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1339U -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1339U
CN210121339U CN201920837313.0U CN201920837313U CN210121339U CN 210121339 U CN210121339 U CN 210121339U CN 201920837313 U CN201920837313 U CN 201920837313U CN 210121339 U CN210121339 U CN 210121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toy
trigger structure
lo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73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国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Alpha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73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1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1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1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包括:活动件,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第一弹性件;以及多个转换件,多个转换件环绕活动件设置,多个转换件包括保持锁和复位件,保持锁用于将活动件锁在第一位置,保持锁在触发时与活动件脱离配合,第一弹性件带动活动件朝向第二位置活动,复位件在触发时带动活动件朝向第一位置活动。本实用新型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通过设置活动件,并通过保持锁和复位件使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能够实现对玩具形态的改变,增加玩具玩法,而且有利于增强玩具整体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激发人们的娱乐兴趣。

Description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流玩具大多为一体式,内部结构简单,不具备变形的能力。虽然有的玩具也能实现变形,但是玩具的变形触发结构只能单向触发,变形后只能手动复原。整个变换过程中的可控性不强,可玩性较差,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无法激发人们的娱乐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以解决现有单向触发变形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第一弹性件;以及多个转换件,多个所述转换件环绕所述活动件设置,多个所述转换件包括保持锁和复位件,所述保持锁用于将所述活动件锁在第一位置,所述保持锁在触发时与所述活动件脱离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二位置活动,所述复位件在触发时带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一位置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通过设置活动件,并通过保持锁和复位件使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能够实现对玩具形态的改变,增强玩具变形能力,增加玩具玩法,而且有利于增强玩具整体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触发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保持锁与所述活动件脱扣的第一触发件。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触发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保持锁与所述活动件配合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保持锁上具有配合面,所述第一触发件作用在所述配合面上以推动所述保持锁脱扣。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持锁为两个,每个所述保持锁均包括环绕所述活动件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且每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分别从所述第二段的两端朝向另一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保持锁的第三段与另一个所述保持锁的第一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一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段之间,每个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所述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发件可滑动地设置时,每个所述配合面为相对所述第一触发件的滑动方向具有夹角的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锁为两个,每个所述保持锁上均设有用于锁住所述活动件的保持钩,两个所述保持钩相对设置,所述复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复位件形成的直线与两个所述保持钩形成的直线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活动件的外周上设有配合环,所述保持锁沿径向作用在所述配合环上,所述复位件沿轴向作用在所述配合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转动件,所述复位件具有转轴和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转柄,两个所述转柄之间夹角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具有空心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空心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触发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复位件转动的第二触发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向触发结构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向触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双向触发结构应用在陀螺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双向触发结构应用在陀螺上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双向触发结构100、
活动件10、
配合环11、空心腔12、
第一弹性件20、
转换件30、
保持锁31、第一段311、第二段312、第三段313、配合面314、保持钩315、
复位件32、转轴321、转柄322、
第一触发件40、
第二弹性件50、
第二触发件60、
陀螺70、陀尖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100。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100,包括:活动件10、第一弹性件20、多个转换件30。
