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8447U -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8447U
CN210068447U CN201920695557.XU CN201920695557U CN210068447U CN 210068447 U CN210068447 U CN 210068447U CN 201920695557 U CN201920695557 U CN 201920695557U CN 210068447 U CN210068447 U CN 21006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ce
negative pressure
cooling liquid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55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红
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955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属于负压泵设备领域。该负压泵的泵体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开有隔膜安装孔,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开有电机连接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槽、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所述冷却液出口、冷却液进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槽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负压泵的工作过程中维持泵体的温度,进而保持了负压泵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温度降低,提高了负压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负压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化学防腐负压泵包括电机1、电源开关2、控制盒3、泵体9,在泵体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泵腔8,在一端的泵腔8上设有抽气口4,在另一端的泵腔8上设有排气口7,在设有抽气口4的泵腔8上设有排气阀5,所述排气阀5通过导气管6与另一侧的泵腔8连通,即两个泵腔8通过导气管6连通,两个泵腔8均为封闭腔体,在每个泵腔正对隔膜的端面上均开有带有单向阀的进气孔和出气孔,当隔膜往复运动时,通过进气孔将气体吸入泵腔8内,通过出气孔将气体排出泵腔8外。在所述泵体的内腔中设有运动装置(例如机械偏心装置),在所述泵体的两端与泵腔之间分别设有隔膜,两个隔膜分别与运动装置的两端连接。当电机1驱动泵体的内腔中的运动装置做运动时,运动装置带动两端的隔膜做往复运动,从而对固定容积的两个泵腔8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和拉伸,通过抽气口4和排气口7的打开和关闭在抽气口4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从而将气体压入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
由于化学防腐负压泵可以在无油状态下连续运转,噪音小,兼具真空泵和压缩机两种功能,因此近年来化学防腐负压泵被广泛用于旋转蒸发仪抽真空,溶剂过滤装置的抽滤,固相萃取仪和离心浓缩仪的抽真空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负压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要快速地吸入、排出气体,需要泵体内的偏心装置高速运行,带动两侧的隔膜反复快速震动,从而会在泵体的内腔中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会使泵体内的温度快速升高,进而导致负压泵的工作效率降低,还会导致泵体的内腔中的各个部件以及隔膜的快速老化,缩短负压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能够长时间保持工作效率,且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开有隔膜安装孔,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开有电机连接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槽、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
所述冷却液出口、冷却液进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槽连通。
一种方案是在所述壳体的壁内设置所述冷却槽。
另一种方案是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所述冷却槽,在设置有冷却槽的端面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将冷却槽密封。
在每个设置有冷却槽的端面上均连接有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
或者在所述壳体上开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各个冷却槽连通,在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所述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同时与一个冷却槽连通,或者分别与两个冷却槽连通。
在开有冷却槽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边缘的外侧;
在该端面上还开有端盖安装孔,所述端盖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密封槽的边缘的外侧;
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在端盖安装孔内插入螺栓或螺钉将端盖与该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将冷却槽密封。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六个面围合而成,分别为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
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平行,左端面和右端面平行,前端面和后端面平行,左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均垂直;
在所述左端面、右端面上分别开有所述隔膜安装孔;
在所述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隔膜安装孔的周围开有螺纹孔;
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面开有所述电机连接孔。
在所述上端面上开有上冷却槽;在所述下端面上开有下冷却槽;
在所述前端面上开有至少一个纵向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上冷却槽和所述下冷却槽连通;
在所述前端面的下部设有冷却液进口,在所述前端面的上部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下冷却槽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冷却槽连通;
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进入冷却槽,从冷却液出口流出冷却槽,或者冷却液从冷却液出口进入冷却槽,从冷却液进口流出冷却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防腐负压泵,其包括泵腔、隔膜、电机和上述泵体;
在所述泵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泵腔;通过在所述隔膜安装孔周围的螺纹孔内安装螺钉或螺栓分别将两个泵腔与所述泵体的两端连接;
在所述泵体两端的隔膜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所述隔膜;
