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6952U -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6952U
CN210156952U CN201921192146.5U CN201921192146U CN210156952U CN 210156952 U CN210156952 U CN 210156952U CN 201921192146 U CN201921192146 U CN 201921192146U CN 210156952 U CN210156952 U CN 210156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ase
charging
movable seat
main control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21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21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6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6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6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包括有固定底座、活动座、主控电路板以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该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固定底座内,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充电输出接口外露于固定底座;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将活动座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并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随着活动座一起上下翻转,使得用户能按照需求调整给电子设备充电的角度;同时在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用户可以将充电宝的插接端口直接与充电输出接口插接导通即可为充电宝充电,丰富了本无线充电器的功能性。

Description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现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器主要为卧式及立式两种,卧式充电器需要将电子设备平放在充电器的工作面上,由于视角不佳,卧式无线充电器在使用时电子设备不便使用,并且,由于卧式充电器底部贴靠在载体表面,其充电过程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这样就会使得充电器使用时要长期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使得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并且容易长生不安全隐患。立式充电器工作时需要电子设备按照固定的角度放置在充电接口处,无法根据需求而变换角度,不便于使用,此外,现在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越聊越长,出门通常需要随身携带充电宝,但是现市面上大部分的无线充电器只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不能同时给充电宝充电,功能性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无线充电器存在不能按照用户要求调整充电的角度和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包括有固定底座、活动座、主控电路板以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该活动座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该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固定底座内,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充电输出接口外露于固定底座;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凹设有与活动座相适配的容置槽,下翻状态下,该活动座嵌入容置槽中并与固定底座的表面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贯穿至固定底座的底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凹设有用于供电子设备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位于活动座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为多个,其均外露于固定底座的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座的底部两侧均延伸出有铰接杆,其中一铰接杆的外侧面上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形成有多个凸齿,前述固定底座内设置有一与铰接杆适配的铰接块,铰接块上设有一安装孔,铰接杆嵌于安装孔中,该安装孔中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凹设有多个与凸齿相适配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接口,该充电输入接口外露于固定底座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活动座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并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随着活动座一起上下翻转,使得用户能按照需求调整给电子设备充电的角度;同时在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用户可以将充电宝的插接端口直接与充电输出接口插接导通即可为充电宝充电,丰富了本无线充电器的功能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的活动座翻转一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固定底座 101、容置槽
102、定位槽 103、安装腔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防滑块
20、活动座 21、铰接杆
211、凸齿 22、铰接块
221、安装孔 222、凹槽
30、主控电路板 31、充电输出接口
32、充电输入接口 40、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50、充电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底座10、活动座20、主控电路板30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
该固定底座10通过注塑成型,该固定底座10包括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卡扣配合连接。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围构成一安装腔103,该安装腔103用于放置一些无线充电器的电器元件;该固定底座10的表面凹设有与活动座20相适配的容置槽101,该容置槽101贯穿至固定底座10的底面。该固定底座10的表面凹设有用于供电子设备定位的定位槽102,电子设备可以以一定角度放置的时候卡在定位槽102中。该固定底座10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块13,该防滑块13能够防止无线充电器随意滑动。
该活动座20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10上,前述定位槽102位于活动座20的前侧,该活动座20的底部两侧均延伸出有铰接杆21,其中一铰接杆21的外侧面上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形成有多个凸齿211,前述固定底座10内设置有一与铰接杆21适配的铰接块22,铰接块22上设有一安装孔221,铰接杆21嵌于安装孔221中,该安装孔221中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凹设有多个与凸齿211相适配的凹槽222。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活动座20能够随着用户的需要来调整活动座20在固定座中的翻转角度。当活动座20处于下翻状态下时,该活动座20嵌入前述容置槽101中并与固定底座10的表面平齐,此时手机可以水平放置在活动座20上面。
