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9887U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9887U
CN210109887U CN201920895093.7U CN201920895093U CN210109887U CN 210109887 U CN210109887 U CN 210109887U CN 201920895093 U CN201920895093 U CN 201920895093U CN 210109887 U CN210109887 U CN 210109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upply
mobile terminal
field coupling
near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50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川
丁晓
张腾
马鹏
陈孝顺
林东
李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mber (xiamen)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mber (xiamen)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mber (xiamen)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mber (xiamen)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50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9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9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9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组件以及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组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一通信单元、近场耦合通信单元、近场耦合供电单元、MCU单元和电源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连接,近场耦合通信单元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MCU单元通过第一通信单元接收移动终端下发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指令信息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外部设备供电,以及在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将指令信息转发给外部设备,以便外部设备执行相应操作,从而可支持对外近场耦合供电和通信,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组件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保证智能设备例如电子智能锁具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通常需要智能设备采用无源化设计,而采用无源化设计的电子智能锁具是当今可靠性最高、最节能环保、性价比甚高的一种免维护电子锁具,已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重视和用户的青睐。
然而,采用无源化设计的电子智能锁具,需要通过与之配套的专用钥匙进行供电和通信,才能结合手机APP实现相应操作,这就不仅需要用户随身携带手机,还需要随身携带专用钥匙,从而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和麻烦,用户体验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组件,可与移动终端相适配安装,并支持对外近场耦合供电和通信,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组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连接;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近场耦合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近场耦合供电单元,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MCU单元,所述MCU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相连,所述MCU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下发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以及在所述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将所述指令信息转发给所述外部设备,以便所述外部设备执行相应操作;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给所述MCU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组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连接,来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下发的指令信息,并基于指令信息通过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使得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外部设备供电,以及在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来将指令信息转发给外部设备,以便外部设备执行相应操作,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组件能够与移动终端相适配安装,形成一体,并支持对外近场耦合供电和通信,无需用户专门携带与外部设备相配套的专用终端,就能够结合移动终端来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移动终端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电池单元相连,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为所述电源单元提供供电电源。
可选地,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电池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给所述电源单元提供供电电源。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还与所述MCU单元相连,以接收所述MCU单元发出的电源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USB单元或蓝牙单元。
可选地,所述外部设备为智能锁设备。
具体地,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对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所述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所述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降压电路供电,所述降压电路对所述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所述MCU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
可选地,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包括供电芯片和供电线圈,所述供电芯片在所述MCU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所述供电线圈发射出去,以便所述外部设备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
可选地,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包括通信芯片和天线,所述通信芯片分别与所述MCU单元和所述天线相连,其中,所述MCU单元通过所述通信芯片和所述天线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近场耦合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近场耦合供电单元,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户指令控制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并在所述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便对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控制;电池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根据所述电池单元提供的电源分别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通过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建立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这样在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便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无需用户携带与外部设备配套的专用终端,就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对所述电池单元提供的电源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所述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所述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降压电路供电,所述降压电路对所述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
可选地,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包括供电芯片和供电线圈,所述供电芯片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所述供电线圈发射出去,以便所述外部设备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
可选地,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包括通信芯片和天线,所述通信芯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天线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芯片和所述天线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
可选地,所述外部设备为智能锁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的供电原理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供电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就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组件100包括本体10、第一通信单元11、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MCU单元14和电源单元15。
其中,第一通信单元11设置在本体10上,第一通信单元11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100与移动终端200之间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体10可以是移动终端组件100的壳体,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且,本体10需与移动终端200进行配套,例如可以是手机壳或者手机底套。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11可以为USB单元或蓝牙单元。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11也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能够建立移动终端组件100与移动终端200之间的通信连接即可,实现移动终端组件100与移动终端200之间的信息交互。
