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6690U - 一种磁吸充电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充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6690U
CN210156690U CN201921518491.3U CN201921518491U CN210156690U CN 210156690 U CN210156690 U CN 210156690U CN 201921518491 U CN201921518491 U CN 201921518491U CN 210156690 U CN210156690 U CN 210156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nd
power output
circuit board
board assembly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84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其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184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6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充电线,包括连接线以及与连接线首尾两端相连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电路板总成、电源输出端负极和电源输出端正极,所述电路板总成与连接线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包括导电铜套和环状的钕铁硼磁铁,所述导电铜套与电路板总成的负极相连,所述钕铁硼磁铁的底部与导电铜套电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包括导线和磁性导体,所述导线一端与电路板总成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磁性导体的底部相连,所述磁性导体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内,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通过绝缘组件隔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电源输出端与相对应的磁吸头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充电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充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及功能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在手机行业,智能手机的发展迅速,占领了主要市场,智能手机集游戏、音乐、视频播放等功能为一体,得到了各年龄层用户的喜爱。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功能的逐渐增多,其电池的电量消耗速度也逐渐增快,为智能终端充电的充电线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件。
现在市场上的磁吸充电线,其充电端的局部剖视图如图6,包含底座14、顶针15和弹簧16,主要是通过弹簧16或者连接导线实现顶针15与充电线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然后再将顶针15与相对应的磁吸头接触在一起进行电性导电,这样的充电线由于充电端的结构含顶针15、弹簧16和底座14三基件,结构复杂,接触面小,存在相对滑动导致接触电阻容易发生突变增大,且接触不稳定,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容易导致接触件发热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充电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吸充电线,包括连接线、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连接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电路板总成、电源输出端负极和电源输出端正极,所述电路板总成与连接线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负极包括导电铜套和环状的钕铁硼磁铁,所述导电铜套与电路板总成的负极相连,所述钕铁硼磁铁的底部与导电铜套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正极包括导线和磁性导体,所述导线一端与电路板总成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磁性导体的底部相连,所述磁性导体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内,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通过绝缘组件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内衬绝缘管和绝缘套管,所述内衬绝缘管设置在导电铜套的内壁,所述绝缘套管设置在钕铁硼磁铁内壁,所述磁性导体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内。绝缘组件主要用于对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接触导致短路,由于磁性导体滑动连接在环状的钕铁硼磁铁的内壁,为了避免磁性导体与钕铁硼磁铁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短路,在钕铁硼磁铁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套管,为了实现磁性导体在钕铁硼磁铁内滑动,将磁性导体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内,为了避免绝缘套管沿着钕铁硼磁铁滑动,可以将绝缘套管固定在钕铁硼磁铁的内壁上;由于导线连接电路板总成和磁性导体,而导电铜套是连接在电路板总成和钕铁硼磁铁之间的,磁性导体位于钕铁硼磁铁内,因此导线也是位于导电铜套内部的,为了避免导线与导电铜套之间短路,在导电铜套的内壁设置有内衬绝缘管,内衬绝缘管的外径可设置为与导电铜套的内径一样,深度与导电铜套的深度一致,这样即可将导线和导电铜套完全隔绝。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b,所述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内,所述钕铁硼磁铁与外壳b过盈配合安装,且其顶端与外壳b的一端平齐,所述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密封。为了固定电源输出端的各部件同时对电源输出端的部件进行保护,设置有外壳b,将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内,由于钕铁硼磁铁呈圆环状,为了便于安装,将外壳b也设置为圆环形,将钕铁硼磁铁与外壳b过盈配合安装,或者直接将钕铁硼磁铁固定在外壳b内,具体的可以采用胶粘的形式进行固定,并且其顶端与外壳b的一端平齐,这样可以保证钕铁硼磁铁在充电时能够与待充电的部件充分接触,钕铁硼磁铁的底端连接有导电铜套,导电铜套上连接有电路板总成,电路板总成上连接有连接线,因此导电铜套、电路板总成以及部分连接线均位于外壳b内,为了固定外壳b内的零部件并起到防水、防漏电等作用,在外壳b内添加有透光胶体,透光胶体将导电铜套、电路板总成以及部分连接线与外壳b之间的间隙填满,以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胶体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端包括外壳a、标准USB公接头和胶体,所述标准USB公接头与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标准USB公接头与连接线的连接处通过胶体包裹,所述胶体外部设置有外壳a。