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2590U -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2590U
CN210112590U CN201920629589.XU CN201920629589U CN210112590U CN 210112590 U CN210112590 U CN 210112590U CN 201920629589 U CN201920629589 U CN 201920629589U CN 210112590 U CN210112590 U CN 210112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water tank
drainage ditch
p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95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295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2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2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25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包括蓄水池、种植带和排水沟,种植带和排水沟交替排列,蓄水池设置于排水沟的一端,种植带内设置有种植坑,相邻种植坑之间设置有水箱,水箱设置于土壤内部,水箱上设置有若干吸水海绵管,吸水海绵管自由端设置于种植坑下部,水箱上还设置有集水管和溢流管,水箱与排水沟之间通过集水管相连通,排水沟下部设置有排水管和供水管,供水管设置于排水管上部,水箱与排水管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通,供水管上设置有支管,供水管与集水管之间通过支管相连通,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该种植园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种植园存在雨水回收效率低以及排水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茵红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背景技术
茵红李果实近圆形,向阳面着鲜红色,背面绿色。果表具蜡质,外观好。果肉橘黄色,质脆,酸甜度适中,口感好,离核,平均单果重在30克左右,最大果重可达60克,果实发育期135-155天,果实成熟期7月上中旬,耐运输,货架期长一个月左右,是不可多得的地方优良品种,适宜规模化发展,丰产稳定性好,嫁接苗2年试花结果,平均株产2.5公斤,第三年平均株产10公斤,第五年进入结果盛期。8年生树平均株产27.5公斤,亩产2200公斤。
目前,茵红李种植的浇灌的水多采用水泵将水从湖泊或者河流中抽至蓄水池内,然后进行灌溉,这种浪费大量的抽水能源;为了解决山区种植地缺水的窘境,许多雨水收集设备逐渐被开发出来,将雨水收集为了农业灌溉提供便利;但是现有的种植园内雨水收集设备的收集效率较低,而且排水设施不完善,遇到大雨连绵的天气,容易造成种植园内涝,影响茵红李生长,重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该种植园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种植园存在雨水回收效率低以及排水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包括蓄水池、种植带和排水沟,种植带和排水沟交替排列,蓄水池设置于排水沟的一端,种植带内设置有种植坑,相邻种植坑之间设置有水箱,水箱设置于土壤内部,水箱上设置有若干吸水海绵管,吸水海绵管自由端设置于种植坑下部,水箱上还设置有集水管和溢流管,水箱与排水沟之间通过集水管相连通,排水沟下部设置有排水管和供水管,供水管设置于排水管上部,水箱与排水管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通,供水管上设置有支管,供水管与集水管之间通过支管相连通,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排水沟的底面高度低于种植带的地面高度,排水沟的底面和侧壁用水泥制成,相邻的种植带之间设置有排水沟,降雨时,雨水分别落进种植带和排水沟内,种植带内的雨水被土壤吸收,后续为茵红李提供水分,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集水管进入地下的水箱内,收集起来,为后续浇灌使用,当降雨量较大时,过多的雨水无法全部通过集水管进入水箱内,此时,过多的雨水便顺着排水沟流进蓄水池内进行收集,方便后续浇灌使用;当水箱内装满雨水后,过多的雨水便通过溢流管流进排水管内,雨水顺着排水管流进蓄水池内,继续是实现收集的目的,通过上述装置,可最大限度的将雨水进行收集,减少雨水的浪费。
当土壤湿度较小时,土壤的吸水能力强,水箱中的水便通过吸水海绵管被吸到土壤中,供茵红李树吸收利用,水箱内的水使用完后,如果还没有下雨,需要对水箱内的水进行补给,便可通过水泵的作用,将蓄水池内的水依次通过供水管、支管补充到水箱内,实现补给,完成浇灌,该浇灌过程中水的利用率极高,基本不会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排水沟中部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凸起的高度小于排水沟的深度。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可将排水沟内的雨水集中到排水沟的两侧,提高流进集水管内的雨水量,使雨水先进入水箱内,将水箱装满,然后再流入蓄水池内,这样便可减少使用水泵的频率,即可节约电能,又能减少种植户的劳动量;凸起的高度小于排水沟的深度,可避免凸起影响养殖户在种植园内行走。
进一步地,排水沟上部设置有格栅挡板。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排水沟上部设置有凸台,用于放置格栅挡板,格栅挡板可将排水沟闭合,使种植园内的底地面处于同一高度,方便种植户在种植园行走、采摘等活动进行。
进一步地,排水沟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设置于凸起的两侧。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过滤网为可拆卸的放置于排水沟内,过滤网可将雨水中的泥沙过滤,避免其流进水箱内。
