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6726U - 井下救援器 - Google Patents

井下救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6726U
CN210096726U CN201920795827.4U CN201920795827U CN210096726U CN 210096726 U CN210096726 U CN 210096726U CN 201920795827 U CN201920795827 U CN 201920795827U CN 210096726 U CN210096726 U CN 210096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rescue
well
downho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58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胜
郝梦琇
王乐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958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6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6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6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救援器,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该井下救援器包括:均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下端敞口的筒状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套设在第一箱体的外侧且二者的顶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相连接;沿第一箱体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救援绳,各个救援绳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箱体的底端、第二端连接在靠近第一端的连接位置的第二箱体的底端,当第一箱体相对于第二箱体转动至少转动180度后,多个救援绳能够结成网状;用于带动第一箱体相对于第二箱体转动的动力装置;用于锁止动力装置逆转的锁止机构。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救援器可以在无救援人员下井的情况下,将救援绳在落井者脚下结成网状或者卷裹住落井者,将落井者快速救出。

Description

井下救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井下救援器。
背景技术
井下救援属于常见的救援方式,但是通常通过救助人员绑上绳索下入到井内对落井者进行援救,耗费人力和时间,对于救助人员的体力有很高要求,而且效果不好,危险指数太高;若是井口较小,需要用挖掘机在井周围进行大面积挖掘,通常需要进行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挖掘,作业工程量大、耗费时间长且容易造成坍塌,导致落井人员生命危险。
当前井下救援所用的技术装备多为环境探测设备,或着像绑带等简单工具,这些工具功能有限,且不能在无救助人员配合下井的情况下作业。
因此目前并没有一种可靠安全的设备将落井人员快速从井底安全救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救援器,其能够将救援绳在落井者脚下结成网状或者用救援绳卷裹住落井者,在无救助人员下井的情况下将落井者快速救出,显著降低了救助时间,且节省人力、财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下救援器,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端敞口;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的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下端敞口,所述第二箱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一箱体的顶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相连接;沿所述第一箱体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救援绳,各个所述救援绳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端、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底端,当所述第一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转动至第一位置,多个所述救援绳能够相互交叉且形成罩住所述第一箱体的敞口的网状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转动的动力装置;用于锁止所述动力装置逆转的锁止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及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均设置有与底端贯通的开口,当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的筒壁形成封闭结构。
优选地,各个所述救援绳索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圆柱面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圆柱面同一横截面内的最大距离。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为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所述第一箱体相对固定、棘爪与所述第二箱体相对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端端面上且由所述端面的端面内至端面外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件、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移动件移动的转动件、为所述转动件提供动力的制动电机;所述移动件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箱体上连接有用于为落井者供氧的供氧设备;所述第二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照明灯具。
优选地,还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一无线电、设置在井外的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电。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观测井内情况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外壁上的摄像头、设置在井外且与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设置为齿轮,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制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移动件设置为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承重和稳固的固定架,所述第二箱体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井下救援器包括均呈中空结构且下端敞口的筒状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尺寸大于第一箱体且套设在第一箱体外部。二者的顶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二者的底端通过救援绳就近连接。救援绳有多个且沿第一箱体的转动方向分布。当二者进入井内,可以将救援者套在第一箱体的筒内。两个箱体的底端可以下降至落井者的脚下或落井者的腰部位置。当第一箱体在第一动力装置的带动下与第二箱体发生相对转动,二者的底端发生转动位移,救援绳的两端错位,第一箱体转动几圈,救援绳就可以在落井者的腰部位置缠绕几圈,将落井者绑住;或者第一箱体转动至少180度时,可以使救援绳互相交叉搅在一起在第一箱体的敞口处即在落井者脚下结成网状,将落井者兜住。而井下救援器还包括用于锁止第一动力装置逆转的锁止机构,可以防止第一箱体倒转。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井下救援器可以在无救援人员下井的情况下,自动将落井者兜住或绑住,然后将落井者快速救起,显著降低了救助时间,且节省人力、财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井下救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救援绳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根救援绳展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救援绳结成网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5中:
