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820U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820U
CN210191820U CN201920864921.0U CN201920864921U CN210191820U CN 210191820 U CN210191820 U CN 210191820U CN 201920864921 U CN201920864921 U CN 201920864921U CN 210191820 U CN210191820 U CN 210191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ing
fuselage
unmanned aerial
fixed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49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nventor Has Waived The Right To Be Mentioned The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uangsh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xun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xun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xun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49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固定翼、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固定翼的两个支臂、固定于所述支臂的旋翼组件、推进动力组件、尾翼以及支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四个,每个所述支臂上分别安装两个所述旋翼组件且形成矩阵分布,所述尾翼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间隔且位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尾翼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支臂的水平尾翼以及由所述水平尾翼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底面的垂直尾翼;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侧。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重量小、抗风能力强且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多局限,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应运而生解决了众多问题,在军事、公安、农业、测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一般采用四旋翼+固定翼复合布局,即四旋翼部分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部分用于巡航飞行,这样的布局兼有多旋翼灵活起降、不需要跑道和固定翼无人机可长时间续航飞行的优势。但考虑到机身外部会加挂相机、吊舱、雷达等任务载荷,所以仍然需要安装起落架。如采用传统的轮滑式起落架,其重量会增加、阻力也会增大,降低了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此外,相比于滑跑或弹射的固定翼无人机多一套四旋翼系统,所以重量会略重于一般的无人机,因此对起落架的强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量小且可靠性好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由所述机身长轴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的主固定翼、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固定翼且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机身长轴相对两侧的两个支臂、固定于所述支臂的旋翼组件、固定于所述机身尾端的推进动力组件、连接于两个所述支臂的尾翼以及固定于所述机身下方并向远离所述机身方向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四个,每个所述支臂上分别安装两个所述旋翼组件且形成矩阵分布,所述尾翼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间隔且位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尾翼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支臂的水平尾翼以及由所述水平尾翼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底面的垂直尾翼;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垂直尾翼远离所述水平尾翼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环形筒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呈翼型状的流线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所述机身的轴线正对。
优选的,同一所述支臂上的两个所述旋翼组件关于所述主固定翼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所述机身下方安装所述支架并使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侧,充当前起落架,同时将两个所述垂直尾翼由所述水平尾翼向下垂直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底面,充当后起落支架,上述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立柱结合脚轮式的起落架结构极大减轻重量,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支架与两个所述垂直尾翼形成三点式起落架结构,稳定性更好;因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重心之前,防止机身向前倾覆,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前起落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包括机身1、推进动力组件2、主固定翼3、支臂4、旋翼组件5、尾翼6以及支架7。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为单发螺旋桨固定翼无人机。
所述推进动力组件2安装于所述机身1尾部,用于提供水平推力。
所述主固定翼3由所述机身1长轴相对两侧延伸形成,主要用于巡航飞行。即,所述机身1的左右两侧均延伸出一所述主固定翼3,当然,两个所述主固定翼3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所述支臂4包括两个且均与所述机身1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支臂4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固定翼3且分别位于所述机身1长轴的相对两侧。
所述旋翼组件5安装于所述支臂4,用于提供垂直起降升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翼组件5包括四个,每两个所述旋翼组件5安装于同一所述支臂4且分设于所述主固定翼4的前后两侧,四个所述旋翼组件5呈矩阵分布。即以飞行员视角的前后左右为方向参考,四个所述旋翼组件5分别为位于所述机身1左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及右前方,形成四旋翼布局。
更优的,同一所述支臂上4的两个所述旋翼组件5关于所述主固定翼3对称设置,以提高垂直起降时力的稳定性。
所述尾翼6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2间隔且位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尾翼6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支臂4的水平尾翼61以及由所述水平尾翼61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1底面的垂直尾翼62,两个所述垂直尾翼62可作为垂直安定面,充当后起落架结构,实现双重复合作用。
所述支架7固定于所述机身1下方并向远离所述机身1方向向下延伸,用以充当前起落架结构。
所述支架7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6的一侧。即位于该重心位置之前即可,可保证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着陆时稳定、不向前倾覆。更优的,所述支架7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正对。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呈环形筒状结构,其结构重量小。更优的,所述支架7的横截面呈翼型状的流线型结构。该结构设计使得所述支架7不仅其到支撑机身1的作用,因其截面呈翼型状的流线型结构,也具有垂直安定面的作用,且流线型结构大幅度减小阻力。
