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9553U -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9553U
CN210129553U CN201921411672.6U CN201921411672U CN210129553U CN 210129553 U CN210129553 U CN 210129553U CN 201921411672 U CN201921411672 U CN 201921411672U CN 210129553 U CN210129553 U CN 210129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rea
rectangular
sides
inlet
bipol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16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琼
李先锋
岳孟
张华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214116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9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9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9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所述双极板为一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矩形区域;电解液从矩形区域的矩形下部侧边流入经电极区域后再由矩形上部侧边流出,流入的矩形下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侧边,流出的矩形上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侧边,此外的另两条矩形相对边分别称为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在电极区域的矩形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分别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部设有1组由1个或2个以上长条状凹槽构成的凹槽组,称之为导流凹槽。通过促使电解液从入口截面中部直接流向出口壁面附近来提高出口附件的活性物质浓度,从而有效减小在进出口方向上反应活性物质的浓度梯度,降低极化。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领域,特别涉及液流电池或电堆双极板。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在导致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和不稳定的特点,要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需要储能技术的介入,其中电化学储能具有地域环境限制低、灵活性高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电化学储能技术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十分适合于大规模储能应用。液流电池活性物质通常溶解于液体中,电池运行时,溶有活性物质的电解液在泵的推动作用下流经多孔电极而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液流电池中,活性物质分布的均匀性与电池性能密切相关。在现有的流场结构,活性物质的分布均匀性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出口附近和靠近壁面的位置活性物质分布尤为不均,这会引起较大的极化,使得电池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液流电池中出口附近和靠近壁面的位置活性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液流电池双极板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在双极板上设计适当朝向的导流凹槽,促使电解液直接从进口截面中部流至出口附近的壁面,实现电池内部活性物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缓解局部效应,降低极化,提升电池性能,降低系统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所述双极板为一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矩形区域,称之为电极区域;电解液从矩形区域的矩形下部侧边流入经电极区域后再由矩形上部侧边流出,流入的矩形下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侧边,流出的矩形上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侧边,此外的另两条矩形相对边分别称为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在电极区域的矩形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分别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部设有1组由1个或2个以上长条状凹槽构成的凹槽组,称之为导流凹槽。
本实用新型电池或电堆设计标准为:
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的所有凹槽彼此不连通、不交汇;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各含一个长条状凹槽,左右对称设置;或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各含2个以上一一左右对称设置的长条状凹槽,同一组中的2个以上凹槽彼此不连通、不交汇。
2组侧边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部开设的长条状凹槽在双极板板体表面所在平面 A上、以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垂线B成轴对称;长条状凹槽平行于平面A的截面为直边四边形C,四边形C中2条相对边中的一条边E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重合、一条边F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重合,另两条相对边与中垂线B无交点,即分别处于中垂线 B的左右两侧;
或长条状凹槽平行于平面A的截面为两条相对的曲边H、I和两条直边J、K围成的曲边四边形D,四边形D中直边J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重合、直边K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重合;对于靠近矩形左侧侧边的凹槽,其对应的边H和I的曲率半径均位于边 H和I的左侧,边H和I在的矩形左侧侧边的投影位于直边J靠近出口侧边的端点与入口侧边之间;对于靠近边矩形右侧侧边的凹槽,其对应的边H和I的曲率半径均位于边 H和I的右侧,边H和I在的矩形右侧侧边的投影位于直边J靠近出口侧边的端点与入口侧边之间;且边H和I与中垂线B无交点,即分别处于中垂线B的左右两侧。
边E和边J靠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端点位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中点与电极区域出口侧边之间。
板体平面上凹槽所占面积为板体平面上电极区域面积的10%~90%。
作为优选,组成2组长条状凹槽组的长条状凹槽宽度为0.1~80mm,深度为 0.1~30mm。
作为优选,组成所述2组长条状凹槽组的长条状凹槽宽度和高度/深度相同,或遵循靠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中垂线的长条状凹槽的宽度较宽和/或深度/高度较大而远离端宽度较窄和/或深度/高度较小的原则。
作为优选,所述电解液流入、流出口直径0.1~100mm。
所述板体上电极区域四周板体宽度为1~400mm;板体厚度为0.1~100mm。