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开口-3、救援绳-4、转轴-5、动力装置-6、移动件-7、转动件-8、制动电机-9、固定架-10、电机-11、滑轮组-12、第一连接点-13、第二连接点-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救援器,其能够将救援绳在落井者脚下结成网状或者用救援绳卷裹住落井者,在无救助人员下井的情况下将落井者快速救出,显著降低了救助时间,且节省人力、财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下救援器,包括均呈中空结构且下端敞口的筒状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第二箱体2的尺寸大于第一箱体1且套设在第一箱体1外部。第二箱体2的顶端外部可以连接有绳子以供救援人员抓握。两个箱体的顶端通过转轴5可转动地连接,转轴5可以是带动第一箱体1转动的动力装置6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装置6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动力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第一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则第一箱体1在动力输出轴的带动下与第二箱体2发生相对转动。当救援人员通过绳子将两个箱体放入井内,可以将救援者罩住、套在第一箱体1的筒内。两个箱体的底端可以下降至落井者的脚下或落井者的腰部位置。如图2所示,两个箱体的底端通过多个救援绳4就近连接,多个救援绳4沿第一箱体1的转动方向分布,且如图2所示,每一根救援绳4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箱体1的底端的第一连接点13、第二端连接在第二箱体2的底端的第二连接点14。各个第一连接点13和各个第二连接点14均沿箱体的周向分布,且在施救之前、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未发生相对转动时,同一根救援绳4的第一连接点13和第二连接点14均位于两个箱体的圆心的同一侧。从而,若两个箱体的底端下降至落井者的脚下,当第一箱体1在第一动力装置6的带动下与第二箱体2发生相对转动,二者的底端发生转动位移,救援绳4的两端错位,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箱体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位置指的是第一箱体1相对于第二箱体2至少转动180度后的位置,如图3所示,同一根救援绳4的第一连接点13和第二连接点14位于箱体的底端圆心的呈对称的两侧,每一根救援绳4都受拉伸作用以被展开、横贯于两个箱体的底端敞口处,所有的救援绳4互相交叉、搅在一起,在第一箱体1的敞口处形成如图4所示的网状,则救援绳4可以在落井者脚下结成网状将落井者兜住,以将落井者快速救出。或两个箱体的底端下降至落井者的腰部位置,将落井者上半身罩入筒内,则落井者处于两个箱体的底端圆心位置处,当第一箱体1转动,各个救援绳4的第二端随着第一箱体转动,救援绳4被拉伸展开,会缠绕在落井者的腰部位置,第一箱体1转动几圈,救援绳4就会在落井者腰部缠绕几圈、可以将落井者绑住。箱体可以带着落井者上升,将其快速救出。而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救援器还包括用于锁止第一动力装置6逆转的锁止机构,可以防止第一箱体1倒转、救援绳4松脱。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井下救援器可以在无救援人员下井的情况下,自动将落井者兜住或绑住,然后将落井者快速救起,显著降低了救助时间,且节省人力、财力。
救援绳4的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优选地,第一连接点13和第二连接点14位于同一条径向线,则各个救援绳4的长度不小于第一箱体1的圆柱面和第二箱体2的圆柱面同一横截面内的最大距离。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尺寸可以有多个,具体根据井口的大小而定。大小可以以仅容纳一个落井者为宜,便于进入井口较小的井内,对落井的小孩进行施救。每一根救援绳4的两端可以穿入设置在箱体底端侧壁上的贯通孔并打结来实现与箱体的连接或者是穿入设置在箱体底端的固定环内并打结来实现与箱体的连接。
为了便于将落井者罩住,使落井者快速进入第一箱体1的筒内,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侧壁上均可以设置一个与底端贯通的开口3,两个开口3朝向相同。如此设置,两个箱体落下时,便于将落井者罩住,快速使落井者进入筒内,增强便捷性,避免两个箱体的底端与落井者发生多次碰撞才能将落井者罩入筒内。
具体地,锁止机构可以设置为棘轮机构,棘轮机构设置在连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转轴5上,且棘轮机构的棘轮与第一箱体1相对固定、棘爪与第二箱体2相对固定。若动力装置6设置为电机,则转轴5即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第一箱体1壳体通过传动齿轮与转轴5连接。主动轮连接在转轴5上,第一箱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的端面上且二者同心,则棘轮机构的棘轮可以套设在转轴5上,棘爪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且能够伸入棘轮内。当第一箱体1转动至将落井者兜住或绑住的位置时,电机停止转动,棘爪卡入棘轮内可以防止转轴5逆转,从而可以固定第一箱体1,防止第一箱体1倒转使救援绳4松脱。
为了防止两个箱体相对于井壁晃动,使落井者在筒内站立不稳,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救援器还设置有防转装置,如图5所示,防转装置设置在第二箱体2的顶端端面上,包括有能够沿端面的端面内至端面外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件7、与移动件7相连接并驱动移动件7移动的转动件8、为转动件8提供动力的制动电机9;移动件7有多个且沿转动件8的周向分布。转动件8连接在制动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上,移动件7与转动件8连接,且处于一个沿端面的由内至外方向延伸的滑轨内。滑轨固定在第二箱体2的顶端端面上。当转动件8转动可以带动移动件7在滑轨内往复移动。当两个箱体下降至井内,启动制动电机9,制动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带动转动件8同步转动,转动件8转动带动移动件7向第二箱体2的顶端外部移动,移动至紧紧地抵住井壁的位置,可以将第二箱体2固定住,防止第二箱体2与井壁发生相对晃动或转动。然后断开制动电机9的电路,制动电机9的衔铁立即被弹簧顶住,使制动盘与制动电机9后端盖压合在一起,停止转动且输出轴不能逆转,从而可以防止移动件7抵住井壁后受井壁的反作用力发生回复位移。当落井者进入筒内后,启动制动电机9使其反转,转动件8反向转动带着移动件7回缩移动,离开抵住井壁的位置,两个箱体可以上升。具体地,转动件8可以是齿轮,移动件7是与齿轮相啮合连接的齿条;或者转动件8是蜗轮,移动件7是与蜗轮相啮合连接的蜗杆。
同时,为了便于观察井内情况,第二箱体2的外壁上可以设置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可以是任意一种带有开关的电灯,既能照亮、便于井上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对井内情况进行查看,又便于对施救过程进行监看。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救援器还可以设置有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第二箱体2外壁上的摄像头及放置在井上与摄像头通信连接的显示屏,便于多位专业救援人员、医护人员或落井者家属均对井内的环境和救援情况进行时时了解,第一时间调整救援方案,安排后续救援动作。
进一步地,还可以与监控系统配套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设置在第二箱体2上的第一无线电、设置在井外的与第一无线电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电。如此设置,可以便于井外人员第一时间与落井者进行语音联系,及时得知落井者的身体状况。
落井者发生意外、身体受到损伤的机率较大,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救治,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救援器还包括供养设备,可以让落井者得到初步医疗救治,减轻生命危险。具体地是,供氧设备可以是小型氧气瓶或氧气包,氧气瓶或氧气包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内壁上,可以在井下救援器落入井内后及时供落井者吸氧,还能够使落井者在第一箱体1的筒内时可以持续吸氧。
