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5162U - 握式软头吸引器 - Google Patents

握式软头吸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5162U
CN210145162U CN201920159481.9U CN201920159481U CN210145162U CN 210145162 U CN210145162 U CN 210145162U CN 201920159481 U CN201920159481 U CN 201920159481U CN 210145162 U CN210145162 U CN 210145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ad
suction
aspirat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94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利
谢栋
何阿祥
曲博
刘威
叶程
曹洁
蔡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1594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5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5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51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包括吸引管、吸引头和负压接头,吸引管的远端连接吸引头,吸引管上开有限压窗,吸引头为软质吸引头,吸引头开有侧孔,负压接头设置在吸引管轴向的一侧,且与吸引管呈80°~120°角度连接。上述吸引器,能够减轻术者手指疲劳,扩大手术视野,并降低对脊髓、神经的损伤。

Description

握式软头吸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引器,具体涉及一种握式软头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用于吸出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负压吸引器是通过将吸引器连接到医院中心负压系统,使得吸引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液体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
现有的吸引器负压接头普遍为竖直向上,即负压接头与吸引管呈直线设置,该种设计使得医生使用时多为两个或者三个手指捏持吸引器的柄部。捏持式操作吸引器,吸引管基本为竖直状态,负压连接管位于手术区域的上方,为了避免污染需要尽可能避免触及负压连接管,从而遮挡了术者视野;而且这种操作方式的稳定性欠佳,对于用时较长的手术,医生用于捏持吸引器的手指头极易疲劳,将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
此外,传统吸引器的吸引头均为单一的硬质吸引头,对于接触脊髓及神经等位置,如果力度控制不佳很可能导致脊髓、神经的损伤,而且,硬质吸引头无法弯曲,无法吸取椎体后方、神经腹侧等不易触及部位的血液、渗出物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握式软头吸引器,能够减轻术者手指疲劳,扩大手术视野,并降低对脊髓、神经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包括吸引管、吸引头和负压接头,所述吸引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吸引头,所述吸引管上开有限压窗,所述吸引头为软质吸引头,吸引头开有侧孔,所述负压接头设置在吸引管轴向的一侧,且与吸引管呈80°~120°角度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中,所述吸引管的近端设置有配重块。
优选地,在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中,所述吸引头与吸引管为插嵌连接或螺纹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中,所述吸引管包括外管和管芯,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吸引头连通,所述管芯的远端为硬质管,且所述管芯套设于外管内并相对外管轴向移动,当管芯的远端向外推出时,管芯贯穿所述吸引头。
优选地,在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中,所述管芯的近端封口且延伸出所述外管的近端,所述外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嵌入有推块,推块与管芯的远端之间由推杆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中,所述管芯的远端具有弹性,当管芯的远端推出外管时,管芯的远端为弯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负压接头设于吸引管的侧面,便于术者采用握笔式夹持吸引器,由食指灵活控制限压窗的开口大小,相对传统捏持式操作能够有效消除手指的疲劳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连接负压系统的负压管从侧面接入吸引器,较传统从上方接入吸引器,能够避免术中遮挡手术视野,并能扩大手术(高度方向)操作空间。
(2)采用软质吸引头,既能够减轻对脊髓、神经等脆弱部位的损伤,又因软头可以弯曲,能够方便对椎体后方、神经腹侧等部位进行血液吸取。
(3)吸引头与吸引管采用插嵌或螺纹等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吸引头。
(4)当术中需要在骨质表面及其周围吸出内容物时,术者需要更换硬质的吸引头,在本实用新型中,吸引管内设可推出的硬质管芯,当管芯推出外管,即将软质吸引头切换为硬质吸引头,当管芯缩回外管内,则由硬质吸引头切换为软质吸引头,以方便医生根据术中待清理组织区域的不同自由切换使用软吸引头和硬吸引头,避免吸引器频繁更换,延长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握式软头吸引器(插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握式软头吸引器(螺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握式软头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吸引管的水平向剖面图;
图6和图7为实施例2中握式软头吸引器使用示意图。
图中:1-吸引管,11-外管,12-管芯,13,13a,13b-限压窗,14-滑轨,15- 推杆,16-推块;2-吸引头,21-侧孔,3-负压接头,31,31a,31b-接口,4-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握式软头吸引器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握式软头吸引器由包括吸引管1、吸引头2和负压接头3,所述吸引管1的远端连接所述吸引头2,所述吸引管1上开有限压窗13,所述吸引头2为软质吸引头,吸引头2开有侧孔21。采用软质吸引头,既能够减轻对脊髓、神经等脆弱部位的损伤,又因软头可以弯曲,能够方便对椎体后方、神经腹侧等部位进行血液吸取。在本实施例中,吸引头2与吸引管1为插嵌连接(如图1所示)或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吸引头2设有多种不同规格,医生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选取适宜内径或长度的吸引头2安装于吸引管1的远端,从而提高本吸引器的适用性。
所述负压接头3设置在吸引管1轴向的一侧,且与吸引管1呈80°~120°角度连接,优选连接角度为85°、90°和105°,吸引管1的近端封口且设置有配重块4。负压接头3设于吸引管1的侧面,便于术者采用握笔式夹持吸引器,由食指灵活控制限压窗13的开口大小,相对传统捏持式操作能够有效消除手指的疲劳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连接负压系统的负压管从侧面接入吸引器,较传统从上方接入吸引器,能够避免术中遮挡手术视野,可以扩大手术操作空间。
