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6679U -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86679U
CN210086679U CN201920728799.4U CN201920728799U CN210086679U CN 210086679 U CN210086679 U CN 210086679U CN 201920728799 U CN201920728799 U CN 201920728799U CN 210086679 U CN210086679 U CN 210086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pporting
heat insulation
enclosing wall
waterproof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87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
李希栋
林昌华
林长钢
宋义胜
严子光
张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yao Times (fu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yao Times (fu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yao Times (fu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yao Times (fu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87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86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86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86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包括屋面基层和设置在屋面基层上的隔热结构,隔热结构包括内防水层、支撑层、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内防水层铺设在屋面基层上,支撑层包括支撑围墙和支撑墩,支撑围墙沿着屋面基层的边缘设置,内防水层的边缘与支撑围墙的内侧壁相贴合,支撑墩穿过内防水层,隔热层固定安装在支撑墩和支撑围墙远离屋面基层的一端,外防水层铺设在隔热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反光层铺设在外防水层远离隔热层的一侧,在反光层远离外防水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动力风机,在支撑围墙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槽。可以有效的进行隔热,降低建筑顶层房间的能耗,改善顶层居住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冬冷夏热的地区,夏季异常炎热,太阳辐射强度大,使传统的屋面结构表面温度过高,导致从屋顶进入室内的环境热量大,使室内温度升高。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建筑能耗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屋面隔热性能较差,会严重降低顶层居住者的舒适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顶层房间空调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可以有效的进行隔热,降低建筑顶层房间的能耗,改善顶层居住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包括屋面基层和设置在屋面基层上的隔热结构,所述的隔热结构包括内防水层、支撑层、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所述的内防水层铺设在屋面基层上,支撑层包括支撑围墙和支撑墩,支撑围墙沿着屋面基层的边缘设置,内防水层的边缘与支撑围墙的内侧壁相贴合,支撑墩位于支撑围墙内侧并与屋面基层固定连接,支撑墩穿过内防水层,隔热层固定安装在支撑墩和支撑围墙远离屋面基层的一端,外防水层铺设在隔热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反光层铺设在外防水层远离隔热层的一侧,在反光层远离外防水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动力风机,在反光层、外防水层和隔热层上开设有安装通槽,无动力风机固定安装在安装通槽的槽口处,在支撑围墙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围无风的环境时,反光层能够有效的反射大部分的阳光辐射,使屋面基层表面在受到阳光照射时的温度降低。支撑层有将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这三层结构与屋面基层分隔开,照射在反光层上的阳光辐射不易对屋面基层和室内造成影响。在周围有风的环境时,风还会吹动无动力风机转动,因为在反光层受到阳光照射时,会加热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的空气,在无动力风机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的热空气抽走并排出,使冷空气通过进风通槽进入到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进一步的降低了屋内因为受到阳光照射而温度升高的幅度。有效提高了顶层居住者的舒适性,降低了顶层房间空调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防水层贴合支撑围墙和支撑墩的侧边与屋面基层之间的距离大于内防水层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且雨水通过进风通槽进入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的时候,屋面基层不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并且通过将内防水层与支撑围墙、支撑墩贴合的侧边提高,使内防水层表面能够积蓄部分水分,进一步的降低了屋面基层出现渗水的现象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风通槽位于支撑围墙远离屋面基层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进风通槽通入更多的风且降低雨水通过进风通槽落入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的量,往往会将进风通槽的高度设计的较矮且长度较长。若开设在支撑围墙中部或者底部,支撑围墙的强度会降低很多,并且因为冷空气密度大于热空气密度,在冷空气进入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时,冷空气下沉。