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4688U - 缺损闭合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缺损闭合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4688U
CN210144688U CN201821487124.7U CN201821487124U CN210144688U CN 210144688 U CN210144688 U CN 210144688U CN 201821487124 U CN201821487124 U CN 201821487124U CN 210144688 U CN210144688 U CN 21014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d
puncture needle
defec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71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湘斌
谭雄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Xiangbin
Tan Xiongj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871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468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包括闭合器及穿刺针,闭合器包括:杆体的头部可弯折,杆体内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位于杆体的头部弯折时的内侧,杆体内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的下方;引线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缝合线穿入第一通道内并与引线结构连接,闭合器可以经血管等途径进入人体,当闭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后,杆体头部弯折,将穿刺针穿过第二通道、器官缺损孔周围组织并与引线结构连接,穿刺针退出时,穿刺针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缝合线沿着穿刺针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组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介入封堵术植入金属封堵器且长期存留会带来诸多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缺损闭合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主要由于治疗卵圆孔未闭及房间隔缺损。
背景技术
卵圆孔封堵术,是较早应用的介入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已累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在现有的卵圆孔封堵术中,通常使用伞状金属封堵器夹紧缺损周围的组织,从而实现对缺损部位的封堵。然而,封堵器为大型异物,不但有脱落风险,而且植入体内后会形成血栓,患者需要服用至少半年的阿司匹林,即使如此,仍有部分患者内皮化不良,持续产生血栓。另一方面,金属封堵器将终身存留于患者体内,远期有磨蚀周围组织,造成心脏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介入封堵术需要植入金属封堵器且长期存留,这样会带来诸多风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包括闭合器及穿刺针,闭合器包括:杆体,杆体内部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杆体的头部可弯折,第一通道的进口和第二通道的进口均位于杆体的尾部,第一通道的出口位于杆体的头部弯折时的内侧,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的下方;引线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缝合线,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或不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线从第一通道的进口穿入第一通道内并与引线结构连接,当闭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后,杆体的头部弯折,将穿刺针依次穿过第二通道、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并与引线结构连接,当穿刺针退出时,穿刺针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缝合线沿着穿刺针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靠近其出口的位置以及第二通道靠近其出口的位置均设有弯曲段,以使杆体的头部弯折时第二通道的出口能够对准引线结构。
进一步地,引线结构为卡扣,卡扣上具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倒钩,当穿刺针的头部伸入凹槽内,倒钩钩住穿刺针的头部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卡扣共同移动。
进一步地,倒钩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穿刺针的头部具有尖头,穿刺针的头部沿其径向方向凸出于穿刺针的其余部分。
进一步地,穿刺针的头部及引线结构均具有金属部,金属部内设置有气泡结构,气泡结构能使金属部在超声下清晰显影,从而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而不需要使用放射线。
进一步地,引线结构为填充在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的布料,穿刺针的头部具有倒刺,当穿刺针的头部插入布料后,倒刺钩住布料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布料共同移动。
进一步地,引线结构为第一磁铁,穿刺针的头部具有第二磁铁,当穿刺针的头部靠近第一磁铁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连接,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第一磁铁共同移动;或者,缺损闭合器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及能够被第三磁铁吸附的金属部,第三磁铁和金属部中的一个形成引线结构,第三磁铁和金属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穿刺针的头部,当穿刺针的头部靠近引线结构时,第三磁铁吸附住金属部,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
