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2224U -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2224U
CN210112224U CN201920132014.7U CN201920132014U CN210112224U CN 210112224 U CN210112224 U CN 210112224U CN 201920132014 U CN201920132014 U CN 201920132014U CN 210112224 U CN210112224 U CN 210112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rank
clamping
winding
threa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20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再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anjie Wend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anjie Wen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anjie Wen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anjie Wen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320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2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2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2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包括耳机主线,所述耳机主线中部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组件,所述防缠绕盒内部安装有收线组件,所述防缠绕盒一侧安装有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固线孔和限位卡槽,便于将耳机次线卡入对应的固线孔中,避免了耳机次线之间的相互缠绕,并通过限位卡槽对卡入固线孔内部的耳机次线进行限位,避免耳机次线在携带的过程中从固线孔内部脱离,通过卷收辊、限位盘、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便于对耳机主线进行收线,从而避免了耳机主线之间的相互缠绕,并且,通过转轴对第二摇把进行转动,利用摇把固定座对第二摇把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地避免耳机主线从收线辊表面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现有的耳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耳机当使用完毕之后,对耳机进行携带时,耳机线容易相互之间出现缠绕,当下次再次使用耳机时,需要将缠绕在一起的耳机线解开,较为麻烦,并且,长时间缠绕在一起的耳机线还容易导致耳机线损坏,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新型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耳机当使用完毕之后,对耳机进行携带时,耳机线容易相互之间出现缠绕,当下次再次使用耳机时,需要将缠绕在一起的耳机线解开,较为麻烦,并且,长时间缠绕在一起的耳机线还容易导致耳机线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包括耳机主线,所述耳机主线一端两侧均安装有耳机次线,所述耳机次线一端安装有入耳式耳塞,所述耳机主线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插头,所述耳机主线中部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组件;
所述防缠绕组件包括防缠绕盒、第一穿线孔、固线孔和限位卡槽;
所述耳机主线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盒,所述防缠绕盒中部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所述防缠绕盒两端内部均等距离开设有固线孔,两个所述固线孔之间开设有限位卡槽;
所述防缠绕盒内部安装有收线组件;
所述收线组件包括收线辊、第二穿线孔、限位盘、转动轴、旋转限位座、第一摇把、转轴、第二摇把和摇把固定座;
所述防缠绕盒内部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旋转限位座,所述防缠绕盒内部安装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中部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所述收线辊两端均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所述一个限位盘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另一个限位盘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第一摇把,所述第一摇把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摇把,所述防缠绕盒一侧中部一端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摇把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内直径均小于耳机主线的外直径,所述第一穿线孔的直径等于第二穿线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旋转限位座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直径小于旋转限位座的内直径,所述转动轴的长度等于旋转限位座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防缠绕盒一侧安装有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板、滑槽、弹簧固定座、夹持弹簧、滑动板、夹持座和夹持海绵垫;
所述防缠绕盒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热融合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侧中部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两端内部均嵌入安装有夹持弹簧,所述夹持弹簧一端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端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内侧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夹持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滑动板之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头外侧通过胶水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侧等距离开凿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固线孔和限位卡槽,便于将耳机次线卡入对应的固线孔中,避免了耳机次线之间的相互缠绕,并通过限位卡槽对卡入固线孔内部的耳机次线进行限位,避免耳机次线在携带的过程中从固线孔内部脱离,通过卷收辊、限位盘、第一摇把和第二摇把,便于对耳机主线进行收线,从而避免了耳机主线之间的相互缠绕,并且,通过转轴对第二摇把进行转动,利用摇把固定座对第二摇把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地避免耳机主线从收线辊表面脱离。
