEY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73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及覆盖在土基外侧的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整体呈阶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土工布层、砂石垫层、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阶梯状所述护坡主体上包括至少一组阶梯式生态框,所述阶梯式生态框底部设有突出水平面的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通过护坡主体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较好意义上的“生态护岸”功能,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的稳定和土基与河道之间的水分交换,增强了河道的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同时在减少坡面冲刷的前提下,碎石和种植土为护坡植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实现了边坡防护、绿化的双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坡,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背景技术
防护坡在水利工程领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设施,其主要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河流的水域面积庞大,仅仅依靠植被覆盖来防止水土流失是远远不够的,防护坡也就成了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传统的护坡型式更多的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忽视了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单独采用植被作为防护坡,遇到雨水或洪水,植被被冲刷倾倒,水土流失严重;第二种是利用混凝土做地基,并将地基掩埋在土壤之下,单独一块设置的防护坡就如同一片植被一样,如若遇到洪水或者暴雨天气,同样极易被雨水或洪水冲毁;这两种结构对于城市景观河道来说,结构过于简单,美化效果差,不能满足城市景观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及覆盖在土基外侧的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整体呈阶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土工布层、砂石垫层、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阶梯状所述护坡主体上包括至少一组阶梯式生态框,所述阶梯式生态框底部设有突出水平面的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式生态框内填充有碎石、种植土和护坡绿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的外侧端高于内侧端,且外侧端的内侧面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相邻两组所述阶梯式生态框之间呈水平状。
进一步地,最高处所述阶梯式生态框的前端设有缓冲坡,且缓冲坡与水平面的夹角a大于0°小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及阶梯式生态框均采用多孔种植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及阶梯式生态框中采用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其内的石屑粒径在2~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及阶梯式生态框均采用抗冻等级F100及其以上的抗冻融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式生态框内的碎石粒径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通过依次设置的土工布层、砂石垫层、混凝土基础层和,土工布可以对土基表层的土壤起到滤土排水的作用,砂石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基承载力,增强了结构稳定性;
二、阶梯式生态框起到截留雨水的作用,减少对坡面的冲刷,同时护坡绿植可以起到立体美化坡面的作用;
三、混泥土防护层起到支撑阶梯式生态框的作用,同时混泥土防护层的外侧端高于内侧端,且外侧端的内侧面呈倾斜状起到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对坡面的直接冲刷;
四、F100及其以上抗冻融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岸主体的使用年限,降低了维护成本,使得该方案更加经济、合理;
五、最高处所述阶梯式生态框的前端设有缓冲坡,且缓冲坡与水平面的夹角a大于0°小于等于30°,此角度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对阶梯式生态框起到防护作用,坡度太大会增加水的流速,从而影响生态框内部护坡绿植的生长,同时缓冲坡起到的是导流作用,使得雨水流向河道;
综上所述,通过护坡主体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较好意义上的“生态护岸”功能,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的稳定和土基与河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增强了河道的调节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功能,抗洪强度大;同时在减少坡面冲刷的前提下,碎石和种植土为护坡植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实现了边坡防护、绿化的双重效果。这种设计理念的防护坡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水体自净效应于一体,既可以防止河道边坡的坍塌和滑落,又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同时也提供了河道与土壤中水分相互交换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河道的行蓄洪能力,可以很好的满足城市河道景观和行洪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阶梯式生态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阶梯式生态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基;2、护坡主体;3、土工布层;4、砂石垫层;5、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6、阶梯式生态框;601、碎石;602、种植土;603、护坡绿植;7、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8、缓冲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1及覆盖在土基1外侧的护坡主体2,护坡主体2整体呈阶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土工布层3、砂石垫层4、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阶梯状护坡主体2上包括两组阶梯式生态框6,相邻两组阶梯式生态框6之间呈水平状,阶梯式生态框6内填充有碎石601、种植土602和护坡绿植603,阶梯式生态框6内的碎石601粒径为3~5cm,阶梯式生态框6底部设有突出水平面的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的外侧端高于内侧端,且外侧端的内侧面呈倾斜状,具体倾斜角度β为77°,可较好的贴合现有生态框。且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内侧底部长度刚好等于阶梯式生态框6底部长度,最高处阶梯式生态框6的前端设有缓冲坡8,且缓冲坡8与水平面的夹角a大于0°小于等于30°。
其中,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均采用多孔种植混凝土浇筑。
其中,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中采用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其内的石屑粒径在2~4mm。
其中,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均采用抗冻等级F100及其以上的抗冻融混凝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工作时,按照由内之外依次铺上土工布形成土工布层3,铺上碎石形成砂石垫层4,浇注混凝土,然后养护完成的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和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上按层吊装阶梯式生态框6,随后在阶梯式生态框6内布置的种植土602和碎石601,最后将护坡绿植603种植在阶梯式生态框6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1)及覆盖在土基(1)外侧的护坡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主体(2)整体呈阶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土工布层(3)、砂石垫层(4)、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阶梯状所述护坡主体(2)上包括至少一组阶梯式生态框(6),所述阶梯式生态框(6)底部设有突出水平面的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生态框(6)内填充有碎石(601)、种植土(602)和护坡绿植(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的外侧端高于内侧端,且外侧端的内侧面呈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阶梯式生态框(6)之间呈水平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最高处所述阶梯式生态框(6)的前端设有缓冲坡(8),且缓冲坡(8)与水平面的夹角a大于0°小于等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均采用多孔种植混凝土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中采用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其内的石屑粒径在2~4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防护层(5)、第二混凝土基础防护层(7)及阶梯式生态框(6)均采用抗冻等级F100及其以上的抗冻融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生态框(6)内的碎石(601)粒径为3~5cm。
CN201920987339.3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Active CN21021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7339.3U CN21021632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7339.3U CN21021632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6320U true CN210216320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7339.3U Active CN21021632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6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668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广东中帆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N111924973A (zh) * 2020-08-11 2020-11-13 天津农学院 一种菜地尾水氮净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668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广东中帆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N111501668B (zh) * 2020-04-27 2021-09-17 广东中帆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N111924973A (zh) * 2020-08-11 2020-11-13 天津农学院 一种菜地尾水氮净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1997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CN210216320U (zh) 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利工程防护坡
CN207619930U (zh) 一种高稳态生态景观护坡结构
CN20727728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CN110761241B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205077512U (zh) 办公区的高边坡防护结构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109338994A (zh) 一种嵌合勾连框格生态护岸结构
CN216195256U (zh) 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
CN214573724U (zh) 一种河道护岸工程固定架
CN210439414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使用的景观防积水结构
CN108487418A (zh) 一种防治黄土区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结构
CN209260662U (zh) 一种嵌合勾连框格生态护岸结构
CN208899423U (zh) 一种具有蓄水防洪功能的山塘水库大坝
CN209429039U (zh) 一种具有岸边面源污染净化功能的生态驳岸
CN106522163A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生态砖
CN112252343A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083004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生态墙结构
CN206706679U (zh) 一种高强度水利工程护坡
CN105544464B (zh) 一种山区中小河流清滩料筑堤施工方法
CN214784505U (zh) 一种坡耕地农田生态路渠
CN219118069U (zh) 一种兼具结构与景观要求的城市河道复式生态护岸
CN110810105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
CN216445911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