进一步地,杆体包括杆体主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杆体主体上的弯折杆,弯折杆形成杆体的头部,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杆体主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包括主通道段及副通道段,主通道段设置在杆体主体内,副通道段设置在弯折杆内,副通道段靠近杆体主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主通道段靠近弯折杆的一端的直径,在弯折杆转动过程中,副通道段随着弯折杆转动,并且副通道段与主通道段始终连通。
进一步地,杆体还包括连接在杆体主体和弯折杆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与杆体主体、弯折杆均可转动连接,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段连接杆,当连接杆为多段时,各相邻的两段连接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杆体内部还具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进口位于杆体的尾部,第三通道的出口位于杆体的头部,第三通道用于穿过导丝,以使闭合器能够沿着导丝被送入体内并插入器官缺损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闭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后,先将杆体的头部向器官缺损孔的一侧弯折,再将穿刺针穿过第二通道、刺穿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并与引线结构连接,然后退出穿刺针。当穿刺针退出时,穿刺针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缝合线沿着穿刺针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周围的组织。此后,把杆体的头部伸直,退出闭合器,缝合线便穿在器官缺损孔的一侧组织上。将闭合器上装入新的缝合线或者使用新的闭合器,重复上述操作,将该缝合线穿在器官缺损孔的另一侧组织上。通过打结器将位于器官缺损孔的两侧的缝合线打结系紧,从而使器官缺损孔闭合。对于房间隔缺损,可以多次重复上述操作,打入多根缝合线后,再打结,能完全闭合缺损。采用上述缺损闭合器组件,只需通过缝合线对缺损部位进行缝合,无需植入金属封堵器,从而避免了金属封堵器带来的各种风险。此外,还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器官缺损孔进行修复闭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缺损闭合器组件的实施例一的闭合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闭合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闭合器的弯折杆弯折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闭合器与穿刺针相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采用图1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修复房间隔缺损孔(卵圆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和房间隔缺损孔的B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缺损闭合器组件的打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穿刺针;20、杆体;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杆体主体;24、弯折杆;25、第三通道;30、缝合线;40、卡扣;41、倒钩;50、器官缺损孔;60、打结器;61、钩部;70、气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用于卵圆孔(或心脏房间隔缺损)的闭合修复。具体地,上述缺损闭合器组件包括闭合器及穿刺针10。闭合器包括杆体20、引线结构及缝合线30。其中,杆体20内部具有第一通道21及第二通道22。杆体20的头部可弯折。第一通道21的进口和第二通道22的进口均位于杆体20的尾部。第一通道21的出口位于杆体20的头部的侧壁上,并且当杆体20的头部弯折时第一通道21的出口位于其内侧。第二通道22的出口位于第一通道21的出口的下方。引线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道21的出口处。缝合线30从第一通道21的进口穿入第一通道21内并与引线结构连接。此外,杆体20内部还具有第三通道25。第三通道25的进口位于杆体20的尾部。第三通道25的出口位于杆体20的头部。第三通道25用于穿过导丝,以使闭合器能够沿着导丝被送入体内并插入器官缺损孔50。
应用本实施例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先穿刺股静脉,将导管和导丝送入体内,并通入器官缺损孔50内,退出导管,保留导丝。再将导丝穿入第三通道25,闭合器沿着导丝被送入体内并插入器官缺损孔50,退出导丝。当闭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50后,先将杆体20的头部向器官缺损孔50的一侧弯折,再将穿刺针10穿过第二通道22、刺穿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并与引线结构连接,然后退出穿刺针10。当穿刺针10退出时,穿刺针10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缝合线30沿着穿刺针10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此后,把杆体20的头部伸直,重新沿第三通道25送入导丝,保留导丝于体内,退出闭合器,缝合线30便穿在器官缺损孔50的一侧组织上。将闭合器上装入新的缝合线30或者使用新的闭合器,沿保留的导丝插入器官缺损孔50内,重复上述操作,将该缝合线30穿在器官缺损孔50的另一侧组织上。通过打结器60将位于器官缺损孔50的两侧的缝合线30打结系紧,从而使器官缺损孔50(卵圆孔)闭合。采用上述缺损闭合器组件,只需通过缝合线30对缺损部位进行缝合,无需植入金属封堵器,从而避免了金属封堵器带来的各种风险。此外,还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器官缺损孔50进行修复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缺损闭合器组件用于修复卵圆孔。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缺损闭合器组件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缺损,例如可以用于修复心脏房间隔缺损,当修复房间隔缺损时,可以多次重复上述操作,打入多根缝合线后,再打结,能完全闭合缺损。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缝合线30为可吸收线,该线在内皮化后被人体吸收,实现无残留治疗心脏病。当然,缝合线30也可以为不可吸收线。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中,第一通道21靠近其出口的位置以及第二通道22靠近其出口的位置均设有弯曲段,这样可以使杆体20的头部弯折时第二通道22的出口能够对准引线结构。也就是说,此时,第二通道22的出口的中心线与引线结构的中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上述结构可以使穿刺针10从第二通道22出来后,往前推送过程中不会扎到别的地方,能准确地进入第一通道21的引线结构内,不会损伤其他组织。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中,引线结构为卡扣40。卡扣40上具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倒钩41。在本实施例中,倒钩41沿凹槽的周向方向延伸一圈,该倒钩41可以看做是凹槽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的。倒钩4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穿刺针10的头部具有尖头(在本实施例中,穿刺针10的头部的纵截面也呈三角状,即穿刺针10的头部呈三角锥状),穿刺针10的头部沿其径向方向凸出于穿刺针10的其余部分。当穿刺针10的头部刚伸入凹槽内时,穿刺针10头部的三角锥面与倒钩41的斜面接触滑动,穿刺针10的头部完全伸入后,倒钩41的底面卡住穿刺针10头部的底面,从而钩住穿刺针10的头部,进而使穿刺针10能够带动卡扣40共同移动。