进一步地,排水沟的底面设置为倾斜的,蓄水池设置于排水沟的最低端。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倾斜的底面方便雨水流淌,使雨水更快的流进蓄水池内,提高种植园内的排水速度。
进一步地,排水管平行设置于排水沟底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排水管也设置为倾斜的,排水管和排水沟设置为平行的,方便水箱内溢出的雨水排进蓄水池内,提高排水的效率。
进一步地,排水管的自由端设置于蓄水池内。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水箱内溢出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进蓄水池内,可进一步提高雨水的回收效率,减少雨水的浪费。
进一步地,还包括篱笆,篱笆设置于蓄水池、种植带和排水沟外部,用于将蓄水池、种植带和排水沟圈起。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篱笆将蓄水池、种植带和排水沟圈起来,方便种植户进行管理,可避免动物入侵。
进一步地,水箱设置为矩形,水箱上部设置有通孔,吸水海绵管通过通孔设置于水箱内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吸水海绵管通过通孔设置于水箱内,将水箱内的水转运到种植坑内,方便茵红李吸收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种植园内设置有交替排列的种植带和排水沟,还设置有蓄水池,降雨后,种植带内设置有种植坑,相邻种植坑之间的土壤里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集水管与排水沟进行连接,排水沟的底部还依次设置有供水管和排水管,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通过支管和溢流管与水箱进行连接,降雨时,排水沟内的雨水通过集水管流进水箱内,水箱上设置有吸水海绵管,通过吸水海绵管将水箱内的雨水转移到土壤中,供茵红李吸收利用;降雨量较大时,过多的雨水通过排水沟流进蓄水池内进行收集,雨水装满水箱后,雨水便通过设置在水箱上部的溢流管流进蓄水池内进行收集,通过排水管和排水沟的收集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将雨水回收,进行再利用;当水箱内雨水用完后,可通过蓄水池内的水泵将蓄水池内的雨水补给给水箱,补给时,雨水依次通过供水管和支管,流进水箱内。该装置实现雨水收集的同时,可避免种植园内出现内涝的情况,提高茵红李的生存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该种植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种植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种植坑和水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种植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蓄水池;2、种植带;3、排水沟;4、种植坑;5、水箱;6、吸水海绵管;7、集水管;8、溢流管;9、排水管;10、供水管;11、支管;12、水泵;13、凸起;14、格栅挡板;15、过滤网;16、篱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包括蓄水池1、种植带2和排水沟3,优化地,还包括篱笆16,篱笆16设置于蓄水池1、种植带2和排水沟3外部,篱笆16可防止动物进入种植园内,减少动物对茵红李树的破坏;种植带2和排水沟3交替排列,优化地,排水沟3中部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13,凸起13的高度小于排水沟3的深度,凸起13设置于排水沟3的中部,三角形凸起13的边长小于排水沟3的宽度,雨水进入排水沟3后,在排水沟3的两侧流动,可提高排水沟3内单位面积的排水量,单位时间内雨水流进水箱5内的量;优化地,排水沟3上部设置有格栅挡板14,格栅挡板14与排水沟3可拆卸连接,格栅挡板14将排水沟3闭合,使得种植园内的地面高度一致,方便种植者行走或者采摘活动;优化地,排水沟3内设置有过滤网15,过滤网15设置于凸起13的两侧,过滤网15设置为可拆卸的,过滤网15可将雨水中夹杂的泥沙过滤掉,防止泥沙进入水箱5内。
蓄水池1设置于排水沟3的一端,优化地,排水沟3的底面设置为倾斜的,蓄水池1设置于排水沟3的最低端,雨水在倾斜的排水沟3内可快速度地流进蓄水池1内,实现收集的目的;植带2内设置有种植坑4,茵红李树栽种在种植坑4内,相邻种植坑4之间设置有水箱5,水箱5设置于土壤内部,水箱5上设置有若干吸水海绵管6,吸水海绵管6自由端设置于种植坑4下部,优化地,水箱5设置为矩形,水箱5上部设置有通孔,吸水海绵管6通过通孔设置于水箱5内部,水箱5上还设置有集水管7和溢流管8,集水管7和溢流管8与水箱5一体成型,水箱5与排水沟3之间通过集水管7相连通,排水沟3下部设置有排水管9和供水管10,供水管10设置于排水管9上部,优化地,排水管9平行设置于排水沟3底部,优化地,排水管9的自由端设置于蓄水池1内,水箱5与排水管9之间通过溢流管8相连通,供水管10上设置有支管11,供水管10与集水管7之间通过支管11相连通,蓄水池1内设置有水泵12,水泵12与供水管10可拆卸连接,水泵12上设置有两通或者三通接头管,接头管用于与供水管10进行连接,为水箱5内供水时,可将水泵12上的两通或者三通接头管与供水管10相连接,便可实现同时为两排或者三排水箱5补水,大大提高补水的效率。
上述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降雨时,雨水落进种植带2和排水沟3内,排水沟3内的雨水通过集水管7进入水箱5内,实现雨水收集的作用,当水箱5内装满雨水后,过多的雨水便通过溢流管8流进排水管9内,通过排水管9排进蓄水池1内进行收集;当降雨量较大时,排水沟3内过多的雨水也可以通过排水沟3直接流进蓄水池1内,实现收集,通过排水沟3和排水管9两种方式实现雨水的收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水箱5上部设置有吸水海绵管6,吸水海绵管6另一端设置于种植坑4的下部,当土壤湿度较小时,吸水海绵管6便可将水箱5内的雨水转运到土壤中,供茵红李吸收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实时的浇灌,无需人工在外部进行浇灌,大大提高了浇灌的效率,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当水箱5内的雨水用完后,只需将蓄水池1内收集的雨水通过水泵12、供水管10和支管11泵入水箱5内即可。上述装置可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降低人工浇灌带来的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该装置可大大减少人工泵水的次数,降低电能消耗。