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1279U -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1279U
CN210071279U CN201920954863.0U CN201920954863U CN210071279U CN 210071279 U CN210071279 U CN 210071279U CN 201920954863 U CN201920954863 U CN 201920954863U CN 210071279 U CN210071279 U CN 210071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quartz
water cooling
lamp
quartz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48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计男
郭力
范学领
江鹏
李定骏
杨镠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9548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1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1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1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水冷设备、气冷设备、温控箱;加热装置包括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石英玻璃框、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石英玻璃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框架,上述部件通过两端支撑板固定;若干石英灯构成加热阵列置于上述两层石英玻璃罩之间,且石英灯灯端两头与石英玻璃罩固连;石英灯灯端两头电极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电极圈相连;水冷管道通过水冷管道接口、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电极圈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温度传感器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气冷管道设置在聚光外壳外侧,出口与由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试验段支撑板构成的封闭空间连通,入口通过气冷输送管道与气冷设备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尤其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地面气动热模拟实验,相比较于传统的总温控制风洞与热风洞,既具有良好的流场模拟效果,又具有良好的热环境模拟效果,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温热流场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愈加重视,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近十几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如X-51黑鸟侦察机和X-47B无人驾驶飞行器都是在5马赫数以上的速度飞行,由于高速摩擦等原因产生的气动加热现象非常严重,整个飞行器表面要承受1000℃以上高温,部分结构如机翼前缘承受温度可达5000℃。由于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飞行器结构承载能力的下降和材料强度极限的降低,使飞行器产生热变形,破坏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影响飞行器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了保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安全,确认飞行器材料和结构是否能够经受起高超声速飞行时的气动热冲击和高温热应力破坏,必须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整体进行气动热模拟和热-力耦合实验。同时,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时的气动特性也可以在气动热实验中获得。
如今比较成熟的飞行器气动实验设备有两类,即总温控制风洞和热风洞。热风洞又称为高焓高超声速风洞,其试验段马赫数可达10到12,主要用于研究导弹、人造卫星或其他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时的气动特性与结构、材料特性。热风洞会在试验段产生高温高超声速气流,模拟出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的环境。然而,热风洞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热风洞的气体是由风洞上游的加热器加热的,所以整个风洞结构内壁都会承受高温高马赫数气流的冲击,而且整个风洞内的流场特性差。
2、热风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工作时间极短,为了保证足够高的增压比,热风洞上游必须设有高压气瓶,下游必须设有真空箱,在极短的运行时间内,高压气瓶内的气体被抽向下游,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所以,高压气瓶的大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时间。
相比较于热风洞,总温控制风洞能达到非常好的流场特性,也能实现较长的工作时间,但是却不能使气流达到高超声速飞行时的温度。因此,开发一款既能模拟高超声速飞行时的气流环境,又能使流场模拟效果达到最优,同时可以长时间工作的风洞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总温控制风洞装置,其具有良好的热流场模拟效果,可满足马赫数8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实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水冷设备、气冷设备、温控箱;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石英玻璃框、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石英玻璃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框架,二者通过两端支撑板固定;上述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的两端亦通过所述的两端支撑板固定;
若干石英灯构成加热阵列置于上述两层石英玻璃罩之间,且石英灯灯端两头与石英玻璃罩固连;石英灯灯端两头电极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电极圈相连;水冷管道通过水冷管道接口、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电极圈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石英玻璃框内侧,并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气冷管道设置在聚光外壳外侧,出口与由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试验段支撑板构成的封闭空间连通,入口通过气冷输送管道与气冷设备相连。
试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温控箱,温控箱将接收的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通过PID方式控制石英灯使试验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灯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石英灯内腔体和石英灯外腔体,设置在石英灯内腔体两端的石英灯电极,以及设置在石英灯外腔体两端的石英灯水冷通道;石英灯电极分别与电极圈和石英灯内腔体相连,组成石英灯内部电路;石英灯水冷通道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石英灯外腔体相连,构成石英灯灯管冷却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阵列为环形。