使用时,首选选取适合的吸引头2安装在吸引管1的远端,然后将负压接头3与医院中心负压系统的负压管连接,使得吸引器处于负压状态,术者以握笔的方式抓持住吸引管1,并由食指覆盖在限压窗13上,根据手术区域内的血液等内容物的量自由调整限压窗13的开合大小,以改变吸引器内的负压大小,更好地完成吸引操作。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吸引器由吸引管1、吸引头2和负压接头3三部分组成。吸引管1为双层结构,包含外管11和置于外管11内的管芯12,管芯12可以沿外管 11轴向移动,当管芯12的远端向外推出时,管芯12贯穿连接在吸引管1远端的软质吸引头2,如图7所示,即管芯12位于吸引头2内,且管芯12的远端可以延伸出吸引头2的远端,在实施例2中,吸引头2上仍可以开设侧孔。吸引头2具有弹性,管芯12从吸引头2内穿过时,可以将吸引头2撑开,管芯12 至少其远端为硬质材料组成,优选地,管芯12的远端也具有弹性,由外管11 推出后,管芯12的远端为弯头。
具体地,管芯12的远端可以为覆膜支架,覆膜支架收缩在外管11的管腔内时,具有沿径向向外膨胀的趋势,当由外管11内推出后,即外管11对覆膜支架的约束力消失后,覆膜支架的内径将会扩张,从而可以扩大吸引头2的管径,提高吸引器的吸出能力,此外,覆膜支架失去外管11约束后,其管径也可以与吸引头2相同;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覆膜支架本身具有一定形状,如弯头状,去除外管11的约束后,覆膜支架恢复其弯头形状。
请参见图3至图5所示,外管11的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14,滑轨 14内滑动嵌入有一个推块16,推块16通过推杆15连接管芯12的近端,管芯 12的近端封口,并穿出外管11的近端,外管11近端的内侧壁内设有密封圈,通过推动推块16可以完成管芯12的远端在外管11中的推出和缩回。术中需要切换以管芯12作为硬质吸引头时,则需将推块16沿滑轨14向外管11的远端推进,从而使得管芯12向外管11的远端移动,进而使得管芯12远端由吸引头 2内穿出,即完成软质吸引头切成为硬质吸引头。
外管11上设有限压窗13和与负压接头3连通的接口31,管芯12完全收缩 (如图6所示)和完全推出(如图7所示)两个状态下,与外管11限压窗13 对应位置各设有一个限压窗(13a,13b),且与外管11的接口31相对应位置各设有一个接口(31a,31b),该接口(31a,31b)在管芯12沿外管11移动过程中,不会移出外管11的近端。在管芯12的限压窗(13a,13b)和接口(31a, 31b)的两端均设有密封圈。
当管芯12完全收缩进外管11内时,如图3和图4所示,限压窗13和限压窗13a对齐,接口31和接口31a对齐;当管芯12完全推出时,限压窗13和限压窗13b对齐,接口31和接口31b对齐,从而保证在术中软质吸引头和硬质吸引头相互切换时,负压接头3均能与管芯12的内腔连通,为吸引器提供足够的负压,同时均能通过限压窗13自由调节吸引器内的负压大小。
使用时,医生根据术中环境,可以通过推块选择性切换选用软质吸引头还是硬质吸引头,从而减少医生在术中更换吸引器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1)、吸引头(2)和负压接头(3),所述吸引管(1)的远端连接所述吸引头(2),所述吸引管(1)上开有限压窗(13),所述吸引头(2)为软质吸引头,吸引头(2)开有侧孔(21),所述负压接头(3)设置在吸引管(1)轴向的一侧,且与吸引管(1)呈80°~120°角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的近端设置有配重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2)与吸引管(1)为插嵌连接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包括外管(11)和管芯(12),所述外管(11)的远端与所述吸引头(2)连通,所述管芯(12)的远端为硬质管,且所述管芯(12)套设于外管(11)内并相对外管(11)轴向移动,当管芯(12)的远端向外推出时,管芯(12)贯穿所述吸引头(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12)的近端封口且延伸出所述外管的近端,所述外管(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14),滑轨(14)内滑动嵌入有推块(16),推块(16)与管芯(12)的近端之间由推杆(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握式软头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12)的远端具有弹性,当管芯(12)的远端推出外管(11)时,管芯(12)的远端为弯头。
CN201920159481.9U 2019-01-30 2019-01-30 握式软头吸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45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481.9U CN2101451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握式软头吸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481.9U CN2101451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握式软头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5162U true CN210145162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948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451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握式软头吸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5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22484U (zh) 抽吸注射器
US10478165B2 (en) Multi-utility surgical instrument
CN210145162U (zh) 握式软头吸引器
CN202437396U (zh) 乳腺假体吸引器
CN209204208U (zh) 一种吸脂针及吸脂手柄
CN213526674U (zh) 一种带可控刀片的吸引器
CN204699109U (zh) 神经保护吸引器头
CN210644319U (zh) 一种用于视网膜病变手术中增殖膜分离的粘弹剂注射装置
CN206453803U (zh) 血管切口撑开装置
CN211188464U (zh) 一种新型神经外科专用螺纹伸缩式吸引器头
CN206642131U (zh) 一种可拆卸除垢吸引器头
CN213490920U (zh) 一种安全型负压吸引器头
CN213606538U (zh) 一种活检取样器
CN213489003U (zh) 一种带有负压吸引功能的微创手术器械
CN217723653U (zh) 一种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4965639U (zh) 一种便于插拔连接的采血针头
CN214907415U (zh) 一种可变角度的手术用吸引器
CN207270557U (zh) 一种新型吸引器头
CN209361075U (zh) 一种吸引钩针
CN103656842A (zh) 一种避免术中吸附损伤组织的微创吸引装置
CN21860661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针头的静脉采血针
CN213758474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设备
CN215191821U (zh) 一种穿刺取样活检装置
CN219440149U (zh) 一种便于疏通防堵的吸引器管接头装置
CN216148048U (zh) 具有密闭采血功能的压力延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