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支撑围墙的强度,并使进风通槽进风冷却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风通槽靠近屋面基层的侧面呈斜面,其中靠近支撑围墙内侧的侧面高度高于靠近支撑围墙外侧的侧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雨水落入进风通槽靠近屋面基层的侧面上时,雨水沿着该侧面自然落下,降低了雨水通过进风通槽进入隔热层和屋面基层之间的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围墙和屋面基层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支撑围墙内侧的一端位于支撑围墙的底边处,且排水孔位于支撑围墙外侧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位于支撑围墙内侧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可以有效的将积聚在屋面基层上的雨水排走,并且排水孔位于支撑围墙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位于屋面基层外侧的一端,雨水不易出现倒灌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孔内穿设有导流管,且导流管靠近支撑围墙内侧的一端与内防水层固定连接,导流管远离支撑围墙内侧的一端位于排水孔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不易沿着内防水层和排水孔之间的缝隙渗入屋面基层内,很好的保护了屋面基层。并且在水沿着导流管流出时,水直接从导流管流下,而不是直接沿着墙面直接流下,降低水对墙面的侵蚀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热层顶面和底面中靠近隔热层边缘处的高度低于远离隔热层边缘处的高度,所述的安装通槽和无动力风机均设置在隔热层中高度最高的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隔热层和贴设在隔热层上的外防水层和反光层的顶面形成边缘低中间高的结构,雨水不易积聚在上面。并且其底面也为边缘低中间高的结构,安装在最高处的无动力风机能够更好将位于隔热层边缘处的热空气抽走,提高了无动力风机的抽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所述的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投影在屋面基层上的投影形状大于屋面基层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积更大的隔热层、外防水层和反光层能够更好的遮挡屋面基层,降低屋面基层直接被太阳照射到的面积,在下雨时,雨水不易沿着墙面流下,降低雨水对墙面的侵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有效的进行隔热,降低建筑顶层房间的能耗,改善顶层居住的舒适性;
2、屋面基层表面上不易存在积水以及渗水的现象,并且降低了水对墙面请示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屋面基层;11、内防水层;12、支撑围墙;13、支撑墩;14、排水孔;15、导流管;2、隔热层;21、外防水层;22、反光层;23、安装通槽;24、无动力风机;25、进风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包括屋面基层1,在屋面基层1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用防水卷材制成的内防水层11。屋面基层1的上表面上通过混凝土砌有支撑层,支撑层包括支撑围墙12和支撑墩13,支撑围墙12沿着屋面基层1的边缘处设置并围成封闭的一圈,支撑墩13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内防水层11铺设在支撑围墙12内侧且支撑墩13穿过内防水层11。内防水层11与支撑围墙12和支撑墩13贴合的侧边均位于同一高度,且该高度为支撑围墙12高的中点所在的高度。在支撑围墙12和屋面基层1上开设有排水孔14,排水孔14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位于支撑围墙12的底边处,排水孔14位于支撑围墙12外侧的一端低于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在排水孔14内穿设有导流管15,导流管15靠近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与内防水层11固定连接,且导流管15远离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位于排水孔14外侧。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下雨且雨水进入隔热层2和屋面基层1之间的时候,内防水层11很好的保护屋面基层1,使屋面基层1不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并且通过排水孔14可以有效的将积聚在屋面基层1上的雨水排走。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支撑层上侧依次固定设置有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隔热层2为XPS隔热板,外防水层21为防水卷材,且贴设在隔热板的顶面上,反光层22为隔热反光膜,并贴设在防水卷材上。隔热层2顶面和底面中靠近隔热层2边缘处的高度低于远离隔热层2边缘处的高度,且隔热层2投影在屋面基层1上的投影形状大于屋面基层1的形状。面积更大的隔热层2能够更好的遮挡屋面基层1,降低屋面基层1直接被太阳照射到的面积,在下雨时,雨水不易沿着墙面流下,降低雨水对墙面的侵蚀。在周围无风的环境时,反光层22能够有效的反射大部分的阳光辐射,使屋面基层1表面在受到阳光照射时的温度降低。支撑层有将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这三层结构与屋面基层1分隔开,照射在反光层22上的阳光辐射不易对屋面基层1和室内造成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上开设有安装通槽23,安装通槽23位于隔热层2中高度最高的位置处,在安装通槽23的槽口处固定安装有无动力风机24,且无动机风机位于隔热层2的上侧。结合图2所示,在支撑围墙1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槽25,进风通槽25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其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进风通槽25的高度。进风通槽25靠近屋面基层1的侧面倾斜设置,该侧面靠近支撑围墙12内侧的高度高于靠近支撑围墙12外侧的高度。在周围有风的环境时,风吹动无动力风机24转动,因为在反光层22受到阳光照射时,会加热隔热层2和屋面基层1之间的空气,在无动力风机2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隔热层2和屋面基层1之间的热空气抽走并排出,使冷空气通过进风通槽25进入到隔热层2和屋面基层1之间,进一步的降低了屋内因为受到阳光照射而温度升高的幅度。