2、设置有夹持组件,通过夹持弹簧对滑动板进行拉扯,可以利用夹持座将防缠绕盒夹持在手机背面,使得在使用耳机时,不会因为防缠绕盒的设计导致耳机的使用不便捷,同时,通过夹持组件,也便于对耳机进行携带,避免了耳机在携带过程中的丢失,通过夹持海绵垫,可以有效地防止夹持弹簧的拉扯压力过大,导致对手机造成损坏。
3、设置有橡胶套和防滑纹,利用橡胶套和防滑纹,增大了手指与连接插头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插拔连接插头时出现打滑现象,使得在插拔连接插头时更加的顺畅和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缠绕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摇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耳机主线;2、耳机次线;3、入耳式耳塞;4、连接插头;
5、防缠绕组件;501、防缠绕盒;502、第一穿线孔;503、固线孔;504、限位卡槽;
6、收线组件;601、收线辊;602、第二穿线孔;603、限位盘;604、转动轴;605、旋转限位座;606、第一摇把;607、转轴;608、第二摇把;609、摇把固定座;
7、夹持组件;701、安装板;702、滑槽;703、弹簧固定座;704、夹持弹簧;705、滑动板;706、夹持座;707、夹持海绵垫;
8、橡胶套;9、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包括耳机主线1,耳机主线1一端两侧均安装有耳机次线2,耳机次线2一端安装有入耳式耳塞3,耳机主线1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插头4,耳机主线1中部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组件5;
防缠绕组件5包括防缠绕盒501、第一穿线孔502、固线孔503和限位卡槽504;
耳机主线1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盒501,防缠绕盒501中部开设有第一穿线孔502,第一穿线孔502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1,防缠绕盒501两端内部均等距离开设有固线孔503,两个固线孔503之间开设有限位卡槽504;
防缠绕盒501内部安装有收线组件6;
收线组件6包括收线辊601、第二穿线孔602、限位盘603、转动轴604、旋转限位座605、第一摇把606、转轴607、第二摇把608和摇把固定座609;
防缠绕盒501内部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旋转限位座605,防缠绕盒501内部安装有收线辊601,收线辊601中部开设有第二穿线孔602,为了防止第一穿线孔502和第二穿线孔602对耳机主线1造成刮伤,第一穿线孔502和第二穿线孔602的内直径均小于耳机主线1的外直径,第一穿线孔502的直径等于第二穿线孔602的直径,第二穿线孔602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1,收线辊601两端均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限位盘603,一个限位盘603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04,另一个限位盘603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第一摇把606,第一摇把606一端通过转轴607转动安装有第二摇把608,防缠绕盒501一侧中部一端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摇把固定座609,为了防止收线辊601在防缠绕盒501内部滑落,旋转限位座605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604,转动轴604的直径小于旋转限位座605的内直径,转动轴604的长度等于旋转限位座605的深度。
为了便于对耳机进行携带,防缠绕盒501一侧安装有夹持组件7;
夹持组件7包括安装板701、滑槽702、弹簧固定座703、夹持弹簧704、滑动板705、夹持座706和夹持海绵垫707;
防缠绕盒501与安装板701之间通过热融合固定连接,安装板701一侧中部两端均开设有滑槽702,安装板701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703,弹簧固定座703两端内部均嵌入安装有夹持弹簧704,夹持弹簧704一端安装有滑动板705,为了使得滑动板705可以在安装板701一侧滑动,安装板701与滑动板705之间通过滑槽702滑动连接,滑动板705一端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夹持座706,夹持座706内侧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夹持海绵垫707。
为了使得在插拔连接插头4时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连接插头4外侧通过胶水套接有橡胶套8,橡胶套8外侧等距离开凿有防滑纹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的过程中,当需要使用耳机时,利用手指对连接插头4进行夹持,将连接插头4插入耳机插孔中,然后将耳机次线2一端的入耳式耳塞3塞入耳中,然后利用滑槽702将滑动板705向安装板701两侧滑动,将夹持座706卡合在手机外侧,利用夹持弹簧704的恢复能力对夹持座706进行拉扯,将防缠绕盒501固定在手机背面,不会影响耳机的正常使用,同时,利用夹持海绵垫707,可以有效地防止夹持压力过大对手机造成损坏;
当不使用耳机时,首先,将防缠绕盒501从耳机背面取下,将防缠绕盒501移动至耳机主线1中部外侧,然后,将第二摇把608从摇把固定座609内部取出,利用转轴607转动第二摇把608,使得第一摇把606与第二摇把608之间呈九十度角,然后转动第二摇把608,利用第二摇把608驱动收线辊601转动,使得转动轴604在旋转限位座605内部转动,利用收线辊601对耳机主线1进行卷收,当耳机主线1完全缠绕在收线辊601外侧之后,再次利用转轴607转动第二摇把608,将第二摇把608卡入摇把固定座609内部,对第二摇把608进行固定,避免收线辊601自行转动,导致耳机主线1从收线辊601外侧脱离;
当耳机主线1卷收完毕之后,将耳机次线2依次弯曲卡入固线孔503中,利用固线孔503对耳机次线2进行固定,防止耳机次线2相互之间出现缠绕现象,利用限位卡槽504,防止耳机次线2从固线孔503内部脱离;
当需要对耳机进行携带时,可以再次利用夹持弹簧704的拉扯力,将防缠绕盒501固定在耳机背面,同时,也可以将整个防缠绕盒501放入手提包中,便于对耳机进行携带,并且,耳机线之间不会出现相互缠绕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包括耳机主线(1),所述耳机主线(1)一端两侧均安装有耳机次线(2),所述耳机次线(2)一端安装有入耳式耳塞(3),所述耳机主线(1)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插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线(1)中部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组件(5);
