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5578U -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5578U
CN210185578U CN201920438104.9U CN201920438104U CN210185578U CN 210185578 U CN210185578 U CN 210185578U CN 201920438104 U CN201920438104 U CN 201920438104U CN 210185578 U CN210185578 U CN 210185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patient
guide rail
position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81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eyin Li
李杰银
Deqiang Xue
薛德强
Yihuai Wang
王义槐
Chunguang Zhang
张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81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5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5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5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该装置包括:导轨组件,其设置在磁共振系统中磁体区域的内部,并且,导轨组件连接在磁体区域下方的下磁体上;设置在导轨组件上的滑动组件,其与导轨组件可滑动地相连接;支撑组件,其与滑动组件可拆卸地相连接,用以压设在磁共振系统的病床和病床上的患者之间,以支撑患者探出病床的部分,使得支撑组件在病床的推动下,随滑动组件沿导轨组件横向滑动。本实用新型病床在推动下,带动滑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沿导轨组件横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导轨组件对病床横向移动的导向,以确保病床移动的准确性,避免病床和患者移动时出现偏差和错位,确保了扫描成像的准确性,提高了扫描成像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磁共振系统均为固定安装形式,需要安装在固定场所的磁共振屏蔽室中,因此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患者都需要被送到核磁检查室进行扫描检查。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由于治疗需要不方便进行长距离移动,特别是ICU病房内患者和某些急诊患者。还有一些专科诊室患者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时也需要到固定式磁共振诊察室进行排队检查,增加患者就诊时间。医院针对以上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为采用移动式CT进行检查,但进行CT扫描时会有很强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医护人员造成辐射,并且不适宜对患者进行频繁扫描检查。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55517A,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扫描方法,进行定位和扫描前,需移动病床至使患者当前需要扫描的部分置于磁体中心。
然而,病床与磁共振装置之间独立存在,致使病床相对于磁体装置移动时通过客观推动病床移动,极易出现偏差,导致病床和患者出现错位,无法确保病灶部位的准确扫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病床移动时极易出现偏差导致病床和患者出现错位,无法确保病灶部位准确扫描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用于磁共振系统,该装置包括:导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磁共振系统中磁体区域的内部,并且,所述导轨组件连接在所述磁体区域下方的下磁体上;设置在所述导轨组件上的滑动组件,其与所述导轨组件可滑动地相连接;支撑组件,其与所述滑动组件可拆卸地相连接,用以压设在所述磁共振系统的病床和所述病床上的患者之间,以支撑所述患者探出所述病床的部分,使得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病床的推动下,随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导轨组件横向滑动。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且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导轨组件上的滑块;支撑连接板,其设置且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用以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的弧形支撑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支撑连接板包括:两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连接板,其分别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导轨组件的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上的滑块上;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弧形定位板,其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连接,用以对所述弧形支撑部进行支撑和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弧形定位板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支撑部的弧度相同。