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不仅仅能够实现驾驶功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且车辆能够实现较佳的通信兼容性能,进而实现消息接收、实时通信以及信息交互等全方位功能;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使用需求,车辆设备需要与外界通信设备实现兼容的信号传输功能,并且保持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车辆能够完成远程通信功能,以使得车辆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环境中,达到信息传递和救援等多功能用途;那么车辆的通信兼容性对于车辆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车辆的通信稳定性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不断提升。
然而传统技术中的车辆的通信方式单一,无法与外界不同类型的通信终端实现信号交互传输,车辆设备无法接收外界的通信信息以完成相应的电路功能,由于不同类型的信号无法在车辆设备中实现兼容适用,这就导致车辆设备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车辆设备在进行信息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极容易出现信息丢失,通信终端的现象,车辆设备的通信质量就会更低,降低了车辆设备的通信灵活性和控制简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及车载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车辆设备的通信兼容性和通信稳定性较低,车辆设备无法实现多功能控制功能,并且车辆设备的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降低了车辆设备的实用价值,难以普遍适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与第一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设于车载设备上,所述车载微波变频电路包括:
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输出的射频通信信号的天线模块;
与所述天线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放大模块;
与所述放大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对功率放大后的所述射频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的信号处理模块;
被配置为生成具有预设频段的本振信号的起振模块;
与所述起振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及所述放大模块连接,被配置为输出电源信号,以对所述放大模块进行供电,并将滤波和噪声抑制后的所述射频通信信号或者所述本振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中频通信信号的切换模块;以及
与所述切换模块及第一通信设备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中频通信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中频模块。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通信信号包括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
其中,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及所述放大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垂直极化通信信号的第一天线单元;和
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及所述放大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水平极化通信信号的第二天线单元。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信号包括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
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对所述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第一放大单元;和
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对所述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第二放大单元。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及所述切换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对功率放大后的所述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和
与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及所述切换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对功率放大后的所述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的第二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本振模块用于生成具有第一预设频段的第一本振信号和生成具有第二预设频段的第二本振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将滤波和噪声抑制后的所述垂直极化通信信号或者所述第一本振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所述中频通信信号;或者,将滤波和噪声抑制后的所述水平极化通信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本振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所述中频通信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与所述切换模块连接,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切换模块的充电功率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信息输出工作电压,以对所述切换模块进行供电的稳压模块。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
与所述切换模块及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模块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对所述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一次功率放大的第一放大部件;和
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一放大部件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模块输出的第二供电电压对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的第二放大部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
与所述切换模块及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模块输出的第三供电电压对所述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一次功率放大的第三放大部件;和
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三放大部件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模块输出的第四供电电压对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的第四放大部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部件包括:
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放大部件;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切换模块,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滤波和噪声抑制后的所述射频通信信号的频段为10.7GHZ~12.75GHZ;
所述本振信号的频段为9.75GHZ~10.6GHZ。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和
