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680U -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680U
CN210135680U CN201920948650.7U CN201920948650U CN210135680U CN 210135680 U CN210135680 U CN 210135680U CN 201920948650 U CN201920948650 U CN 201920948650U CN 210135680 U CN210135680 U CN 210135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body
mask
light guide
gu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86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海元
张帅
李泳樺
张弛
凌业生
罗汉兵
劳承云
赖均标
赵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9486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6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包括:罩体;发光部,固定连接在罩体上,并包括发光体;导光部,固定连接于发光体朝向罩体的一侧,并适于将发光体发出的光导向至罩体,并由罩体反射出去。通过将发光部固定连接在罩体上,导光部设于发光体朝向罩体的一侧,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通过导光部导向至罩体上,并由罩体反射出去,而不是发光体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出去,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反射至用户时,用户感受到的光更柔和、亮度更适度,提高了用户体验,且面罩的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同时对于设计阶段,也大大降低了反复调试控制灯亮强度和亮度的次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的面罩,通常包含有面板、显示部件、装饰罩等零件,面板和装饰罩组成容纳腔,显示部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灯条一般是设置在显示部件上,通过灯条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显示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的不同程度,灯条发出的灯光通过面板直接显示在外面,由于面板设计时有一定的厚度要求,不能做的太厚,这就使得灯光比较明亮,一方面,在设计阶段,就需要频繁调试灯亮强度和亮度,使得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若设计时调试的环境与用户使用的环境若有差异,用户使用时也会觉得较刺眼,尤其夜晚更明显,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面罩灯光明亮刺眼、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灯光柔和、提高用户体验的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一种面罩,包括:
罩体;
发光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罩体上,并包括发光体;
导光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光体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并适于将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导向至所述罩体,并由所述罩体反射出去。
所述罩体包括:
罩本体;
挡光结构,与所述罩本体围成反射腔,所述挡光结构适于将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导向所述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适于将射到腔壁上的光反射出去。
所述挡光结构设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导光部的一端,所述挡光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导光部对应设置。
所述罩本体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反射腔的内部。
所述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棱锥,适于将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经所述棱锥反射出去。
所述罩本体上成型有槽口,所述槽口适于卡设所述导光部,且所述导光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口的底面形状相适配。
还包括:凸筋,设于所述罩本体上,所述凸筋与所述罩本体共同形成容置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导光部的嵌入部。
所述凸筋外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筋,适于支撑所述凸筋。
所述导光部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所述导光部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满足b≥2a。
所述发光部包括壳体,所述发光体和所述导光部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罩体上。
所述壳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适于固定所述导光部。
所述壳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两所述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上卡设有所述发光体。
还包括:
面板,设于所述发光体远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面板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置腔;
显示部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面板与所述显示部件相对应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其他区域为阻隔光区域,适于阻隔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从所述面板直接照射出去。
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设有压筋,适于压紧所述发光体。
一种具有面罩的装置,包括上述的面罩。
