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895U -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3895U
CN210123895U CN201921011015.2U CN201921011015U CN210123895U CN 210123895 U CN210123895 U CN 210123895U CN 201921011015 U CN201921011015 U CN 201921011015U CN 210123895 U CN210123895 U CN 21012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generation
elevator
generation modul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10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君瑞
王闯
贾思宁
向上
单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110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3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包括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储能单元以及电力切换单元,电力切换单元包括用于滤波的电容、双向逆变器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接线端口,分别为接线端口一、接线端口二以及接线端口三,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其中,电容、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及超级电容分别并联在设置于双向逆变器直流端的直流母线上,双向逆变器的交流端与接线端口一相连,接线端口二用于连接电梯的曳引机,接线端口三用于连接交流电网;超级电容用于在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平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并吸收多余电能;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清洁能源,而且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电梯的装配量也不断的增加,随之带来的负荷使用量也在增加;电梯的配电箱通常安装在楼顶机房或者电梯井道中,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普通居民小区内,一台电梯的每天耗电量在30度到60度之间;医院及高层写字楼内的电梯耗电量要更高一些,日耗电量达到60度到80度,因此,电梯的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节能电梯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节能:1、电梯曳引机驱动技术的节能;2、电梯驱动控制技术的节能;3、能量回馈技术的节能;4、智能管理系统的节能等;目前已知的带能量回馈的电梯,通常是在电梯电动机处在发电状态运行时,将多余的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并直接传输给电网(市电),使电机拖动系统在单位时间消耗电网的电能下降,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带能量回馈的电梯,通常是对传统电梯的改造,而传统电梯通常采用的电网(市电)供电,一方面,间歇性回馈给电网的能量,会导致电网的电压波动,影响电网供电,另一方面,节能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梯节能效果差,且回馈的电能容易导致电网的电压波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包括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风光互补发电单元、用于储存电能的储能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电能传输方向的电力切换单元,所述电力切换单元包括用于滤波的电容、双向逆变器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接线端口,分别为接线端口一、接线端口二以及接线端口三,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其中,所述电容、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及超级电容分别并联在设置于双向逆变器直流端的直流母线上,所述双向逆变器的交流端与所述接线端口一相连,所述接线端口二用于连接电梯的曳引机,所述接线端口三用于连接交流电网,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接线端口一与接线端口二连通、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平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并吸收电能。在本方案中,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为常用电源,交流电网为备用电源,通过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电梯,可以有效提高电梯的节能效果;当电梯处于再生发电状态时,即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时,电梯的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相当于一个发电机),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成的再生电能通过电力切换单元传输到直流母线侧的滤波电容上,在直流母线侧产生泵生电压,由于超级电容充放电特别快、且响应块,能够快速平抑电梯的运转(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带来的母线电压的波动,从而平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吸收电能并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调节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蓄电池和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可以利用蓄电池实现存储和供给。
优选的,所述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力发电机、AC-DC变换器,其中,所述光伏板的输入端并联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变换器的交流端相连,AC-DC变换器的直流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通过将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中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分别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既可以直接通过直流母线为电梯供电,又可以将电能存储进与直流母线相连的储能单元中。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光伏板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一开关、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二开关、用于控制超级电容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三开关、用于控制蓄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四开关。
一种方案中,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为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或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在本方案中,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为常用电源,而交流电网为备用电源,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及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都可以在用电突然断电时自动连接到备用的电源上,使电梯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运作,实现一备一用的功能,非常的安全、方便。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若干数据采集模块,各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蓄电池的功率以及电梯的功率,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负载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最大功率跟踪模式;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大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负载跟踪模式;
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以及蓄电池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向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切换为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即切换为交流电网供电。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DSP芯片、ARM芯片、STP32芯片或STC芯片。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电压的电压互感器和用于采集电流的电流互感器。
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四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为数据采集模块一、数据采集模块二、数据采集模块三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四,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一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二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风力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三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超级电容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四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蓄电池的输出线路;四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风力发电模块中的处理器及光伏发电模块中的处理器相连。
一种新能源电梯,包括电梯及前述电梯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梯包括具有发电功能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接线端口二相连通,所述接线端口三与电网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电梯,可以有效提高电梯的节能效果;同时,当电梯处于再生发电状态时,即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时,电梯的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成的再生电能通过电力切换单元回馈到直流母线侧的滤波电容上,在直流母线侧产生泵生电压,由于超级电容充放电特别快、且响应块,能够快速平抑电梯的运转(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带来的母线电压的波动,从而平抑吸收电能并进行存储。
