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392U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07392U CN210107392U CN201920490717.7U CN201920490717U CN210107392U CN 210107392 U CN210107392 U CN 210107392U CN 201920490717 U CN201920490717 U CN 201920490717U CN 210107392 U CN210107392 U CN 210107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outer ring
- wall
- base
- passage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位于基座之上的外环火盖,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该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和外环壁;设置在外环火盖内围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基座具有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传火通道,传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位于内环壁,而传火通道的外侧开口则位于外环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火通道设置在外环火盖之下,即保证传火通道内的火焰燃烧,又能有效防止汤水的堵塞,同时对风门开度的适用性增强,即在风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传火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的燃烧器火盖大部分都是一槽铣通,即在火盖本体的顶部铣通有一条引火槽,这种燃烧器火盖由于火盖本体在引火槽处被断开,因而容易造成火盖本体变形,从而影响引火效果。如一专利号为201220464214.0(公告号为CN20281337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具有传火装置及熄火保护功能的燃气炉头》其公开了类似的传火结构,其在外环喷火圈设有多个外环喷火孔,且在该外环喷火权上还设有外环传火装置,该外环传火装置是由装设在外环喷火圈内侧壁上的凸台、设在该凸台及外环喷火圈上的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构成,该外环传火孔与外环传火槽相连通,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与一个外环喷火孔相连通,能实现快速传火;该传火结构的传火槽为开放式,具有传火呈直线型即传火槽裸露在外环火盖表面,传火槽内二次空气的补给很充分,开放式传火槽可以保证传火槽内火焰燃烧时二次空气的补给,有利于火焰燃烧和传火,具有传火快速的特点,但是开放式传火槽却很容易造成传火槽堵塞,即从锅底流下的汤水很容易流入传火槽内,堵塞后影响传火性能,这也是当前传火槽堵塞维修的主要原因。
另外,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隐藏式传火槽,如一专利号为ZL201410116688.X(公告号为CN103900086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式传火槽高效燃烧器》公开了一种外环火盖的上表面无传统的引火槽结构,火焰的传递则通过隐藏式传火槽完成。由于外环火盖尺寸的局限,尺寸相对较小,一般隐藏式传火槽的空间较小,当传火槽内燃气出气量过小,无法形成稳定的传火链,无法达到内外环传火的目的;当传火槽内的燃气出气量过大时,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需要更多的空气补充,进而未燃烧完全的燃气会逃逸出传火槽,后才有足够的空气补充,才能完成燃烧,导致废气排放超标。但若隐藏式传火槽空间较大,则无法将燃气聚集,形成稳定的火焰,且在相对封闭的传火槽中,当传火槽内输出的燃气气流速度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会逐渐地回到传火槽内部,引起回火爆鸣,将传火槽内燃气燃烧完毕,此时通道内又输出新的燃气,当通道内输出的燃气气流速度再次低于燃烧速度时,又出现回火爆鸣。周而复始,出现了噗噗的异响,容易引起用户的恐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传火成功率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
外环火盖,位于基座之上,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该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和外环壁;
内环火盖,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的内围,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所述内环火盖的外周壁设置有连通该中央混气室的内火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传火通道,所述传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位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内环壁,而所述传火通道的外侧开口则位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外环壁。
为了实现传火通道的隐藏,优选地,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所述基座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所述传火通道位于二次补气通道内。
为了供给与二次补气通道相连通的传火通道充分的补充空气,所述二次补气通道内还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二次补气通道分隔成与所述传火通道相连通、并相对独立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所述外侧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之间。通过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的设置,不仅可以将二次补气通道分隔成与传火通道相连通的独立空间、以独立地进行空气的补充,同时第一竖向隔板与二次补气通道的一个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竖向隔板与二次补气通道的另一个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均连通大气,形成用于向内环火盖的内火孔补气的补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大气。其中,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的下表面与二次补气通道的底壁具有间隙,从而使得传火通道为半封闭式的传火通道,一方面可以防止溢液对传火通道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的空气补充。
为了实现外环火盖的出火孔的稳焰效果,所述外环火盖的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出火孔,所述外环壁于所述出火孔之上和/或之下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出火孔相交的稳焰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火通道设置在外环火盖之下,可以形成隐藏式的传火结构,这样能将风门开大,使得进入外环混气室的一次空气量增大同时速度变大,从而能更多将二次空气卷吸进入传火通道,同时,位于外环火盖的内环壁的内侧开口邻近内环火盖,从而能够实现内环火盖的火经传火通道传至外环火盖,即保证传火通道内的火焰燃烧,又能有效防止汤水的堵塞,同时对风门开度的适用性增强,即在风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传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位于基座1之上的外环火盖2,本实施例基座1和外环火盖2为一体件,该外环火盖2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24,该外环火盖2包括有环状顶壁21、自该环状顶壁2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22和外环壁23;还包括有设置在外环火盖2的内围的内环火盖8,内环火盖8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内环火盖8为覆盖有与中央混气室相连通的网孔式火盖,网孔式火盖的网孔构成内火孔801,其中,基座1具有与外环混气室24相连通的传火通道3,传火通道3的内侧开口31位于外环火盖2的内环壁22,而传火通道3的外侧开口32则位于外环火盖2的外环壁23。传火通道3设置在外环火盖2之下,可以形成隐藏式的传火结构,这样能将风门开大,使得进入外环混气室24的一次空气量增大同时速度变大,从而能更多将二次空气卷吸进入传火通道3,同时,位于外环火盖2的内环壁22的内侧开口31邻近内环火盖8,从而能够实现内环火盖8的火经传火通道3传至外环火盖2,即保证传火通道3内的火焰燃烧,又能有效防止汤水的堵塞,同时对风门开度的适用性增强,即在风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传火性能。