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种植带(2)和排水沟(3),所述种植带(2)和所述排水沟(3)交替排列,所述蓄水池(1)设置于所述排水沟(3)的一端,所述种植带(2)内设置有种植坑(4),相邻种植坑(4)之间设置有水箱(5),所述水箱(5)设置于土壤内部,所述水箱(5)上设置有若干吸水海绵管(6),所述吸水海绵管(6)自由端设置于所述种植坑(4)下部,所述水箱(5)上还设置有集水管(7)和溢流管(8),所述水箱(5)与所述排水沟(3)之间通过所述集水管(7)相连通,所述排水沟(3)下部依次设置有排水管(9)和供水管(10),所述供水管(10)设置于所述排水管(9)上部,所述水箱(5)与所述排水管(9)之间通过所述溢流管(8)相连通,所述供水管(10)上设置有支管(11),所述供水管(10)与所述集水管(7)之间通过所述支管(11)相连通,所述蓄水池(1)内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所述供水管(10)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3)中部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13),所述凸起(13)的高度小于所述排水沟(3)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3)上部设置有格栅挡板(14)。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3)内设置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设置于所述凸起(13)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3)的底面设置为倾斜的,所述蓄水池(1)设置于所述排水沟(3)的最低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9)平行设置于所述排水沟(3)底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9)的自由端设置于所述蓄水池(1)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篱笆(16),所述篱笆(16)设置于所述蓄水池(1)、种植带(2)和排水沟(3)外部,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种植带(2)和排水沟(3)圈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红李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设置为矩形,所述水箱(5)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吸水海绵管(6)通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水箱(5)内部。
CN201920629589.XU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2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9589.XU CN210112590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9589.XU CN210112590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2590U true CN210112590U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958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12590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2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8758A (zh)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2318538A (zh) 黄土高原丘陵区梯级温室的集雨自压灌溉系统
CN108684281B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及施肥灌溉方法
CN206909346U (zh) 自灌溉景观蓄水装置
CN208675986U (zh) 果树种植场
CN210112590U (zh) 一种茵红李生态种植园
CN113374026A (zh) 一种西南丘陵地区坡地路带沟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
CN206149964U (zh) 一种生态水景灌溉循环系统
CN108781683A (zh) 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
CN211973522U (zh) 新型园林绿化护坡
CN107466716A (zh) 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209882726U (zh) 一种阶梯式光伏滴灌系统
CN208609384U (zh)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
CN209546487U (zh) 三七种植地块结构
CN111236147B (zh) 一种兼具抗旱涝泥土增肥功能的农田设施
CN204888228U (zh) 一种新型的草皮生产系统
CN219108358U (zh) 一种光伏板集雨灌溉装置
CN213245873U (zh) 一种用于柠檬种植的水平衡控制系统
CN215957324U (zh) 一种园林植物养护积水处理装置
CN217790521U (zh) 自灌溉绿化生态景观墙
CN215500610U (zh)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面的生态绿化装置
CN208875027U (zh) 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
CN218184439U (zh) 一种荒山陡坡鱼鳞坑节雨水灌溉装置
CN217352534U (zh) 一种基于绿色环保的生态地毯防护坡
CN212936923U (zh) 一种用于柠檬种植的土壤元素平衡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