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7664U - 双层直圆柱筒筛 - Google Patents
双层直圆柱筒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87664U CN210187664U CN201921049082.3U CN201921049082U CN210187664U CN 210187664 U CN210187664 U CN 210187664U CN 201921049082 U CN201921049082 U CN 201921049082U CN 210187664 U CN210187664 U CN 2101876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drum
- screen
- dust cover
- double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包括:第一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仅不能供瓷球通过;第二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仅能供粉尘通过,第二筛筒环绕在第一筛筒外,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筛筒中心线和第二筛筒中心线均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防尘罩,其内设置有空腔,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设置在防尘罩内;进料组件,其安装在防尘罩上,进料组件与第一筛筒高端连通;第一排料组件,其与第一筛筒低端连通;第二排料组件,其与第二筛筒低端连通;以及第三排料组件,其与防尘罩底部连通。双层直圆柱筒筛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人工筛选而导致筛选得到的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净化装置内物料筛选,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
背景技术
每次天然气净化装置的检修,对固体催化剂、瓷球及粉尘的筛选都会花去大量检修人员的很长时间,要投入大量人员对反应器内的固体催化剂及瓷球进行运输、筛选以及一系列的后续工作,最后才能得到达到再利用质量要求的瓷球和催化剂。然而筛选这一个关键的步骤现在还是利用无动力直行长条筛人工进行处理的,又加上需筛选量大,人力毕竟有限,筛选时间长,而且人工筛选达到再利用的质量要求效率低,返工概率很大;固体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运输和筛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筛选人员可能造成身体上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人工筛选而导致筛选得到的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包括:第一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仅不能供瓷球通过;第二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仅能供粉尘通过,第二筛筒环绕在第一筛筒外,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筛筒中心线和第二筛筒中心线均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防尘罩,其内设置有空腔,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设置在防尘罩内;进料组件,其安装在防尘罩上,进料组件与第一筛筒高端连通;第一排料组件,其与第一筛筒低端连通;第二排料组件,其与第二筛筒低端连通;以及第三排料组件,其与防尘罩底部连通。
优选的是,该直圆柱筒筛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安装在防尘罩外,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筛筒和/或第二筛筒,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旋转。
优选的是,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链条传动机构、主动轴以及若干第二连接件,电机安装在防尘罩外,在防尘罩一端安装有链条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链条传动机构输出端连接至主动轴一端,主动轴横跨防尘罩空腔,主动轴能转动地安装在防尘罩上,主动轴通过若干第二连接件与第一筛筒连接。
优选的是,进料组件包括:导料管、连通管以及料斗,导料管穿入至防尘罩内,导料管低端与第一筛筒高端连通,导料管高端与连通管低端连通,连通管高端与料斗低端连通。
优选的是,在连通管处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连通管的开度大小。
优选的是,在料斗上安装有封闭件,封闭件用于将料斗底部隔离,封闭件上具有泄压功能或在封闭件上安装有泄压组件。
优选的是,第一排料组件包括:第一排料管,防尘罩形成有供第一筛筒低端伸入的第一承接腔,第一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一排料管一端,第一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优选的是,第二排料组件包括:第二排料管,防尘罩形成有供第二筛筒低端伸入的第二承接腔,第二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二排料管一端,第二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优选的是,第三排料组件包括:两第三排料管,防尘罩底部形成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承接腔,第三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三排料管一端,第三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优选的是,封闭件包括:上框、下框、插脚、透气布、安装座、支撑座以及限转机构,上框与下框之间夹紧有透气布,上框和下框均为圆环形,上框连接至插脚一端,插脚另一端穿