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支撑连接板上设有定位件,用以对所述支撑组件的弧形支撑部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并且,所述弧形支撑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用以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以实现所述支撑连接板和所述弧形支撑部之间的定位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压设部和弧形支撑部;其中,压设部,用以压设在所述患者和所述病床之间;设置在所述压设部一侧的弧形支撑部,其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压设部的上方,用以对所述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压设部和所述弧形支撑部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导轨组件上设有第二限位件,其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导轨组件上,用以调节所述第二限位件至所述磁共振系统的磁场中心线对应位置,以在所述患者的病灶部位移动至所述磁场中心线时对所述滑动组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有锁紧件,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轨组件相连接,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调节至预设位置时锁紧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支撑组件可压设在病床和患者之间,不仅可支撑患者探出病床的部分,同时支撑组件与滑动组件可拆卸地相连接,以选择性地连接在滑动组件,进而在需要对病床进行导向时,通过滑动组件与支撑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病床在推动下,带动滑动组件与支撑组件沿导轨组件横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导轨组件对病床横向移动的导向,以确保病床移动的准确性,避免病床和患者移动时出现偏差和错位,确保了扫描成像的准确性,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性移动和调整,提高了扫描成像的效率。
进一步地,导轨组件上设有第二限位件,其可调节地连接在导轨组件上,用以调节第二限位件至磁共振系统的磁场中心线对应位置,以在患者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时对滑动组件进行限位,进而确保患者的病灶部位移动的准确性;第二限位件上设有锁紧件,其与第二限位件和导轨组件相连接,用于第二限位件调节至预设位置时锁紧第二限位件和导轨组件,以将第二限位件固定至导轨组件的预设位置,进而通过第二限位件对滑动组件进行定位,从而确保滑动组件移动至第二限位件位置时确保患者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系统,设置有上述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磁共振装置,用以对患者进行扫描成像,为磁共振成像提供静磁环境、发出激发信号及采集成像信号;设置于所述磁共振装置的磁体装置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升降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磁体装置进行升降移动,以带动所述磁体装置的下磁体上设置的滑动组件进行升降移动以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上。
由于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的磁共振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装置与导轨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患者病灶部位处在磁场中心线的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患者病灶部位处于磁体区域最左端的半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磁共振系统包括:支撑座1、磁共振装置2、升降装置3、病床4和轨道式定位装置5;其中,
支撑座1设置在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以便将磁共振装置2支撑到设定高度,进而便于对患者6进行扫描成像。为便于该磁共振系统的移动,优选地,支撑座1为可移动平台,用以驱动磁共振装置2在地面上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对载荷进行准确地扫描。进一步优选地,支撑座1为全向移动平台,即可实现全向移动,其中全向移动平台可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车体结构或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平台,其作为磁共振系统的行走机构,当然支撑座1亦可为其他结构,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磁共振装置2设置于支撑座1上,用以承载载荷并对其进行扫描成像,为磁共振成像提供静磁环境、发出激发信号及采集成像信号。具体地,磁共振装置2可通过其磁体装置21进行磁共振系统所需的主磁场的生成,以便通过磁共振现象对患者6进行扫描成像。其中,磁体装置21包括上磁体211、设在上磁体211下部的下磁体212和磁体区域213,上磁体211和下磁体212之间通过支撑柱214相连接,三者可一体成型;并且,上磁体211和下磁体212之间围设有磁体区域213,上磁体211和下磁体212在磁体区域内产生磁场,以便对患者6进行扫描成像。