电源输入端主要是连接用于连接电源,因此设置有标准USB公接头,标准USB公接头可以与充电头或者电脑的USB接口相连接,标准USB公接头与连接线电连接,为了对标准USB公接头与连接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在密封处包裹有胶体,在胶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壳a,外壳a起到保护以及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螺旋的导线,所述导线上包裹有绝缘皮。由于磁性导体是通过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内的,当需要充电时,磁吸头与电源输出端接触,磁吸头上的负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通过磁性相吸相接触,而磁吸头上的正极是凸出负极1~2mm,因此磁吸头的正极伸入钕铁硼磁铁内与磁性导体相接触,磁性导体与电路板总成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为了适应磁性导体的滑动,使导线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同时避免其堆放在电路板总成上,将导线设置为螺旋的导线,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不影响磁性导体的运动,同时又防止导线堆放在电路板总成上,上述的磁吸头是现有的产品,可直接进行购买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总成将导电铜套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的一端密封。由于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密封,因此电路板总成与外壳b之间填满了透光胶体,而导电铜套是安装在电路板总成上的,为了避免在将透光胶体注塑到外壳b内时透光胶体流入导电铜套内,设置为电路板总成将导电铜套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的一端密封,而导电铜套另一端与钕铁硼磁铁连接,也是密封的,这样即可防止透光胶体流入到导电铜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导体的表面镀金。在磁性导体的表面镀金,可以增加磁性导体的导电性能,使磁性导体在充电时可以与磁吸头具有更好的接触性。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导体采用钕铁硼强磁导体。由于磁性导体是设置于钕铁硼磁铁内的,而磁铁是具有磁化能力,因此磁性导体可以采用可被磁化的金属导体或者直接采用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总成上设置有指示灯。在电路板总成上设置指示灯,可以实时显示磁吸充电线的充电状况,便于使用者了解是否在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源输出端设置钕铁硼磁铁和磁性导体,磁性导体在钕铁硼磁铁内滑动,充电时钕铁硼磁铁与磁吸头的负极通过磁性相吸,磁吸头凸出的正极与磁性导体相接触,比普通的磁吸充电线结构简单,而且磁铁可以使电源输出端与磁吸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接触稳定充分,减少接触件发热,节约能源,增加充电接触稳定性,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输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输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磁吸充电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a;2-标准USB公接头;3-胶体;4-连接线;5-电路板总成;6-导电铜套;7-内衬绝缘管;8-导线;9-绝缘套管;10-磁性导体;11-钕铁硼磁铁;12-透光胶体;13-外壳b;14-底座;15-顶针;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磁吸充电线,包括连接线4、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连接线4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电路板总成5、电源输出端负极和电源输出端正极,所述电路板总成5与连接线4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负极包括导电铜套6和环状的钕铁硼磁铁11,所述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的负极相连,所述钕铁硼磁铁11的底部与导电铜套6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正极包括导线8和磁性导体10,所述导线8一端与电路板总成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磁性导体10的底部相连,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11内,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通过绝缘组件隔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源输出端设置钕铁硼磁铁11和磁性导体10,磁性导体10在钕铁硼磁铁11内滑动,充电时磁性导体10和钕铁硼磁铁11分别与磁吸头的正负极通过磁性相吸,比普通的磁吸充电线结构简单,而且磁铁可以使电源输出端与磁吸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减少接触件发热,节约能源,增加充电接触稳定性,提高充电效率。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内衬绝缘管7和绝缘套管9,所述内衬绝缘管7设置在导电铜套6的内壁,所述绝缘套管9设置在钕铁硼磁铁11内壁,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9内。绝缘组件主要用于对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接触导致短路,由于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环状的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为了避免磁性导体10与钕铁硼磁铁11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短路,在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套管9,为了实现磁性导体10在钕铁硼磁铁11内滑动,将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9内,为了避免绝缘套管9沿着钕铁硼磁铁11滑动,可以将绝缘套管9固定在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上;由于导线8连接电路板总成5和磁性导体10,而导电铜套6是连接在电路板总成5和钕铁硼磁铁11之间的,磁性导体10位于钕铁硼磁铁11内,因此导线8也是位于导电铜套6内部的,为了避免导线8与导电铜套6之间短路,在导电铜套6的内壁设置有内衬绝缘管7,内衬绝缘管7的外径可设置为与导电铜套6的内径一样,深度与导电铜套6的深度一致,这样即可将导线8和导电铜套6完全隔绝。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还包括外壳b13,所述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13内,所述钕铁硼磁铁11与外壳b13过盈配合安装,且其顶端与外壳b13的一端平齐,所述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12密封。