将引线结构设置为带有倒钩41的卡扣40,通过倒钩41钩住穿刺针10的头部,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使引线结构与穿刺针10的连接更加可靠。而将倒钩41设置为一圈,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可靠性,有效地防止卡扣40与穿刺针10的头部之间发生脱落。同样地,穿刺针10的头部沿其径向方向凸出于穿刺针10的其余部分,也是为了能够使穿刺针10的头部凸出的部分的底面与倒钩41相配合,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可靠性。此外,穿刺针10的头部呈三角锥状,倒钩4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这样可以使穿刺针10的三角锥面与倒钩41的斜面接触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使穿刺针10的头部更容易伸入卡扣40的U形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引线结构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引线结构可以为其他能够与穿刺针的头部连接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卡扣40整体呈圆柱状,其中央开设一个凹槽,倒钩41沿凹槽的周向侧壁设置为一圈,当然,卡扣40的结构、倒钩41的数量和形状也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扣可以整体呈U形,其内侧设置有倒钩,倒钩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倒钩可以为斜向设置的条状倒刺,倒钩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只要能够钩住穿刺针的头部即可。此外,穿刺针10的头部也不限于呈三角锥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穿刺针的头部的形状可以整体类似于三角锥和圆柱的组合形状,只要能够使穿刺针的头部沿其径向方向凸出于穿刺针的其余部分即可。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在在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中,穿刺针10的头部及引线结构均具有金属部,金属部内设置有气泡结构70,气泡结构70能使金属部在超声下清晰显影,从而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而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具体地,在制造过程中,金属内混合有微气泡,从而在成型后的金属部中形成气泡结构70,这样可以增强穿刺针10的头部及引线结构在超声下的回声,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高亮的亮点,可以用来定位,使穿刺点远离重要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穿刺针10的头部的整体及引线结构的整体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就是说,穿刺针10的头部的整体及引线结构的整体形成金属部。当然,金属部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部可以仅为设置在穿刺针的头部、引线结构上的金属块或金属片等金属结构。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中,杆体20包括杆体主体23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杆体主体23上的弯折杆24。弯折杆24形成杆体20的头部。第二通道22的出口位于杆体主体23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弯折杆24与杆体主体23通过转轴连接,弯折杆24可在杆体主体23的设置平面内枢转。弯折杆24的长度为1~10cm,优选2cm。闭合器杆体主体23与弯折杆24的夹角为10~160度,优选60度。闭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杆体主体23尾部的转动控制部,通过该转动控制部能够控制弯折杆24转动(具体实现方式现有技术中已有很多,例如通过旋钮、丝线、转轴相配合的方式控制转轴转动)。第一通道21包括主通道段及副通道段,主通道段设置在杆体主体23内,副通道段设置在弯折杆24内,副通道段靠近杆体主体23的一端的直径小于主通道段靠近弯折杆24的一端的直径。当弯折杆24转动时,副通道段随着弯折杆24转动,但是要始终保持副通道段靠近杆体主体23的端口对应于主通道段靠近弯折杆24的端口,这样才能够使副通道段与主通道段始终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杆24与杆体主体23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不限于通过转轴连接,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折杆与杆体主体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详见实施例五);弯折杆24也不限于在杆体主体23的设置平面内枢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折杆也可以相对于杆体主体的任意方向转动。此外,杆体2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杆体也可以为一条整体的柔性杆,其头部能够弯折。