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设置在本体10上,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100与外部设备300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耦合天线,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通过耦合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采用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设置在本体10上,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用以建立移动终端组件100与外部设备300之间的供电连接。也就是说,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能够将供电电源转换成电磁波,并将电磁波发射给与之相匹配的外部设备,以便外部设备接收电磁波,并将电磁波转换为电压,从而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近场耦合供电。
如图1所示,MCU单元14设置在本体10上,MCU单元14分别与第一通信单元11、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和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相连,MCU单元1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接收用户基于移动终端200下发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指令信息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给外部设备300供电,以及在外部设备300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将指令信息转发给外部设备300,以便外部设备300执行相应操作,实现对外部设备300的控制。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上安装有控制相应外部设备300的APP,用户通过移动终端200打开APP,移动终端的蓝牙通信单元或者USB通信单元与对应的移动终端组件100中的蓝牙单元或USB单元建立通信连接,MCU单元14通过蓝牙单元或USB单元接收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开启,实现给外部设备300供电,外部设备300上电后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建立与外部设备300之间的通信连接,这样APP发送给MCU单元14的控制指令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发送给外部设备300,以便外部设备300执行控制指令,并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将执行结果反馈给MCU单元14,MCU单元14通过蓝牙单元或USB单元将反馈结果返回给移动终端200。
电源单元15设置在本体10上,电源单元15分别给MCU单元14、第一通信单元11、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和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源单元15与移动终端200内的电池单元201相连,其中,电池单元201为电源单元15提供供电电源。
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组件100中的MCU单元14、第一通信单元11、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和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是由移动终端200例如手机内的电池提供供电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对移动终端200增加移动终端组件100,例如通过对手机增加手机底套,在结合手机APP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终端组件100的近场耦合供电和近场耦合通信功能,实现对外部设备300的控制,减少了用户携带手持终端的数量,在不改变外部设备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便捷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的移动终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0上的电池16和电池管理单元17,电池管理单元17分别与电池16和电源单元15相连,电池管理单元17控制电池16给电源单元15提供供电电源。
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组件100本身自带电池16,通过电池管理单元17对电池16进行充放电管理,实现自身供电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电池16和电池管理单元17进行自供电,无需采用移动终端200的电池单元201进行供电,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依赖。
并且,如图3所示,电池管理单元17还与MCU单元14相连,以接收MCU单元14发出的电源控制指令,实现对电池16的充放电控制。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设备300可以为智能锁设备。这样,在对智能锁设备进行控制时,通过手机APP接收启动指令,并将启动指令下发给MCU单元14,MCU单元14根据启动指令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开启,实现给智能锁设备供电,智能锁设备上电后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建立与智能锁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这样APP发送给MCU单元14的控制指令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发送给智能锁设备,以便智能锁设备执行相应操作,并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将执行结果反馈给MCU单元14,MCU单元14通过蓝牙单元或USB单元将反馈结果返回给移动终端200。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源单元15包括升压电路151和降压电路152,升压电路151对供电电源例如带电池管理单元17的电池16所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池单元201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供电,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降压电路152供电,降压电路152对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MCU单元14、第一通信单元11和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
具体地,如图4所示,升压电路151包括升压IC1,升压IC1可把供电电源的电压升压为5V电压。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包括供电芯片IC2和供电线圈131,供电芯片IC2接收MCU单元14的供电控制信号Ctl,并在MCU单元14的控制下将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例如5V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供电线圈131发射出去,以便外部设备300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实现对外部设备300的耦合供电。降压电路152包括降压IC3和稳压电容,降压IC3可把升压后的5V电压转换为MCU单元14及其他单元所需要的电压值例如3.3V。MCU单元14也可以是芯片IC4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包括通信芯片IC5和天线121,通信芯片IC5分别与MCU单元14和天线121相连,其中,MCU单元14通过通信芯片IC5和天线121与外部设备300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即通信芯片IC5可通过通信接口接收MCU单元14发送的数据,并控制天线121发送给外部设备300,也可通过天线121接收外部设备300反馈的数据,并通过通信接口将反馈数据发送给MCU单元14,实现双向数据交互。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组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连接,来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下发的指令信息,并基于指令信息通过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使得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外部设备供电,以及在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来将指令信息转发给外部设备,以便外部设备执行相应操作,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组件能够与移动终端相适配安装,形成一体,并支持对外近场耦合供电和通信,无需用户专门携带与外部设备相配套的专用终端,就能够结合移动终端来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200,其包括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控制单元202、电池单元201和电源单元15。
其中,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用以建立移动终端200与外部设备300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壳体上的耦合天线,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通过耦合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采用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用以建立移动终端200与外部设备300之间的供电连接,即言,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能够将电池单元201提供的供电电源转换成电磁波,并将电磁波发射给与之相匹配的外部设备,以便外部设备接收电磁波,并将电磁波转换为电压,从而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近场耦合供电。控制单元202(例如MCU)分别与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和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相连,控制单元202根据用户指令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给外部设备300供电,并在外部设备300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与外部设备300进行信息交互,以便对外部设备300进行控制。电源单元15与电池单元201相连,电源单元15根据电池单元201提供的电源分别给控制单元202、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和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供电。
具体地,作为一个示例,外部设备300可以为智能锁设备,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手机。这样,在对智能锁设备进行控制时,通过手机APP接收启动指令,控制单元202根据启动指令控制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开启,实现给智能锁设备供电,智能锁设备上电后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建立与智能锁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这样通过APP发送给控制单元202的控制指令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发送给智能锁设备,以便智能锁设备执行相应操作,并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将执行结果反馈给控制单元202,控制单元202可将执行结果通过手机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可选地,如图6所示,电源单元15包括升压电路151和降压电路152,升压电路151对电池单元201提供的电源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供电,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降压电路152供电,降压电路152对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控制单元202和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