作为优选,组成所述长条状凹槽组的长条状凹槽内部转角与各边缘交汇处均为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板材质可以选用石墨等材料,但不限于此。板体上的导流凹槽可采用机械加工雕刻成型、热压等,但不限于此。
较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板结构可使电解液分配的均匀性得到极大提高,从而保证电池和电堆内部反应均匀一致,减弱局部效应,提高电解液利用率。尤其对于大功率电堆,可以有效较低成本,节约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该双极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促使电解液从入口截面中部直接流向出口壁面附近来提高出口附件的活性物质浓度,从而有效减小在进出口方向上反应活性物质的浓度梯度,降低极化。具体来说:
在液流电池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从入口到出口,电解液中活性物质浓度不断降低,使得出口附近活性物质你浓度较小,引起较大的极化;同时受流体粘性的影响,根据充分发展流假设,在电解液流动截面上,除了中部一定范围内(该区域流动得到充分发展,流速相等),从中部到两端,电解液流速有不断减小的趋势,这就使得壁面附近活性物质更新速率慢,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出现活性物质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较大的极化。电解液极化增大,电解液利用率就会降低,最终使得电池整体性能降低。
通过在电极区域加设适当朝向的导流结构,可电解液从入口截面中部直接流向出口壁面附近,从而降低进出口方向上活性物质浓度梯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壁面附近的传质,使得活性物质在空间上分布更均匀,最终降低电池极化,提升电池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全钒液流电池运行过程中活性物质浓度分布示意图。
图2实施例1。
图3实施例2。
图4对比例3。
符号说明:
1-负极电解液流入口,2-板体,3-电极区域入口侧边,4-电极区域,5-导流凹槽,6-正极电解液流入口,7-电极区域左右侧边,8-负极电解液流出口,9-电极区域出口侧边,10-正极电解液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采用石墨压制而成,包括双极板板体2,板体上设有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其中,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和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位于板体下底边侧,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和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位于板体板体上底边侧。板体中部设置有电极区域4,该区域为矩形,电极区域内设有长条状凹槽组,每个凹槽组均由2个长条状凹槽组成,2组凹槽关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垂线左右对称,2个长条状凹槽之间不交汇、不贯通。
板体厚度12mm;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 和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均为圆形,直径12mm;电极区域所在的矩形中,作为入口和出口侧边的边长270mm,电极区域左右侧边长190mm。长条状凹槽的深度均为2mm,长度分别为220mm和200mm。以左侧凹槽为例,两条凹槽均有一端端面与电极区域左侧侧边夹角为0°,端面到电极区域出口侧边最近的距离分别为10mm和30mm;两条凹槽均有一端端面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夹角为0°端面到电极区域入口侧边中点最近的距离分别为5mm和15mm。
板体两面加工有相同的导流凹槽;所有存在转角的交汇点均以弧形过渡。双极板上的凹槽采用机械加工雕刻成型。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采用石墨压制而成,包括双极板板体2,板体上设有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其中,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和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位于板体下底边侧,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和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位于板体板体上底边侧。板体中部设置有电极区域4,该区域为矩形,电极区域内设有长条状凹槽组,每个凹槽组均由3个长条状凹槽组成,2组凹槽关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垂线左右对称。
板体厚度10mm;负极电解液流入口1、负极电解液流出口8、正极电解液流入口6 和正极电解液流出口10均为圆形,直径10.5mm;电极区域所在的矩形中,作为入口和出口侧边的边长350mm,电极区域左右侧边长250mm。以左侧凹槽为例,长条状凹槽的深度从矩形电极区域中心到电极区域左侧边依次为3.5mm、3mm、2.5mm,三个凹槽平行于板体的截面为有两条相对曲边两条相对直边的曲边四边形,两条直边的一条位于电极区域左侧侧边上,该直边靠近电极区域出口侧边的端点到电极区域出口侧边的距离分别为20mm、35mm、50mm,另一条直边位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上,该直边靠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中点的端点到电极区域入口侧边中点的距离分别为25mm、35mm、45mm。三条凹槽之间不交汇、不贯通。从矩形电极区域中部到电极区域左侧侧边,曲边四边形的曲边的曲率半径依次为350mm、340mm、310mm、300mm、280mm、270mm。
板体1面加工有相同的导流凹槽;所有存在转角的交汇点均以弧形过渡。双极板上的凹槽采用机械加工雕刻成型。
对比例3
对比例为无导流凹槽的平板状双极板,结构如图4所示。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利用商业软件包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模拟计算,模拟所用数学模型主要包括:
动量守恒与连续性方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3
和P分别表示速度矢量和压强,μ和μ*分别表示电解质本征粘度和有效粘度,K表示多孔介质(多孔电极)的渗透性,由Carman-Kozeny方程求得。
物料守恒方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4
其中ci为物料i的浓度,Si为物料i守恒方程中的源项,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5
为多孔电极区域内的有效扩散系数。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56
其中入口压强设为21000Pa,出口压强设为0Pa。
在模型中,将入口钒离子的浓度与充放电状态(SoC)相关联,以消除反应时间的影响。根据充分发展流的假设,出口处所有物料的扩散通量均设为0。壁面边界设为0 通量。具体的表达式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4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5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6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7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8
分别为正极和负极钒离子的初始浓度,在此模型中设为1600mol m-3。模型收敛的相对误差因子为1×10-6。相关数学模型细节参见Yue,M.,et al.(2018)."Flow field designand optimization of high power density vanadium flow batteries:A novel trapezoid flow battery."Aiche Journal 64.