过透气布后与下框可拆卸连接,下框用于压紧在料斗顶面上,下框一侧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铰接在支撑座上,安装座与支撑座的连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或允许安装座相对支撑座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待处理物料通过进料组件从第一筛筒高端进入,由于防尘罩有隔离作用,是为了避免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直接与外界连通而导致粉尘污染空气,进料组件的设置,保证了防尘罩的密封性能,又能保证待处理物料能够顺利进入到第一筛筒中,保证了基本功能的实现;随后,待处理物料中催化剂和粉尘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二筛筒中,瓷球仍然留在第一筛筒中,瓷球的直径较大,因此不能顺利通过第一通孔,瓷球慢慢落入至第一排料组件中排出,在瓷球从第一筛筒高端跌落至第一筛筒低端过程中,待处理物料在第一筛筒内慢慢分散,因此能够将催化剂等于瓷球充分分离;随后,在第二筛筒中,由于第二通孔尺寸的限制,因此催化剂只能留在第二筛筒中,粉尘从第一通孔落下后进入到第三排料组件中排出,催化剂从第二排料组件中排出,从而实现了瓷球、催化剂以及粉尘三者分离。该自动分离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分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粉尘飞出而导致工人健康受阻同时污染环境,同时分离效果不会受到外界等情况影响,保证分离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双层直圆柱筒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双层直圆柱筒筛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双层直圆柱筒筛的右视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双层直圆柱筒筛的主视剖视图;
图5为料斗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安装座与支撑座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第一筛筒1、第二筛筒2、防尘罩3、进料组件4、导料管41、连通管42、料斗43、调节机构40、第一排料组件5、第二排料组件6、第三排料组件7、旋转驱动组件8、电机80、链条传动机构81、主动轴82、第一连接件83、第二连接件84、封闭件9、上框91、下框92、插脚93、透气布94、安装座95、支撑座96、限转机构97、带动杆971、第一弹簧972、盖体973、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螺杆981、球帽982、第一插杆983、第一限位销984、第一连接杆985、第一挤压杆986、第二弹簧987、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挤压帽990、挤压壳991、第三弹簧992、第二插杆993、第二限位销994、第二连接杆995、第二挤压杆996、第四弹簧997、进料管91’、密封盖92’、泄压阀93’、旋转轴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包括:第一筛筒1,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仅不能供瓷球通过;第二筛筒2,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仅能供粉尘通过,第二筛筒2环绕在第一筛筒1外,第一筛筒1与第二筛筒2通过第一连接件83连接,第一筛筒1中心线和第二筛筒2中心线均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防尘罩3,其内设置有空腔,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设置在防尘罩3内;进料组件4,其安装在防尘罩3上,进料组件4与第一筛筒1高端连通;第一排料组件5,其与第一筛筒1低端连通;第二排料组件6,其与第二筛筒2低端连通;以及第三排料组件7,其与防尘罩3底部连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质量,该直圆柱筒筛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8,旋转驱动组件8安装在防尘罩3外,旋转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筛筒1和/或第二筛筒2,旋转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旋转。旋转驱动组件8带动第一筛筒1和/或第二筛筒2旋转,实现了扰动,避免了因瓷球等沉积在第一筛筒1底部而导致有粉尘不能与瓷球分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旋转驱动组件8,实现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充分旋转,同时避免因旋转驱动组件8的安装而导致待处理物料在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中行走受到阻碍,保证了通行效果,旋转驱动组件8包括:电机80、链条传动机构81、主动轴82以及若干第二连接件84,电机80安装在防尘罩3外,在防尘罩3一端安装有链条传动机构81,链条传动机构81输入端与电机80输出轴连接,链条传动机构81输出端连接至主动轴82一端,主动轴82横跨防尘罩3空腔,主动轴82能转动地安装在防尘罩3上,主动轴82通过若干第二连接件84与第一筛筒1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进料组件4,进料组件4包括:导料管41、连通管42以及料斗43,导料管41穿入至防尘罩3内,导料管41低端与第一筛筒1高端连通,导料管41高端与连通管42低端连通,连通管42高端与料斗43低端连通。料斗43和连通管42均位于竖直方向上,导料管41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因此物料能够从进料斗43顺利导向至第一筛筒1中。
为了调节物料进入至第一筛筒1的速度,在连通管42处安装有调节机构40,调节机构40用于调节连通管42的开度大小。调节机构40通过调节连通管42的开度大小来调节物料进入到第一筛筒1的速度,从而保证后续物料在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内的沉积程度,避免有物料堆积的现象。