如上所述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所述车载微波变频电路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及卫星连接,所述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用于将卫星输出的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后,输出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上述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能够与第二通信设备实现兼容通信功能,对于第二通信设备输出的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变频等一系列处理后输出中频通信信号,并且中频通信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传输需求完全匹配,进而第一通信设备能够完全识别中频通信信号的通信信息,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能够实现兼容、高效的通信功能,进而车载设备根据中频通信信号实现全方位、多样化的电路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实际电路功能需求;因此车载微波变频电路对于各种类型的通信信号实现精确、灵活的变频处理功能,经过变频处理后的通信信号能够完全匹配车载设备的通信需求,进一步提高了车载设备的通信兼容性和实用价值,车载设备能够按照用户的实际电路功能需求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保障了车载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信号传输安全性和通信信号的完整性,简化了车载设备的通信控制简便性,给车载设备的信息传递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大部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放大部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放大部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起振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与第一通信设备20连接,第一通信设备20设于车载设备上,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与车载设备实现兼容、安全的通信功能,进而车载设备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电路功能,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电路功能需求;并且车载设备具有特定的信号传输格式需求;比如车载设备只能接收位于特定频段的信号,并实现相应信号中的通信信息,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车载设备能够与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之间保持实时的通信功能,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对于外界的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符合车载设备的通信格式需求,提高了车载设备的通信兼容性和稳定性。
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包括:天线模块101、放大模块102、信号处理模块103、起振模块104、切换模块105以及中频模块106。
天线模块101与第二通信设备30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第一射频通信信号。
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设备30包括卫星、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第二通信设备30具有较强的通信兼容性和通信控制稳定性,可选的,第二通信设备30根据操作指令输出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其中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包含大量的通信信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电路控制需求;本实施例中的天线模块101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和信号传输效率,天线模块101与第二通信设备无线连接,进而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无线接收第一射频通信信号,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内部信号传输效率和处理效率;天线模块101能够接收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实现了通信信息的大容量、实时传输功能。
放大模块102与天线模块101连接,被配置为对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第二射频通信信号。
其中放大模块102具有信号功率放大功能,以避免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失真和信息丢失的现象;当天线模块101将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输出至放大模块102时,放大模块102能够对于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以使得第二射频通信信号能够保持完整的原始通信信息,以达到车载设备的实时电路功能控制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以保持通信信号的兼容传输功能,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内部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质量和信号传输效率,通过放大模块102输出的第二射频通信信号具有更佳的电路控制功能,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以对于射频通信信号进行高精度的转换和处理功能。
信号处理模块103与放大模块102连接,被配置为对第二射频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得到具有第三预设频段的第三射频通信信号。
其中,信号处理模块103具有镜像滤波功能,以实现对于通信信号的频率实时调节功能;比如,通过信号处理模块103能够对于第二射频通信信号进行高通滤波或者低通滤波,信号处理模块103输出的第三射频通信信号具有特定的频段,以满足车载设备的通信格式需求;当放大模块102将第二射频通信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103时,第二射频通信信号具有较宽的频率和复杂的噪声量,通过信号处理模块103能够完全消除第二射频通信信号的噪声分量,以保持第三射频通信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第三射频通信信号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抗干扰性和传输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模块103能够保障信号传输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以使得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通信质量和通信适用范围。
起振模块104被配置为生成具有第四预设频段的本振信号。
其中起振模块104能够生成特定频率的信号,并且本振信号能够在特定的通信环境中保持兼容传输,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通信信号处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操控性;本振信号包含特定的频率信息,进而通过本振信号保障了信号变频处理过程的兼容性;因此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通信信号能够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自适应调节,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完全匹配车载设备的通信格式需求,适用范围极广。
切换模块105与起振模块104、信号处理模块103及放大模块102连接,被配置为输出电源信号,以对放大模块102进行供电,并将本振信号或者第三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中频通信信号。
一方面,切换模块105具有电源输出功能,第一电源包括包含稳定的直流电能,通过电源信号能够使得放大模块102按照额定的功率进行上电,保障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内部电路功能的供电安全性和通信信号的转换效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对于第一通信设备30输出的通信信息是实现灵活的变频转换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切换模块105能够对于第三射频信号的频段进行实时调节和信号格式转换,进而第三射频通信信号能够完全兼容于各个不同通信环境中的信号传输需求,切换模块105具有较高的通信信号转换效率和转换精确性;同时切换模块105具有信号选择输出的功能,通过切换模块105能够形成不同的信号传输通道,以兼容于本振信号和第三射频信号的传输需求;切换模块105输出的中频通信信号与第三射频通信信号或者本振信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中频通信信号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和灵活性,以完全满足车载设备的实际通信需求,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实用价值。
中频模块106与切换模块105及第一通信设备20连接,被配置为对中频通信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第一通信设备20。