优选的,加热阵列中的石英灯均布且灯管间距设置为10~12mm。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通过安装框架直接连接在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作为风洞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段。
优选的,通过多组真空室相连提供真空环境,通过多组高压气罐相连提供高压气体,以提高工作时间。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试验段内,且通过过渡段实现安装框架与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温控线路接口穿过一端支撑板通过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所述的水冷管道接口穿过一端支撑板或者穿过聚光外壳,通过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聚光外壳选用镀金属反光板。
优选的,所述的气冷管道为一组或多组,每组为一个入口连通多个出口的结构形式,所有出口设置成一排或者多排形式,每排沿来流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通过石英灯加热,在不影响风洞试验流场效果的同时,实现风洞试验模型快速高温升的加热需求、模型最高加热温度的能够实现有效控制且不损坏试验模型。并且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风洞试验模型气动热环境的精确模拟,且能够可以实现模型温度的均匀加热、温度的分布式模拟,模拟模型沿轴向和法向的温度分布。
本实用新型引入气冷/水冷装置(灯管内部夹层循环水冷却及灯管表面强制对流冷却的联合设计)对石英灯管降温,可以有效降低石英灯管的工作温度,解决石英灯管在高温下软化鼓泡失效问题,提升灯管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风洞模型试验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光外壳可以有效降低加热能量的损失,提升加热效率。
基于石英灯的加热方式实现了风洞试验模型加热低成本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试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视图。
图2为喷管段的内部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整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支持面整体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整体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石英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水冷设备、气冷设备、温控箱;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石英玻璃框、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石英玻璃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框架,二者通过两端支撑板固定;上述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的两端亦通过所述的两端支撑板固定;若干石英灯构成加热阵列置于上述两层石英玻璃罩之间,且石英灯灯端两头与石英玻璃罩固连;石英灯灯端两头电极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电极圈相连;水冷管道通过水冷管道接口、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电极圈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石英玻璃框内侧,并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气冷管道设置在聚光外壳外侧,出口与由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试验段支撑板构成的封闭空间连通,入口通过气冷输送管道与气冷设备相连。
试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温控箱,温控箱将接收的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通过PID方式控制石英灯使试验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
上述加热阵列为环形,优选的,加热阵列中的石英灯均布且灯管间距设置为10~12mm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应用环境主要存在如下两种:一是加热装置通过安装框架直接连接在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直接作为风洞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段。二是加热装置安装在试验段内,且通过过渡段实现安装框架与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的连接。下面针对第一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图1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高压气罐1、压缩段2、稳定段3、喷管段4、试验段5(上述加热装置)、扩张段6、真空室7、温控箱8、控制系统终端9、水冷设备10、气冷设备11、温控线路12、水冷输送管道13、气冷输送管道14、高压气罐支架15、管道支架16和真空室支架17。
高压气罐1出口与压缩段2相连,并由高压气罐支架15支撑;压缩段2出口与稳定段3相连;稳定段3出口与喷管段4相连,并由管道支架16支撑;喷管段4出口与试验段5相连;试验段5出口与扩张段6相连,并通过温控线路接口5-3和温控线路12、气冷管道5-4和气冷输送管道14、水冷管道接口5-5和水冷输送管道13分别与温控箱8、水冷设备10、气冷设备11相连;扩张段6出口与真空室7相连;真空室7为气流终端,并由真空室支架17支撑,控制系统终端9与温控箱8、水冷设备10、气冷设备11、高压气罐1和真空室7相连。试验时,该风洞装置的气流从高压气罐1中喷出,在收缩段2中收缩加速,在稳定段3中稳定为均匀气流,再经过喷管段4中的拉瓦尔喷管转变为高超声速气流,然后进入试验段5,最后经过扩张段6中减速,进入真空室7。
如图3至图7所示,试验段5包含试验段框架5-0、试验段支撑板5-1、聚光外壳5-2、温控线路接口5-3、气冷管道5-4、水冷管道接口5-5、石英玻璃罩5-6、石英玻璃框5-7、电极圈5-8、水冷管道5-9、石英灯5-10以及温度传感器与风速管集成模块5-11(本例中将二者进行了集成,当然也可分别根据需求进行安装)。试验段结构为:试验段支撑板5-1将试验段框架5-0和石英玻璃框5-7固定,石英玻璃罩5-6外壳与聚光外壳5-2紧密贴合,两者共同通过试验段支撑板5-1固定。14个石英灯5-10构成环形加热阵列,且石英灯灯端两头与石英玻璃罩5-6固连,石英灯灯端外部分别与水冷管道5-9和电极圈5-8相连。水冷管道5-9通过水冷管道接口5-5和水冷输送管道13与水冷设备10相连。电极圈5-8通过温控线路接口5-3和温控线路12与温控箱8相连。温度传感器与风速管集成模块5-11固定在石英玻璃框5-7内侧上,并通过温控线路接口5-3和温控线路12与温控箱8相连。气冷管道5-4设置在聚光外壳5-2外侧,出口与由石英玻璃罩5-6和试验段支撑板5-1构成的封闭空间连通,入口通过气冷输送管道14与气冷设备11相连。
试验段的加热由石英灯5-10完成,具体过程如下:温控箱8通过温控线路12和电极圈5-8为石英灯5-10供电,石英灯开始散发热量,热量通过石英玻璃罩5-6传导到石英玻璃框5-7内,然后温控箱8根据温度传感器与风速管集成模块5-11传回的数据进行功率调节,使得石英灯5-10的单位时间散热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使得石英玻璃框5-7内温度保持在预期值。聚光外壳5-2将石英灯向外部散发的热辐射反射回石英玻璃框5-7内,保证了石英灯5-10的效率。
试验段的冷却有气冷和水冷两部分组成。
气冷过程如下:气冷设备11将低温冷却气体通过上端气冷输送管道14和上端气冷管道5-4输入由石英玻璃罩5-6和试验段支撑板5-1构成的封闭空间中,使石英灯5-10灯管、石英玻璃罩5-6和试验段支撑板5-1冷却。升温后的冷却气体通过下端气冷管道5-4和下端气冷输送管道14再返回气冷设备11,构成气冷循环回路。
水冷过程如下:水冷设备10将低温冷却水通过左端水冷输送管道13和左端水冷管道接口5-5输入左端水冷管道5-9,对电极圈5-8进行降温,之后冷却水进入石英灯5-10灯管,对石英灯5-10进行降温。最后冷却水通过石英灯5-10灯管进入右端的水冷管道5-9,然后通过相连的右端水冷管道接口5-5和右端水冷输送管道13返回水冷设备10。
如图8所示,石英灯5-10内部结构包括石英灯5-10、由内至外设置的石英灯内腔体5-10d和石英灯外腔体5-10c,设置在石英灯内腔体5-10d两端的石英灯电极5-10a,以及设置在石英灯外腔体5-10c两端的石英灯水冷通道5-10b;石英灯电极5-10a分别与电极圈5-8和石英灯内腔体5-10d相连,组成石英灯5-10内部电路;石英灯水冷通道5-10b分别与水冷管道5-9和石英灯外腔体5-10c相连,构成石英灯5-10灯管冷却通道。