在所述泵体的内腔中设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泵体两端的隔膜连接;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泵体上的电机连接孔后与泵体内腔中的运动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负压泵的工作过程中维持泵体的温度,进而保持了负压泵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温度降低,提高了负压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化学防腐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化学防腐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负压泵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一个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开有隔膜安装孔904,在壳体的后端开有电机连接孔905,在壳体上设有密封的冷却槽901、冷却液出口11和冷却液进口10;
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口进入到冷却槽中,通过冷却液出口排出到冷却槽的外部。
壳体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形状,例如圆柱形、长方体形或者其它形状。冷却槽可以通过在壳体的壁内直接加工而成(例如采用3D打印的方式直接打印出壁内带有冷却槽的壳体),也可以在壳体上开密封槽,并通过端盖将槽密封而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壳体由六个面围合而成,分别为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其中上端面和下端面平行,左端面和右端面平行,前端面和后端面平行,左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均垂直。
在所述壳体的左端面、右端面上分别开有隔膜安装孔904,隔膜位于所述隔膜安装孔904内。同时在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隔膜安装孔的周围开有螺纹孔,用于与两端的泵腔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面开有电机连接孔905,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该电机连接孔后与泵体内的运动装置连接。
在所述上端面上开有上冷却槽901,在下端面内开有下冷却槽,在所述前端面上开有两个纵向的连通孔903(该连通孔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实际的前端面的厚度及面积在前端面进行设计。),所述连通孔903将上冷却槽和下冷却槽连通,即冷却液能够通过连通孔从上冷却槽进入下冷却槽或者从下冷却槽进入上冷却槽,在上冷却槽、下冷却槽之间循环。上冷却槽、下冷却槽的形状、大小和深度可以根据泵体的尺寸及壁厚进行设计,尽可能多地覆盖上端面和下端面,这样能够盛放更多的冷却液,提高换热效率。
在所述上端面上开有上密封槽902,所述上密封槽设置在上冷却槽901的边缘的外侧,在所述上端面上还开有上端盖安装孔,所述上端盖安装孔位于上密封槽的边缘的外侧。在上密封槽902内安装密封圈后,通过在上端盖安装孔内插入螺栓或螺钉将上端盖与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这样上端盖与上冷却槽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冷却液盛放在上冷却槽内。
同样,在所述下端面上开有下密封槽,所述下密封槽设置在下冷却槽的边缘的外侧,在所述下端面上还开有下端盖安装孔,所述下端盖安装孔位于下密封槽的外缘的外侧。在下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后,通过在下端盖安装孔插入螺栓或螺钉将下端盖与壳体的下端面连接,这样下端盖与下冷却槽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冷却液盛放在下冷却槽内。
如图3所示,在所述前端面的下部设有冷却液进口10,在所述前端面的上部设有冷却液出口11,所述冷却液进口与下冷却槽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与上冷却槽连通,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分别与设置在泵体外部的冷却液循环设备连接(采用现有的各种冷却液循环设备即可),冷却液从冷却液进口进入到上冷却槽内,被泵体的内腔中的热能加热后,通过连通孔流入到下冷却槽中,进一步进行热交换后,从冷却液出口返回冷却液循环设备,冷却液也可以从冷却液出口进入壳体,从冷却液进口流出壳体(即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的功能相同,均可以作为进、出口。),这样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将泵体的内腔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了泵体的内腔中的温度。冷却液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冷却液,例如低温水或其它液体。如果冷却槽的深度不够,可以在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槽相连的地方设置下沉槽(如图3中的连通孔旁边的方形槽所示。),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的一端设置在下沉槽内。
如果壳体的前端面的壁不够厚,可以不在前端面上开连通孔,而是在上端面上设置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在下端面上也设置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这样上冷却槽、下冷却槽各自单独进行冷却液循环。
如果壳体的前端面的壁足够厚,可以在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均设置冷却槽,三个端面上分别设置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或者通过连通孔将三个端面的冷却槽联通,将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设置在任意面上即可。如果所有端面的尺寸均可设置冷却槽,还可以在所有端面上开冷却槽。
在开有密封槽的端面上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边缘的外侧;在该端面上还开有端盖安装孔,所述端盖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密封槽的边缘的外侧;在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在端盖安装孔内插入螺栓或螺钉将端盖与该端面固定连接,端盖将冷却槽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防腐负压泵,其安装有所述泵体。
下面通过减压蒸馏实验的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利用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化学防腐负压泵配合旋转蒸发器做第一个减压蒸馏实验:旋转蒸发器的5L旋转瓶内装水3L,负压泵正常工作,1小时候后蒸发水1L,此时负压泵的泵体发热,温度达到62度,负压泵继续工作,第二小时蒸发水0.6L,第三小时蒸发水0.6L,可以看出,由于泵体温度升高导致蒸馏实验的效率下降。
利用如图2所示的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泵体的负压泵配合同样的旋转蒸发器做第二个减压蒸馏实验:旋转蒸发器的5L的旋转瓶内装水3L,负压泵正常工作,1小时候后蒸发水1L,此时打开冷却液循环设备,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口进入到下冷却槽内,经过连通孔进入上冷却槽内,再通过冷却液出口返回冷却液循环设备,通过冷却液的循环使得泵体的温度下降,负压泵继续工作,第2小时蒸发水1L,第三小时蒸发水1L。
