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7569U - 一种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7569U
CN210197569U CN201920728575.3U CN201920728575U CN210197569U CN 210197569 U CN210197569 U CN 210197569U CN 201920728575 U CN201920728575 U CN 201920728575U CN 210197569 U CN210197569 U CN 210197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air flow
pipeline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85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ei Chen
陈磊
Jingxian Huang
黄景贤
Yong She
捨勇
Hua Zhong
仲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LIN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LIN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LIN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LIN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85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7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7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7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包括具有第一风机的第一气流通路、具有第二风机的第二气流通路、用于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与第一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第一风机转速的第一电容、与第二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第二风机转速的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均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容来匹配对应风机,实现对风机转速的限制,一旦气流通路安装错误,可以简单地通过对换电容来调整风机达到所需转速,使得新风机安装效率得以提高,便于新风机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用于实现室内外通风换气功能的设备,其具有两条气流通路,分别是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气流通路(以下称之为第一气流通路)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气流通路(以下称之为第二气流通路),两条气流通路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风机,风机连接至控制器并由控制器进行控制。
由于两条气流通路对风机转速的需求不同,故现有新风机中,往往通过控制器与风机所构成的固定电路,使得一旦新风机一旦组装完成,则各风机的转速即固定为所需转速。例如,第一气流通路中,风机所需转速为a,第二气流通路中,风机所需转速为b。则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流通路中的风机仅以转速a工作,控制第二气流通路中的风机仅以转速b工作,两个风机的转速无法再调节。
在安装整台新风机时,若两条气流通路安装错误,将第一气流通路连接到本应连接第二气流通路的位置处,将第二气流通路连接到本应连接第一气流通路的位置处,使得从气流流通方向来看,两条气流通路接反。此时,需要第一气流通路上的风机按转速b工作,第二气流通路上的风机按转速a工作。但由于风机的转速已固定不变,故无法满足其所在气流通路的需求。此时,只能重新安装整台新风机,将两条气流通路连接正确,否则新风机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气流通路安装错误时能够便捷地实现气流通路调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且便于使用的新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风机,包括具有第一风机的第一气流通路、具有第二风机的第二气流通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一风机转速的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二风机转速的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控制指令的液晶开关或双位开关。
优选的,所述新风机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和所述第二气流通路之间能量传递的全热回收芯体,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和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均接入所述全热回收芯体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粗效过滤器,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粗效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除霾过滤芯,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除霾过滤芯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新风机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覆盖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第一气流通路、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均设置与所述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其的吊耳。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电控盒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容来匹配对应风机,实现对风机转速的限制,一旦气流通路安装错误,可以简单地通过对换电容来调整风机达到所需转速,使得新风机安装效率得以提高,便于新风机的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外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控制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以上附图中:1、第二出风口;2、第一进风口;3、外壳;4、盖板;5、第二进风口;6、第一出风口;7、吊耳;8、第二风机;9、插槽;10、全热回收芯体;11、第一粗效过滤器;12、第二粗效过滤器;13、电控盒;14、保护开关;15、除霾过滤芯;16、第一风机;17、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风机,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3、覆盖开口的盖板4以及设置在外壳3内的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
外壳3大致呈长方体,盖板4设置在其一个底面上,外壳3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其的吊耳7。外壳3上设置有与第一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一进风口2和第一出风口6、与第二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二进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1。
正常情况下,第一气流通路用于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第二气流通路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通过第一进风口2、第一出风口6以及第二进风口5、第二出风口1,第一气流通路、第二气流通路与新风机外部的管线实现连接。第一气流通路具有第一风机16,该第一气流通路包括第一进风口2、第一出风口6、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一进风口2和第一出风口6之间,第一风机16设置于第一管路上。第二气流通路具有第二风机8,该第二气流通路包括第二进风口5、第二出风口1、第二管路,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二进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1之间,第二风机8设置于第二管路上。第一风机16和第二风机8采用规格相同的设备。
