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4918U -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4918U
CN210214918U CN201920897356.8U CN201920897356U CN210214918U CN 210214918 U CN210214918 U CN 210214918U CN 201920897356 U CN201920897356 U CN 201920897356U CN 210214918 U CN210214918 U CN 210214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organism
pipeline
management system
aquatic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73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jun Wu
武学军
Baobin Yang
杨保斌
Lincheng Zong
宗林成
Xiaohua Wang
王晓华
Xuming Liang
梁旭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c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c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c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c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73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4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4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4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管道和释放装置,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流通管和微生物装填器,流通管的一端与管道连接,流通管的另一端与微生物装填器连接,管道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微纳米气泡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后包裹住微生物,再由微生物装填器排出至水中,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能够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氧气与微生物结合被微生物所利用吸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同时提高微生物在水中的传播扩散速率及范围,微生物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使待处理水曝气充分,对水质净化、微生物及水生态治理修复均有极大好处。

Description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河湖治理的通用技术是曝气结合微生物,传统方式是直接向待治理的水域中投入微生物,并在水下曝气形成气泡,靠水流带动微生物及气泡的移动结合,但现有的曝气方式形成的气泡较大,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短,使得曝气不充分,而且充入水中的氧气很难充分与微生物结合被微生物所利用吸收,因此不利于微生物发挥有效作用和迅速繁殖,对于水生态治理修复的效果也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生态治理修复中氧气无法充分与微生物结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受限,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管道和释放装置,所述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包括流通管和微生物装填器,所述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装填器连接,所述管道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微生物装填器通过流道格栅连接。
其中,所述释放装置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上设有过水孔,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流通管的外侧,所述防护件包围所述微生物装填器。
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格栅网,所述格栅网上具有所述过水孔,所述格栅网与所述流通管连接,所述微生物装填器与所述流道格栅均位于所述格栅网内侧。
其中,所述格栅网为锥状,且其横截面面积沿所述流通管内的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格栅网的小口径端与所述流通管连接。
其中,所述防护件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于所述格栅网的大口径端上。
其中,所述防护罩为上凸的拱形。
其中,所述管道为多条,每条所述管道独立设置。
其中,所述管道为多条,多条所述管道相互并联设置。
其中,每条所述管道上的多个所述释放装置均匀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释放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以将水中的大气泡打散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进入流通管,最后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微生物预先放置在微生物装填器中,微纳米气泡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后包裹住微生物,再由微生物装填器排出至水中,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能够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产生大量自由基,有利于氧气与微生物结合被微生物所利用吸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同时提高微生物在水中的传播扩散速率及范围,传质效率高,微生物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使待处理水曝气充分,对水质净化、微生物及水生态治理修复均有极大好处。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生态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生态治理系统的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生态治理系统的释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水生态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水生态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管道;3:释放装置;31:流通管;32:微生物装填器;33:流道格栅;34:防护件;35:过水孔;341:格栅网;342: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管道2和释放装置3,管道2上设有至少一个释放装置3,释放装置3包括流通管31和微生物装填器32,流通管31的一端与管道2连接,流通管31的另一端与微生物装填器32连接,管道2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释放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以将水中的大气泡打散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进入流通管,最后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微生物预先放置在微生物装填器中,微纳米气泡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后包裹住微生物,再由微生物装填器排出至水中,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能够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产生大量自由基,有利于氧气与微生物结合被微生物所利用吸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同时提高微生物在水中的传播扩散速率及范围,传质效率高,微生物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使待处理水曝气充分,对水质净化、微生物及水生态治理修复均有极大好处。
其中,如图2所示,流通管31与微生物装填器32通过流道格栅33连接。流通管中的微纳米气泡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微生物装填器中包裹微生物向水中排出,另一部分直接通过流道格栅排出至水中,避免当微生物装填器与流通管连通处出现堵塞时,微纳米气泡因无法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又无法又其他渠道排出,造成流通管及管道整体因微纳米气泡聚集而内部压力增大,或微纳米气泡回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导致装置结构损坏的问题产生,同时提高微纳米气泡向水中的排出量及排出速率。
其中,释放装置3还包括防护件34,防护件34上设有过水孔35,防护件34设置于流通管31的外侧,防护件34包围微生物装填器32。流通管外侧设置防护件,防护件包裹微生物装填器,防护件上具有过水孔,微纳米气泡包裹微生物后由微生物装填器排出至微生物装填器和防护件之间,再通过过水孔排出至需要治理的水域中,防护件可阻止水下的杂质进入释放装置及管道内。
其中,如图3所示,防护件34包括格栅网341,格栅网341上具有过水孔35,格栅网341与流通管31连接,微生物装填器32与流道格栅33均位于格栅网341内侧。格栅网的网孔可作为过水孔,栅格网与流通管连接,防护范围包括微生物装填器与流道格栅,由流道栅格中流出的微纳米气泡通过格栅网进入待治理水域。本实施例中的防护件还可防护流道格栅外侧的水下杂质进入流通管中。
其中,格栅网341为锥状,且其横截面面积沿流通管31内的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格栅网341的小口径端与流通管31连接。格栅网为锥状,锥状格栅网倒置,小口径端在下并与流通管连接,大口径端朝上,呈自下而上的放射状,有利于微纳米气泡的向四周放射排出,扩大微生物在水域中的扩散和分布范围,提高水生态治理修复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格栅网与流通管为一体式,流通管的管身向微生物装填器所在方向延伸出扩口状的格栅网,在其他实施例中格栅网与流通管也可为分体式,便于拆卸安装。