升降装置3设置于磁共振装置2的磁体装置21和支撑座1之间,用以驱动磁体装置21进行升降移动,以移动至成像区域进行扫描。具体地,磁体装置21的左右两侧(相对于图2所示的位置而言)均设有支撑柱214,用以对磁力装置21进行支撑和固定。为便于对磁体装置21进行升降移动,优选地,升降装置3为多个,其可均分为两组,各组分别与磁力装置21左右两侧的支撑柱214相连接,用以驱动支撑柱214升降移动以驱动磁体装置21升降移动。为提高升降装置3的稳定性,升降装置3的底部可通过螺栓固定至支撑座1的顶壁上,升降装置3的顶部可通过连接件215与支撑柱214相连接。连接件212可以为转接板结构,亦可为其他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转接板呈夹角设置的两个侧板分别与支撑柱214和升降装置3相连接,以便实现对支撑柱214和磁体装置21的驱动。多个升降装置3可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同一控制,以便实现升降装置3的同步驱动,以避免磁体装置21的倾斜,确保磁体装置21升降移动过程中的平衡。其中,磁共振装置2的其他零部件可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与磁体装置21进行同步移动,亦可设置在其他位置,可单独驱动磁体装置21进行升降移动。磁体装置21的升降高度行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病床4设置在磁共振装置2的一侧,并且,病床4可相对于磁共振装置2横向移动,用以承载患者6并将患者6送入或送出磁体区域213。
轨道式定位装置5可拆卸地连接病床4和下磁体212,用以对病床4相对于下磁体212横向移动进行导向,以引导病床4沿磁共振装置2的预设方向和位置进行移动,进而确保病床4上的患者6的病灶部位准确移动至磁体装置21中的磁场中心线216,以确保对病灶部位进行扫描成像的准确率,避免无效位置的无效扫描。
继续参见图1至图3,升降装置3包括: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32;其中,
执行机构32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磁体装置31升降移动。具体地,驱动机构外可设置有壳体31,壳体31可通过螺栓固定至支撑座1上,执行机构32部分设置于壳体31内,上端通过连接件212与支撑柱214相连接,以带动支撑柱214升降移动。其中,升降装置3采用伺服电机及滚珠丝杠方式,即驱动机构为电动机,执行机构32为滚珠丝杠副,其通过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以带动磁体装置21升降移动。当然升降装置3也可以液压缸的方式,即驱动机构为液压泵,执行机构32为对应设置的液压缸,其通过伸缩来带动磁体装置21升降移动。
参见图4至图6,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式定位装置的优选结构。轨道式定位装置5包括:导轨组件51、滑动组件52和支撑组件53;其中,
导轨组件51设置在磁共振系统中磁体区域213的内部,并且,导轨组件51连接在磁体区域213下方的下磁体212上。具体地,下磁体212沿磁共振装置2的横向(如图4所示的水平方向)设有导轨组件51,用以对病床4移动时进行导向。轨道组件51具有预设长度,该预设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滑动组件52设置在导轨组件51上,并且,滑动组件52与导轨组件51可滑动地相连接。具体地,滑动组件52可滑动地连接在导轨组件51上,以使滑动组件52沿导轨组件51进行横向移动,进而对滑动组件52移动进行导向。
支撑组件53与滑动组件52可拆卸地相连接,用以压设在磁共振系统的病床4和病床4上的患者6之间,以支撑患者6探出病床4的部分,使得支撑组件53在病床6的推动下,随滑动组件52沿导轨组件51横向滑动。具体地,支撑组件53可压设在病床4和患者6之间,不仅可支撑患者6探出病床4的部分,同时支撑组件53与滑动组件52可拆卸地相连接,以选择性地连接在滑动组件52,进而在需要对病床4进行导向时,通过滑动组件52与支撑组件53之间的连接,使得病床4在推动下,带动滑动组件52与支撑组件53沿导轨组件51横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导轨组件51对病床4横向移动的导向,以确保病床4移动的准确性,避免病床4和患者6移动时出现偏差和错位,确保了扫描成像的准确性,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性移动和调整,提高了扫描成像的效率。
为避免滑动组件52移动时脱离导轨组件51,优选地,导轨组件51靠近病床4的第一端(如图4所示的右端)设有第一限位件54,用以对滑动组件52进行限位以防止滑动组件52自第一端脱离导轨组件51。具体地,第一限位件54可为定位卡扣,其可通过连接件55固定至导轨组件51上,连接件55亦可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件54的两侧。优选地,两个导轨511的第一端均设有第一限位件54。其中,连接件55可为紧固螺钉,亦可为其他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为实现患者6扫描的准确定位,优选地,导轨组件51上设有第二限位件56,其可调节地连接在导轨组件51上,用以调节第二限位件56至磁共振系统的磁场中心线216对应位置,以在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216时对滑动组件52进行限位,进而确保患者6扫描位置的准确性。其中,第二限位件56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初始状态设置在导轨组件51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通过调节使得第二限位件56位置,使得滑动组件52接触第二限位件56时,患者6的病灶部位恰好移动至磁场中心线216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限位件56上设有锁紧件57,其与第二限位件56和导轨组件51相连接,用于第二限位件56调节至预设位置时锁紧第二限位件56和导轨组件51,以将第二限位件56固定至导轨组件51的预设位置,进而通过第二限位件56对滑动组件52进行定位,以使滑动组件52移动至第二限位件56位置时确保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216。其中,第二限位件56可为定位卡扣,锁紧件57可以为紧固螺钉,亦可为其他锁紧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锁紧件57亦可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件54的两侧。其中,首次使用时,需调整第二限位件56的位置使患者6的病灶位于磁场中心线216位置后,通过锁紧件57将第二限位件56和导轨511锁紧,后续进行扫描时只需将第二限位件56横向向后移动直至滑动组件52与第二限位件56相接触即可进行患者6的扫描。