所述具有面罩的装置为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包括:罩体;发光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罩体上,并包括发光体;导光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光体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并适于将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导向至所述罩体,并由所述罩体反射出去。通过将发光部固定连接在罩体上,导光部设于发光体朝向罩体的一侧,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通过导光部导向至罩体上,并由罩体反射出去,而不是发光体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出去,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反射至用户时,用户感受到的光更柔和、亮度更适度,提高了用户体验,且面罩的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同时对于设计阶段,也大大降低了反复调试控制灯亮强度和亮度的次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罩体包括:罩本体;挡光结构,与所述罩本体围成反射腔,所述挡光结构适于将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导向所述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适于将射到腔壁上的光反射出去。通过将罩体设置为包括罩本体和挡光结构,且罩本体和挡光结构共同围成反射腔,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均能经过反射腔的反射后再出去,进一步保证了光的柔和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挡光结构设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导光部的一端,所述挡光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导光部对应设置。通过将挡光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与导光部对应设置,使得经导光部引导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出去,而是经过挡光结构反射出去,提高了用户体验。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罩本体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反射腔的内部。通过将罩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且弧形的圆心位于反射腔的内部,保证了光均能经过罩体的反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棱锥,适于将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经所述棱锥反射出去。通过在罩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棱锥,使得罩体的外表面更美观,且多个棱锥进一步增强了光的反射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罩本体上成型有槽口,所述槽口适于卡设所述导光部,且所述导光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口的底面形状相适配。通过在罩本体上成型有槽口,槽口卡设导光部,且导光部的底面与槽口的底面形状相适配,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均能全部经导光部引导,且整体结构更紧凑、美观。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还包括:凸筋,设于所述罩本体上,所述凸筋与所述罩本体共同形成容置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导光部的嵌入部。通过设置凸筋,使得凸筋与罩本体共同形成容置发光部和导光部的嵌入部,使得面罩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且各部件之间的固定更简单。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凸筋外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筋,适于支撑所述凸筋。通过在凸筋外设置支撑凸筋的支撑筋,提高了凸筋的强度,保证了面罩的整体装配强度。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导光部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满足b≥2a。通过将导光部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设置为满足b≥2a,能够增加光的聚光性,使得用户的视觉效果更好,提升用户体验。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还包括:面板,设于所述发光体远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面板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显示部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面板与所述显示部件相对应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其他区域为阻隔光区域,适于阻隔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从所述面板直接照射出去。通过将面板与显示部件对应的区域设置为透明区域,不影响显示部件的显示功能,同时将面板的其他区域设置为阻隔光区域,能够阻隔发光体发出的光从面板直接照射出去,使得光均从罩体反射出去,提高了光的柔和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罩,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设有压筋,适于压紧所述发光体。通过在面板朝向罩体的一侧设置压筋,能够对发光体进行限位,防止发光体的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装配在罩体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装配在罩体上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和导光部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2-显示部件;3-罩体;31-凸筋;32-槽口;33-支撑筋;34-棱锥;35-罩本体;36-挡光结构;4-WIFI模块;5-发光部;6-发光体;61-LED灯;62-PCB板;63-排线;7-导光部;8-壳体;81-第一台阶;82-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罩体3、发光部5和导光部7。
发光部5,固定连接在罩体3上,并包括发光体6;导光部7,固定连接于发光体6朝向罩体3的一侧,并适于将发光体6发出的光导向至罩体3,并由罩体3反射出去。
通过将发光部5固定连接在罩体3上,导光部7设于发光体6朝向罩体3的一侧,使得发光体6发出的光通过导光部7导向至罩体3上,并由罩体3反射出去,而不是发光体6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出去,使得发光体6发出的光反射至用户时,用户感受到的光更柔和、亮度更适度,提高了用户体验,且面罩的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同时对于设计阶段,也大大降低了反复调试控制灯亮强度和亮度的次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罩体3包括:罩本体35和挡光结构36,挡光结构36与所述罩本体35围成反射腔,所述挡光结构36适于将所述导光部7导出的光导向所述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适于将射到腔壁上的光反射出去。通过将罩体3设置为包括罩本体35和挡光结构36,且罩本体35和挡光结构36共同围成反射腔,使得发光体6发出的光均能经过反射腔的反射后再出去,进一步保证了光的柔和度。