2、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模式,以便使得本供电系统更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系统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系统方框图。
图中标记说明
双向逆变器101,
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201,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202,
AC-DC变换器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包括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风光互补发电单元、用于储存电能的储能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电能传输方向的电力切换单元,所述电力切换单元包括用于滤波的电容、双向逆变器101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接线端口,分别为接线端口一、接线端口二以及接线端口三,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其中,所述电容C、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及超级电容分别并联在设置于双向逆变器101直流端的直流母线上,所述双向逆变器101的交流端与所述接线端口一相连,所述接线端口二用于连接电梯的曳引机,所述接线端口三用于连接交流电网,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接线端口一与接线端口二连通(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为电梯供电)、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交流电网为电梯供电);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平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并吸收电能,尤其是在设置有蓄电池的系统中,被蓄电池吸收后多余的电能。
在实施例所提供的本方案中,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为常用供电电源,交流电网为备用电源,通过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电梯,可以有效提高电梯的节能效果;当电梯处于再生发电状态时,即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时,电梯的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相当于一个发电机),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成的再生电能通过电力切换单元回馈到直流母线侧的滤波电容上,在直流母线侧产生泵生电压,由于超级电容充放电特别快、且响应块,能够快速平抑电梯的运转(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带来的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从而平抑吸收电能并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逆变器1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AC-DC双向逆变器101,且在双向逆变器101的直流端并联一电容C,可以进一步实现滤波。
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201,所述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201的一端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201用于调节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2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蓄电池和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202,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202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蓄电池是常规的储能设备,设置在本电梯供电系统中,可以利用蓄电池实现存储和电能的供给,可以理解,蓄电池的数目可以为多个,且多个蓄电池采用串联的方式构成蓄电池组,以便提供更大的储能空间;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超级电容时刻处于工作状态,而所述蓄电池处于间歇性的工作状态,只有当风光互补发电单元所参数的电能不满足电梯的需求时,蓄电池才开始工作,并对电梯供电,当蓄电池、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以及超级电容所提供的电能加在一起也不满足电梯的需求时,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切换为交流电网供电。
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力发电机、AC-DC变换器301,其中,所述光伏板的输入端并联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变换器301的交流端相连,AC-DC变换器301的直流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通过将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中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分别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既可以直接通过直流母线为电梯供电,又可以将电能存储进与直流母线相连的储能单元中,其中,光伏板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光伏板,光伏板产生的电能通常为直流电,可以直接输入直流母线;而风力发电机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风力发电机,但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所发电通常为交流电,故需要设置AC-DC变换器301进行变换,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之后再传输给直流母线。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光伏板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一开关K1、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二开关K2、用于控制超级电容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三开关K3、用于控制蓄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四开关K4,如图1所示,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以及第四开关K4可以采用继电器,如电磁继电器等,既可以更安全的实现通/断,还便于进行远程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为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或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在本方案中,风光互补发电单元为常用电源,而交流电网为备用电源,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及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都可以在用电突然断电时自动连接到备用的电源上(即使得),使电梯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运作,实现一备一用的功能,非常的安全、方便。
实施例2
由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通常都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最大功率跟踪(MPPT)模式和负载跟踪模式;其中,光伏发电模块中的最大功率跟踪模式采用的是扰动观察法,而风力发电模块中的最大功率跟踪模式采用的是爬山法;二者的负载跟踪模式均为跟踪负载功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需求在两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有效改变运行状态。
基于此,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供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若干数据采集模块,各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蓄电池的功率以及电梯的功率,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如图2所示;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负载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最大功率跟踪模式;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大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负载跟踪模式;
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以及蓄电池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向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切换为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即切换为交流电网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精确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及风力发电模块的工作模式,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供电方向,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环境中设置的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的占比,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判断并决策光伏发电模块及风力发电模块的工作模式,控制精确,且稳定性强,有利于电梯正常、平稳、安全运行。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DSP芯片、ARM芯片、STP32芯片或STC芯片等,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的是DSP28335芯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器的具体型号可以包含上述芯片,但不限于上述芯片,还可以采用PLC、单片机等,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4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为数据采集模块一、数据采集模块二、数据采集模块三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四,4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包括一个用于采集电压的电压互感器和用于采集电流的电流互感器,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一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在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上,从而采集实时采集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同理,数据采集模块二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在风力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上,从而采集实时采集风力发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数据采集模块三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在超级电容的输出线路上,从而采集实时采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超级电容的功率;数据采集模块四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在蓄电池的输出线路上,从而采集实时采集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蓄电池的功率;最后,控制器根据前述规则产生控制信号;