如图1所示,两个箱体通过绳子系入井内,可以是救援人员人力拖拽两个箱体,也可以将两个箱体挂在一个固定架10上。固定架10稳固放置在井外的地面上,将连接两个箱体的绳子缠绕在固定架10的滑轮组12上,绳子的末端可以缠绕在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或者是连接在输出轴的线轮上。如此设置,便于节省人力,快速将两个箱体系入井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的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端敞口;
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的第二箱体(2),所述第二箱体(2)的下端敞口,所述第二箱体(2)套设在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箱体(2)的顶端和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端通过转轴(5)可转动地相连接;
沿所述第一箱体(1)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救援绳(4),各个所述救援绳(4)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端、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2)的底端,当所述第一箱体(1)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2)转动至第一位置,多个所述救援绳(4)能够相互交叉且形成罩住所述第一箱体(1)的敞口的网状结构;
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箱体(1)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2)转动的动力装置(6);
用于锁止所述动力装置(6)逆转的锁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及所述第二箱体(2)的侧壁均设置有与底端贯通的开口(3),当所述第一箱体(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筒壁形成封闭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救援绳(4)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圆柱面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圆柱面同一横截面内的最大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为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轴(5)上,且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所述第一箱体(1)相对固定、棘爪与所述第二箱体(2)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2)的顶端端面上且由所述端面的端面内至端面外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件(7)、与所述移动件(7)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移动件(7)移动的转动件(8)、为所述转动件(8)提供动力的制动电机(9);所述移动件(7)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转动件(8)的周向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上连接有用于为落井者供氧的供氧设备;所述第二箱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照明灯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二箱体(2)上的第一无线电、设置在井外的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观测井内情况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2)的外壁上的摄像头、设置在井外且与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的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8)设置为齿轮,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制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移动件(7)设置为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救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重和稳固的固定架(10),所述第二箱体(2)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
CN201920795827.4U 2019-05-29 2019-05-29 井下救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6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827.4U CN21009672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井下救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827.4U CN21009672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井下救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6726U true CN210096726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582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6726U (zh) 2019-05-29 2019-05-29 井下救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67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3441A (zh) * 2021-04-05 2021-06-11 刘凤梅 一种高空救援设备
CN114602080A (zh) * 2022-03-09 2022-06-10 张传信 一种夹缝救援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3441A (zh) * 2021-04-05 2021-06-11 刘凤梅 一种高空救援设备
CN112933441B (zh) * 2021-04-05 2022-01-25 郝志勇 一种高空救援设备
CN114602080A (zh) * 2022-03-09 2022-06-10 张传信 一种夹缝救援器
CN114602080B (zh) * 2022-03-09 2022-09-23 张传信 一种夹缝救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6726U (zh) 井下救援器
CN101947371A (zh) 一种农用深井救援装置
CN102600562B (zh) 楼房救生装置
CN104984493A (zh) 智能深井救人系统
CN101305874A (zh) 地震避难床
CN102162371A (zh) 矿井应急救生舱
US9731945B2 (en) Safety arrangement for a portable power driven system
CN203975154U (zh) 液压回转吊兼艇筏吊装置
CN110215357B (zh) 医疗用急救担架
CN201906366U (zh) 楼房遇险逃生器
CN213072031U (zh) 一种便携式电铲线路保护装置
CN202052219U (zh) 高空手摇升降框
CN211223806U (zh) 一种水上救生用橡皮圈
CN209778134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电动葫芦
CN208265652U (zh) 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起吊装置
CN201192538Y (zh) 无动力可往返的手动救生器
CN202876137U (zh) 高楼火灾救生机
CN202619542U (zh) 用于狭小空间内的环保防爆积便装置
CN202724495U (zh) 火灾逃生装置
CN115122361B (zh) 一种化工罐车内窥式检测机器人
CN215231725U (zh) 一种井下救援用折叠式救援支架
CN203694438U (zh) 一种手摇式家用高楼自救逃生装置
CN2345232Y (zh) 防火索道
CN219489318U (zh) 一种煤矿应急救援用升降设备
CN213443045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安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