实施例二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引线结构为填充在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的布料,穿刺针的头部具有倒刺。当穿刺针的头部插入布料后,倒刺钩住布料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布料共同移动。此外,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引线结构为第一磁铁,穿刺针的头部具有第二磁铁。当穿刺针的头部靠近第一磁铁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连接,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第一磁铁共同移动。此外,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缺损闭合器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及能够被第三磁铁吸附的金属部,第三磁铁和金属部中的一个形成引线结构,第三磁铁和金属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穿刺针的头部。当穿刺针的头部靠近引线结构时,第三磁铁吸附住金属部,以使穿刺针能够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此外,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杆体还包括连接在杆体主体和弯折杆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与杆体主体、弯折杆均可转动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一段或多段连接杆。当连接杆为多段时,各相邻的两段连接杆之间可转动连接。上述连接结构能够起到类似于关节的作用,从而使弯折杆的转动范围更大。此外,实施例五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缺损闭合器组件用于卵圆孔的闭合修复,而实施例六的缺损闭合器组件与现有的封堵器相结合,以实现对大型房间隔缺损的闭合修复。具体地,对于大型房间隔缺损来说,房间隔缺损四周需要有足够的边缘才能用现有的封堵器进行封堵,如果房间隔缺损部分边缘不足,封堵器会因该部位的支撑力不够而脱落。因此,此类患者可以先通过本实施例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在缺损边缘足够的部分植入两根对称的不可吸收缝合线,将上述两根缝合线打结拉紧。虽然由于缺损较大,通过两根缝合线不能把两侧房间隔组织连到一起,但是缝合线横在缺损内,把缺损分隔成两个尺寸较小的缺损,其中一个缺损在缝合线的帮助下四周拥有足够的边缘和支撑力,可以植入现有的普通封堵器,由于普通封堵器的伞盘比腰部直径大14mm,该封堵器的伞盘可以覆盖房间隔缺损被缝合线分隔出来的另外一部分,两种器械联合应用,可以使以往不能介入封堵的患者得到微创治疗。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的介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穿刺股静脉,将导管和导丝送入体内,并通入器官缺损孔50内,退出导管,保留导丝;
将导丝穿入闭合器的杆体20内部的第三通道25,闭合器沿着导丝被送入体内并插入器官缺损孔50,退出导丝;
将杆体20的弯折杆24向器官缺损孔50的一侧弯折,将穿刺针10穿过第二通道22、刺穿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并与弯折杆24内侧的引线结构连接;
退出穿刺针10,穿刺针10带动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与引线结构连接的可吸收的缝合线30沿着穿刺针10退出的路径穿过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此后,把杆体20的头部伸直,重新沿第三通道25送入导丝,保留导丝于体内,退出闭合器,缝合线30穿在器官缺损孔50的一侧组织上;
将闭合器上装入新的缝合线30或者使用新的闭合器,沿保留的导丝插入器官缺损孔50内,重复上述步骤,将该缝合线30穿在器官缺损孔50的另一侧组织上;
通过打结器60将位于器官缺损孔50的两侧的缝合线30打结系紧,从而使器官缺损孔50闭合。
其中,如图7所示,打结器60的头部具有钩部61,在具体操作时,先将位于器官缺损孔50的两侧的缝合线30伸出体外的自由端系在一起,再通过打结器60的钩部61将系好的结推入至体内系紧。当然,打结器6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打结器也可以带剪线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器及穿刺针(10),所述闭合器包括:
杆体(20),所述杆体(20)内部具有第一通道(21)及第二通道(22),所述杆体(20)的头部可弯折,所述第一通道(21)的进口和所述第二通道(22)的进口均位于所述杆体(20)的尾部,所述第一通道(21)的出口位于所述杆体(20)的头部弯折时的内侧,所述第二通道(22)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21)的出口的下方;
引线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21)的出口处;
缝合线(30),所述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或不可吸收缝合线,所述缝合线(30)从所述第一通道(21)的进口穿入所述第一通道(21)内并与所述引线结构连接,当所述闭合器插入器官缺损孔(50)后,所述杆体(20)的头部弯折,将所述穿刺针(1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道(22)、所述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并与所述引线结构连接,当所述穿刺针(10)退出时,所述穿刺针(10)带动所述引线结构共同移动,以使所述缝合线(30)沿着所述穿刺针(10)退出的路径穿过所述器官缺损孔(50)周围的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靠近其出口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通道(22)靠近其出口的位置均设有弯曲段,以使所述杆体(20)的头部弯折时所述第二通道(22)的出口能够对准所述引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为卡扣(40),所述卡扣(40)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倒钩(41),当所述穿刺针(10)的头部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倒钩(41)钩住所述穿刺针(10)的头部以使所述穿刺针(10)能够带动所述卡扣(40)共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4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穿刺针(10)的头部具有尖头,所述穿刺针(10)的头部沿其径向方向凸出于所述穿刺针(10)的其余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0)的头部及所述引线结构均具有金属部,所述金属部内设置有气泡结构(70),所述气泡结构(70)能使所述金属部在超声下清晰显影,从而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而不需要使用放射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为填充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处的布料,所述穿刺针的头部具有倒刺,当所述穿刺针的头部插入所述布料后,所述倒刺钩住所述布料以使所述穿刺针能够带动所述布料共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为第一磁铁,所述穿刺针的头部具有第二磁铁,当所述穿刺针的头部靠近所述第一磁铁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连接,以使所述穿刺针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磁铁共同移动;或者,所述缺损闭合器组件还包括第三磁铁及能够被所述第三磁铁吸附的金属部,