所述防缠绕组件(5)包括防缠绕盒(501)、第一穿线孔(502)、固线孔(503)和限位卡槽(504);
所述耳机主线(1)外侧套接有防缠绕盒(501),所述防缠绕盒(501)中部开设有第一穿线孔(502),所述第一穿线孔(502)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1),所述防缠绕盒(501)两端内部均等距离开设有固线孔(503),两个所述固线孔(503)之间开设有限位卡槽(504);
所述防缠绕盒(501)内部安装有收线组件(6);
所述收线组件(6)包括收线辊(601)、第二穿线孔(602)、限位盘(603)、转动轴(604)、旋转限位座(605)、第一摇把(606)、转轴(607)、第二摇把(608)和摇把固定座(609);
所述防缠绕盒(501)内部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旋转限位座(605),所述防缠绕盒(501)内部安装有收线辊(601),所述收线辊(601)中部开设有第二穿线孔(602),所述第二穿线孔(602)内部穿插有耳机主线(1),所述收线辊(601)两端均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限位盘(603),所述一个限位盘(603)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04),所述另一个限位盘(603)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第一摇把(606),所述第一摇把(606)一端通过转轴(607)转动安装有第二摇把(608),所述防缠绕盒(501)一侧中部一端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摇把固定座(6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502)和第二穿线孔(602)的内直径均小于耳机主线(1)的外直径,所述第一穿线孔(502)的直径等于第二穿线孔(60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座(605)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604),所述转动轴(604)的直径小于旋转限位座(605)的内直径,所述转动轴(604)的长度等于旋转限位座(605)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盒(501)一侧安装有夹持组件(7);
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安装板(701)、滑槽(702)、弹簧固定座(703)、夹持弹簧(704)、滑动板(705)、夹持座(706)和夹持海绵垫(707);
所述防缠绕盒(501)与安装板(701)之间通过热融合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01)一侧中部两端均开设有滑槽(702),所述安装板(701)一侧中部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座(703),所述弹簧固定座(703)两端内部均嵌入安装有夹持弹簧(704),所述夹持弹簧(704)一端安装有滑动板(705),所述滑动板(705)一端通过热融合固定安装有夹持座(706),所述夹持座(706)内侧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夹持海绵垫(7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01)与滑动板(705)之间通过滑槽(70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4)外侧通过胶水套接有橡胶套(8),所述橡胶套(8)外侧等距离开凿有防滑纹(9)。
CN201920132014.7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Active CN210112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014.7U CN21011222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014.7U CN21011222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2224U true CN210112224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2014.7U Active CN21011222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2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57A (zh) * 2020-10-31 2021-01-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应急跳纤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57A (zh) * 2020-10-31 2021-01-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应急跳纤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51189B1 (en) Built-in telescopic earphone structure and terminal device
CN210112224U (zh) 一种便捷式防缠绕的耳机
CN102843626A (zh) 耳机线收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5105367U (zh) 耳机收纳盒
CN208337833U (zh) 一种便于绕线的便携式耳机收纳盒
CN20581232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收线耳机
CN202940950U (zh) 耳机回线器
CN213368108U (zh) 一种具有整齐收纳连接线功能的耳机
CN211063767U (zh) 一种耳机线收纳器
CN210183503U (zh) 一种具有收纳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207677965U (zh) 一种防缠绕的耳机线
CN210075519U (zh) 一种具有航空插头的耳机
CN207732938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耳机
CN207382515U (zh) 一种多功能线控耳麦
CN220273833U (zh) 一种耳机理线装置
CN206775678U (zh) 一种自调整头戴式耳机
CN206674157U (zh) 一种便携式耳机装置
CN2142565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纳功能的耳机
CN214591931U (zh) 一种便于收集外部环境声音的耳机
CN213906886U (zh) 一种磁吸式蓝牙耳机
CN211909092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耳机
CN204721576U (zh) 一种双卷线盘式可收线耳机
CN210986377U (zh) 一种穿戴式耳机
CN214119585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用挂放结构
CN205092954U (zh) 齿状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