活动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多个转换件30环绕活动件10设置,多个转换件30包括保持锁31和复位件32,保持锁31用于将活动件10锁在第一位置,保持锁31在触发时与活动件10脱离配合,第一弹性件20带动活动件10朝向第二位置活动,复位件32在触发时带动活动件10朝向第一位置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活动件10可在玩具内实现两个位置的变换,即从第一位置变换到第二位置,可以改变玩具的外观状态。为便于说明,本文均以双向触发结构100应用在陀螺上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当活动件10是安装在陀螺外壳上的活动板(类似于武器),可以实现向外打开。在又一个具体示例中,当活动件10为陀螺的陀尖时,能够通过活动件10的可活动改变陀尖状态,从而起到改变陀螺运动状态的作用。综上,通过该种方式,有利于增加陀螺功能,带来更炫酷的视觉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100,通过设置活动件10,并通过保持锁31和复位件32使活动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能够实现对玩具形态的改变,增强玩具变形能力,增加玩具玩法,而且有利于增强玩具整体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激发人们的娱乐兴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双向触发结构100还包括用于推动保持锁31与活动件10脱扣的第一触发件40。例如,第一触发件40可沿活动件10的轴向移动,随着第一触发件40被触发,从而推动保持锁31的位置改变进而解锁活动件10,在第一弹性件20的作用下使活动件10活动。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双向触发结构100还包括用于推动保持锁31与活动件10配合的第二弹性件50。这样通过第二弹性件50的弹性力作用,使得保持锁31和活动件10之间的锁紧更牢固、更可靠。保持锁31上具有配合面314,第一触发件40作用在配合面314上以推动保持锁31脱扣,从而实现对活动件10的解锁,使活动件10活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保持锁31为两个,每个保持锁31均包括环绕活动件10设置的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且每个保持锁31的第一段311、第三段313分别从第二段312的两端朝向另一个保持锁31的第二段312的方向延伸。这样就使得活动件10位于两个保持锁31的中间,而且两个保持锁31均能够锁紧活动件10,从而使活动件10的锁紧效果更佳。
此外,如图1所示,每个保持锁31的第三段313与另一个保持锁31的第一段31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50。通过该方式,第二弹性件50的弹簧力同时作用在两个保持锁31上,使得两个保持锁31均受力锁紧在活动件10上,锁紧更牢固、更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两个保持锁31的第一段311位于两个第三段313之间,每个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之间形成配合面314。由于第一段311相对于第三段313更靠近活动件10,从而将配合面314形成在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之间,以实现第一触发件40与配合面314接触,解锁活动件10。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触发件40可滑动地设置时,每个配合面314为相对第一触发件40的滑动方向具有夹角的斜面。这样当第一触发件40沿活动件10的轴向向下运动时,第一触发件40的底部经过与斜面配合,能够推动保持锁31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远离活动件10,进而使保持锁31脱离活动件10,在第一弹性件20的作用下使活动件10活动。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双向触发结构100可以取消设置第一触发件40,例如可将保持锁31设置成当陀螺的转速超过设定转速时,保持锁31朝向与活动件10脱扣的方向甩动,从而活动件10在第一弹性件20的作用下活动。
还有的实施例中,双向触发结构100也可以取消设置第二弹性件50,例如保持锁31可以设置成连接在陀螺内壁上的卡扣件,卡扣件的自由端从陀螺周壁上的开口伸出,卡扣件上设有用于卡住活动件10的卡钩。当陀螺与其他陀螺对战碰撞时,如果其他陀螺撞到卡扣件上,且恰好使卡钩与活动件10脱扣,从而活动件10在第一弹性件20的作用下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保持锁31为两个,每个保持锁31上均设有用于锁住活动件10的保持钩315,两个保持钩315相对设置,这样只需保持钩315卡钩在活动件10上,就能实现对活动件10的锁紧。复位件32为两个,两个复位件32相对设置,两个复位件32形成的直线与两个保持钩315形成的直线相垂直。通过该方式,使得保持锁31和复位件32在作用方向上相互交叉垂直,如此设计可实现这两个部件同时控制一个活动件10,实现对活动件10的双向控制。同时这种布置方式,可节省陀螺内部空间,使得陀螺整体的体积可以更加小巧。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10可伸缩地设置,活动件10的外周上设有配合环11。保持锁31沿径向作用在配合环11上,也就是保持钩315卡钩在配合环11上,从而固定活动件10的位置。复位件32沿轴向作用在配合环11上,即配合环11是沿活动件10的轴向运动的,复位件32向配合环11施加的复位力也是沿活动件10的轴向运动方向的,从而用于实现活动件10的复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10可转动地设置,活动件10的外周上也可设配合环11。第一弹性件20为驱动活动件10转动的扭簧,保持锁31卡在配合环11上可固定活动件10的角度。当保持锁31解锁且活动件10转动后,复位件32可沿切向作用在配合环11上,使活动件10转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复位件32为转动件,复位件32具有转轴321和位于转轴321两端的转柄322,两个转柄322之间夹角为钝角。则复位件32通过转轴321可实现在转动,而两个转柄322中的一个可支撑在活动件10的配合环11上,从而当另一个转柄322受到作用力后使复位件32发生转动,进而通过与配合环11对应的转柄322驱动活动件10活动。
在有的实施例中,当活动件10为沿轴向伸缩的部件时,复位件32也可以沿轴向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活动件10具有空心腔12,第一弹性件20位于空心腔12内。通过该方式,既省材又方便第一弹性件20的安装,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20不再占据陀螺内部的多余空间,有利于节省玩具的双向内部空间,缩小整体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双向触发结构100还包括用于推动复位件32转动的第二触发件60。则在通过触发第二触发件60便能推动复位件32,实现对活动件10的复位。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复位件32更加容易实现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10为可从陀螺底部伸缩的陀针。例如,陀螺的底部本身具有陀尖,活动件10沿陀螺的轴向可活动地设在陀尖上,即存在陀针缩回和伸出的两种状态。当陀针缩回时,陀螺的陀尖着地进行正常旋转;当陀针伸出陀尖时,陀螺通过陀尖着地旋转,此时陀针着地接触面积更小,转速更高,从而能够改变陀螺的陀尖形态,进而改变陀螺的运动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0、第二弹性件50可以为弹簧。这样方式,成本低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图3、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100,包括活动件10和转换件30,活动件10上设有空心腔12,空心腔12内设有第一弹性件20,活动件10的顶部设有配合环11。转换件30包括保持锁31和复位件32,保持锁31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活动件10设在两个保持锁31的中央。两个保持锁3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50,保持锁31上设有保持钩315卡钩在配合环11上。保持锁31的上端设有配合面314,活动件10的上方设有第一触发件40,第一触发件40的底部与配合面314相配合。复位件32为两个,活动件10设在两个复位件32之间,复位件32包括转轴321和转柄322,转柄322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触发件60。两个复位件32形成的直线与两个保持钩315形成的直线相垂直。其中,活动件10为陀针,活动件10滑动设在陀螺70的底部的陀尖71上,双向触发结构100设在陀螺70内,第一触发件40和第二触发件60均竖直滑动安装在陀螺70的顶部且伸出陀螺7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