为了固定电源输出端的各部件同时对电源输出端的部件进行保护,设置有外壳b13,将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13内,由于钕铁硼磁铁11呈圆环状,为了便于安装,将外壳b13也设置为圆环形,将钕铁硼磁铁11与外壳b13过盈配合安装,或者直接将钕铁硼磁铁11固定在外壳b13内,具体的可以采用胶粘的形式进行固定,并且其顶端与外壳b13的一端平齐,这样可以保证钕铁硼磁铁11在充电时能够与待充电的部件充分接触,钕铁硼磁铁11的底端连接有导电铜套6,导电铜套6上连接有电路板总成5,电路板总成5上连接有连接线4,因此导电铜套6、电路板总成5以及部分连接线4均位于外壳b13内,为了固定外壳b13内的零部件并起到防水、防漏电等作用,在外壳b13内添加有透光胶体12,透光胶体12将导电铜套6、电路板总成5以及部分连接线4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填满,以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胶体3的密封。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实施例1-3任意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线8为螺旋的导线8,所述导线8上包裹有绝缘皮。由于磁性导体10是通过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11内的,当需要充电时,磁吸头与电源输出端接触,磁吸头上的负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通过磁性相吸相接触,而磁吸头上的正极是凸出负极1~2mm,因此磁吸头的正极伸入钕铁硼磁铁11内与磁性导体10相接触,磁性导体10与电路板总成5之间通过导线8连接,为了适应磁性导体10的滑动,使导线8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同时避免其堆放在电路板总成5上,将导线8设置为螺旋的导线8,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不影响磁性导体10的运动,同时又防止导线8堆放在电路板总成5上,上述的磁吸头是现有的产品,可直接进行购买使用。
实施例5:
如图1-5所示,一种磁吸充电线,包括连接线4、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连接线4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电路板总成5、电源输出端负极和电源输出端正极,所述电路板总成5与连接线4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负极包括导电铜套6和环状的钕铁硼磁铁11,所述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的负极相连,所述钕铁硼磁铁11的底部与导电铜套6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正极包括导线8和磁性导体10,所述导线8一端与电路板总成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磁性导体10的底部相连,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11内,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通过绝缘组件隔离。
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内衬绝缘管7和绝缘套管9,所述内衬绝缘管7设置在导电铜套6的内壁,所述绝缘套管9设置在钕铁硼磁铁11内壁,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9内。绝缘组件主要用于对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进行隔离,避免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接触导致短路,由于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环状的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为了避免磁性导体10与钕铁硼磁铁11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短路,在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套管9,为了实现磁性导体10在钕铁硼磁铁11内滑动,将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9内,为了避免绝缘套管9沿着钕铁硼磁铁11滑动,可以将绝缘套管9固定在钕铁硼磁铁11的内壁上;由于导线8连接电路板总成5和磁性导体10,而导电铜套6是连接在电路板总成5和钕铁硼磁铁11之间的,磁性导体10位于钕铁硼磁铁11内,因此导线8也是位于导电铜套6内部的,为了避免导线8与导电铜套6之间短路,在导电铜套6的内壁设置有内衬绝缘管7,内衬绝缘管7的外径可设置为与导电铜套6的内径一样,深度与导电铜套6的深度一致,这样即可将导线8和导电铜套6完全隔绝。
还包括外壳b13,所述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13内,所述钕铁硼磁铁11与外壳b13过盈配合安装,且其顶端与外壳b13的一端平齐,所述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12密封。为了固定电源输出端的各部件同时对电源输出端的部件进行保护,设置有外壳b13,将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13内,由于钕铁硼磁铁11呈圆环状,为了便于安装,将外壳b13也设置为圆环形,将钕铁硼磁铁11与外壳b13过盈配合安装,或者直接将钕铁硼磁铁11固定在外壳b13内,具体的可以采用胶粘的形式进行固定,并且其顶端与外壳b13的一端平齐,这样可以保证钕铁硼磁铁11在充电时能够与待充电的部件充分接触,钕铁硼磁铁11的底端连接有导电铜套6,导电铜套6上连接有电路板总成5,电路板总成5上连接有连接线4,因此导电铜套6、电路板总成5以及部分连接线4均位于外壳b13内,为了固定外壳b13内的零部件并起到防水、防漏电等作用,在外壳b13内添加有透光胶体12,透光胶体12将导电铜套6、电路板总成5以及部分连接线4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填满,以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胶体3的密封。
所述电源输入端包括外壳a1、标准USB公接头2和胶体3,所述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电连接,所述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的连接处通过胶体3包裹,所述胶体3外部设置有外壳a1。电源输入端主要是连接用于连接电源,因此设置有标准USB公接头2,标准USB公接头2可以与充电头或者电脑的USB接口相连接,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电连接,为了对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在密封处包裹有胶体3,在胶体3的外部设置有外壳a1,外壳a1起到保护以及美观的作用。
所述导线8为螺旋的导线8,所述导线8上包裹有绝缘皮。由于磁性导体10是通过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11内的,当需要充电时,磁吸头与电源输出端接触,磁吸头上的负极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通过磁性相吸相接触,而磁吸头上的正极是凸出负极1~2mm,因此磁吸头的正极伸入钕铁硼磁铁11内与磁性导体10相接触,磁性导体10与电路板总成5之间通过导线8连接,为了适应磁性导体10的滑动,使导线8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同时避免其堆放在电路板总成5上,将导线8设置为螺旋的导线8,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不影响磁性导体10的运动,同时又防止导线8堆放在电路板总成5上,上述的磁吸头是现有的产品,可直接进行购买使用。