其中中频模块106能够完全保障中频通信信号的兼容传输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由于经过信号处理模块103和切换模块105对于通信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后,通信信号的功率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本实施例通过中频模块106能够完全保持通信信号的功率,以防止中频通信信号的通信信息出现误差;中频模块106能够对于中频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以实时输出至第一通信设备20,第一通信设备20根据中频通信信号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进而车载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30完成了信号传输功能,通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后,与第一通信设备20保持兼容通信功能,进而通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驱动第一通信设备20实现多功能的电路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实际电路功能需求。
在图1示出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结构示意中,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兼容性和和稳定性,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灵活性较高;通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第二通信设备输出的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及频率调节等处理后,以得到具有特定频段的第三射频通信信号;切换模块能够在第三射频通信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选择,以输出任意一路通信信号,进而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输出的中频通信信号的频段能够完全匹配第一通信设备20的通信格式需求;并且车载设备能够识别中频通信信号的通信信息,以实现相应的电路功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多功能电路控制需求,适用范围极广;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较高的通信兼容性和稳定性,实用价值较高;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对于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信号进行实时的传输,以保障车载设备的控制灵活性和控制兼容性,车载设备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精确的电路功能,通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极大地提高了车载设备的信号传输精度和适用范围,车载设备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工业技术领域,并满足用户的实际电路需求,以使得车载设备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车辆设备的通信兼容性较低,无法接收并识别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电路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不同通信环境中的信号传输需求,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包括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第一射频通信信号以电波的形式在空间进行传播,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在空间的电场矢量具有特定的方向,当第一射频通信信号的电场强度平行于水平面时,则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属于水平极化波;当第一射频通信信号的电场强度垂直于水平面时,则第一射频通信信号属于垂直极化波;并且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能够在各个通信环境中保持兼容传输,第二通信设备30与车载设备之间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通信,以满足车载设备的全方位通信控制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请参阅图2,天线模块101包括:第一天线单元1011和第二天线单元1012,其中,第一天线单元1011与第二通信设备30及放大模块102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垂直极化通信信号。
第二天线单元1012与第二通信设备30及放大模块102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水平极化通信信号。
本实施例分别通过第一天线单元1011和第二天线单元1012来接收不同形式的通信信号,并保持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传输兼容性,进而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通信兼容性和信号传输稳定性,能够接收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各种类型的通信信号,以实现信号频率调节和处理功能,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通信兼容性和信号传输抗干扰性;结合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能够更加全面地对于车载设备实现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信号传输完整性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切换模块105生成电源信号包括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实现对于放大模块102中不同电子元器件的供电功能;可选的,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这两者的电压不相同,进而通过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对于特定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上电,极大地保障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这两种信号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精度,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工作效率和通信稳定性。
请参阅图2,放大模块102包括:第一放大单元1021和第二放大单元1022;第一放大单元1021与切换模块105、第一天线单元1011及信号处理模块103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对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第四射频通信信号。
当切换模块105生成第一电压信号时,则通过第一电压信号能够对于第一放大单元1021进行上电操作,以使得第一放大单元1021能够维持较高的电能安全性和电能稳定性;第一放大单元1021能够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以保持垂直极化通信信号的功率完整性,避免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出现信号失真和丢失的现象。
第二放大单元1022与切换模块105、第二天线单元1012及信号处理模块103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并对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第五射频通信信号。
当切换模块105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时,通过第二电压信号能够对于第二放大单元1022实现兼容上电功能,以使得第二放大单元1022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当第二放大单元1022上电成功后,通过第二放大单元1022能够对于水平极化通信信号实现精确的功率放大功能,以保持水平极化通信信号中通信信息的完整性和抗干扰性;进而通过第二放大单元1022能够在各个通信环境中保持较佳的信号放大功能,有利于提高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通信安全性和通信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切换模块105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保障信号放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当切换模块105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时,第一放大单元1021和第二放大单元1022分别实现信号放大功能,那么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垂直极化形式或者水平极化形式的信号分别实现功率放大功能,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实现不同通信形式之间的切换使用,第二通信设备30与车载设备之间保持兼容通信功能,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通信兼容性和信号传输过程的控制灵活性,通信控制过程更加简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射频通信信号包括:第六射频通信信号和第七射频通信信号;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请参阅图3,信号处理模块103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032,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31与第一放大单元1021及切换模块105连接,被配置为对第四射频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得到具有第五预设频段的第六射频通信信号。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032与第二放大单元1022及切换模块105连接,被配置为对第五射频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和噪声抑制得到具有第六预设频段的第七射频通信信号。
