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5367U - 智能避雨亭 - Google Patents

智能避雨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5367U
CN210195367U CN201921002571.3U CN201921002571U CN210195367U CN 210195367 U CN210195367 U CN 210195367U CN 201921002571 U CN201921002571 U CN 201921002571U CN 210195367 U CN210195367 U CN 210195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ilion
motor
drive
expansion plate
kio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25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ang Cheng
程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wei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wei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wei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wei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25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5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5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5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和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的曲杆组件,所述曲杆组件驱动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曲杆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使得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

Description

智能避雨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和居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园林作为一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园林的修建中,避雨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物,而现有的避雨亭多拘泥于传统的设计,不能够与现代环保技术相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功能较为单一。特别是下雨时,园林游玩人数过多,而考虑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园林中避雨亭的数量以及容纳量设置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人避雨,给游玩的人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和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的曲杆组件,所述曲杆组件驱动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曲杆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使得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亭盖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杆组件包括转动体以及转动连接至所述转动体端部的驱动杆,所述转动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使得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动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板朝向所述亭盖内的一端连接一连接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使得所述曲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伸缩板的伸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上连接一驱动轴,所述转动体上设有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至所述驱动连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枢转连接部,所述转动体的端部枢转连接至所述驱动杆一端的枢转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枢转连接至所述驱动杆另一端的枢转连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板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亭盖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所述伸缩板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亭盖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亭盖内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驱动电机和太阳能控制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在亭盖中设置可伸缩的伸缩板,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伸缩板伸出亭盖或者缩回亭盖。下雨时,人们可以进入智能避雨亭中避雨,当人数超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时,可以打开开关,使得伸缩板伸出亭盖,扩大亭盖的遮雨面积,提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给人们带来便利。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达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的效果,不仅能够满足驱动电机用电的需求,还能够为园林其他场所的用电提供支持,彰显了环保理念,使得园林更具有现代化气息,将传统设计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避雨亭的伸缩板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避雨亭的伸缩板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曲杆组件在第一位置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曲杆组件在第二位置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避雨亭10,包括亭盖12、用于支撑亭盖12的立柱14、伸缩板16和驱动电机18,本实施例中,立柱14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柱14也可以设置成一根或者多根。伸缩板16可伸缩地设置在亭盖12内,驱动电机18设置在亭盖12内并与伸缩板16驱动连接,用以驱动伸缩板16在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当伸缩板16位于伸出位置时,伸缩板16至少部分伸出亭盖12;当伸缩板16位于缩回位置时,伸缩板16缩回至亭盖12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伸缩板16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板16分别设置在亭盖12的两端,亭盖12的两端设有用于供伸缩板16伸出的开口,亭盖12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两伸缩板16的支架20,伸缩板16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
驱动电机18包括电机32和驱动连接至电机32的曲杆组件,曲杆组件驱动连接至伸缩板16,电机32能够驱动曲杆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使得当曲杆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伸缩板16位于亭盖12内,如图3所示,此时伸缩板16位于其缩回位置;当曲杆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伸缩板16至少部分伸出亭盖12,如图4所示,此时伸缩板16位于其伸出位置。曲杆组件包括转动体34以及转动连接至转动体34端部的驱动杆36,转动体34驱动连接至电机32,使得电机32能够驱动转动体3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两个伸缩板16,因此,驱动杆36也设置为两个,两个驱动杆36分别转动连接,例如铰接至转动体34的两端,两个驱动杆36分别转动连接至对应的伸缩板16,电机32连接至转动体34的中间位置,驱动转动体3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转动体34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驱动驱动杆36由与转动体34成一预设角度的位置朝向与转动体34平行的位置转动,进而推动伸缩板16朝向亭盖12外移动;转动体34在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驱动驱动杆36由与转动体34平行的位置朝向与转动体34成一预设角度的位置转动,进而收拉伸缩板16朝向亭盖12内移动。