试验段5内的电气线路采用高温玻璃纤维编织绝缘线。
图1所述的装置具有良好的热流场模拟效果,可满足马赫数8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实验要求,并且工作时间可达小时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由本实用新型提交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水冷设备、气冷设备、温控箱;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石英玻璃框、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石英玻璃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框架,二者通过两端支撑板固定;上述石英玻璃罩和聚光外壳的两端亦通过所述的两端支撑板固定;
若干石英灯构成加热阵列置于上述两层石英玻璃罩之间,且石英灯灯端两头与石英玻璃罩固连;石英灯灯端两头电极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电极圈相连;水冷管道通过水冷管道接口、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电极圈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石英玻璃框内侧,并通过温控线路接口和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气冷管道设置在聚光外壳外侧,出口与由两层石英玻璃罩和试验段支撑板构成的封闭空间连通,入口通过气冷输送管道与气冷设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灯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石英灯内腔体和石英灯外腔体,设置在石英灯内腔体两端的石英灯电极,以及设置在石英灯外腔体两端的石英灯水冷通道;石英灯电极分别与电极圈和石英灯内腔体相连,组成石英灯内部电路;石英灯水冷通道分别与水冷管道和石英灯外腔体相连,构成石英灯灯管冷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阵列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阵列中的石英灯均布且灯管间距设置为1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通过安装框架直接连接在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作为风洞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多组真空室相连提供真空环境,通过多组高压气罐相连提供高压气体,以提高工作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安装在试验段内,且通过过渡段实现安装框架与喷管段和扩张段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线路接口穿过一端支撑板通过温控线路与温控箱相连;所述的水冷管道接口穿过一端支撑板或者穿过聚光外壳,通过水冷管道与水冷设备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外壳选用镀金属反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冷管道为一组或多组,每组为一个入口连通多个出口的结构形式,所有出口设置成一排或者多排形式,每排沿来流方向设置。
CN201920954863.0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Active CN210071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4863.0U CN210071279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4863.0U CN210071279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1279U true CN210071279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4863.0U Active CN210071279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12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930A (zh) * 2019-06-24 2019-09-0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049430A (zh) * 2021-03-30 2021-06-2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CN115002947A (zh) * 2022-08-04 2022-09-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空天飞机热环境模拟用模块化加热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930A (zh) * 2019-06-24 2019-09-0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049430A (zh) * 2021-03-30 2021-06-2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CN115002947A (zh) * 2022-08-04 2022-09-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空天飞机热环境模拟用模块化加热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1279U (zh)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CN105628331B (zh) 大型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节能环保系统
CN109250149B (zh) 用于吸气式高超飞行器整流罩分离模拟的风洞试验装置
CN102435099B (zh) 导弹热试验用石英灯加热器高温辐射温度增强装置
CA1134627A (en) System for infrared emission suppression (sires)
US20140023490A1 (en) Fastener
BR102015002974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evitar a formação de gelo em um motor
BRPI0617040A2 (pt) turbomotor com fluxo duplo para aeronave
CN112610357A (zh)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s弯隐身喷管
CN107416214B (zh) 一种用于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的进气通风结构
CN110207930A (zh) 一种基于石英灯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712764A (zh) 一种用于高焓条件下的亚声速包罩烧蚀试验装置
CN210293611U (zh) 一种基于电磁加热的温度控制风洞装置
CN111537181A (zh) 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及试验方法
CN113280995B (zh) 一种用于高温风洞模型的冷却装置
US20180066583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exhaust system
CN206365126U (zh) 一种大功率超高焓电弧加热器
CN111654925A (zh) 基于水冷-加热双排石英灯管的超高温红外辐射加热装置
CN113267312B (zh) 一种用于高温风洞的试验模型
WO2023284354A1 (zh) 一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核心舱通风结构及其通风方法
CN202255089U (zh) 导弹热试验用石英灯加热器高温辐射温度增强装置
CN105972564B (zh) 一种石英灯风冷装置
CN114348297A (zh) 一种飞机测试的高速风机阵动力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2943480A (zh) 一种涡扇发动机s弯隐身喷管冷却结构
CN112729845B (zh) 一种加热器整流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