为了避免因防尘罩3内气压过大而导致防尘罩3爆炸,在料斗43上安装有封闭件9,封闭件9用于将料斗43底部隔离,封闭件9上具有泄压功能或在封闭件9上安装有泄压组件。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一排料组件5,第一排料组件5包括:第一排料管,防尘罩3形成有供第一筛筒1低端伸入的第一承接腔,第一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一排料管一端,第一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3。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二排料组件6,第二排料组件6包括:第二排料管,防尘罩3形成有供第二筛筒2低端伸入的第二承接腔,第二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二排料管一端,第二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3。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三排料组件7,第三排料组件7包括:两第三排料管,防尘罩3底部形成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承接腔,第三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三排料管一端,第三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3。
第一承接腔、第二承接腔以及第三承接腔相互隔离,第一承接腔环绕在第一筛筒1外,第二承接腔环绕在第二筛筒2外,第一筛筒1低端冒出第二筛筒2低端,为第一承接腔和第二承接腔相互隔离提供了安装空间,从而做到了第一承接腔与第二承接腔相互隔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封闭件9,封闭件9包括:进料管91’、密封盖92’以及泄压阀93’,进料管91’一端用于输入待处理物料,进料管91’另一端与料斗43连通,料斗43顶部安装有密封盖92’,密封盖92’将料斗43盖住,密封盖92’上安装有泄压阀93’,泄压阀93’用于当料斗43内气压过大时释放气体。
第一连接件83为圆环结构,第一连接件83安装在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的高端,第一连接件83既可以封堵第二筛筒2高端,又可以实现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的连接,实现了仅仅需要一个旋转驱动组件8即可实现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的同时驱动,且第一连接件83不会阻碍物料的流动,同时也不会阻碍第一筛筒1和第二筛筒2相对导料管41旋转,第一筛筒1高端开口。
第二连接件84为多根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主动轴82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一筛筒1内壁固定,相邻两连接杆之间有间隙,因此能够保证物料能够在第一筛筒1内顺利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由于防尘罩3排出的气体带有粉尘,粉尘进入到泄压阀93’后会导致泄压阀93’堵塞无法继而无法实现泄压(就像高压锅的泄压阀93’一样,堵塞后非常危险),且泄压阀93’内流通性能不方便人为控制,因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仅仅对封闭件9进行了修改,其他结构不变。
如图4至图8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封闭件9,既能避免粉尘外漏又能方便避免泄压功能的封闭件9堵塞,封闭件9包括:上框91、下框92、插脚93、透气布94、安装座95、支撑座96以及限转机构97,上框91与下框92之间夹紧有透气布94,上框91和下框92均为圆环形,上框91连接至插脚93一端,插脚93另一端穿过透气布94后与下框92可拆卸连接,下框92用于压紧在料斗43顶面上,下框92一侧安装有安装座95,安装座95铰接在支撑座96上,安装座95与支撑座96的连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97,限转机构97用于限制或允许安装座95相对支撑座96转动。该封闭件9具有泄压功能,当需要放入物料时,首先,驱动限转机构97,限转机构97释放安装座95;然后,旋转安装座95、下框92以及上框91等,将料斗43打开;随后,将物料放入到料斗43内;最后,旋转安装座95等,使得透气布94关闭料斗43顶部,实现放料。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限转机构97,且实现当手拿限转机构97后就可以旋转安装座95,限转机构97包括:带动杆971、第一弹簧972以及盖体973,安装座95上固定有旋转轴90,支撑座96凹陷形成供安装座95插入的插槽,旋转轴90安装在安装座95的两侧,旋转轴90穿过支撑座96,在支撑座96背离安装座95的一侧安装有盖体973,支撑座96侧面凹陷形成供盖体973插入的环形槽,盖体973固定至带动杆971一端,带动杆971另一端插入至旋转轴90内,带动杆971和盖体973均为长方体等结构,带动杆971不能相对旋转轴90旋转,带动杆971能相对旋转轴90在与旋转轴90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盖体973连接至第一弹簧972一端,第一弹簧972另一端固定至旋转轴90,在第一弹簧972弹力下能保持盖体973插入至环形槽内,盖体973插入至环形槽内时盖体973不能相对支撑座96旋转,旋转轴90能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96上。
为了避免因插脚93与下框92卡扣连接不牢靠而导致透气布94被冲开,在下框92与上框91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和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和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用于当透气布94关闭料斗43时限制下框92与上框91的脱离,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位于下框92背离支撑座96的一端,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位于下框92靠近支撑座96的一端。增加了下框92与上框91连接的牢靠性,且实现了透气布94盖住料斗43后即可实现增强连接,避免了需要再次操作而导致操作步骤繁琐不方便。
