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421U -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54421U CN210154421U CN201920822620.1U CN201920822620U CN210154421U CN 210154421 U CN210154421 U CN 210154421U CN 201920822620 U CN201920822620 U CN 201920822620U CN 210154421 U CN210154421 U CN 2101544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n
- armored vehicle
- assembly
- tube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包括:身管(10),其内部限定出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管腔(101);机枪(20),配置为通过连接在身管(10)一侧的炮尾(11)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腔(101)内;击发继电器(30),配置为与所述机枪(20)的扳机相连;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击发继电器(30)电连接,通过控制所述击发继电器(30)的吸合来控制机枪(20)的扳机。该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100)能够完成以枪代炮的训练,节省大量的训练成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用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装甲车辆集机动力、防护力和强大火力于一身,能与其他兵种协同或独立执行战斗任务,是各国陆军所依靠的重要突击力量。然而,装甲车辆列装部队后,射击学员的训练保障成为了突出问题:射击学员在不熟悉新装备的情况下,一旦操作不当,会对学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也会对装备造成损坏;长时间的实装训练,也会增加装备的磨损,减少装备的寿命;实装弹药的长时间消耗,在部队训练中也是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满足军事训练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更好的适应装备和训练要求,大力提高部队的训练水平以及装甲车辆部队训练需求的情况下,军用训练器材成为部队军事训练的首要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该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能够完成以枪代炮的训练,节省大量的训练成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包括:身管,其内部限定出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管腔;机枪,配置为通过连接在身管一侧的炮尾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腔内;击发继电器,配置为与所述机枪的扳机相连;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击发继电器电连接,通过控制所述击发继电器的吸合来控制机枪的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训练时,由训练员操控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下达射击训练指令信号,所述击发继电器接收所述训练指令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吸合动作,从而带动机枪的扳机的拉动,子弹沿着身管的管腔由装配机枪的一端向其另一端运动,从而完成以枪代炮的训练,该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能够节省大量的训练成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管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护管,其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至少一个护管一端适于与所述机枪的枪口相连,其另一端与身管的管头相连,且所述机枪与所述护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护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管组件与所述管腔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一支撑圈,且第一支撑圈的内圈与所述护管组件的外壁相接合,所述第一支撑圈的外圈与所述管腔内壁相接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圈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护管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圈的数量不低于所述护管的数量。
优选地,还包括过渡管组件,其连接与所述机枪枪口与所述护管组件之间,且所述过渡管组件的内径小于所述护管组件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组件包括:由机枪枪口向护管组件方向依次布置彼此相连的至少一个套筒和连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机枪枪口相连,所述连管与所述护管组件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导气箍,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枪的枪口处,其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枪栓绳,其与所述枪栓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导气箍可以使机枪在发生子弹时产生的枪弹气体沿着导气箍排出,避免对护管组件、过渡管组件熏蚀;通过设置拉栓绳可以便于训练者拉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100;身管10;管腔101;机枪20;击发继电器30;护管组件40;护管41;第一支撑圈42;过渡管组件50;套筒51;连管52;导气箍60;枪栓绳70;固定架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100,包括:身管10、机枪20、击发继电器30和控制器。
身管10,其内部限定出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管腔101;管腔101的前后两端均敞开以便于机枪20的发射和相关部件的安装。
机枪20,配置为通过连接在身管10一侧的炮尾11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腔101内;具体地,为了方便机枪20与身管10之间的连接,在身管10的后侧连接有炮尾11,例如,炮尾11可以套设固定在身管10上可以通过螺纹连的方式连接;机枪20通过固定架80固定连接在管腔101的一端,并向管腔101的另一端发射,子弹沿着管腔101的长度方向运动。固定架8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炮尾11上,固定架8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枪20上。例如,固定架80的两端均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击发继电器30,配置为与所述机枪20的扳机相连;即通过击发继电器30的吸合动作完成机枪20拉动扳机,为射击做准备,通过击发继电器30的释放动作完成释放扳机。
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配置为与所述击发继电器30电连接,通过控制所述击发继电器30的吸合来控制机枪20的扳机,也就是说,当需要射击时,由控制器控制击发继电器30吸合完成扣动机枪20扳机进行射击训练。
在训练时,由训练员操控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下达射击训练指令信号,所述击发继电器30接收所述训练指令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吸合动作,从而带动机枪20的扳机的拉动,子弹沿着身管10的管腔101由装配机枪20的一端向其另一端运动,从而完成以枪代炮的训练,该装置能够节省大量的训练成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管组件40,其包括至少一个护管41,其设于所述管腔101内,所述至少一个护管41一端适于与所述机枪20的枪口相连,其另一端与身管10的管头相连,且所述机枪20与所述护管组件40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设置护管组件40可以对身管10的管腔10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被枪弹气体熏蚀,延长身管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护管4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例如,相邻连接的两个护管41中的一个的一端设置外螺纹,相邻连接的两个护管41中的另一个的一端设置内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各个护管41之间的连接,而且拆卸和装配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管组件40的稳定性,所述护管组件40与所述管腔101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一支撑圈42,且第一支撑圈42的内圈与所述护管组件40的外壁相接合,所述第一支撑圈42的外圈与所述管腔101内壁相接合,由于枪弹发生过程中会引起身管10的振动,而在护管组件40与管腔101之间设置第一支撑圈42可以保证护管组件40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圈42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护管41的连接处,由于相邻的两个护管4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较差,这样可以提高相连接的护管41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圈42的数量不低于所述护管41的数量,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管组件40的可靠性。