本实施例中的挡光结构36设于罩体3的底部,挡光结构36的至少部分结构与导光部7对应设置,具体地,挡光结构36设于导光部7的下方,挡光结构36的横截面积大于导光部7的横截面积,使得导光部7引导的光均能被挡光结构36反射出去。通过将挡光结构36的至少部分结构与导光部7对应设置,使得经导光部7引导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出去,而是经过挡光结构36反射出去,提高了用户体验。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挡光结构36设于导光部7的下方,挡光结构36与导光部7对应设置,两者的横截面积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罩本体35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圆心位于反射腔的内部。通过将罩本体35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且弧形的圆心位于反射腔的内部,保证了光均能经过罩体3的反射。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罩本体35的横截面呈斜面设置,或者是其他形状设置,只要能尽可能多地保证发光体6的光能够经过罩体3的反射即可。
为了增强反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罩本体35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棱锥34,类似鱼鳞片的形式,适于将发光体6发出的光经棱锥34反射出去。通过在罩本体35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棱锥34,使得罩体3的外表面更美观,且多个棱锥34进一步增强了光的反射效果。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罩本体35的外表面上不设置棱锥34,罩本体35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罩本体35上成型有槽口32,槽口32适于卡设导光部7,且导光部7的底面与槽口32的底面形状相适配。通过在罩本体35上成型有槽口32,槽口32卡设导光部7,且导光部7的底面与槽口32的底面形状相适配,使得发光体6发出的光均能全部经导光部7引导,且整体结构更紧凑、美观。作为可变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罩本体35上不设置槽口32,而是与导光部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透光,将导光部7引导的光透射出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面罩还包括:凸筋31,设于罩本体35上,凸筋31与罩本体35共同形成容置发光部5和导光部7的嵌入部。通过设置凸筋31,使得凸筋31与罩本体35共同形成容置发光部5和导光部7的嵌入部,使得面罩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且各部件之间的固定更简单。
为了进一步提高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凸筋31外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筋33,适于支撑凸筋31。通过在凸筋31外设置支撑凸筋31的支撑筋33,提高了凸筋31的强度,保证了面罩的整体装配强度。具体地,凸筋31外间隔设有多个支撑筋33。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凸筋31外设有一个支撑筋33,或者是两个支撑筋33,或者是更多个,用于对凸筋31进行支撑。
如图8所示,导光部7的具体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的导光部7横截面为长条形,且导光部7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满足b≥2a。通过将导光部7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设置为满足b≥2a,能够增加光的聚光性,使得用户的视觉效果更好,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导光部7的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满足b≥2a,另一长边的长度更长,另一短边与槽口32的底面形状相适配,一般a为2.5mm,b为5.5mm。
本实施例中的导光部7为透明导光材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导光部7为PC材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导光部7为透明玻璃。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光部5包括壳体8,发光体6和导光部7分别与壳体8固定连接,壳体8固定连接在罩本体35与凸筋31形成的嵌入部上。本实施例壳体8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台阶82,第二台阶82上卡设有发光体6;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81,适于固定导光部7的一端,防止导光部7固定时占用了其大部分面积,为引导发光体6的光留有更大的面积,导光部7的另一端卡设在罩本体35的槽口32上,导光部7与壳体8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打胶密封。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壳体8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台阶81,第一台阶81上卡设有导光部7的一端;或者是,导光部7通过卡扣、支撑筋33、支撑柱、螺钉或者打胶的方式固定在壳体8上,或者是导光部7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8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导光部7与发光部5一体成型;或者是,导光部7仅与罩体3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发光体6具体有很多形式,本实施例中的发光体6包括PCB板62、PCB板62的下表面焊接有多个LED灯61,以及与PCB板62连接的排线63,PCB板62不透光,防止LED灯61发出的光从PCB板62侧向外照射。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发光体6仅包括LED灯61,或者其他形式的发光部5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面罩还包括面板1,设于发光体6远离罩体3的一侧,面板1与罩体3之间形成容置腔;显示部件2,设于容置腔内;面板1与显示部件2相对应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其他区域为阻隔光区域,适于阻隔发光体6发出的光从面板1直接照射出去。通过将面板1与显示部件2对应的区域设置为透明区域,不影响显示部件2的显示功能,同时将面板1的其他区域设置为阻隔光区域,能够阻隔发光体6发出的光从面板1直接照射出去,使得光均从罩体3反射出去,提高了光的柔和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的面板1朝向罩体3的一侧设有压筋,适于压紧发光体6。通过在面板1朝向罩体3的一侧设置压筋,能够对发光体6进行限位,防止发光体6在面板1与壳体8之间窜动,进而防止发光体6的脱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压筋为U型压筋,且间隔设置有多个。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压筋为其他形状设置,压筋的具体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面罩的装置,包括上述的面罩。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具有面罩的装置为空气净化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具有面罩的装置为其他需要发射光的任何电器。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容置腔内还设有WIFI模块4,用于空气净化器进行联网,以实现空气净化器的智能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7)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3);