参见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导轨组件51包括:两个导轨511;其中,
两个导轨511并排且间隔设置,用以对滑动组件52和支撑组件53进行导向。具体地,两个导轨511的底部(相对于图4所示的位置而言)连接在下磁体212的顶壁上。两个导轨51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要大于病床4上移动床板的宽度即可,当然必然大于患者6的宽度,以避免患者6移动时的干涉,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当然,若该磁共振系统仅进行头部的扫描,其宽度亦可小于患者6的宽度。其中,导轨511设置在磁体区域213内,导轨511可为无磁金属导轨或非金属材料导轨,以避免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干扰。
继续参见图3至图7,滑动组件52包括:滑块521和支撑连接板522;其中,
滑块521设置且可滑动地连接在导轨组件51上。具体地,滑块521的两侧均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导轨511上,当然,滑块521可以为两个,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导轨511上。其中,滑块521可部分嵌设在其对应的导轨511内,当然,滑块521亦可套设在其对应的导轨511外,只要可实现滑块521沿导轨511长度方向滑动即可,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其中,滑块521设置在磁体区域213内,滑块521可为无磁金属滑块或非金属材料滑块,以避免金属材料对磁共振成像干扰。
支撑连接板522设置且连接在滑块521上,用以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的下方。具体地,支撑连接板522的一端(如图5所示的左端)连接在两个滑块521上,另一端(如图5所示的右端)用以支撑连接弧形支撑部532,以通过支撑连接板522与弧形支撑部532之间的连接,使得支撑连接板522和支撑组件53在滑块521的带动下,沿导轨511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对病床4的导向。
参见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撑连接板522包括:两个连接板5221和弧形定位板5222;其中,
两个连接板5221并列且间隔设置,并且,两个连接板5221分别设置且连接在导轨组件51的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511上的两个滑块521上。具体地,两个连接板5221共面且间隔设置,用以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块521上,以便实现滑块521与支撑连接板522之间的连接。其中,两个连接板5221可均为平面板,以提高其与滑块521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弧形定位板5222设置在两个连接板5221之间的,其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5221相连接,用以对弧形支撑部532进行支撑和连接。具体地,弧形定位板5222可为弧形板即圆弧结构,为提高弧形定位板5222与弧形支撑部532之间的配合精度,优选地,弧形定位板5222的弧度与弧形支撑部532的弧度相同,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弧形定位板5222对弧形支撑部532的支撑效果,同时可提高弧形定位板5222自身强度。其中,两个连接板5221和弧形定位板5222可为一体结构,以提高支撑连接板522整体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实现支撑连接板522和支撑组件53之间的定位,支撑连接板522上设有定位件523,用以对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进行定位,以便确保支撑连接板522和支撑组件53连接时位置的准确性,进而确保患者6的病灶部位可准确到位。其中,定位件523可以为定位销,并且,弧形支撑部532上设有定位孔5321,定位销523与定位孔5321相适配,用以插接在定位孔5321内以实现支撑连接板522和弧形支撑部532之间的定位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定位件523和定位孔5321亦可为多个,且沿弧形定位板5222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以进一步提高位置的准确性。定位件523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以便自支撑组件53的下方插接至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上设置的定位孔5321内。
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支撑组件53包括:压设部531和弧形支撑部532;其中,
压设部531用以压设在患者6和病床4之间。具体地,压设部531可为平面板结构,用以压设支撑在患者6的背部和病床4之间,以便病床4在推动下,可推动压设部531随之横向移动。
弧形支撑部532设置在压设部531的一侧,并且,弧形支撑部532设置且连接在压设部531的上方,用以对患者6的头部进行支撑。具体地,弧形支撑部532用以支撑患者6的头部,为提高患者6的舒适性,优选地,弧形支撑部532为圆弧形结构,以对患者6进行定位,并且,弧形支撑部532的弧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进一步优选地,弧形支撑部532的圆心设置于弧形支撑部532的上方,以便于患者6头部的支撑。其中,弧形支撑部532可设置在压设部531一侧的上方即斜上方,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弧形支撑部532上沿其长度方向(如图6所示的水平方向)设有若干个与定位件523一一对应且相适配的定位孔5321,可通过定位件523和定位孔5321之间的插接,实现支撑组件53和滑动组件52之间的定位和可拆卸连接。
压设部531和弧形支撑部532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部533相连接,以实现设有高度差的压设部531和弧形支撑部532之间的连接,为提高支撑组件53的稳定性,优选地,压设部531、所述弧形支撑部532和连接部533为一体结构。