该主控电路板30设置于固定底座10中的安装腔103内,该主控电路板30上设置有充电输出接口31,该充电输出接口31为多个,其均外露于固定底座10的上表面,该充电输出接口31可以用于给充电宝50充电,充电宝50上的插接端口直接与充电输出接口31插接导通即可实现充电。该充电输出接口31为多个。该主控电路板30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接口32,该充电输入接口32外露于固定底座10的侧面,该充电输入接口32用于将外部的与无线充电器导通连接,接着主控电路板30负责将外部接通进来的电量分配到各个电器元件上。
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设置于活动座20内部,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可随着活动座20一起上下翻转,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与主控电路板30电性连接,主控电路板30将电量导通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中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为电子设备充电。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为电子设备充电时:
当电子设备(图中未示)需要水平放置的充电时,首先将充电输入接口32与外部电源实现导通连接,此时不需要翻转活动座20,让活动座20与固定底座10平行的设置于容置槽101中,然后,直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活动座20上上表面上,即可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当电子设备(图中未示)需要倾斜放置的充电时,首先将充电输入接口32与外部电源实现导通连接,此时翻转活动座20至用户所需要的倾斜角度,然后,将电子设备的背面与活动座20表面贴合的放置在活动座20上,同时将电子设备的的下边缘卡合在定位槽102中,能防止电子设备从活动座20上滑落,这样即可为电子设备实现无线充电。
为充电宝50充电时:
首先将充电输入接口32与外部电源实现导通连接,接着将充电宝50上的插接端口直接与充电输出接口31插接导通即可实现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将活动座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并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可随着活动座一起上下翻转,使得用户能按照需求调整给电子设备充电的角度;同时在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用户可以将充电宝的插接端口直接与充电输出接口插接导通即可为充电宝充电,丰富了本无线充电器的功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底座、活动座、主控电路板以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该活动座可上下翻转地设置于固定底座上;该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固定底座内,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给充电宝充电的充电输出接口,充电输出接口外露于固定底座;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于活动座内并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凹设有与活动座相适配的容置槽,下翻状态下,该活动座嵌入容置槽中并与固定底座的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贯穿至固定底座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凹设有用于供电子设备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位于活动座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为多个,其均外露于固定底座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的底部两侧均延伸出有铰接杆,其中一铰接杆的外侧面上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形成有多个凸齿,前述固定底座内设置有一与铰接杆适配的铰接块,铰接块上设有一安装孔,铰接杆嵌于安装孔中,该安装孔中圆周排列且等距地凹设有多个与凸齿相适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接口,该充电输入接口外露于固定底座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块。
CN201921192146.5U 2019-07-26 2019-07-26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10156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2146.5U CN210156952U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2146.5U CN210156952U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6952U true CN210156952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2146.5U Active CN210156952U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6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19470A1 (en) Multi-functional smart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for cell phone in horizontal placement and vertical placement
CN208257514U (zh) 组合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7304087U (zh) 一种具有广告投放功能的共享充电宝
CN210156952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8353009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充电器
CN205178579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6564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无线充电便携磁吸充电宝
CN214045107U (zh) 一种可组装可拆分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8369321U (zh) 一种壁挂式无线充电组件
CN210437633U (zh) 多功能带配件收纳功能的收纳盒
CN204481529U (zh) 一种碰触式充电装置
CN208873128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垫
CN206931776U (zh) 多功能充电插头
CN212366929U (zh) 可与电盒座匹配安装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7282843U (zh) 一种智能电源插座
CN21078017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9999053U (zh) 一种无线充电板可调节的无线充电座
CN209881012U (zh) 一种多功能排插
CN211379628U (zh) 一种电子烟充电壳杯充
CN208539049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接收功能的数码相机电池
CN216699577U (zh) 一种采用安装充电接口的移动电源
CN21765915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加热杯垫
CN214707246U (zh) 一种无线充闹钟
KR101250289B1 (ko) 데이터통신 제어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용 커버체
CN211296833U (zh) 一种无线hdmi信号传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01-202, Building B, No. 52 Langyue Road,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303, Building A, No. 144 Avenu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BAOLI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