该新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风机16和第二风机8的控制器。如附图3或附图4所示,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M-05-V1.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分别与控制芯片M-05-V1.1相连接。第一电容C1、控制芯片M-05-V1.1、第一风机16D1连接构成第一风机16D1的工作电路,则第一电容C1与第一风机16D1相匹配而能够限制第一风机16D1的转速,即选择不同容值的第一电容C1即可以改变第一风机16D1的转速。第二电容C2、控制芯片M-05-V1.1、第二风机8D2连接构成第二风机8D2的工作电路,则第二电容C2与第二风机8D2相匹配而能够限制第二风机8D2的转速,即选择不同容值的第二电容C2即可以改变第二风机8D2的转速。此外,控制器还包括用于向控制芯片M-05-V1.1输入控制指令的液晶开关或双位开关。控制器可以设置于电控盒13内。
对于该新风机,安装正确的情况下,开机后第一风机16以转速a工作,第二风机8以转速b工作,使得第一气流通路实现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功能,第二气流通路实现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功能。若安装时,错将第一气流通路两端的第一进风口2、第一出风口6与第二气流通路两端的第二进风口5、第二出风口1接反,则只需要拆卸下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对调位置后再连接到控制芯片上,即可使得第一风机16以转速b工作,第二风机8以转速a工作,此时,第一气流通路可以实现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功能,而第二气流通路则实现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功能,第一风机16和第二风机8的转速满足其所在的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的功能要求。由于只需将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拆卸并对调安装,相比于重新安装整台新风机,即重新连接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非常便捷,易于实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该新风机还采用以下方案:
新风机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之间能量传递的全热回收芯体10,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均接入全热回收芯体10中。
第一进风口2与第一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粗效过滤器11,第二进风口5与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粗效过滤器12。第一管路和第一出风口6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除霾过滤芯15(中效过滤芯),如除霾过滤芯15通过插槽9安装于第一管路和第一出风口6之间。第二管路与第二出风口1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除霾过滤芯15的插槽9。当需要对调第一气流通路和第二气流通路的功能时,需将除霾过滤芯15由第一管路和第一出风口6之间拆下,并安装到第二管路与第二出风口1之间。
全热回收芯体10与第一风机16、第二风机8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多个卡子17安装在外壳3内。该整体正对外壳3上的盖板4,便于打开盖板4进行检修。外壳3内还可以设置与控制芯片M-05-V1.1连接的保护开关14。
以上方案的新风机是一款集通风换气、能量回收、新风净化的节能环保产品,该机组可以通过风管送入室外富有氧气的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室内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污浊空气。室外新鲜空气和室内污浊空气在机组内交叉流动时,机组将污浊空气中的空调能量(夏季冷量,冬季热量)回收传递给新鲜空气,从而节省空调能量减少空调使用费用。该机组具有高效除霾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新鲜空气中可能含有的PM2.5颗粒,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身体健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机,包括具有第一风机的第一气流通路、具有第二风机的第二气流通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一风机转速的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风机相匹配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二风机转速的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入控制指令的液晶开关或双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和所述第二气流通路之间能量传递的全热回收芯体,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和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均接入所述全热回收芯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路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粗效过滤器,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粗效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除霾过滤芯,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除霾过滤芯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覆盖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第一气流通路、所述第二气流通路均设置与所述外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气流通路的两端对应连接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其的吊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电控盒内。
CN201920728575.3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新风机 Active CN210197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575.3U CN21019756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575.3U CN21019756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7569U true CN21019756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8575.3U Active CN21019756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7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0118B (zh) 除湿净氧系统
JP2020522671A (ja) 異なる吐出方向の双方向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
CN205980157U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机
CN210320482U (zh) 一种智能控制新风净化一体机
CN104390280B (zh) 一种窗式空气净化机
CN104325862A (zh) 车载内环境管理系统及车内环境控制方法
CN111023533A (zh) 多功能直流旁通净化型全热交换机
CN104654457A (zh) 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214891712U (zh) 一种带取暖功能的净化器
CN210197569U (zh) 一种新风机
CN104864511A (zh) 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79877U (zh) 一种带除湿功能的电气控制柜
CN104807209A (zh) 太阳能取暖新风机
CN107420982A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21251U (zh) 过滤加湿型新风机组
CN107655070A (zh) 一种集空调器与净化器于一体的风管机
CN107355866B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0717839U (zh) 一种吊顶式新风空调机
CN206531229U (zh) 野外通信机房过滤免维护高效双向新风系统
CN211822852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组
CN104832980A (zh) 一种附加在现有空调机室内挂机上的空气净化单元
CN209983000U (zh) 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
CN107504587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920322U (zh) 一种多功能的新风系统自动过滤系统
CN206196188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