所述垂直尾翼62远离所述水平尾翼6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7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且均超出所述机身1的底面,实现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在着陆时触地,保障稳定性。
所述述支架7与两个所述垂直尾翼62形成三点式起落架结构,稳定性更好,且相对于传统的立柱结合脚轮式的起落架结构极大减轻重量,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支架7位于机身1的重心之前,有利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00在垂直起降阶段提高其抗风能力。原理是所述支架7与所述垂直尾翼62产生的偏航力矩相反,可以相互抵消,减小了偏航力矩,提高了航向稳定性。
载荷8可置于机身1下部前方即所述支架7远离所述尾翼6的一侧,避免了所述支架7阻挡载荷的视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所述机身下方安装所述支架并使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侧,充当前起落架,同时将两个所述垂直尾翼由所述水平尾翼向下垂直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底面,充当后起落支架,上述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立柱结合脚轮式的起落架结构极大减轻重量,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支架与两个所述垂直尾翼形成三点式起落架结构,稳定性更好;因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重心之前,防止机身向前倾覆,提高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由所述机身长轴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的主固定翼、分别固定于所述主固定翼且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机身长轴相对两侧的两个支臂、固定于所述支臂的旋翼组件、固定于所述机身尾端的推进动力组件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支臂的尾翼;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四个,每个所述支臂上分别安装两个所述旋翼组件且形成矩阵分布,所述尾翼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间隔且位于所述推进动力组件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支臂的水平尾翼以及由所述水平尾翼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并超出所述机身底面的垂直尾翼;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下方并向远离所述机身方向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重心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尾翼远离所述水平尾翼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环形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呈翼型状的流线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机身的轴线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支臂上的两个所述旋翼组件关于所述主固定翼对称。
CN201920864921.0U 2019-06-10 2019-06-10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Active CN210191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4921.0U CN210191820U (zh) 2019-06-10 2019-06-10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4921.0U CN210191820U (zh) 2019-06-10 2019-06-10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820U true CN210191820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4921.0U Active CN210191820U (zh) 2019-06-10 2019-06-10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6034A (zh) * 2021-08-31 2021-11-30 谷国强 一种双旋翼直升机与固定翼结合一体化载人飞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6034A (zh) * 2021-08-31 2021-11-30 谷国强 一种双旋翼直升机与固定翼结合一体化载人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2934U (zh) 旋翼、固定翼双模式飞行器
CN107571994B (zh) 一种飞行器
CN103332293A (zh)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KR101933003B1 (ko) 고정익 형상을 갖는 수직이착륙 쿼드로터 드론
CN205076045U (zh) 可变结构的复合式飞行器
US20180312241A1 (en) Landing gear fairing with aerodynamic surfaces for tail sitter aircraft
CN112937849A (zh) 一种倾转式和固定式螺旋桨组合布局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10191820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7021208A (zh) 一种利用涵道的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控制方法
CN211281472U (zh) 一种涵道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11253017U (zh) 一种串列翼可垂直起降的无人飞机
CN105523182A (zh) 前后双倾转旋翼垂直起降飞机
CN209833994U (zh) 一种联接翼构型的新型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0775250A (zh) 一种变体倾转旋翼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6332756U (zh) 一种分布式电动尾桨直升机
CN106741932B (zh) 一种基于垂直起降的混合型九轴无人机
CN107284658B (zh) 一种复合型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
CN216580979U (zh) 一种l型结构垂直起降飞行机构和飞行器
CN212473892U (zh) 一种组件化的复合翼无人机
CN211252991U (zh) 一种变体倾转旋翼机
CN214029126U (zh) 一种共轴双桨复合推力直升机
CN210592420U (zh) 一种载人飞行器
CN207510713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CN112874772A (zh) 一种以多旋翼构架为主的倾转复合翼飞行器
CN111661331B (zh) 一种可变模态环翼涵道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01, 102 and 103, 1 / F, Chuangye building, No. 58, Second Street, Zhengzhou area, Zhengzhou pilot Free Trade Zone, 450008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Chuangsh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1, 102 and 103, 1 / F, Chuangye building, No. 58, Second Street, Zhengzhou area, Zhengzhou pilot Free Trade Zone, 450008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Huaxun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