具体地,如图6所示,升压电路151包括升压IC1,升压IC1可把电池单元201的电压升压为5V电压。近场耦合供电单元13包括供电芯片IC2和供电线圈131,供电芯片IC2接收控制单元202的供电控制信号Ctl,并在控制单元202的控制下将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例如5V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供电线圈131发射出去,以便外部设备300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实现对外部设备300的耦合供电。降压电路152包括降压IC3和稳压电容,降压IC3可把升压后的5V电压转换为控制单元202及其他单元所需要的电压值例如3.3V。控制单元202可以是MCU或者芯片IC4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近场耦合通信单元12包括通信芯片IC5和天线121,通信芯片IC5分别与控制单元202和天线121相连,其中,控制单元202通过通信芯片IC5和天线121与外部设备300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即通信芯片IC5可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控制单元202发送的数据,并控制天线121发送给外部设备300,也可通过天线121接收外部设备300反馈的数据,并通过通信接口将反馈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202,实现双向数据交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满足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自身电源单元进行改进,并通过增加近场耦合供电和近场耦合通信,实现对外部设备例如智能锁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便捷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建立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这样在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建立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便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无需用户携带与外部设备配套的专用终端,就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方便用户对外部设备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连接;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近场耦合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近场耦合供电单元,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组件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MCU单元,所述MCU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相连,所述MCU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下发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指令信息控制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以及在所述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将所述指令信息转发给所述外部设备,以便所述外部设备执行相应操作;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给所述MCU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电池单元相连,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为所述电源单元提供供电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电池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给所述电源单元提供供电电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还与所述MCU单元相连,以接收所述MCU单元发出的电源控制指令。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USB单元或蓝牙单元。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为智能锁设备。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对所述供电电源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所述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所述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降压电路供电,所述降压电路对所述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所述MCU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包括供电芯片和供电线圈,所述供电芯片在所述MCU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所述供电线圈发射出去,以便所述外部设备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包括通信芯片和天线,所述通信芯片分别与所述MCU单元和所述天线相连,其中,所述MCU单元通过所述通信芯片和所述天线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场耦合通信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近场耦合供电单元,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用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户指令控制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并在所述外部设备上电工作后通过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以便对所述外部设备进行控制;
电池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根据所述电池单元提供的电源分别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对所述电池单元提供的电源进行升压处理,并提供第一供电通路和第二供电通路,其中,所述第一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供电,所述第二供电通路用以给所述降压电路供电,所述降压电路对所述第二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分别供给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耦合供电单元包括供电芯片和供电线圈,所述供电芯片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供电通路提供的电压转换为PWM信号,并通过所述供电线圈发射出去,以便所述外部设备中的接收线圈进行接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耦合通信单元包括通信芯片和天线,所述通信芯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天线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芯片和所述天线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双向耦合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设备为智能锁设备。
CN201920895093.7U 2019-06-14 2019-06-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Active CN210109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5093.7U CN210109887U (zh) 2019-06-14 2019-06-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5093.7U CN210109887U (zh) 2019-06-14 2019-06-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9887U true CN21010988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5093.7U Active CN210109887U (zh) 2019-06-14 2019-06-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9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8020B (zh) 集线器
CN201766418U (zh) 可携式电力供应装置
US1093823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feed system
JP2016537951A (ja) 無線電力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093704A1 (zh) 待充电设备、系统以及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
JP3204463U (ja) モバイル電源及びその保護ケース
CN108701878B (zh) 能够收发无线电力的辅助电池
WO2013111469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EP3786988A1 (en) Wireless charging coil, wireless charg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7950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对外部设备的供电装置及方法
US20090251010A1 (en)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for reducing power los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ch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CN210109887U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组件
CN104112353B (zh) 一种红外遥控器及红外遥控器系统
CN216056433U (zh) 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充电电池
CN115530427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2231153U (zh) 一种带pd充电协议的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9963819U (zh) 智能门锁供电电路及智能门锁
CN210780943U (zh) 具有控制功能的手机壳
CN211981526U (zh) 一种智能识别单节锂电和双节锂电的充电电路装置
CN210517858U (zh) 终端电源电路及终端
EP4224668A1 (en) Wireless charger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ed for wearable apparatus
CN215186028U (zh) 电子设备
CN211908420U (zh) 一种兼具适配器、移动电源、hub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0444071U (zh) 一种反向充电的智能锁
CN217721324U (zh) 待机供电电路及显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