有效提高了顶层居住者的舒适性,降低了顶层房间空调的能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包括屋面基层(1)和设置在屋面基层(1)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结构包括内防水层(11)、支撑层、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所述的内防水层(11)铺设在屋面基层(1)上,支撑层包括支撑围墙(12)和支撑墩(13),支撑围墙(12)沿着屋面基层(1)的边缘设置,内防水层(11)的边缘与支撑围墙(12)的内侧壁相贴合,支撑墩(13)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并与屋面基层(1)固定连接,支撑墩(13)穿过内防水层(11),隔热层(2)固定安装在支撑墩(13)和支撑围墙(12)远离屋面基层(1)的一端,外防水层(21)铺设在隔热层(2)远离支撑层的一侧,反光层(22)铺设在外防水层(21)远离隔热层(2)的一侧,在反光层(22)远离外防水层(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动力风机(24),在反光层(22)、外防水层(21)和隔热层(2)上开设有安装通槽(23),无动力风机(24)固定安装在安装通槽(23)的槽口处,在支撑围墙(1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防水层(11)贴合支撑围墙(12)和支撑墩(13)的侧边与屋面基层(1)之间的距离大于内防水层(11)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通槽(25)位于支撑围墙(12)远离屋面基层(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通槽(25)靠近屋面基层(1)的侧面呈斜面,其中靠近支撑围墙(12)内侧的侧面高度高于靠近支撑围墙(12)外侧的侧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围墙(12)和屋面基层(1)上开设有排水孔(14),排水孔(14)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位于支撑围墙(12)的底边处,且排水孔(14)位于支撑围墙(12)外侧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位于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14)内穿设有导流管(15),且导流管(15)靠近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与内防水层(11)固定连接,导流管(15)远离支撑围墙(12)内侧的一端位于排水孔(14)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2)顶面和底面中靠近隔热层(2)边缘处的高度低于远离隔热层(2)边缘处的高度,所述的安装通槽(23)和无动力风机(24)均设置在隔热层(2)中高度最高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所述的隔热层(2)、外防水层(21)和反光层(22)投影在屋面基层(1)上的投影形状大于屋面基层(1)的形状。
CN201920728799.4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Active CN210086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799.4U CN21008667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799.4U CN21008667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86679U true CN21008667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8799.4U Active CN210086679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866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3638A (zh) * 2020-12-04 2021-04-02 温州乔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3638A (zh) * 2020-12-04 2021-04-02 温州乔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üksek et al.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life cycle
Kamal An overview of passive cooling techniques in buildings: design concepts and 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s
Khedar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roof solar collector towards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of new houses
CN20845807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采暖通风系统
CN110274345B (zh) 一种智能化双层采光屋面通风系统及方法
Freewan Advances in passive cooling design: an 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
CN210086679U (zh) 一种建筑节能屋面隔热结构
KR100955875B1 (ko) 에너지 절약을 위한 외벽용 패널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외벽 구조 시스템
Ahmad Kuala Lumpur: A hot humid climate
CN103883087A (zh) 屋顶动态散热与防水结构
Raof Developing vernacular passive cooling strategies in (Kurdistan-Iraq)
CN102080432A (zh) 与建筑一体化外遮阳抛物反射镜追日太阳能集热器
Haggag et al. Integrating passive cooling techniques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 performance in hot climates with reference to the UAE
CN212001977U (zh) 一种兼具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功能的上人孔
Subramanian et al.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modern and designed solar passive building for thermal comfort in Thanjavur region
CN111305491A (zh) 一种兼具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功能的上人孔及施工方法
SE443177B (sv) Sett och anordning for nedbringning av vermeforbrukningen i en byggnad eller liknande
CN102912942B (zh) 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
Guyer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Savero et al. Review on design strategies of energy saving office building with evaporative cooling in tropical region
CN217998568U (zh) 一种共用式气流散热和雨水系统的屋顶散热和排水构造
CN208884812U (zh) 一种丰字形通风气楼
CN203441013U (zh) 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
Wang End Effects on H2-Forced Convection in Rectangular Ducts of Large Aspect Ratios
Sawhney et al. Passive heating and cooling concep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