另外为了实现传火通道的隐藏,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24之间形成补气腔4,基座1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补气腔4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11,传火通道3位于二次补气通道11内。而为了供给与二次补气通道11相连通的传火通道3充分的补充空气,二次补气通道11内还设有分隔件,分隔件将二次补气通道11分隔成与传火通道3相连通、并相对独立的空间11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分隔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外侧开口32位于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之间。通过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的设置,不仅可以将二次补气通道11分隔成与传火通道3相连通的独立空间、以独立地进行空气的补充,同时第一竖向隔板5与二次补气通道11的一个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12,第二竖向隔板6与二次补气通道11的另一个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113,第二间隙112和第三间隙113均连通大气,形成用于向内环火盖8的内火孔311补气的补气通道。更优地,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的下表面与二次补气通道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7,该间隙7连通大气,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的下表面与二次补气通道11的底壁具有间隙7,从而使得传火通道3为半封闭式的传火通道3,一方面可以防止溢液对传火通道3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的空气补充。最后,外环火盖2的外环壁23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出火孔231,外环壁23于出火孔231之上的位置开设有与出火孔231相交的稳焰槽232。
Claims (6)
1.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1);
外环火盖(2),位于基座(1)之上,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24),该外环火盖(2)包括有环状顶壁(21)、自该环状顶壁(2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22)和外环壁(23);
内环火盖(8),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2)的内围,所述内环火盖(8)与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所述内环火盖(8)设置有连通该中央混气室的内火孔(8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具有与所述外环混气室(24)相连通的传火通道(3),所述传火通道(3)的内侧开口(31)位于所述外环火盖(2)的内环壁(22),而所述传火通道(3)的外侧开口(32)则位于所述外环火盖(2)的外环壁(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24)之间形成补气腔(4);所述基座(1)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4)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11),所述传火通道(3)位于二次补气通道(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内还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分隔成与所述传火通道(3)相连通、并相对独立的空间(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所述外侧开口(32)位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隔板(5)和第二竖向隔板(6)的下表面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7),所述间隙(7)连通大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的外环壁(23)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出火孔(231),所述外环壁(23)于所述出火孔(231)之上和/或之下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出火孔(231)相交的稳焰槽(2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717.7U CN210107392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717.7U CN210107392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07392U true CN210107392U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3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90717.7U Active CN210107392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07392U (zh) |
-
2019
- 2019-04-11 CN CN201920490717.7U patent/CN210107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25516U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结构的燃烧器 | |
CN209458942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0107392U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
CN210861088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09944324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111256121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11212874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04962867U (zh) | 一种智能控制节能环保炉 | |
CN207438591U (zh) | 一种分火器组件及带有该分火器组件的燃烧器 | |
CN201621734U (zh) | 内循环地烟式节能烤火炉 | |
CN208587910U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09959006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0440259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 |
CN205447742U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装置 | |
CN210861097U (zh) | 一种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0979840U (zh) | 一种降噪减排火排 | |
CN211119349U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CN109959009A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结构的燃烧器 | |
CN112344331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05842647U (zh) | 燃烧器 | |
CN111256131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09857116U (zh)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
CN208332253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7737198U (zh) | 一种灶具双旋火燃烧器 | |
CN218295724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