其中,防护件34还包括防护罩342,防护罩342覆盖于格栅网341的大口径端上。格栅网的大口径端上覆盖连接防护罩,防护罩可以有效阻挡微生物装填器上方的水域的杂质落入格栅网的内侧,进一步防护其下方的微生物装填器、流通管和管道,防止装置阻塞受损。
其中,防护罩342为上凸的拱形。本实施例采用拱形的防护罩,符合力学原理,能够承受较大的水下压力,对于水流的冲击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对释放装置在水下的固定保持起到一定的力学稳固作用。
其中,每条管道2上的多个释放装置3均匀分布。每条管道上可以根据需要加装多个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均匀分布有利于微生物在水中的均匀分散,保证水域各位置上的治理程度均衡充分。
本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仅连接一条管道,管道上设置多个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固定于水下。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水生态治理系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管道2为多条,每条管道2独立设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多条管道,每条管道上设置多个释放装置,且每条管道相互独立互不连通,每条管道可针对水域中的某一位置,多条管道分散开来针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曝气和微生物扩散,使水域治理修复更加灵活可控,提高水生态治理修复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水生态治理系统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多条管道2相互并联设置。多条管道首尾并联设置,形成管网的结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一条主管路连接整个管网,该结构可集中针对水域某片区域的治理,在该位置上多条管路形成的管网稳定性较好,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释放更多的微纳米气泡包裹的微生物,对于局部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或水态波动较大的水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及治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释放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以将水中的大气泡打散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进入流通管,最后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微生物预先放置在微生物装填器中,微纳米气泡进入微生物装填器后包裹住微生物,再由微生物装填器排出至水中,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能够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产生大量自由基,有利于氧气与微生物结合被微生物所利用吸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同时提高微生物在水中的传播扩散速率及范围,传质效率高,微生物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使待处理水曝气充分,对水质净化、微生物及水生态治理修复有极大好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管道和释放装置,所述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包括流通管和微生物装填器,所述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装填器连接,所述管道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微生物装填器通过流道格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上设有过水孔,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流通管的外侧,所述防护件包围所述微生物装填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格栅网,所述格栅网上具有所述过水孔,所述格栅网与所述流通管连接,所述微生物装填器与所述流道格栅均位于所述格栅网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为锥状,且其横截面面积沿所述流通管内的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格栅网的小口径端与所述流通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于所述格栅网的大口径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上凸的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多条,每条所述管道独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多条,多条所述管道相互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管道上的多个所述释放装置均匀分布。
CN201920897356.8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Active CN210214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7356.8U CN210214918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7356.8U CN210214918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4918U true CN210214918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7356.8U Active CN210214918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4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191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太阳能曝气与微生物相复合的水体修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191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太阳能曝气与微生物相复合的水体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6630B (zh) 基于人工生态岛的浅窄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2356760B (zh) 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10214918U (zh) 一种水生态治理系统
CN114606986A (zh) 一种基于水流自耗能促进积淤的防冲刷装置
CN105435514A (zh) 一种离心水处理方法与设备
CN106630166A (zh) 一种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06677127B (zh) 一种用于城市人工河道治理的坝体装置
CN111042055B (zh) 一种堤坝护坡装置
CN211036870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修复治理的生态堤坝
CN109930567B (zh) 江河水流冲击汇水区鱼类生镜构造
CN216673983U (zh) 一种便于后续进行修补维护的生态护岸
CN215602641U (zh) 一种应用于湖泊的人工鱼巢
CN202899088U (zh) 一种新型的电站进水口拦污系统
RU2441172C1 (ru) Наплавная приливно-отливн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212998603U (zh) 一种黑臭河涌的半浮式围隔治理装置
CN110172950B (zh) 月池式阻流消波防护装置和系统
CN220746824U (zh) 一种不均匀泄流消力池结构
RU2339762C1 (ru) Рыбоход для привлечения и пропуска рыбы из нижнего бьефа гидроузла в верхний бьеф
LU500117B1 (en) Terrace type culture pond bottom and top water circulation exchange system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CN105366818B (zh) 一种复合型净水表流湿地系统
CN217895262U (zh) 一种用于流域治理的原位复合生态浮岛设备
CN2103136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新型絮凝沉淀池
CN210507299U (zh) 月池式阻流消波防护装置和防护系统
CN216808318U (zh) 一种池塘养殖生态水培植物装置
CN211773345U (zh) 一种水利净化植物护坡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ongguancun Technology Leasing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AIERS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76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ater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120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ater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Pledgee: Zhongguancun Technology Leasing Co., Ltd

Pledgor: BEIJING AIERS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447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