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金属部中的一个形成所述引线结构,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金属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穿刺针的头部,当所述穿刺针的头部靠近所述引线结构时,所述第三磁铁吸附住所述金属部,以使所述穿刺针能够带动所述引线结构共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包括杆体主体(23)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体主体(23)上的弯折杆(24),所述弯折杆(24)形成所述杆体(20)的头部,所述第二通道(22)的出口位于所述杆体主体(23)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包括主通道段及副通道段,所述主通道段设置在所述杆体主体(23)内,所述副通道段设置在所述弯折杆(24)内,所述副通道段靠近所述杆体主体(23)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主通道段靠近所述弯折杆(24)的一端的直径,在所述弯折杆(24)转动过程中,所述副通道段随着所述弯折杆(24)转动,并且所述副通道段与所述主通道段始终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杆体主体和所述弯折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杆体主体、所述弯折杆均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段连接杆,当所述连接杆为多段时,各相邻的两段所述连接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损闭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内部还具有第三通道(25),所述第三通道(25)的进口位于所述杆体(20)的尾部,所述第三通道(25)的出口位于所述杆体(20)的头部,所述第三通道(25)用于穿过导丝,以使所述闭合器能够沿着所述导丝被送入体内并插入所述器官缺损孔(50)。
CN201821487124.7U 2018-09-11 2018-09-11 缺损闭合器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4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7124.7U CN210144688U (zh) 2018-09-11 2018-09-11 缺损闭合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7124.7U CN210144688U (zh) 2018-09-11 2018-09-11 缺损闭合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4688U true CN210144688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712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44688U (zh) 2018-09-11 2018-09-11 缺损闭合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4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4427A (zh) * 2018-09-11 2018-12-21 谭雄进 缺损闭合器组件及其介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4427A (zh) * 2018-09-11 2018-12-21 谭雄进 缺损闭合器组件及其介入方法
CN109044427B (zh) * 2018-09-11 2023-10-20 谭雄进 缺损闭合器组件及其介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1045B2 (en) Suture stitche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US8518060B2 (en) Medical clip with radial tine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EP2265188B1 (en) Medical suturing device
US6641592B1 (en) System for wound closure
JP5957457B2 (ja) 外科的アクセ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US20040073237A1 (en) Surgical fastener and delivery system
US20080058839A1 (en) Reverse tapered guidewire and method of use
US2011023809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livering sutures in tissue
US20110118759A1 (en) Tissue access site system and method
US1084248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US20060100665A1 (en) Apparatus for sealing punctures in blood vessels
US20120071901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livering sutures in tissue
CN111227889A (zh) 一种卵圆孔未闭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220280193A1 (en) Causing ischemia in tumors
CN109044427B (zh) 缺损闭合器组件及其介入方法
CN210144688U (zh) 缺损闭合器组件
US20200375591A1 (en) Devices for continuous surgical suturing
CN214907820U (zh) 一种心尖闭合装置
US8668704B2 (en) Medical clip with tine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240156451A1 (en) Suture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100241140A1 (en) Medical Clip with Bridg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1-2-101, yard 73, bingjiaokou Hutong,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Pan Xiangbin

Patentee after: Tan Xiongjin

Address before: 1-2-101, Yard 73, Bingjiaokou Hutong,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before: Tan Xiongjin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