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1998U -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1998U
CN210111998U CN201920929503.5U CN201920929503U CN210111998U CN 210111998 U CN210111998 U CN 210111998U CN 201920929503 U CN201920929503 U CN 201920929503U CN 210111998 U CN210111998 U CN 210111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uppression unit
direct current
carrier
signal sup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9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mart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mart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mart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mart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9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1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1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1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具有该直流载波的电器,该直流载波系统,包括电源和负载,电源和负载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直流载波系统还包括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端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与负载连接;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端作为导线的直流载波段的载波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能够实现稳定的载波信号传输,与传统的直流载波系统相比,无需使用载波芯片,优化电路结构,减少元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具有该直流载波的电器。
背景技术
直流系统里,有时需要用到直流载波的方案。比如带电池的直流风扇,直流供电在底座,主控板在机头,机头主控板的供电为直流电线,如果要把底座上的电池相关信息传输到机头主板,必须增加信号线,有时由于结构限制而无法再额外的增加电线,这时就可以用直流载波的方式把信号耦合到直流电线上面,在另一端再把信号放大整形还原,从而实现了直流载波通信。
现有直流载波方案一般都是专用载波芯片,载波信号的发射接收端需成对使用,导致电路复杂,且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能够实现稳定的载波信号传输,无需使用载波芯片,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包括电源和负载,所述电源和所述负载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直流载波系统还包括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端作为所述导线的直流载波段的载波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为磁珠。
可选地,所述直流载波系统的正极回路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并且/或者,所述直流载波系统的负极回路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
可选地,所述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
可选地,所述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调制元件,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信号调制和信号整形元件。
可选地,所述直流载波段传输的载波信号的频率大于600KHz。
可选地,所述电源为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包含上述直流载波系统。
可选地,所述电器为直流风扇,该直流风扇的底座内设置的电池作为所述电源,机头内设置的主控板作为所述负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在导线上隔离出一段直流载波段,通过直流载波段传输载波信号;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具有抑制高频信号通过的功能,系统运行时,电源和负载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无法通过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传输到直流载波段上,进而降低高频干扰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干扰。
该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能够实现稳定的载波信号传输,与传统的直流载波系统相比,无需使用载波芯片,优化电路结构,减少元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直流载波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处理载波信号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处理载波信号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又一种处理载波信号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又一种处理载波信号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B1-B12为磁珠;C1-C10为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直流载波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包括电源和负载,电源和负载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直流载波系统还包括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端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与负载连接;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端作为导线的直流载波段的载波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
直流载波段由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在导线上隔离出来,具有一定的行程距离,该直流载波段可进行电力传输,同时,可传输稳定的载波是信号。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具有高频信号抑制能力,优选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采用磁珠,利用磁珠的抑制功能,使得载波信号与电源和负载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即载波信号无法流向电源或负载,同时,电源和负载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也无法进入直流载波段,进而可实现导线的直流载波功能,优选地,电源为电池,利用电池提供直流电。
直流载波系统使用时根据通讯模式的不同,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磁珠);具体的,当采用单向或半双工通讯时,只需要一组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如图1所示,在直流载波系统的正极回路或者负极回路上设置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即可,图中的B1和B2为一组,B3和B4为一组。当采用全双工通讯时,需要两组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如图1所示,在直流载波系统的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上设置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此时需要同时包括B1-B4。
为了确保对载波信号的稳定有效的传输,载波信号包括多种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包括直接传输,如图2所示,载波信号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在直流载波段输入输出;或者如图3所示,对载波信号进行适当处理后传输,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在对载波信号输出时进行放大和整形处理;或者如图4所示,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载波信号输入时对其进行放大处理,输出时进行放大和整形处理;或者如图5所示,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调制元件,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信号调制和信号整形元件,载波信号输入时对其进行放大和调制处理,输出时进行放大、调制和整形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具有对高频信号抑制的功能,在直流电路导线中隔离出直流载波段,直流载波段可持续稳定的输送载波信号,同时,能抑制高频干扰信号进入直流载波段。为了确保载波信号持续稳定地在直流载波段传输,最好是使用较高频率例如大于600KHz的载波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包含上述直流载波系统。例如该电器为直流风扇,该直流风扇的底座内设置的电池作为电源,机头内设置的主控板作为负载。直流风扇为落地风扇或台式风扇均可,底座部分的电源离机头部分的主控板具有一定的距离,两者通过导线连接。在对直流风扇机控制时,无需再额外的设置信号传输线,利用导线的直流载波段可将控制信号(载波信号)送至机头上的接收装置,从而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控制信号为用于调速的控制信号,底座操作按键发出调速的控制信号后,利用导线的直流载波段即可传输用于调速的控制信号。
直流风扇利用该直流载波系统,实现直流载波功能时,无需使用载波芯片等,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其他电器也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直流载波系统,并且电源可以是整流变压器输出的直流电。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包括电源和负载,所述电源和所述负载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载波系统还包括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第二信号抑制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第一端作为所述导线的直流载波段的载波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为磁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载波系统的正极回路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
并且/或者,
所述直流载波系统的负极回路设置所述第一信号抑制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抑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整形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输入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和信号调制元件,所述载波信号输出端设有信号放大元件、信号调制和信号整形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载波段传输的载波信号的频率大于600K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电池。
9.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直流载波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为直流风扇,该直流风扇的底座内设置的电池作为所述电源,机头内设置的主控板作为所述负载。
CN201920929503.5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Active CN210111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503.5U CN21011199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503.5U CN21011199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1998U true CN210111998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9503.5U Active CN210111998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1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2150U (zh) 功放电路及功放设备
CN108737999B (zh) 近场通信装置
CN105634152B (zh) 基于轨道式无接触供电的能量信号耦合传送系统及方法
JP2011223739A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CN109269033B (zh) 一种集中控制转换器及空调系统
CN104348236A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方法
CN104838562B (zh) 无线输电装置以及无线供电系统
US20180269929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2602382U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KR102537162B1 (ko) 전력 및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476553B2 (en) Energy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023276A (ja) 受信装置を充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426205A (zh) 无线充电装置与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4124777A (zh) 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10111998U (zh) 一种直流载波系统及电器
CN207588565U (zh) 一种自适应输入输出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CN104838323A (zh) 包括交流电压供电装置的总线系统
CN101877597B (zh) 单工通信电路
CN111404288A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CN104300699A (zh)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
CN201215959Y (zh) 一种WiFi无线路由器
CN106451805A (zh) 一种可以接收任何无线发射端发出的磁感应的装置
CN203722477U (zh) 一种新型开关电源电路拓扑结构
CN104202076A (zh) 一种fsk中继器
US20210344232A1 (en) Wireless Power Relay with Constant Power Controlled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