第一弹性件;以及
多个转换件,多个所述转换件环绕所述活动件设置,多个所述转换件包括保持锁和复位件,所述保持锁用于将所述活动件锁在第一位置,所述保持锁在触发时与所述活动件脱离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二位置活动,所述复位件在触发时带动所述活动件朝向第一位置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保持锁与所述活动件脱扣的第一触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触发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保持锁与所述活动件配合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保持锁上具有配合面,所述第一触发件作用在所述配合面上以推动所述保持锁脱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锁为两个,每个所述保持锁均包括环绕所述活动件设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且每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分别从所述第二段的两端朝向另一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保持锁的第三段与另一个所述保持锁的第一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持锁的所述第一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段之间,每个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所述配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玩具内,每个所述配合面为相对所述第一触发件的滑动方向具有夹角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锁为两个,每个所述保持锁上均设有用于锁住所述活动件的保持钩,两个所述保持钩相对设置,所述复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复位件形成的直线与两个所述保持钩形成的直线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活动件的外周上设有配合环,所述保持锁沿径向作用在所述配合环上,所述复位件沿轴向作用在所述配合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转动件,所述复位件具有转轴和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转柄,两个所述转柄之间夹角为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具有空心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空心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复位件转动的第二触发件。
CN201920837313.0U 2019-05-31 2019-05-31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Active CN210121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7313.0U CN21012133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7313.0U CN21012133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1339U true CN210121339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7313.0U Active CN21012133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1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545A (zh) * 2020-04-17 2020-07-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双触发式玩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545A (zh) * 2020-04-17 2020-07-28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双触发式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815B (zh) 无人机机臂锁止解锁装置及无人机
US8881787B2 (en) Retractable safety gate
CN210121339U (zh) 玩具的双向触发结构
JPH02292475A (ja) 施錠機構
US8523250B2 (en) Top-and-bottom latch structure for lock
CN201507172U (zh) 灵活轻便磁卡智能锁
US20110229251A1 (en) Joint structure with a stable unlocked state for a foldable playpen
CN103774932A (zh) 一种室内门锁
WO2018126713A1 (zh) 儿童座椅的一键解锁装置
WO2023029688A1 (zh) 一种座椅旋转调节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03856291U (zh) 一种室内门锁
CN109577750B (zh) 一种电子锁
CN109322562A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113250545B (zh) 转动触发机构、把手及内外互开的锁定装置
CN103774913B (zh) 一种自动防盗门锁
CN109278597A (zh) 儿童安全座椅连接器
CN209509765U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209620877U (zh) 一种具有重力防震结构的电磁铁
CN211422116U (zh) 一种智能锁的离合器机构
CN204002011U (zh) 一种自动防盗门锁
CN211201447U (zh) 一种具有空转行程的智能锁具
CN114619930A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座椅底座
CN102270540A (zh) 开关装置
CN114016815A (zh)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执手结构和门锁
CN109538017A (zh) 一种具有重力防震结构的电磁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