以厚度4.2mm的碳毡为电极,在160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充电,SoC为50%时,对实施例和对比例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54643990000069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板能显著提高电解液分布的均匀性。从而降低极化,提高功率密度和电解液利用率,最终降低系统成本。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为一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矩形区域,称之为电极区域;电解液从矩形区域的矩形下部侧边流入经电极区域后再由矩形上部侧边流出,流入的矩形下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侧边,流出的矩形上部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侧边,此外的另两条矩形相对边分别称为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在电极区域的矩形左侧侧边和右侧侧边分别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部设有1组由1个或2个以上长条状凹槽构成的凹槽组,称之为导流凹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的所有凹槽彼此不连通、不交汇;
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各含一个长条状凹槽,左右对称设置;或2组长条状凹槽组中各含2个以上一一左右对称设置的长条状凹槽,同一组中的2个以上凹槽彼此不连通、不交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2组侧边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部开设的长条状凹槽在双极板板体表面所在平面A上、以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中垂线B成轴对称;长条状凹槽平行于平面A的截面为直边四边形C,四边形C中2条相对边中的一条边E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重合、一条边F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重合,另两条相对边与中垂线B无交点,即分别处于中垂线B的左右两侧;
或长条状凹槽平行于平面A的截面为两条相对的曲边H、I和两条直边J、K围成的曲边四边形D,四边形D中直边J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重合、直边K与电极区域入口侧边重合;对于靠近矩形左侧侧边的凹槽,其对应的边H和I的曲率半径均位于边H和I的左侧,边H和I在的矩形左侧侧边的投影位于直边J靠近出口侧边的端点与入口侧边之间;对于靠近边矩形右侧侧边的凹槽,其对应的边H和I的曲率半径均位于边H和I的右侧,边H和I在的矩形右侧侧边的投影位于直边J靠近出口侧边的端点与入口侧边之间;且边H和I与中垂线B无交点,即分别处于中垂线B的左右两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边E和边J靠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的端点位于矩形左侧侧边或右侧侧边中点与电极区域出口侧边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于双极板上开设有作为正负极电解液流入和流出口的4个通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平面上凹槽所占面积为板体平面上电极区域面积的10%~90%。
CN201921411672.6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Active CN210129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1672.6U CN210129553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1672.6U CN210129553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9553U true CN210129553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1672.6U Active CN210129553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95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99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及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99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及应用
CN112447995B (zh) * 2019-08-28 2024-05-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4271U (zh)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N209104276U (zh) 一种适用于矩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
CN109411782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
CN20875343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CN111211336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变截面台阶形流道的金属双极板
CN217848003U (zh) 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流道框
CN210136963U (zh) 一种适用于矩形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N210110932U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N210129553U (zh)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N207624813U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电堆的液流框
CN208923282U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
CN208674270U (zh) 一种液流电池或电堆
CN109841873B (zh)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电堆的液流框
CN209104272U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
CN112447995A (zh) 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及应用
CN208904143U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209374562U (zh) 一种流道内具有楔形凸起的双极板
CN110970632B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及应用
Su et al. Scaling up flow fields from lab-scale to stack-scale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CN110970648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210136964U (zh)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
CN111244468B (zh)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及应用
CN113889640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112447997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双极板及应用
CN205177936U (zh) 一种含变深流道的液流电池用双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