对比第一个减压蒸馏实验和第二个减压蒸馏实验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泵体后,蒸馏水的效率提高了40%,而且由于温度下降,也避免了泵体内的各种零部件的寿命因为温度上升而缩短。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开有隔膜安装孔,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开有电机连接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槽、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
所述冷却液出口、冷却液进口分别与所述冷却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壁内设置所述冷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所述冷却槽,在设置有冷却槽的端面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将冷却槽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设置有冷却槽的端面上均连接有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开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各个冷却槽连通,在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所述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同时与一个冷却槽连通,或者分别与两个冷却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开有冷却槽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边缘的外侧;
在该端面上还开有端盖安装孔,所述端盖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密封槽的边缘的外侧;
在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在端盖安装孔内插入螺栓或螺钉将端盖与该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将冷却槽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六个面围合而成,分别为上端面、下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
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平行,左端面和右端面平行,前端面和后端面平行,左端面与上端面、下端面均垂直;
在所述左端面、右端面上分别开有所述隔膜安装孔;
在所述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隔膜安装孔的周围开有螺纹孔;
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面开有所述电机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面上开有上冷却槽;在所述下端面上开有下冷却槽;
在所述前端面上开有至少一个纵向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上冷却槽和所述下冷却槽连通;
在所述前端面的下部设有冷却液进口,在所述前端面的上部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下冷却槽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上冷却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泵的泵体,其特征在于: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进入冷却槽,从冷却液出口流出冷却槽,或者冷却液从冷却液出口进入冷却槽,从冷却液进口流出冷却槽。
10.一种化学防腐负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防腐负压泵包括:泵腔、隔膜、电机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泵体;
在所述泵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泵腔;通过在所述隔膜安装孔周围的螺纹孔内安装螺钉或螺栓分别将两个泵腔与所述泵体的两端连接;
在所述泵体两端的隔膜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所述隔膜;
在所述泵体的内腔中设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泵体两端的隔膜连接;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泵体上的电机连接孔后与泵体内腔中的运动装置连接。
CN201920695557.XU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Active CN21006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557.XU CN210068447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557.XU CN210068447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8447U true CN210068447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5557.XU Active CN210068447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8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601A (zh) * 2019-05-15 2019-08-30 郭红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601A (zh) * 2019-05-15 2019-08-30 郭红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4489B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210068447U (zh)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US5322419A (en) Compressor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CN201588782U (zh) 一种小型单级旋片式真空泵
CN102635557A (zh) 一种新型水泵
CN210422908U (zh) 一种水冷电机式四柱塞泵
RU2450218C2 (ru) Паро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2391738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114738280A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油螺杆式真空泵
CN110185601A (zh) 一种负压泵的泵体及化学防腐负压泵
CN215595895U (zh) 一种螺杆真空泵冷却水通道
CN201149001Y (zh) 用于热水循环泵的隔热结构
CN112283108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旋片式真空泵
KR101131876B1 (ko) 전동기 일체형 유압펌프
CN217558548U (zh) 一种水冷旋片真空泵
CN220711280U (zh) 一种高散热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CN215109368U (zh) 一种无油风冷空压机的散热壳体
CN219761737U (zh) 一种机械臂控制结构
CN213713643U (zh) 一种用于航空制冷装置的储液器
CN116839403B (zh) 一种飞行器蓄能液冷装置
CN214371039U (zh) 一种废热回收螺杆热水机组
CN204419592U (zh) 爪形干式真空泵液体冷却系统
CN212250592U (zh) 一种高密封性汽车水泵壳体
CN214380520U (zh) 一种物流分拣专用直流无刷电机
CN215058169U (zh) 一种永磁变频螺杆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