当放大模块102输出第四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五射频通信信号时,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31或者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032分别实现频率调节功能,进而第六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七射频通信信号具有特定的频段,以在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保持兼容传输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和水平极化通信信号分别实现功率放大和频率调节功能,以保障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在不同的通信形式之间进行灵活的切换,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更高;在不同的通信形式下,结合信号处理模块103输出的第六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七射频通信信号能够对于第一通信设备20实现多样化的电路控制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通信控制需求,兼容性较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振模块104用于生成具有第一预设频段的第一本振信号和生成具有第二预设频段的第二本振信号;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起振模块104输出的起振信号包括第一本振信号和第二本振信号,结合第一本振信号和第二本振信号能够匹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不同频率调节需求;并且第一本振信号和第六射频通信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第二本振信号与第七射频通信信号具有对应关系,因此本实施例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兼容对于各种形式的通信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功能,保障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信号变频精度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切换模块105用于将第六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一本振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中频通信信号;或者,将第七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二本振信号进行切换输出,以得到中频通信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模块105具有通信形式切换控制功能;示例性的,当切换模块105选择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第二电压信号时,则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分别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或者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频率调节,然后当切换模块105接收到第六射频通信信号或者第七射频通信信号时,则立即实现信号形式转换和输出功能,第六射频通信信号和第七射频通信信号分别具有特定的频段,以匹配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多样化通信需求,灵活性较高;当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频率调节后,切换模块105能够在第一本振信号和六射频通信信号这两者之中选择任意一项进行切换输出,以完成灵活的频率控制功能;当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频率调节后,切换模块105能够在第二本振信号和第七射频通信信号这两者之中任意选择一项进行切换输出,以达到频率控制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模块105具有灵活的信号切换输出功能,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在不同的通信形式下对于特定类型的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切换模块105输出的中频通信信号能够完全符合第一通信设备20的通信格式需求,实现了车载设备的多功能电路控制需求,可控性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本实施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相比于图1中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4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还包括:稳压模块107,稳压模块107与切换模块105连接,被配置为获取切换模块105的充电功率信息,并根据充电功率信息输出工作电压,以对切换模块105进行供电。
其中稳压模块107具有电能输出功能,通过稳压模块107能够实时获取切换模块105的电能状态,以便于对于切换模块105进行更加安全的供电控制功能;示例性的,稳压模块107能够获取切换模块105的额定充电电压和额定充电电流,进而通过稳压模块107能够将工作电压输出至切换模块105,切换模块105进行上电功能,进而通过切换模块105能够具有更高的信号输出效率和频率调节效率,切换模块105具有更高的供电稳定性,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通信信号进行频率调节后,可保持信号的兼容传输功能,第二通信设备30与车载设备之间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请参阅图5,第一放大单元1021包括:第一放大部件501和第二放大部件502;第一放大部件501与切换模块106及第一天线单元1011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切换模块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对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一次功率放大。
第二放大部件502与切换模块105、第一放大部件501及信号处理模块103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切换模块105输出的第二供电电压对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并得到第四射频通信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放大部件501和第二放大部件502可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进行前后两级放大功能,以保障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保留通信信号的传输完整性;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切换模块105将供电电能分别输出至第一放大部件501和第二放大部件502,以控制第一放大部件501和第二放大部件502的信号放大状态,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对于第二通信设备30输出的各种形式的通信信号具有更加灵活、精确的信号转换和处理功能,车载载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通信兼容性和通信稳定性,适用范围更广。
请参阅图5,第二放大单元1022包括:第三放大部件503和第四放大部件504,其中,第三放大部件503与切换模块105及第二天线单元1012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切换模块105输出的第三供电电压对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一次功率放大。
第四放大部件504与切换模块105、第三放大部件503及信号处理模块103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切换模块105输出的第四供电电压对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并得到第五射频通信信号。