参见图1至9,现对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的进行病床移动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在对患者6进行扫描时需要先将患者6需要扫描的病灶部位探出病床4一定距离,以便可以将患者6的病灶部位定位到磁场中心线9处进行扫描,并在患者6探出病床4后,将压设部531插入至患者6的身体下方使患者6的头部位于弧形支撑部532的中间位置,同时支撑组件53能够对患者6探出病床4部分身体起到支撑作用;
然后,移动病床4将患者6需要进行扫描检查的头部移动到磁体开口位置处(如图1所示的右开口处),将支撑连接板522拉出到磁体最右侧即直至滑块521与第一限位件54接触,同时通过升降装置3使磁共振装置2向下移动,同步移动病床4,使得磁共振装置2的开孔垂直中心位置大概与支撑组件53的中心对齐,以使弧形定位板5222插入到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下方,如图5所示;并通过调整升降装置3和病床4的相对位置使定位件523插接在对应的定位孔5321内,并且使弧形定位板5222与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贴合紧密,如图6所示;
最后,缓慢向磁体方向推动病床4即横向向左推动病床(相对于图5所示的位置而言),使滑块521与第二限位件56接触,如图4所示,即完成病床4与患者6的定位以便进行扫描检查。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支撑组件53可压设在病床4和患者6之间,不仅可支撑患者6探出病床4的部分,同时支撑组件53与滑动组件52可拆卸地相连接,以选择性地连接在滑动组件52,进而在需要对病床4进行导向时,通过滑动组件52与支撑组件53之间的连接,使得病床4在推动下,带动滑动组件52与支撑组件53沿导轨组件51横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导轨组件51对病床4横向移动的导向,以确保病床4移动的准确性,避免病床4和患者6移动时出现偏差和错位,确保了扫描成像的准确性,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性移动和调整,提高了扫描成像的效率。
进一步地,导轨组件51上设有第二限位件56,其可调节地连接在导轨组件51上,用以调节第二限位件56至磁共振系统的磁场中心线216对应位置,以在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216时对滑动组件52进行限位,进而确保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的准确性;第二限位件56上设有锁紧件57,其与第二限位件56和导轨组件51相连接,用于第二限位件56调节至预设位置时锁紧第二限位件56和导轨组件51,以将第二限位件56固定至导轨组件51的预设位置,进而通过第二限位件56对滑动组件52进行定位,从而确保滑动组件52移动至第二限位件56位置时确保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至磁场中心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用于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组件(51),其设置在所述磁共振系统中磁体区域(213)的内部,并且,所述导轨组件(51)连接在所述磁体区域(213)下方的下磁体(212)上;
设置在所述导轨组件(51)上的滑动组件(52),其与所述导轨组件(51)可滑动地相连接;
支撑组件(53),其与所述滑动组件(52)可拆卸地相连接,用以压设在所述磁共振系统的病床(4)和所述病床(4)上的患者(6)之间,以支撑所述患者(6)探出所述病床(4)的部分,使得所述支撑组件(53)在所述病床(4)的推动下,随所述滑动组件(52)沿所述导轨组件(51)横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2)包括:
设置且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导轨组件(51)上的滑块(521);
支撑连接板(522),其设置且连接在所述滑块(521)上,用以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板(522)包括:
两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连接板(5221),其设置所述滑块(521)上;
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5221)之间的弧形定位板(5222),其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5221)相连接,用以对所述弧形支撑部(532)进行支撑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定位板(5222)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支撑部(532)的弧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连接板(522)上设有定位件(523),用以对所述支撑组件(53)的弧形支撑部(532)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523)为定位销,并且,所述弧形支撑部(532)上设有定位孔(5321),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5321)相适配,用以插接在所述定位孔(5321)内以实现所述支撑连接板(522)和所述弧形支撑部(532)之间的定位和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3)包括:压设部(531)和弧形支撑部(532);其中,
压设部(531),用以压设在所述患者(6)和所述病床(4)之间;