四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及风力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的控制端相连,(现有的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内分别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控制工作模式的改变),具体而言控制器分别与风力发电模块及光伏发电模块的处理器相连,控制器所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给对应的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所述控制控制信号切换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对供电的切换,而可远程控制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现有的常用的器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新能源电梯,包括电梯及前述电梯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梯包括具有发电功能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接线端口二相连通,所述接线端口三与电网相连通。
可以理解,所述具有发电功能的曳引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曳引机,以便在回收电梯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传输给储能单元中的超级电容,实现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风光互补发电单元、用于储存电能的储能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电能传输方向的电力切换单元,所述电力切换单元包括用于滤波的电容、双向逆变器以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接线端口,分别为接线端口一、接线端口二以及接线端口三,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其中,所述电容、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及超级电容分别并联在设置于双向逆变器直流端的直流母线上,所述双向逆变器的交流端与所述接线端口一相连,所述接线端口二用于连接电梯的曳引机,所述接线端口三用于连接交流电网,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接线端口一与接线端口二连通、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时,平抑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动,并吸收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超级电容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蓄电池和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另一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互补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力发电机、AC-DC变换器,其中,所述光伏板的输入端并联与所述直流母线,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变换器的交流端相连,AC-DC变换器的直流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光伏板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一开关、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二开关、用于控制超级电容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三开关、用于控制蓄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通/断的第四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若干数据采集模块,各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及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蓄电池的功率以及电梯的功率,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负载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最大功率跟踪模式;
在风力发电模块和光伏发电模块分别处于最大功率跟踪模式的状态下,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以及超级电容的功率之和大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分别向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伏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切换为负载跟踪模式;
当光伏发电模块的功率、风力发电模块的功率、超级电容的功率以及蓄电池的功率之和小于电梯的功率时,控制器向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切换为接线端口三与接线端口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DSP芯片、ARM芯片、STP32芯片或STC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电压的电压互感器和用于采集电流的电流互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四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为数据采集模块一、数据采集模块二、数据采集模块三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四,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一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二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风力发电模块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三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超级电容的输出线路;数据采集模块四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并联于蓄电池的输出线路;四个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风力发电模块中的处理器及光伏发电模块中的处理器相连。
10.一种新能源电梯,包括电梯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电梯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梯包括具有发电功能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接线端口二相连通,所述接线端口三与电网相连通。
CN201921011015.2U 2019-07-02 2019-07-02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Active CN21012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1015.2U CN210123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1015.2U CN210123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3895U true CN210123895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1015.2U Active CN210123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3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5931B (zh) 一种小型电能管理与协调控制一体化装置
CN205104903U (zh) 一种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非逆变型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
CN103427430B (zh)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02005817B (zh) 基于微电网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调度控制方法
CN205429725U (zh)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的多母线居民区供电系统
US20220158464A1 (en) Ev charger with adaptable charging protocol
CN205646811U (zh) 一种光伏直交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CN209805420U (zh) 一种高兼容性楼宇直流配电系统
CN103178553A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CN103178549A (zh) 一种用于光伏辅助并网发电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913508U (zh) 一种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装置
CN105811458A (zh) 微电网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CN106712090A (zh) 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逆变器
CN106787111B (zh) 一种分时双向稳压混合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8140A (zh) 一种模块化共直流母线光伏储能系统
CN205429734U (zh) 一种多环状母线的集群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CN105305494A (zh) 一种用于光伏空调的智能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2957335A (zh) 用于并网发电系统的双向储能逆变器
CN108347067A (zh) 一种含有电池储能和发电机的微网架构和控制方法
CN105610190A (zh) 轨道交通车辆再生能源回馈综合利用装置及系统
CN103427729A (zh) 基于直流母线的抽油机井群控系统
CN112803504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变流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Xu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micro-grid in data center
CN210123895U (zh) 具有能量回馈功能的新能源电梯供电系统及新能源电梯
CN203151120U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