第三放大部件503和第四放大部件504均具有信号功率放大功能,当第二天线单元1012将水平极化通信信号输出至第三放大部件503时,结合第三放大部件503和第四放大部件504对于水平极化通信信号依次进行前后两级功率放大功能,以避免水平极化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和功率损失的问题;进而第四放大部件504输出的第五射频通信信号保留完整的通信信息,以实现第二通信设备30与车载设备之间的良好、兼容信号传输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压信号包括:第三供电电压和第四供电电压,通过切换模块105分别将电能输出至第三放大部件503和第四放大部件504时,以实现对于水平极化通信信号的灵活、高效功率放大功能,使车载设备能够接收到完整的通信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可在各个不同的通信环境中保持兼容的信号传输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大部件501的电路结构示意,请参阅图6,第一放大部件501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
其中,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天线单元1011,通过第一天线单元1011将垂直极化通信信号输出至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第一放大部件5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11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效率;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切换模块105将第一供电电压输出至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供电电压能够控制第一放大部件501的信号功率放大过程,第一放大部件501具有更高的控制灵活性;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GND。
第一开关管M1的第一导通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导通端接地GND。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共接于第二放大部件502。
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GND。
示例性的,第一开关管M1为MOS管或者三极管;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管M1能够对于垂直极化通信信号实现功率放大的功能,信号放大的步骤简便、灵活,通过切换模块105输出的电能控制第一放大部件501的信号功率放大功能;第一放大部件501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可实时保障垂直极化通信信号的功率完整性和信号传输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放大部件502的电路结构示意,请参阅同7,第二放大部件502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二开关管M2。
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放大部件501,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GND。
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导通端,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导通端接地GND。
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共接于信号处理模块103,
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GND。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放大部件503的电路结构示意,请参阅图8,第三放大部件503包括:第三开关管M3、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开关管M3的控制端共接于第二天线单元1012,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以及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和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导通端,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导通端接地GND。
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和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共接于第四放大部件504,第六电阻R6的第二导通端、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起振模块104的电路结构示意,请参阅图9,起振模块104包括: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以及第一晶振Y1;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一端和第一晶振Y1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一晶振Y1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晶振Y1生成具有预设频段的本振信号,提高了车载载波变频电路10的内部信号频率调节精度和效率,以使得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保障切换模块105的信号频率调节可靠性和兼容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稳压模块107的电路结构示意,请参阅图10,稳压模块107包括:第一稳压芯片U1、第二稳压芯片U2、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以及第四开关管M4,第一稳压芯片U1的电压输入管脚和第二十三电容C23的第一端共接于供电电源的正极,第二十三电容C23的第二端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第一端共接于地GND,第二稳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管脚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第二端共接于供电电源的负极,第一稳压芯片U1的接地管脚接地GND,第二稳压芯片U2的接地管脚接地GND。
第一稳压芯片U1的电源控制管脚、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二电容C22的第一端共接于第四开关管M4的第一导通端,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2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
第二稳压芯片U2的电源控制管脚、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共接于第四开关管M4的第二导通端,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二端和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第四开关管M4的控制端和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一端共接于切换模块105,第十七电容X17的第一端和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第十七电容X17的第二端接切换模块105。
示例性的,第一稳压芯片U1为型号为:IC7806;第二稳压芯片U2为型号为:IC7806;因此结合第一稳压芯片U1和第二稳压芯片U2能够对于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进行自适应稳压处理,保障了切换模块105的供电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切换模块105包括切换控制芯片,示例性的,切换控制芯片的型号为RT320,进而通过切换控制芯片能够实现信号的频率调节和切换输出功能,提高了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的控制响应精度和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预设频段为10.7GHZ~12.75GHZ。
第四预设频段为9.75GHZ~10.6GHZ。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70的结构示意,请参阅图11,车载设备70包括:第一通信设备20和如上所述的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与第一通信设备20及卫星80连接,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用于将卫星80输出的第一射频通信信号进行变频后,输出至第一通信设备20;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车载微波变频电路10能够实现第一通信设备20与卫星80之间的兼容通信功能,保障了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车载设备70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简便性。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