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包括:螺杆981、球帽982、第一插杆983、第一限位销984、第一连接杆985、第一挤压杆986以及第二弹簧987,螺杆981从下框92底面插入,螺杆981与下框92螺纹连接,螺杆981底部固定有球帽982,球帽982为半球体结构,螺杆981顶端固定至第一插杆983一端,第一插杆983另一端插入至下框92开设的第一插孔内,料斗43顶面凹陷形成有供球帽982插入的球槽,球帽982、螺杆981和第一插杆983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连接杆985,第一连接杆985顶端固定有第一限位销984,第一连接杆985低端固定有第一挤压杆986,第一限位销984和第一挤压杆986均能冒出第一插杆983,第一连接杆985连接至第二弹簧987一端,第二弹簧987另一端固定至第一安装腔内壁上,在第二弹簧987弹力下能保持第一限位销984位于第一插杆983内且第一挤压杆986冒出第一插杆983,第一挤压杆986形成有用于与球槽内壁接触的挤压面,挤压面的形成不能阻碍下框92的旋转,挤压面用于慢慢与球槽内壁接触进而实现球槽内壁将第一挤压杆986挤压入第一插杆983内,当球帽982位于球槽内时第一挤压杆986被挤压入第一插杆983内且第一限位销984被从第一插杆983内挤出,第一限位销984用于与上框91配合限制上框91与第一插杆983脱离。
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包括:挤压帽990、挤压壳991、第三弹簧992、第二插杆993、第二限位销994、第二连接杆995、第二挤压杆996以及第四弹簧997,挤压帽990位于安装座95下方,挤压帽990与支撑座96固定,安装座95底部环绕有挤压壳991,挤压壳991能与挤压帽990作用,挤压帽990底部为半球体结构,挤压帽990固定至第二插杆993一端,第二插杆993另一端用于插入至下框92内,第二插杆993能在安装座95和下框92内移动,在上框91内开设有供第二插杆993插入的第二插孔,挤压帽990固定至第三弹簧992一端,第三弹簧992另一端固定至安装座95内壁,在第三弹簧992弹力下能保持第二插杆993与上框91脱离,挤压帽990能滑出和滑入挤压壳991,当挤压壳991与挤压帽990不接触时第二插杆993与上框91脱离,在挤压帽990、第二插杆993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95,第二连接杆995顶端固定有第二限位销994,第二连接杆995低端固定有第二挤压杆996,第二挤压杆996能与支撑座96上固定的限位块作用,限位块用于将第二挤压杆996挤压入挤压帽990内,当透气布94封闭料斗43时挤压帽990与挤压壳991作用、第二挤压杆996与限位块作用、第二挤压杆996位于第二插杆993内、第二限位销994冒出第二插杆993(此时限制上框91与第二插杆993脱离)。
本实施例的设计思路:首先,设计了料斗43主要通过透气布94开闭,下框92和上框91是透气布94的安装基础,安装座95和支撑座96是铰接基础,限转机构97实现了将透气布94稳定在制定的打开位置或者关闭位置,避免了在使用时不会被气压随意冲开,此处采用透气布94是为了方便后续清理透气布94或者更换透气布94从而避免因与防尘罩3连通的料斗43内气压过大,从而避免了防尘罩3爆炸现象发生,而透气布94的旋转安装设计则是为了方便放入物料;然后,为了方便清洗或更换透气布94,设计了上框91和下框92夹紧透气布94,且插脚93、第一插杆983、第二插杆993穿过透气布94,避免了透气布94随意相对上框91和下框92移动,保证了透气布94处于绷紧状态,方便了透气和阻挡粉尘外泄,同时设计了上框91和下框92可拆卸,其靠插脚93与下框92的配合来实现了可拆卸,插脚93与下框92卡扣配合,方便了拆卸;再后,众所周知,卡扣配合长久使用后牢靠性能不好,用时卡扣配合一定力度下能够使得上框91和下框92相互分离,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了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和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和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实现了在透气布94扣合料斗43顶部后自动将上框91和下框92卡紧,且第一辅助限位机构98和第二辅助限位机构99卡紧过程中第一限位销984和第二限位销994不会磨损,使用时间长,第一限位销984和第二限位销994限位时插入至上框91内的长度足够长,因此限位力度更大,是强制性限脱,弥补了卡扣配合的缺陷,卡扣配合有预夹紧的效果,第一限位销984和第二限位销994是锁紧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仅不能供瓷球通过;
第二筛筒,其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仅能供粉尘通过,第二筛筒环绕在第一筛筒外,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筛筒中心线和第二筛筒中心线均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
防尘罩,其内设置有空腔,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设置在防尘罩内;
进料组件,其安装在防尘罩上,进料组件与第一筛筒高端连通;
第一排料组件,其与第一筛筒低端连通;
第二排料组件,其与第二筛筒低端连通;以及