为了使得驱动杆36更好地推拉伸缩板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两个伸缩板16朝向亭盖12内的一端分别连接一连接杆38,驱动杆36转动连接至连接杆38的端部,使得曲杆组件通过连接杆38驱动伸缩板16的伸缩。
更具体地,电机32上驱动连接一驱动轴40以驱动驱动轴40转动,转动体34的中部设有驱动连接部42,驱动轴40驱动连接至驱动连接部42,以驱动转动体34转动。驱动连接部42例如为设置在转动体34上的螺孔,在驱动轴40的连接端对应设置螺纹,驱动轴40的连接端螺纹连接至螺孔内从而实现驱动轴40与转动体34驱动连接。驱动杆36的两端分别设有枢转连接部44,转动体34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至两个驱动杆36一端的枢转连接部44,两个连接杆38的端部分别枢转连接至两个驱动杆36另一端的枢转连接部44。枢转连接部44例如为设置在驱动杆36两端的轴孔,在转动体34的两端以及连接杆38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配合的轴销,轴销插入轴孔内从而实现驱动杆36分别与转动体34和连接杆38的枢转连接。
为了方便人们控制伸缩板16的伸缩,在立柱14上设有开关按钮24,开关按钮24与驱动电机18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8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伸缩板16的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8为步进电机,能够控制伸缩板16伸出亭盖12的长度,这样使得人们能够根据避雨人数的多少调整伸缩板16伸出的长度,增强实用性和用户体验。驱动电机18可以连接市电。
本实施例中,智能避雨亭10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6、太阳能控制器28和蓄电池30,太阳能电池板26、驱动电机18和太阳能控制器28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其中,太阳能电池板26设置在亭盖12顶部用以吸收太阳能,太阳能控制器28和蓄电池30设置在亭盖12内,太阳能控制器28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26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30内,以为智能避雨亭10及驱动电机18提供电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扩展避雨面积的智能避雨亭。在亭盖中设置可伸缩的伸缩板,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伸缩板伸出亭盖或者缩回亭盖。下雨时,人们可以进入智能避雨亭中避雨,当人数超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时,可以打开开关,使得伸缩板伸出亭盖,扩大亭盖的遮雨面积,提升智能避雨亭的容纳量,给人们带来便利。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达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的效果,不仅能够满足驱动电机用电的需求,还能够为园林其他场所的用电提供支持,彰显了环保理念,使得园林更具有现代化气息,将传统设计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避雨亭,包括亭盖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亭盖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避雨亭还包括伸缩板和驱动电机,所述伸缩板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亭盖内,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和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的曲杆组件,所述曲杆组件驱动连接至所述伸缩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曲杆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使得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板位于所述亭盖内,当所述曲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亭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亭盖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杆组件包括转动体以及转动连接至所述转动体端部的驱动杆,所述转动体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使得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动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朝向所述亭盖内的一端连接一连接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使得所述曲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伸缩板的伸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连接一驱动轴,所述转动体上设有驱动连接部,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至所述驱动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枢转连接部,所述转动体的端部枢转连接至所述驱动杆一端的枢转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枢转连接至所述驱动杆另一端的枢转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设置为两个,两个伸缩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亭盖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所述伸缩板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雨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亭盖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亭盖内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驱动电机和太阳能控制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CN201921002571.3U 2019-06-28 2019-06-28 智能避雨亭 Active CN210195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2571.3U CN210195367U (zh) 2019-06-28 2019-06-28 智能避雨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2571.3U CN210195367U (zh) 2019-06-28 2019-06-28 智能避雨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5367U true CN210195367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2571.3U Active CN210195367U (zh) 2019-06-28 2019-06-28 智能避雨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5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70305B1 (en) Structure of canopy
CN207485040U (zh) 防雨节能的车站亭
CN102859099B (zh) 雨伞式自动帐篷支架结构
CN206144241U (zh) 一种电力高压传输设备
CN203105907U (zh) 一种路灯伞
CN207728061U (zh) 一种预埋式电动遮阳棚
KR100517368B1 (ko) 캐노피의 구조
CN210195367U (zh) 智能避雨亭
CN103689884B (zh) 多功能景观遮阳伞
CN209994152U (zh) 智能避雨亭
CN111305712A (zh) 一种可升降旋转打开的落地窗系统
CN201095879Y (zh) 电动开合天幕
CN105667282A (zh) 一种汽车罩
CN214996381U (zh) 一种可快速拉伸的景观园林休息区遮阳组件
CN206744114U (zh) 一种多功能园林护栏
CN207100776U (zh) 一种太阳能的多功能户外遮阳伞
CN211974749U (zh) 一种可升降旋转打开的落地窗系统
CN200955233Y (zh) 一种能升降折叠的遮阳防雨罩
DE202005014335U1 (de) Schirmeinrichtung
CN200985657Y (zh) 便携式电动伸缩多功能棚房
WO2022032349A1 (en) A solar innovation system
CN203538560U (zh) 自动太阳伞
CN215532195U (zh) 一种机械景观伞
CN203646652U (zh) 多功能景观遮阳伞
CN207186183U (zh) 一种多功能遮阳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