设置在所述压设部(531)一侧的弧形支撑部(532),其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压设部(531)的上方,用以对所述患者(6)的头部进行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设部(531)和所述弧形支撑部(532)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部(533)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组件(51)靠近所述病床(4)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54),用以对所述滑动组件(52)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滑动组件(52)自所述第一端脱离所述导轨组件(5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组件(51)上设有第二限位件(56),其可调地连接在所述导轨组件(51)上,用以调节所述第二限位件(56)至所述磁共振系统的磁场中心线(216)对应位置,以在所述患者(6)的病灶部位移动至所述磁场中心线(216)时对所述滑动组件(52)进行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限位件(56)上设有锁紧件(57),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56)和所述导轨组件(51)相连接,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6)调节至预设位置时锁紧所述第二限位件(56)和所述导轨组件(51)。
12.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系统还包括:
支撑座(1);
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上的磁共振装置(2),用以对患者(6)进行扫描成像,为磁共振成像提供静磁环境、发出激发信号及采集成像信号;
设置于所述磁共振装置(2)的磁体装置(21)和所述支撑座(1)之间的升降装置(3),用以驱动所述磁体装置(21)进行升降移动,以带动所述磁体装置(21)的下磁体(212)上设置的滑动组件(52)进行升降移动以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53)上。
CN201920438104.9U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Active CN210185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8104.9U CN210185578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8104.9U CN210185578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5578U true CN210185578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8104.9U Active CN210185578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5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48095B1 (en) Medical imaging system
EP0857458B1 (en) Movable patient table for imaging device
JP3123649B2 (ja) 手術台システム
EP1460939B1 (en)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patient handling assembly
EP1448097B1 (en)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separable detector devices
US5490297A (en) Mobile imaging table
JP4011549B2 (ja) 磁気共鳴画像化システム
US8761861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including coordinated rotation of patient table and magnetic structure
US20010029330A1 (en) A diagnostic system with a chair and table movable on rails provided on vertical magnets thereof
EP1858415B1 (en) A patient handling system whereby a patient table top can move over a table base
US20040102690A1 (en)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or treatment device with a transport carriage for a patient bed and transport carriage
US20020013524A1 (en) Mri vertical magnet apparatus and mri apparatus
JPH0615624U (ja) 患者支承装置
CN101273893A (zh) 用于磁共振装置的患者支承装置
CN103385756A (zh) 用于医疗成像系统中定位患者的定位装置
CN210354688U (zh) 一种磁共振导向定位装置
CN210185578U (zh) 一种磁共振轨道式定位装置及磁共振系统
CN216091096U (zh) 转运装置及医疗设备
CN101010035A (zh) 医学成像设备尤其是磁共振设备或治疗设备
US6896234B2 (en) Rail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d moving a patient gantry
US7556427B2 (en) X-ray radiography apparatus and X-ray generator moving device
CN110200630B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线圈支架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11888669A (zh) 一种用于hifu治疗仪的分离组合式治疗床
JP4034874B2 (ja) 寝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医療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08506430A (ja)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