所述电路板总成5将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连接的一端密封。由于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12密封,因此电路板总成5与外壳b13之间填满了透光胶体12,而导电铜套6是安装在电路板总成5上的,为了避免在将透光胶体12注塑到外壳b13内时透光胶体12流入导电铜套6内,设置为电路板总成5将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连接的一端密封,而导电铜套6另一端与钕铁硼磁铁11连接,也是密封的,这样即可防止透光胶体12流入到导电铜套6内。
所述磁性导体10的表面镀金。在磁性导体10的表面镀金,可以增加磁性导体10的导电性能,使磁性导体10在充电时可以与磁吸头具有更好的接触性。
所述磁性导体10采用钕铁硼强磁导体。由于磁性导体10是设置于钕铁硼磁铁11内的,而磁铁是具有磁化能力,因此磁性导体10可以采用可被磁化的金属导体或者直接采用磁铁。
所述电路板总成5上设置有指示灯。在电路板总成5上设置指示灯,可以实时显示磁吸充电线的充电状况,便于使用者了解是否在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充电线在使用时,需要与磁吸头配合使用,即磁吸充电线与磁吸头连接,具体的,磁吸头的负极为磁体,磁性与钕铁硼磁铁11的磁性相反,磁吸充电线与磁吸头通过磁性吸在一起,然后将磁吸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接口中,磁吸头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在市场上进行购买,因此对于磁吸头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磁吸充电线,包括连接线(4)、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连接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电路板总成(5)、电源输出端负极和电源输出端正极,所述电路板总成(5)与连接线(4)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负极包括导电铜套(6)和环状的钕铁硼磁铁(11),所述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的负极相连,所述钕铁硼磁铁(11)的底部与导电铜套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正极包括导线(8)和磁性导体(10),所述导线(8)一端与电路板总成(5)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磁性导体(10)的底部相连,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钕铁硼磁铁(11)内,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负极之间通过绝缘组件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内衬绝缘管(7)和绝缘套管(9),所述内衬绝缘管(7)设置在导电铜套(6)的内壁,所述绝缘套管(9)设置在钕铁硼磁铁(11)内壁,所述磁性导体(10)滑动连接在绝缘套管(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b(13),所述电源输出端安装于外壳b(13)内,所述钕铁硼磁铁(11)与外壳b(13)过盈配合安装,且其顶端与外壳b的一端平齐,所述电源输出端与外壳b(13)之间的间隙通过透光胶体(12)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包括外壳a(1)、标准USB公接头(2)和胶体(3),所述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电连接,所述标准USB公接头(2)与连接线(4)的连接处通过胶体(3)包裹,所述胶体(3)外部设置有外壳a(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8)为螺旋的导线(8),所述导线(8)上包裹有绝缘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总成(5)将导电铜套(6)与电路板总成(5)连接的一端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导体(10)的表面镀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导体(10)采用钕铁硼强磁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总成(5)上设置有指示灯。
CN201921518491.3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磁吸充电线 Active CN210156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491.3U CN21015669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磁吸充电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491.3U CN21015669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磁吸充电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6690U true CN210156690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8491.3U Active CN210156690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磁吸充电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6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1836U (zh) 智能手环
CN107146965A (zh) 一种磁吸式充放电接头
CN110459929A (zh) 一种磁吸充电线
CN210156690U (zh) 一种磁吸充电线
CN203747084U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CN206931735U (zh) 一种电流承载能力性能好的usb端子
CN213366924U (zh) 旋转式磁吸充电线
CN20951616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6976645U (zh) 一种磁吸式充放电接头
CN206658069U (zh) 充电塔
CN111064835B (zh) 一种无线磁铁手机支架
CN111525319A (zh) 一种新型磁吸线
CN214897991U (zh) 无线充电器发射端磁路组件
CN219286752U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接口结构
CN218731208U (zh) 一种磁吸电池包、磁吸充电装置及其组件
CN211351766U (zh) 一种照明产品充电的保护结构
CN211629474U (zh) 一种用于蓝牙眼镜的一拖二防短路充电线
CN219643269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磁吸充电线
CN210224421U (zh) 一种基于定位器的磁吸接口
CN213425863U (zh) 一种具有磁吸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19843442U (zh) 一种异形充电结构
CN107591868A (zh) 一种磁吸式usb接口电子烟充电装置
CN213341676U (zh) 高效方便充电器
CN211404799U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线
CN214255781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