发光部(5),固定连接在所述罩体(3)上,并包括发光体(6);
导光部(7),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光体(6)朝向所述罩体(3)的一侧,并适于将所述发光体(6)发出的光导向至所述罩体(3),并由所述罩体(3)反射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包括:
罩本体(35);
挡光结构(36),与所述罩本体(35)围成反射腔,所述挡光结构(36)适于将所述导光部(7)导出的光导向所述反射腔,所述反射腔适于将射到腔壁上的光反射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结构(36)设于所述罩体(3)远离所述导光部(7)的一端,所述挡光结构(36)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导光部(7)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35)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反射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35)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棱锥(34),适于将所述发光体(6)发出的光经所述棱锥(34)反射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35)上成型有槽口(32),所述槽口(32)适于卡设所述导光部(7),且所述导光部(7)的底面与所述槽口(32)的底面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筋(31),设于所述罩本体(35)上,所述凸筋(31)与所述罩本体(35)共同形成容置所述发光部(5)和所述导光部(7)的嵌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1)外设有至少一个支撑筋(33),适于支撑所述凸筋(3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7)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7)横截面的至少一长边的长度b与一短边的长度a满足b≥2a。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5)包括壳体(8),所述发光体(6)和所述导光部(7)分别与所述壳体(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8)固定连接在所述罩体(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81),适于固定所述导光部(7)。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两所述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台阶(82),所述第二台阶(82)上卡设有所述发光体(6)。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面板(1),设于所述发光体(6)远离所述罩体(3)的一侧,所述面板(1)与所述罩体(3)之间形成容置腔;
显示部件(2),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面板(1)与所述显示部件(2)相对应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其他区域为阻隔光区域,适于阻隔所述发光体(6)发出的光从所述面板(1)直接照射出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朝向所述罩体(3)的一侧设有压筋,适于压紧所述发光体(6)。
16.一种具有面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面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面罩的装置为空气净化器。
CN201920948650.7U 2019-06-21 2019-06-21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5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650.7U CN210135680U (zh) 2019-06-21 2019-06-21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650.7U CN210135680U (zh) 2019-06-21 2019-06-21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680U true CN210135680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86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5680U (zh) 2019-06-21 2019-06-21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0015865A (ko) 차량용 등기구
JP4738862B2 (ja) Led光源を有する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のための光学要素
CN212929596U (zh) 照明灯具及其光源系统
CN210135680U (zh) 面罩及具有面罩的装置
CN215294749U (zh) 一种橱柜灯具及其橱柜
CN104613017B (zh) 换气扇
CN209748971U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8119559U (zh) 一种灯具
CN217057208U (zh) 氛围灯座和智能终端组件
JPH10144101A (ja) 頭部装着式投光具
CN214198496U (zh) 一种led火焰灯
CN217540513U (zh) 一种防眩面板灯
JPH08169278A (ja) 車輌用室内灯
CN209944024U (zh) 一种发光组件及其带反光罩的线形灯具
CN221035423U (zh) 吊灯
CN217714590U (zh) 一种Par灯
CN221222479U (zh) 一种汽车内饰间接光氛围灯
CN219550355U (zh) 照明灯和车辆
CN210831534U (zh) 镜电灯
CN220770898U (zh) 汽车logo灯与汽车
CN216643879U (zh) 一种新型灯条
CN219421267U (zh) 装饰壳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20728026U (zh) 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
JPH0982126A (ja) 照明器具
CN221424716U (zh) 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