优选地,还包括过渡管组件50,其连接与所述机枪20枪口与所述护管组件40之间,且所述过渡管组件50的内径小于所述护管组件40的内径。具体地,所述过渡管组件50包括:由机枪20枪口向护管组件40方向依次布置彼此相连的至少一个套筒51和连管52,所述套管与所述机枪20枪口相连,所述连管52与所述护管组件40相连,这样可以便于连接机枪20枪口和护管组件40。例如,如图所示,当套管51为多个时,在相连的两个套管51之间设置第二支撑圈53,其外圈与管腔101相接触,其内圈与套管51相接触。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枪20的稳固性,在机枪20的前端还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支撑圈21,用以支撑和固定机枪20。
优选地,还包括导气箍6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枪20的枪口处,其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这样可以将机枪20在发射枪弹时产生的烟气导出管腔101,避免对护管组件40、过渡管组件50产生熏蚀,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枪栓绳70,其与所述枪栓相连接,由于机枪20连接在身管10的一端,其枪栓不便于拉动,而设置枪栓绳70可以方便训练者拉动枪栓。可以理解的是,在机枪20射击前需要进行拉栓。
优选地,为了便于收集蛋壳,还包括蛋壳收集盒90,其安装于机枪20上,当机枪20发生子弹后,蛋壳会落入蛋壳收集盒90内。
在训练时,通过拉动枪栓绳70拉动枪栓,由训练员操控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下达射击训练指令信号,所述击发继电器30接收所述训练指令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吸合动作,从而带动机枪20的扳机的拉动,子弹沿着身管10的管腔101由装配机枪20的一端向其另一端运动,依次经过过渡管组件50、护管组件40,发射至身管10外侧,而由机枪20的枪弹产生的枪弹气体由导气箍60排出至外部环境,从而完成以枪代炮的训练,该装置能够节省大量的训练成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身管(10),其内部限定出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管腔(101);
机枪(20),配置为通过连接在身管(10)一侧的炮尾(11)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腔(101)内;
击发继电器(30),配置为与所述机枪(20)的扳机相连;
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击发继电器(30)电连接,通过控制所述击发继电器(30)的吸合来控制机枪(20)的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管组件(40),其包括至少一个护管(41),其设于所述管腔(101)内,所述至少一个护管(41)一端适于与所述机枪(20)的枪口相连,其另一端与身管(10)的管头相连,且所述机枪(20)与所述护管组件(40)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护管(4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组件(40)与所述管腔(101)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一支撑圈(42),且第一支撑圈(42)的内圈与所述护管组件(40)的外壁相接合,所述第一支撑圈(42)的外圈与所述管腔(101)内壁相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圈(42)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护管(41)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圈(42)的数量不低于所述护管(41)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管组件(50),其连接与所述机枪(20)枪口与所述护管组件(40)之间,且所述过渡管组件(50)的内径小于所述护管组件(40)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组件(50)包括:
由机枪(20)枪口向护管组件(40)方向依次布置彼此相连的至少一个套筒(51)和连管(52),所述套筒与所述机枪(20)枪口相连,所述连管(52)与所述护管组件(40)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气箍(6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枪(20)的枪口处,其另一端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枪栓绳(70),其与所述枪栓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22620.1U CN21015442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22620.1U CN21015442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54421U true CN210154421U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976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22620.1U Active CN210154421U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54421U (zh)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20822620.1U patent/CN2101544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679192A (en) | Recoil reducing device for firearms | |
US9611054B2 (en) | Launch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ing a hand-held weapon | |
KR101825798B1 (ko) | 총열클램프가 개량된 미니건 | |
CN210154421U (zh) | 装甲车辆内膛枪固定装置 | |
US1181532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module for firearm modification via an existing firing control unit | |
US3128670A (en) | Flashless non-recoil gun and round | |
CN204730747U (zh) | 一种高速滑膛弹道发射装置 | |
US10247509B1 (en) | Fire starting flares launcher | |
CN208505102U (zh) | 枪械击发装置 | |
CN209783408U (zh) | 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 | |
CN113983861B (zh) | 一种大口径火炮爆发装填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 |
CN201072321Y (zh) | 反坦克火箭训练模拟弹子弹 | |
CN2660469Y (zh) | 迫击炮通用模拟炮及其模拟弹 | |
CN204404898U (zh) | 一种枪械辅助器 | |
CN102878873A (zh) | 一种多用途弹 | |
CN201926372U (zh) | 一种枪机框联动机构 | |
CN202013148U (zh) | 一种120mm反坦克火箭训练弹 | |
RU2357189C1 (ru) | Танковый выстрел раздельного заряжания "кашпир" | |
CN104567537A (zh) |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的枪口制退器及手枪 | |
RU166278U1 (ru) | 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разрядник | |
CN216925299U (zh) | 一种便携式液压退弹系统 | |
CN204649066U (zh) | 坦克炮内膛枪固定装置 | |
CN204535545U (zh) |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的枪口制退器及手枪 | |
CN2656930Y (zh) | 78式无座力炮内膛炮及其模拟弹 | |
CN210602990U (zh) | 一种可调节飞针电压的电击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