第三排料组件,其与防尘罩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安装在防尘罩外,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筛筒和/或第二筛筒,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链条传动机构、主动轴以及若干第二连接件,电机安装在防尘罩外,在防尘罩一端安装有链条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链条传动机构输出端连接至主动轴一端,主动轴横跨防尘罩空腔,主动轴能转动地安装在防尘罩上,主动轴通过若干第二连接件与第一筛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进料组件包括:导料管、连通管以及料斗,导料管穿入至防尘罩内,导料管低端与第一筛筒高端连通,导料管高端与连通管低端连通,连通管高端与料斗低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在连通管处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连通管的开度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在料斗上安装有封闭件,封闭件用于将料斗底部隔离,封闭件上具有泄压功能或在封闭件上安装有泄压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料组件包括:第一排料管,防尘罩形成有供第一筛筒低端伸入的第一承接腔,第一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一排料管一端,第一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料组件包括:第二排料管,防尘罩形成有供第二筛筒低端伸入的第二承接腔,第二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二排料管一端,第二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第三排料组件包括:两第三排料管,防尘罩底部形成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承接腔,第三承接腔底部连通至第三排料管一端,第三排料管另一端伸出防尘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直圆柱筒筛,其特征在于,封闭件包括:上框、下框、插脚、透气布、安装座、支撑座以及限转机构,上框与下框之间夹紧有透气布,上框和下框均为圆环形,上框连接至插脚一端,插脚另一端穿过透气布后与下框可拆卸连接,下框用于压紧在料斗顶面上,下框一侧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铰接在支撑座上,安装座与支撑座的连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或允许安装座相对支撑座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49082.3U CN210187664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双层直圆柱筒筛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49082.3U CN210187664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双层直圆柱筒筛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87664U true CN210187664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0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4908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87664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双层直圆柱筒筛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876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2952A (zh) * | 2019-07-05 | 2019-10-08 | 重庆上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用物料筛分设备 |
-
2019
- 2019-07-05 CN CN201921049082.3U patent/CN2101876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2952A (zh) * | 2019-07-05 | 2019-10-08 | 重庆上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用物料筛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87664U (zh) | 双层直圆柱筒筛 | |
CN116764824B (zh) | 一种味精生产用离心机 | |
CN211843326U (zh) | 一种滤筒轴向固定的轴向调整过滤缝隙的螺压机 | |
CN212167614U (zh) |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 |
CN114273198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筛沙装置 | |
CN113786929B (zh) |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 |
CN215359778U (zh) | 一种高效率改性塑料双螺杆挤出生产线 | |
CN215744842U (zh) | 一种能够自动清理的风选机 | |
CN115445932A (zh) | 一种玻璃微珠隔离式动态筛选装置及筛选方法 | |
CN211941604U (zh) | 一种塑料改性材料出粒用筛选器 | |
CN211363607U (zh) | 一种固定缝隙的高压螺旋挤压脱水机 | |
CN210410353U (zh) | 一种水煤浆添加剂用生产搅拌设备 | |
CN210545730U (zh) | 一种果肉分离的离心机 | |
CN109604162B (zh) | 一种塑料母粒的筛选装置 | |
CN112473890A (zh) | 一种钛白粉机械活化处理装置 | |
CN201769352U (zh) | 挤出机 | |
CN215557437U (zh) | 一种骨料仓下料装置 | |
CN210145582U (zh) | 一种果肉残渣再过滤装置 | |
CN216500571U (zh) | 蒸压粉煤灰砖生产用筛料设备 | |
CN213421768U (zh) | 一种用于大米加工工序中的干燥装置 | |
CN217314327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用物料筛选装置 | |
CN216653608U (zh) | 一种洗手液生产用原料过滤装置 | |
CN218743036U (zh) | 一种便于清理较大颗粒金属粉末的筛分机 | |
CN214917913U (zh) | 一种颗粒物分级收集装置 | |
CN211168973U (zh) | 一种木片筛下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